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彗星降落在东京,人类开始失明:大过年的,看点儿丧的!

春节前,为了让假期不那么无聊,三位主播决定每人安利一部电影或书籍,作为春节期间的共读和共同观影(详情欢迎点击收听1月28日更新的“随缘预告”)。 但大家安利的作品嘛……成功把“欢度春节“变成了“比比看谁更丧”的大型互相坑害现场。虎年的第一期节目,就让我们一起聊聊春节假期的观影和读书体验吧! 如果各位朋友在春节假期读到或看到了什么喜欢(或者想吐槽)的作品,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本期节目欢迎搭配收听指南中的时间线食用并根据个人兴趣随意跳转 本期主播:派,软糖,芋泥 收听指南: 01:43 前情提要 【Part 1 作品简介】 04:15 《彗星来的那一夜》:彗星不睡我不睡 07:50 《东京奏鸣曲》:你是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 09:48 《失明症漫记》: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Part 2《彗星来的那一夜》】 12:51 你会不会杀掉自己,去过理想生活 16:40 要想睡得好,量子力学少不了 【Part 3《东京奏鸣曲》】 34:43 已经学废了,那来聊聊回收废品吧 40:51 成年人的绝望与逃离都深埋于细节中 【Part 4《失明症漫记》】 47:11 走入现实与虚构的相似地带 50:19 当失明揭开文明的遮羞布,人性大厦瞬间倾塌 54:28 神被蒙住眼睛,人在悲悯注视 【Part 5 春节期间还看了什么】 1:00:30 随笔《我在京都居酒屋》:文字版《孤独的美食家》 1:02:44 当然少不了开年热剧《开端》和无限流 1:05:16 电影《奇迹·笨小孩》:鲜活小人物和理想化合家欢 1:07:48 电视剧《登岛》(《桥》):环环相扣的高死亡率悬疑剧 ***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70分钟
58
3年前

018《爱情神话》:爱情不能强买强卖,务必支持自由流通

很难说清为什么走出电影院,每个人都开始奇腔怪调地“灵啊灵啊”,就像很难说清刚刚看完的这部国产电影,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看到片名,以为是青春浪漫——结果正片开始,是中年爱情; 看到中年,以为是满地鸡毛——结果故事展开,还挺细腻温吞。 上海,爱情,女人和男人,不是特别精彩的生活,有点悲伤的喜剧,常常被倒置的性别处境。它好像讲述了很多东西,但坐下来回顾的时候又只能留下散落的碎片——还是说,一部不曾拥有五彩斑斓碎片的电影,是不完整的? 总之,不是上海人的导演拍了一个上海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没谈过恋爱的主播决定聚众谈论爱情。 对啦,今天聊聊《爱情神话》。 本期主播:软糖,派,芋泥 飞行嘉宾:娇娇 收听指南: 03:10《爱情神话》:生活就是一锅粥,不要去试图分清粥里的佐料 09:05 当一个人和老朋友娇俏地怄气 10:58 突然语塞的观影体验:舒服。真实。有人味儿。 15:07 上海人看《爱情神话》相当于北京人看《老炮儿》? 21:14 啊,爱情的样貌还不知道,谈论“爱情”的时候却越来越少 37:34 我在豆瓣crush小组编爱情瞎话(已被踢) 40:48 “有一套房子之后,才能去爱别人吗?” 47:59 没有爱情,人生完整吗?——或者说,人生需要“完整”吗? 59:15 推荐一下《只在想死的夜晚》和《叛徒马密的可能的回忆录》吧 本期节目提及的书/影: 电影《爱情神话》 电影《老炮儿》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小说《抓落叶》 电影/剧集《只在想死的夜晚》 剧本《叛徒马密可能的回忆录》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63分钟
99+
3年前

