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鬼、梦梦和盒子在25岁的岔路口一起聊了聊这25年来我们的坚持和选择。 这是一期我们剪辑得非常痛苦的播客,原本应该四月更新的这期播客被我们一拖再拖,终于在忍无可忍的梦梦一声令下之后一鼓作气剪了出来。想起大约是《博物志》的婉莹曾说过的一句话,“一期播客录制的好坏体现在你有多想或多不想去剪它。”(笑) 时间轴 00:01:09 本期播客选题的由来 00:01:52 盒子坚持调酒的经历 00:04:52 如何定义“坚持” 00:13:16 面对负反馈,我们为何要选择坚持 00:16:20 如何区分“习惯”和“坚持” 00:20:29 阿鬼在“自我坦诚”和“了解他人”上的坚持 00:23:00 盒子“坚持一段恋爱关系”的经历 00:25:40 如何看待他人的坚持及他人对我们坚持的评价 00:38:44 盒子和打麻将、学意大利语和做科研之间的故事 00:47:46 哪些纠结使得放弃变得不那么容易 00:50:26 放弃爱好和放弃人生选择是否有本质的区别? 00:53:53 对放弃后悔的成本决定了放弃的困难程度 00:56:03 如果既害怕放弃后会后悔,又痛苦于现状很难坚持,要怎样呢? 01:01:29 我们各自“纠结模式”的不同 01:05:39 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spark,我们的尝试、迷茫与释然 01:08:10 如何定义虚度光阴?如何确定当下选择的意义? 01:14:44 如果知道无论作何选择都会有所收获,那要怎样抉择? 01:18:18 即使有了理想目标,也会对实现理想的路径产生迷茫 01:25:03 先掌握表达的技术vs先拥有表达的欲望 01:28:22 再谈回坚持 01:29:04 把兴趣变成工作,会发生什么? 01:33:00 我们一起展望一下人生的夏天吧 本期播客提到的游戏 Quantum Break BGM 《醉鬼的敬酒曲》—— by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这一期,我们和丹丹、阿兰一起聊了聊我们为何成为女性主义者以及我们的女性视角观察。 ## 时间轴 * 00:00:25 - 妇女节的“街头采访” * 00:07:10 - 嘉宾丹丹和阿兰的自我介绍 * 00:10:03 - 我们何时开始意识到两性的不平等? * 00:30:48 - 我们观察到的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公平处境 * 00:39:19 - 女性的“高嫁”和家务的“定价”与分工 * 00:53:02 - 女性在步入与男性的情感关系后,自我变得越来越小 * 00:54:48 - 为解决性别不平等的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00:58:51 - 丹丹和阿兰关于实现性别平等构想的路线之争 * 01:10:20 - 男性不该被推到对立面 * 01:13:50 - 为何女性主义者会被污名化? * 01:19:35 - 现在所谓“男女对立”也算是一种进步 * 01:23:42 - 于是我们不再试图自证“我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而是更关注具体问题 * 01:27:20 - 但还是辨析一下不同的女性主义流派 ##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 * 《第二性》 [法] 西蒙﹒波伏娃 ## 女性主义流派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英语:Feminism),又称女权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追求性别平权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包括消除性别定型观念,争取为妇女创造与男子平等的教育和职业机会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个人主义形式,关注妇女透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取得平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强调促进妇女享有在法律与政治上享有与男性相同的权力。自由女性主义者主张,社会上认为女性天生在体能与智力上不如男性的想法,导致了在学术、公共讨论及市场上,对妇女的歧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相信,“女性的从属地位,是根于惯习与法律上的限制,让女性无法进入,或在所谓的‘公共世界’取得成功。”因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致力于透过政治和法律改革争取性别平等。 #### 基进女性主义 基进女权主义(英语:radical feminism),是女权主义的一个派别。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女性所受的压迫是剥削形式中最深刻的,且是其他各种压迫的基础。因此,基进女权主义试图找出使妇女摆脱这种压迫的方式。基进女权主义最早起源于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美国纽约及波士顿等地,后逐渐影响到欧美各地。其起源,一部分来自于新左派运动阵营中的女性,因不满其在运动中与男性成员间的不平等待遇,而与之分道扬镳;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全全美妇女组织(NOW)中,对该组织保守作风不满的女性。其组织也使用名称“基进”(radical),来自其字根“根”(root), 一方面表达出妇女的压迫是其他压迫的根基;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她们较自由女权主义更具革命性、进步性。 ####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 feminism)或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关注女性生活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并认为只能通过致力于终结经济和文化上对女性压迫的来源实现解放。社会女性主义是一种双管齐下的理论,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 #### 后现代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Postmodern Feminism),在女性主义三大主要派别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 (grand theories)。