不称职的父母和不孝顺的子女 -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精神控制?

最近太忙了,一直没有录节目,非常不好意思,我会尽快录制新的一期。 这一期就先借花献佛,这是之前做客自思自立录制的一期节目: 精神控制在男女关系中被讨论的已经很多了,但它绝不今存于亲密关系当中。当今中国,亲子关系更是精神控制的重灾区。很多人对于不正常的环境、不健康的关系是有感知的,只是主流的话语体系太过单一,人们对自己感受到的困惑找不到贴切的语言去描述、去解释,所以很容易就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裹挟着做出一种并不符合自己本心的决定。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我们的节目并不会给大家提供标准答案, 而是提供思考的工具和角度,来支持大家做出清醒的独立选择。 Part 1 (是什么)父母对子女的精神控制还少吗? 1.1 都在说精神控制,到底什么是精神控制?作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精神控制、道德绑架常常体现为什么形式?正向的:妈妈/爸爸没有别的愿望,就希望看到你早点结婚/生子/找个稳定的工作。负向的:你不怎么怎么样,对得起我的养育之恩吗?对得起我的辛苦付出吗?配做人吗? 1.2 都在说独立意识,到底什么是独立意识?作为子女,没有精神断奶的表现:依恋:父母的意志就是我的意志,害怕自己做决定,害怕自己承担责任代偿: 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母的漠视或者打压之下,下意识地做讨好父母的选择、重大人生决定也仅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为目标 Part 2 (为什么)为什么父母会这样“不称职”?为什么我会这样“不孝顺”?两种模型的冲撞,新旧交替的迷惘,语言工具的模糊不清我们到底是在谈法律、道德还是爱? 2.1 父母必须爱自己的孩子吗?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父母应该“持证上岗吗”吗? 2.2 孩子必须对父母言听计从吗?孝顺到底是什么意思? Part 3 (怎么办) 3.1 什么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 ) 3.2 子女如何和父母沟通( 如何设定合理的边界 )小琦:有效沟通的四部曲 —— 台湾心理咨询师苏予昕:自我肯定式表达法小琦:与父母沟通失败后的愤怒、沮丧、焦虑情绪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自己如何快速调节? 3.3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如何避免重蹈父母辈的覆辙?小琦: 在精神操控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模仿父母成年后成为操控者,要想避免自己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可以注意做到以下4 条 静心心理咨询室 微信: BMCounselling

96分钟
99+
1年前

致我们逝去的: 聊聊我们的哀悼经历以及如何面对哀悼!

清明节要到了,这期节目请到“自思自立”的比栗和我一起来缅怀和哀悼我们失去的亲人和朋友。 很多痛苦的经历都源于曾经的美好, 我们爱过,被爱过,拥有过,所以今天才会如此的悲伤。希望当你想起他/她的时候,不会只有悲伤,还有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们经历的人和事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结束, 面对这样的必然,希望对过去的哀悼不会让我们对今天拥有的感到恐惧和伤心, 而是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当下,同时也不会忘记过去。 借用“去有风的地方” 里的一句台词:“我们心里珍视的东西都是有重量的,要习惯带着这个重量好好生活”。 2:39 录这期节目的初衷 6:08 风俗习惯中大家都在回避谈论死亡 10:53 小琦失去亲人的经历 21:08 又一次在现实中以为见到了她! 24:35 如果你有特别想要做的事来完成你的祭奠,那就去做吧! 31:41 什么是哀悼? 34:08 是什么触发了哀悼的情绪? 36:04 哀悼会持续多久? 38:48 每一个让你害怕的鬼魂都可能是别人朝思暮想想要见到的人。 39:31 大家是如何处理悲伤的情绪的? 48:04 比栗失去亲人朋友的经历: 48:04 比栗失去爷爷的经历 54:09 比栗失去外公的经历 58:42 比栗失去朋友的经历 1:06:56 面对哀悼,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1:10:10 哀悼的五个阶段 1:10:52 否认/失落 1:11:45 愤怒 1:13:10 协商/讨价还价 1:16:32 绝望/消极 1:22:29 接受 1:23:45 那些我们珍视的人会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永恒的痕迹 1:29:09 面对哀悼,一些让自己好过些的小技巧

98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