017 我们共同「杀死」了一个女人,她死的时候35岁

我们共同杀死了一个女人,她死的时候35岁。 她的爸爸说,7岁的时候她和弟弟抢鱼吃,当然没有抢到。我骂了她一晚上。 她的妈妈说,9岁的时候她被同班男生掀裙子,不过要我说那只是示好的心意。 她的丈夫说,她几岁?我忘了。反正我把家门密码告诉我妈后,她们两个女的大吵一架。 她的女儿说,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被带去咖啡厅,她惹得邻座大叔很生气。 第二天她便被杀死,她死的时候心脏冰冷坚硬。 这是一场特殊的生存游戏。死的人叫做李智慧。 不过,每个女性都可能是李智慧。 高亮声明:①本期节目为体验现实题材女性生存桌游《李智慧的生存游戏》及复盘全记录,含有大量游戏玩法及内容剧透。如介意,可以先添加到播放列表; ②游戏过程中(41:13以前)的发言均基于玩家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对相应社会角色的观察,不代表现实生活中主播的真实观点。 本期主播:软糖(角色:李智慧/DM),芋泥(角色:智慧母),派(角色:智慧父) 特邀嘉宾:小雪(角色:智慧的弟弟) 收听指南: 1:28 游戏规则及角色分配 -----------游戏过程------------ 5:42 【7岁】姐弟争鱼事件 7:55 【9岁】同学掀裙事件 9:28 【19岁】男友偷拍事件 14:05 【25岁】独居被外卖员骚扰事件 19:24 【30岁】婆婆来访事件 25:38 【35岁】女儿哭闹被骂事件 32:25 【39岁】想成为作家,可以尝试吗? 34:17 【50岁】小儿子作弊,是我的责任吗? 35:24 【70岁】给孙子送帽子,不能是粉色吗? 36:26 【80岁】老年急用钱,该找谁求助? -----------讨论&复盘------------ 41:13 为了更真实地展现女性困境,游戏中各类角色都显得不那么理想化 44:43 当一个小男孩在环境中“学会”不健康的交往方式 47:44 偷拍,骚扰,n号房:近在咫尺的恐慌感让我们首先选择自保,但比起自我保护,女性更加需要来自社会与法律的保障 53:56 夫妻育儿分工热议中:很多时候,看娃的崩溃只在一瞬间 1:00:08 一直未被正视和承认的“主内的分工” 1:04:01 聊性别,恰恰是不希望性别成为一个影响大到足够造成限制的因素 1:08:50 如果,异性在地球上消失24小时…… 写在最后: 这是一个意外降临的选题。能以这样一种方式体验到、并让一些真实的女性困境受到关注,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希望听到节目的“李智慧”们可以摆脱一切不必要的束缚与标签,我们人生的可能性永远比纸盒里的游戏要多得多。 欢迎大家订阅「随缘进步」~一起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感受吧! ***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71分钟
71
3年前

016 2022预言清单:逆风, 随波和无法抗拒的成长

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生活关键词总绕不开成长和改变。 如今,“成长”早已不再是墙上的身高标记变化和作业本封皮上的年级加一。 每年都在厚着脸皮过十八岁生日,即使已经快要过到第十遍,偶尔也还是希望自己是个小孩子。 但成年人的世界也不全是烦恼和负担,遇见的人和事、眼前的世界、找寻快乐的方式,同样比我们从前以为的更加丰富和自由。 关于成长的种种问题,一起来对答案吧! 本期主播:糕糕,派,软糖,芋泥 (再次感谢参与分享的10位朋友们,并疯狂发送爱心和新年祝福) 本期收听指南: 0:00 言归正传!本期(毫不意外)是新年特别节目! 1:49 谁规定了“长大”和“成年”的标准答案? 9:22 成年过渡期关键词:承担责任,独立生活 15:22 “被在乎”和“在乎他人”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20:37 成长可以是追求“稳定”,也可以是从容应对“改变” 26:26 检测到“成年”信号:我有一个朋友 30:18 坦然做个不自欺的成年人吧 38:23 成年人当然有少儿不宜的快乐 46:30 创造快乐的方式也包括“做减法” 49:55 长大之后,眼前是更丰富的世界和多元的朋友 52:50 一边报菜名,一边期待过年 58:45 三!二!一!新年愿望都实现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63分钟
75
3年前

014 边吐槽边期待的国产动画(下):改编不是乱编,讲故事不是挑事

当视线从上世纪的美术片、童年里的系列动片转向我们真真切切身处的当下,与“国产动画”这个名词相关的联想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是根植于传统文学土壤且源源不断的IP改编,一方面又在审美和叙事风格上呈现出来自外国作品的强烈影响。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从《大闹天宫》《西游记》到《大圣归来》,从西湖边上的爱情传奇到西幻废土上重建的青白传说,我们看到当下的国产动画(“国漫”),在改写,也在重复;在探索个性,也在水土不服;在激情澎湃,也在自我矛盾。 但我们仍对每个“下一部”国产动画抱有期待,前提是故事要讲好。 本期主播:糕糕,派,软糖,芋泥 收听指南: 2:04 在“某某宇宙”中寻找人物联系是不可或缺的快乐彩蛋 6:18 观众想看“美强惨”?那就这么改编吧 11:07 哪吒的多版本改编与不同时期的热门议题 21:57 元素杂糅的结果可能是宏大场景,也可能令人出戏 30:16 让我嗑错cp的都是情感骗子 35:15 《青蛇劫起》:蹭热度的老套性别脚本还是大女主故事? 48:13 中国鬼的通讯工具原来是牌位啊 51:25 包宝宝和红色小熊猫:我们还在期待中国元素的国际化呈现 54:16 最讨厌你们这些到处演讲的人了! 1:00:52 当代流行文化的融入是精心设计还是偷懒? 本期提及的动画作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三个和尚》《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哪吒闹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版) 《哪吒之魔童降世》 《新神榜:哪吒重生》 《打,打个大西瓜》 《大护法》 《妙先生》 《白蛇2:青蛇劫起》 《小倩》 《包宝宝》(Bao) 《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 《狐妖小红娘》 《罗小黑战记》 《小绿和小蓝》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69分钟
84
3年前