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倾向来自后现代主义,高度概括地说,这一理论思潮的要点是反对一切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只有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理论才是有效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致力于批判所有那些博大宏伟和涵盖一切的现代理论,试图建立社区理论,即,将道德和政治观念建立在小范围的特殊社区的经验之上,否定因果关系与宏观社会概念。后现代理论超越意识,关注无意识和下意识的自我;关注矛盾、过程和变化;关注个人的肉体性质;拒绝男权的宏大叙事、普适性理论、客观性。 ## BGM * 片头:《Centone di sonate M.S.112 per violino e chitarra - Lettera A / Sonata n.4 - In A Major:Rondo. Andantino. Allegretto - Minore - Maggiore》 by Gil Shaham,Göran Söllscher * 片尾:《女人本色》 by 郑秀文 ## RSS Feed https://guishuomenghua.typlog.io/feed/audio.xml
这一期,我们和丹丹、阿兰一起聊了聊我们为何成为女性主义者以及我们的女性视角观察。 ## 时间轴 * 00:00:25 - 如何看待女性与男性的各种“差异”?这些差异来自于生理还是来自于社会的建构? * 00:14:40 - 当下社会中是什么阻碍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 00:15:04 - 当我们讨论性别问题时,无法避免涉入阶级等其他问题,但女性的问题依然有单独讨论的意义 * 00:19:46 - 究竟什么是“女性独特的视角”? * 00:23:40 - 关于“生育诅咒” * 00:25:50 - 假想在女性主导的社会中,男性是否也会遭遇“生育诅咒”呢? * 00:29:57 - 如果成为“他者”注定要面临这样的命运,那么我们的问题应该在于“如何不成为他者” * 00:40:17 - 成为女性主义者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 * 《第二性》 [法] 西蒙﹒波伏娃 * 《黑暗的左手》 [美] 厄休拉·勒古恩 * 《呼兰河传》 [中] 萧红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日] 上野千鹤子 * 《那不勒斯四部曲》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本期播客提到的相关人物 #### 琼安·露丝·贝德尔·金斯伯格 琼安·露丝·贝德尔·金斯伯格(英语:Joan Ruth Bader Ginsburg,1933年3月15日-2020年9月18日)原名露丝·贝德尔,是美国法学家,曾获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直至其去世,她是继桑德拉·戴·奥康纳之后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首位美国犹太裔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在其任内曾为多个著名案件撰写意见,包括1996年的合众国诉弗吉尼亚州案、1999年奥姆斯特德诉L.C.案和2000年地球之友公司诉莱德劳环境服务公司案等。 #### 张桂梅 张桂梅(1957年6月15日-),女,满族,辽宁岫岩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之家院长。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已培养1600多名女大学生。因此,张桂梅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 #### 杨笠 杨笠(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脱口秀女演员,出生于河北农村,笑果文化艺人。2019年参加电视脱口秀节目《脱口秀大会》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娱乐圈,其后参与《吐槽大会》《脱口秀反跨年》,综艺节目《同一屋檐下》等。因为其“女权主义”言论涉及侮辱贬低男性群体而饱受争议。 #### 戴锦华 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主要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以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现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于1997年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戴锦华1982年开始任教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并在1987年参与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影史论专业,而后的1995年10月,其又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中心所建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化研究室。 #### 谷爱凌 谷爱凌(英语:Eileen Feng Gu,2003年9月3日-)出生于美国,中美混血儿,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2019年开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年仅18岁的她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夺得金牌,成为自由式滑雪项目中最年轻的奥运冠军。她还拥有时装模特儿的职业生涯。 ## BGM * 《Me and the Sky》 by Jenn Colella(选自 音乐剧《Come From Away》) ## RSS Feed https://guishuomenghua.typlog.io/feed/audio.xml
