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视线从上世纪的美术片、童年里的系列动片转向我们真真切切身处的当下,与“国产动画”这个名词相关的联想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是根植于传统文学土壤且源源不断的IP改编,一方面又在审美和叙事风格上呈现出来自外国作品的强烈影响。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从《大闹天宫》《西游记》到《大圣归来》,从西湖边上的爱情传奇到西幻废土上重建的青白传说,我们看到当下的国产动画(“国漫”),在改写,也在重复;在探索个性,也在水土不服;在激情澎湃,也在自我矛盾。
但我们仍对每个“下一部”国产动画抱有期待,前提是故事要讲好。
本期主播:糕糕,派,软糖,芋泥
收听指南:
2:04 在“某某宇宙”中寻找人物联系是不可或缺的快乐彩蛋
6:18 观众想看“美强惨”?那就这么改编吧
11:07 哪吒的多版本改编与不同时期的热门议题
21:57 元素杂糅的结果可能是宏大场景,也可能令人出戏
30:16 让我嗑错cp的都是情感骗子
35:15 《青蛇劫起》:蹭热度的老套性别脚本还是大女主故事?
48:13 中国鬼的通讯工具原来是牌位啊
51:25 包宝宝和红色小熊猫:我们还在期待中国元素的国际化呈现
54:16 最讨厌你们这些到处演讲的人了!
1:00:52 当代流行文化的融入是精心设计还是偷懒?
本期提及的动画作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三个和尚》《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哪吒闹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版)
《哪吒之魔童降世》
《新神榜:哪吒重生》
《打,打个大西瓜》
《大护法》
《妙先生》
《白蛇2:青蛇劫起》
《小倩》
《包宝宝》(Bao)
《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
《狐妖小红娘》
《罗小黑战记》
《小绿和小蓝》
***音乐为版权方所有,版权方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