013 《天书奇谭》重映(上):相隔多年,我们试图接近国产动画

1923年,杨左匋为英美烟公司制作的广告动画《暂停》在上海滩孕育着中国动画最初的样貌**;1941年,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艰苦而漫长的抗日战争中,鼓舞着坚强的中国军民,也让世界动画界震惊;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并在此后的五十余年间创作出太多奇巧、精美、值得反复观赏的经典动画;千禧年后,又是一大批国产系列动画承包了我们童年的电视机;而今天,我们仍然在不断期待着“国产动画”(“国漫”)的再度崛起,期待着下一次,我们希望看到的新面貌。 (……当然,以上主要内容是主播们在看完《天书奇谭》4K修复版后,补课了解到的。——一则卑微的编者注) 说实话,无论《天书奇谭》还是上海美影厂,都并非属于我们童年记忆里“动画片”的时代,因此当我们如外来者般闯入80年代甚至更久远的动画电影里,美感、叙事、情感、体验……一些共鸣也矛盾的感受让这期节目充满很多词不达意的瞬间,和笨拙却真挚的试图靠近。 一些交谈,一些梳理,一些回忆,一些随感。欢迎光临一个“从《天书奇谭》而起关于国产动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随意聊聊聊天室”。 本期主播:派,芋泥,软糖,糕糕 收听指南: PART Ⅰ 一个有些拧巴的《天书奇谭》观影repo 2:57 《天书奇谭》讲了什么故事?奇谭里的天书,真实而荒诞的“天书”。 14:58 符号化的美术语言让《天书奇谭》叙述从简 18:29 《天书奇谭》《哪吒闹海》:剧情推进不全靠对白,还有『大台│仓才 才才║』 PART Ⅱ上海美影厂:90%老动画的艺术温床 20:52 【风格】从模仿学习到民族特色:《骄傲的将军》与传统戏曲 28:33 【造梗】共情没有时差。《天书奇谭》里的笑点现在的小孩也能get到 32:22 【美术】短片!短片!太多独特和先锋的尝试(水墨片《牧笛》) 37:14 【故事】很小的切入点也能拍精彩,你会为哪种故事买单?(《没头脑和不高兴》《新装的门铃》《三个和尚》) 43:07 【阴影】让小孩子直面人间真实的残酷,成年人则开始代入无限流小说(《十二生肖》《海力布》) 48:47 【解读】小时候vs.长大后:你在《好猫咪咪》里是耗子还是猫? PART Ⅲ 系列动画时代:一些90后的热闹回忆 51:45 上海美影厂衰落后,守着少儿频道看系列动画的我们 55:20 咦?系列动画的集数怎么都能整除13呢 58:20 产业模式和年龄导向困境:低幼化的儿童片,无动画可看的大人们 1:03:28 海尔+蓝猫:把周边卖火的科教片(《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千问》) 1:12:30(下期预告)在经典ip反复改编和艰难的原创中,国产动画的“自我”在哪里?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资料馆藏部编辑,自媒体“空藏动漫资料馆”主笔、主编傅广超老师对此处的指正:确切可考的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动画片应是1923年上映的《暂停》,杨左匋是第一位有作品产出的中国动画家。 ***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74分钟
80
3年前

011 蕴藏着沉迷力量的钥匙啊,我以中二的名义命令你,疯印解除!