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5 亿人受到听力损失的影响。而在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士超过2000万人。 对于我们这些听人来说,自打出生就习惯着这个有声的世界,但在听障人士的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和不便,又有哪些独特有趣的文化呢?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听障朋友——冯刚老师和小鹿,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工作成长经历。 本次播客我们采用了特殊的录制形式,阿鬼、小鹿和冯老师在北京面对面录制,梦梦通过线上会议参与录制。由于冯老师口语不太清楚,因此我们提前将提纲发给了冯老师,而冯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份文字稿答复。在录制过程中,冯老师已经通过文字稿给出的回复由阿鬼口述,而其它回复则由小鹿现场翻译。 本期播客内容我们同时提供音频和文字稿(mp.weixin.qq.com)两种形式。在剪辑过程中,考虑到听众感受,我们在音频中尽量保留小鹿的答复、小鹿的翻译以及阿鬼对两位朋友所表达内容的复述。而在文字稿中,我们则尽量保留了冯老师具体回复的内容。一些冯老师精彩的手语表述片段,我们截取了视频片段并附在了文字稿中。本次播客中没能聊到但冯老师和小鹿通过文字稿给予了答复的话题,我们也放在了文字稿的最后。同时,我们还保留了一小段原始音频放在本期节目最后作为彩蛋,听众朋友们可以和我们一起体验这次特殊的播客录制过程。 另外,因录制过程中需会议软件语音转实时字幕,所以本期播客语速较慢,有需要的听众朋友可酌情变速收听。 时间轴 00:03:29 两位嘉宾朋友的自我介绍 00:05:11 从冯老师的手语相声说起“中国手语”与“手势汉语”的区别 00:09:32 冯老师介绍听人可以如何学习手语 00:11:18 听人与听障群体学手语过程的区别 00:13:19 听障群体对环境视觉条件的要求 00:15:08 冯老师和小鹿的教育经历以及我国听障教育现状 00:39:14 听障朋友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我国听障群体求职就业状况 00:49:13 小鹿对现在工作的思考以及未来职业规划 00:52:21 听障朋友是否能从事律师、医生等专业工作 00:55:30 冯老师的工作经历 01:08:58 听障朋友们参与的奥运会、残奥会 01:12:04 疫情时代下听障朋友们生活中的诸多不便 01:21:40 听障朋友们用的输入法 01:23:19 小鹿和冯老师对手语诗、手语歌的看法 01:35:16 国内外的专业手语翻译和手语证书考试 01:46:00 听障与视障群体之间如何沟通 01:51:50 小鹿和冯老师如何认知自己的听力状况 01:57:00 梦梦、小鹿、阿鬼和冯老师录制本期播客的感受 02:05:27 彩蛋时间 本期播客提到的听障人士(from 百度百科) 杨军辉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Rochester Institution of Technology),中等聋校教育专业硕士(导师 Gerry Bateman & Susan Fischer);美国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聋教育专业博士(导师 Richard Lytle) 张海伦 张海伦,原北京第二聋人学校退休老师,曾就读于北平华北聋哑学校,毕业后留校当老师。 孙联群 孙联群,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教师。作为一名聋人党员,孙联群身残志坚,敬业爱岗,几十年奋斗不息。他连续16年担任高三美术教师,所教学生96.6%考入高等专业院校,先后出现了4名高考美术专业第一名。他辅导聋生参加2008奥运冠军画传中十六位冠军肖像的绘制工作,作品受到上级领导与奥组委专家的赞许,全部被选入画传书中。2010年被评为特教先进工作者,荣获西城区首届霍懋征奖。 梅芙生 北京第三聋哑学校退休教师,1994年评为中学特级教师 王昆 北京市健翔学校(原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美术老师,北京联合大学艺术设计学位 张洋 北京市残联聋人协会副主席 胡可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 郑璇 郑璇,女,1981年出生,原为重庆师范大学聋教育专业教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师。郑璇先后考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此外,她还精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获得了“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姚登峰 姚登峰,男,1979年11月出生,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北京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12月17日,姚登峰入选2021年度东城区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别推荐候选人名单。2022年1月,获得“2021北京榜样”提名奖(自强不息类)。 谭婷 谭婷,女,1992年出生,四川大凉山人,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中国首位通过司法考试聋哑人。谭婷在上小学时因为患中耳炎医治时导致她神经性耳聋。2017年4月,谭婷成为国内首位手语律师唐帅的学员。2020年,谭婷通过司法考试。 王晓书 王晓书,1970年9月28日出生,中国台湾听障模特、电视节目主持人、业余作家、手语翻译员。参演张国荣《作伴》、《everybody》 及庾澄庆《海啸》歌曲MV,参演电影《给我一只猫》,出版个人成长历程书籍《我看见声音》。入围2003年台湾金钟奖最佳主持人。 本期播客提到的相关院校(from 百度百科 & 维基百科)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中国第一所残健融合、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院,隶属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的二级学院。 