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习医生罗帅宇的实名举报、中日友好医院医生的学历造假风波——关于医院的新闻总能牵动人们的情绪。 在讨论医疗制度、医改政策、医生伦理这些大而抽象的题目的时候,本期「螺丝在拧紧」想从一个小而切身的角度,从一位“病人家属”的亲身经历讲起。 主播吴琦的朋友 kk 称自己为一名“专业患者”。疫情刚结束时,她在医院里照顾高龄患病的奶奶长达几个月。从最初的手足无措、求助无门,到一边照护一边观察记录,她把这段痛苦的经历写成了社会学毕业论文。 按照不准的刻度进行的输液、按照缺少电解质的配方服用的营养餐、医护在背后难听的议论、护士长“语重心长”的 PUA……在学术论文里难以书写的琐碎和辛酸,终于在这期节目里讲了出来。当制度和流程像一台台精密却失真的机器运转,人在其中感受到的伤痛、羞辱与挣扎,只能被无可奈何地归为倒霉吗? 这是一期不太轻松的对谈,它来自一份人人都会面临、真实而具体的痛苦。但如果幸运的话,在谈话与写作中走到创伤的身后,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超越它的办法。 03:09 “一个普通人在医院里可能遭遇什么” 10:22 kk:面对医护人员的冷漠,做研究的视角解救了我 12:58 ——与医生护士的互动中,有哪些不对劲? ——令人不适的态度、医生的失误、系统对人的驯化 21:22 “你专业还是我专业?”这句话又来了 22:39 有医生护士说,“患者在我们对立的那一边” 27:02 哪些研究能让我们认识现代医院? 43:23 我无法原谅那位 PUA 我的护士长 53:13 吴琦:现代社会科层化的程度远超理论的想象 59:19 “我就是个规培生,我能怎么办呢?” 01:01:24 kk:我特别想用流水线来形容医院系统 01:09:58 美剧里的医生—护士关系也被美化了 01:14:42“承认医生会犯错可能才是改善的开端”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临床医学的诞生》,[法] 米歇尔·福柯著 《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美] 保罗·斯塔尔著 《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美] 厄文·高夫曼著 《当医疗出错时:一位医生的痛与思》,[美] 丹妮尔·奥弗里著 《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美] 凯博文著 《现代性与大屠杀》,[英] 齐格蒙·鲍曼著 《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当代中国城市医生职业自主性的社会学研究》,姚泽麟著 《职业系统》,[美] 安德鲁·阿伯特著 -谈话中提到的剧集 《匹兹堡医护前线》(2025),导演:[美] 达米安·马尔卡诺、阿曼达·马尔萨利斯、约翰·卡梅伦、陈权、约翰·威尔斯、西尔弗·特里 《疼痛难免》(2022),导演:[英] 露西·福布斯、汤姆·金斯利 本期音乐 The Man Machine, Kraftwerk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熊文纶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