大家好,欢迎参加中二症状自测,请真诚回忆自己的中二时期并自觉对号入座: • 你是宫斗剧女主还是想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 线上追星还集中在贴吧的时候,你是哪个吧的活跃成员? • 嗑过的第一对cp,be了吗? • “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念桥边红药”的下句分别是什么? • 熬夜看过的小说,是匪我思存,是沧月,还是《哈利·波特》? • ssfd是什么意思? 本期,让我们一起回忆略微羞耻、十分好笑的中二时期,在充满幻想又容易“上头”的时候,每个人的迷惑行为都值得多年后被拿出来“公开处刑”。但意外又温暖的是,曾经沉迷的爱好如今也还保有令我们快乐的能量。 本期主播:软糖,芋泥,糕糕,派 收听指南: 0:32 为了上首页,我们决定蹭一下顶流热度 3:33 中二病病情解析及症状自测 5:52 编剧本、写小说、读网文,直面中二时期的自己是灾难吗? 13:02 中二期上头现场实录:沉迷日本动漫的日子还在继续 18:07 我在贴吧签到组写的不是诗,是对哥哥的爱 21:37 我嗑的第一对cp,就已经跨物种了 28:05 沉迷中英文学习是不是听起来还挺积极向上的 34:25 反沉迷荒谬案例:冷静未必比“上头”更合理 36:24 让我们一起打手电熬夜看小说,看看谁会挨打 41:08 建议还是先看人体科普吧,而不是《开膛手杰克》 47:43 从火星文到拼音缩写:中文还是学不好系列 • 一些由于笑到神智不清的莫名其妙口误: 人形天脑电使心【×】,人形天使电脑心【×】,人形电脑天使心 【√】 ()有()思:真没意思【×】,没有意思【√】(不是,请记笔记:“若有所思”)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53分钟
84
3年前

010 图像小说入坑之旅:躲进图像与文学的多维空间

近几个月,一同入坑图像类书籍的芋泥和软糖陷入了互相疯狂安利并互相投喂精神食粮的日常中。 最初,我们仅仅是出于好奇,在文字阅读的疲倦期,想尝试看看新的阅读领域。几个月之后,不同图像类作品的多样画风、主题和叙述方式在带来持续新鲜感和阅读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图像类作品的更多追问:图像小说和漫画是同一种东西吗?相较于文字作品,图像类作品的阅读门槛真的更低、内容更浅显吗? 于是,我们拉来做了五年编辑、负责过多部图像作品的朋友寿司,一同来聊一聊关于图像作品的入坑心得。 常驻主播:芋泥,软糖 飞行嘉宾:寿司 收听指南: 2:00 按惯例,让我们首先聊一聊是怎么入坑的 8:03 漫画?图像小说?文学?不同地区不同叫法的大起底 23:48 购书网站上的图像作品分类,没想到还挺幽默的 32:18 读图歧视——轻松、浅显、低幼是图像作品的固定特征吗? 39:20 文学作品的图像改编:芋泥和软糖疯狂推荐的《黑睡莲》居然就是寿司编的 48:23 漫画影视改编与网络漫画的迷思 57:30 图像作品的编辑都在发愁什么:纸张,印刷,价格,拟声拟态词…… 1:09:56 双十一快到了,来一波安利投喂吧! 附:法国购书网站对图像类作品的可视化分类 附:一波超长安利 ***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89分钟
99+
3年前

009 你好稻香村,来杯五仁奶茶 | 老字号们的探店特辑

北京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时空错乱感:眼前时而是现代化都市,时而是古迹遗址。在“时尚”与“传统”的交错中,我们也开始好奇: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老店们,面对如今流行甚至泛滥的网红打卡店,是被裹挟前行还是另辟蹊径? 于是,我们选了三家老字号店铺进行探店(吃吃喝喝),不知道在“老字号创新店”这个既包容又略显纠结的概念下,我们会不会喜欢上这些别具一格的“网红店”? 【 节后上班第一天,一起来一杯内卷解药吧! 】 本期主播: 软糖,派,糕糕,芋泥 收听指南: 0:30 探店老字号: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反复横跳 6:16 探店路线 6:55 稻香村零号店:为什么打点心匣子都不能送我枣泥酥靠枕? 12:14 不要被五仁奶茶的暗黑名字欺骗了! 13:11 (只有声音的非典型)稻香村吃播 15:21 传统气质与观光性的结合能打败创新型网红店吗? 23:15 一些严格顾客的杠精式发言 29:02 北平制冰厂:橘里橘气的逛店实录 33:42 老厂区原址上的创新店 36:26 虽然是网红店常见套路,但还是被可爱文创和出片环境俘获了 39:40 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旧瓶装新酒? 42:50稻香村和北平制冰厂,你pick哪一个? 50:00 同仁堂咖啡店:内卷解药能拯救我们的脑子吗? 53:15 饮品测评:苦得了初一,苦得了十五 57:15 饮品店贩售的其实是保健文化附加值 1:01:43 事到如今,我们还在为网红店交智商税吗? --------- 一些逛吃图片 --------- 【稻香村零号店】挑好后等待人工打包的点心 【稻香村零号店】进店即吸睛的枣泥酥抱枕 大概会很出片的【北平制冰厂】 桔势大好的【北平制冰厂】 【同仁堂知嘛健康】当代年轻人养生咖啡局 【同仁堂知嘛健康】何以解忧 内卷解药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67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