学院现有特殊教育系、医学系、应用技术系三个教学系,本科及高职专业10个,其中本科专业5个,分别是特殊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听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听障)、针灸推拿学专业(视障);高职专业5个,分别是听力语言康复技术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听力残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肢体残疾)、医学专业 (肢体残疾)、园林技术专业(听力残疾)、音乐表演专业(视力残疾),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学科,其中面向全国招生的专业8个。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于1987年建立,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局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面向全国专门招收肢体残疾、盲、聋学生。在我国残疾人高等院校中,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规模最大、层次最高、门类最全,建校历程最久,特殊教育特征最明显,最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学府。 学院现设有针灸推拿学、音乐表演、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动画5个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特殊教育、英语、汉语言文学3个高等全纳教育辅修专业, 1个特殊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是我国第一所面向聋人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1991年天津大学机电分校特殊教育部成立并招收第一届学生,1996年整建制并入天津理工大学,1997年挂牌成立聋人工学院。 在办学上,聋人工学院打破了我国特殊教育的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将聋人大学生与全校三万余名听力正常学生的生活及课外活动安排在一起,只是在教学中采用适宜听力障碍的特殊手段单独授课。聋人工学院的教师每人都掌握聋人手语,在上课时教师口语、手语并用,同时注重使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佳教学目的。 学院内承办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有六个全纳教育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 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中州大学创建于198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本科学校。中州大学聋人高等教育创办于2001年,是中西部地区最早开办聋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开办初期主要招收河南省内艺术类聋人考生,在机构设置上隶属于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从2004年起面向全国招生,由中州大学单独招生,享受普通专科学生的同等待遇。为了更好地帮助聋人群体发展,学院于2004年在全国首创了手语翻译专业。随着聋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009年8月,学校独立设置了特殊教育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730人,其中聋生570,健听学生160。为聋生开设的专业有九个:装潢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古建筑绘画方向)、摄影摄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方向)、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特殊教育。为健听学生开设的专业有:手语翻译、特殊教育(手语翻译方向)[师范类]。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以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教育部于1982年创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予以资助支持,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大专院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学院,共开设22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加劳德特大学 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校园面积99英亩,是世界上第一所为聋人设立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唯一所专门为聋和重听者设置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的大学。该大学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对聋人教育有深远影响的汤玛斯·霍金斯·加劳德特。该校于1857年2月16日于美国华府成立,当时被称为全国聋人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于2002年7月由原有70年历史的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和有25年历史的东城培智中心学校合并而成。是以面对招收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兼收自闭症、脑瘫等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学校。学校分智障部和听障部两个业务部门。 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 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是新中国北京市政府兴办的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为一所集小学、初中、职业高中于一体、兼收听障学生和肢障学生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学生320人,大部来自北京市各区县。其中,聋生260人,肢残生60人。在校住宿生280人,走校生40人。共有教学班22个。 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 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是北京唯一的既含九年义务教育又含职高、普高的聋人学校。为社会输送残而有为、语顺技高的接受过中等文化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为了使聋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劳动者,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大胆进行教改实践,不仅开设了聋人职高班,而且开办了聋人普高班,为聋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拓宽渠道。学校职高部设有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实用美术、服装裁剪三个专业,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以上专业课的教学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from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Deaflympics),简称听障奥运会、听奥会,又称听障林匹克运动会、听障运动会,原名世界聋人运动会,是国际听障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ICSD)专为听障人士举办、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听障相关公众号推荐 冯刚说(微信号:gh_1c2647f96e5d) 耳朵树(微信号:eartree) 你看起来好动听(微信号:KNOWDEAF123) 手语者有力量(微信号:gh_dd807d48168b) HSLET手语科技(微信号:hsletshouyujiaoyu) 杜银铃(微信号:dylshouyu) BGM 片头:《Hear Me》 by 黄韵玲(电影《听说》配乐) 片尾:《听说》 by 钟兴民(电影《听说》主题曲) RSS https://guishuomenghua.typlog.io/feed/audio.xml
这一期,阿鬼和梦梦回归到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做科研”。我们回顾了自己进入科研大坑的经历,在实验室生活工作的乐趣与困惑,也分析了自己身上一些不适合做科研的特质。关于我们提到的药学相关专业方向,可以参考shownote最后贴上的学科介绍。 以及,在此纪念离我们而去的《剩余价值》、《海马星球》和《小声喧哗》。 时间轴 00:01:32 我们如何走入了科研大坑 00:04:30 我们在不同方向实验室轮转的经历 00:09:53 梦梦由一次采访任务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确定实验室的机缘巧合 00:11:12 我们没有去院长大牛实验室的原因 00:12:22 我们没有去“不做实验”的方向的原因 00:13:10 本科教学实验的虚假快乐 00:14:25 阿鬼初入实验室的“开荒”经历 00:18:50 梦梦的实验室初体验以及竞争留组的经历 00:20:07 课题组内的斗争让阿鬼的科研热情开始消减 00:26:23 开始独立组会汇报之后,梦梦感到了科研的压力 00:28:18 多个课题进展不顺利,梦梦的受挫感不断累积 00:29:40 贺建奎事件让梦梦对技术伦理问题产生了兴趣 00:30:45 阿鬼在实验中的成就感、挣扎感与困惑感 00:32:52 我们在读文献时遇到的困难 00:36:15 会不会觉得只是缺少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呢? 00:38:45 再也不想听老板画大饼了 00:40:20 阿鬼为什么想做学术编辑 00:41:01 阿鬼曾经对科研兴趣、科研意义的怀疑与思考 00:43:53 梦梦对科研本身的几点困惑 00:47:45 梦梦在《自然辩证法》课上获得的感悟 00:51:35 我们的科研 vs. 基础科研 00:53:15 时间限制带给做科研的压力 00:54:45 阿鬼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00:57:48 是否可能追求内在驱动力的科研 00:59:12 阿鬼对“讲课”这件事的体会 01:00:35 阿鬼现在的课题与其它课题的区别 01:03:00 “四大天坑”之所以成为“天坑” 01:12:37 医药领域的就业出路 01:14:52 实验室里的同辈压力 01:17:50 阿鬼和梦梦对导师的印象 01:21:48 “建议工作时间”所带来的压力 01:27:43 梦梦和阿鬼最后的苦口婆心 BGM 《Indian》 by Sleeping at Last 本期播客中提到的关键人物及相关事件(from 维基百科) 贺建奎(1984年-),男,中国湖南新化人,从事生物物理学专业,曾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而受学术界指责有违社会伦理。2018年,贺建奎登上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其被称为“基因编辑流氓”(CRISPR rogue)。贺建奎也曾入选2019年的《时代》百大人物,撰写其个人简介的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珍妮弗·道德纳,称“他(贺建奎)鲁莽的实验不仅破坏了科学、医学和道德规范,而且在医学上也没有必要”。2019年12月,深圳市法院就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按照非法行医等罪,判处贺建奎有期徒刑三年及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 本期播客中提到的相关学科介绍(from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药学(英语:Pharmacy),是以各种科学为基础来研究药物的知识系统,与药理学(Pharmacology)是不同的概念。药理学主要为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而药学则主要是利用药理学的知识为病人提供更高质素的医药治疗及服务。前者为科研性质,后者为临床性质。另外,药学与药剂学(Pharmaceutics)的概念也经常被混淆。药剂学为药学的一门分支,只专门研究制药的部分,而药学本身则是将各种医药知识化为临床实践。 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在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品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者药动学)。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药剂学(英语:Pharmaceutics)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剂型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关系的综合技术科学。药剂学为药学的一门分支,只专门研究药物制造的部分,而药学本身主要是利用各种医药知识为病人提供更高质素的医药治疗及服务。 天然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是系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药用植物或植物中具有生理活性成分的化学分支学科。它是随着分离技术和鉴定方法趋于微量、快速而发展的。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药用植物或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必要的结构改造以及合成,以探索安全高效的新的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对药物的构效关系的探讨提供新的观念和途径,同时对植物成分生源关系和化学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提供资料。 药物化学(英语:Medicinal chemistry),简称药化,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对药物结构和活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发现、修饰和优化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及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药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物化学的任务包括: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活性间的关系(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阐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鉴定药物在体内吸收、转运、分布的情况及代谢产物;通过药物分子设计或对先导化合物的化学修饰获得新化学实体创制新药。 化学生物学(英语:Chemical Biology)是哈佛大学的斯图亚特·L·施莱伯等人所提倡,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法,搭配有机化学的方式,探讨细胞内核酸或是蛋白质等生物体内分子的功能或是反应。Schreiber等人指出:“化学生物学是对分子生物学的有力补充,化学生物学是采用化学的手段,如运用小分子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分子作为配体来直接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在传统的生物学或是遗传学中,通常是利用基因本身的手法,将基因表现后,探讨生物体分子内的交互作用,以及调控机制等解析。而化学生物学则是利用有机化学的方式,进行分子的合成,进而探讨这些分子对于生物内反应本身的作用等。 临床药学(英语:Clinical Pharmacy)是药学的一个分支。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来研究具体病人的合理用药。其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与合理。 药事管理学(英语:The disciplin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是药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和教育集中于应用社会、行为、管理和法律科学,去研究药学实践中完成专业服务的环境的性质与影响。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这一期我们继续与来自播客《三下五除二》的主播阿蝶一起分享“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阅读故事。在上一期盘点了书中的男性角色后,这一期我们聊了聊书中的女性角色。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文章 王安忆 《抹去——读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 时间轴 00:01:07 王安忆对莉拉和莱农的描述 00:03:40 对莉拉破坏力的理解 00:06:34 梦梦、阿鬼和阿蝶心目中的莉拉 00:14:15 莉拉为什么会消失 00:21:24 如何理解莉拉结婚的选择 00:26:56 莱农在莉拉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00:29:39 梦梦、阿蝶、阿鬼心中的莱农 00:36:28 用两个关键词概括莉拉和莱农之间的关系 00:38:35 莱农和莉拉的几次共同创作 00:50:21 生活中让我们联想到书中内容的时刻 00:55:24 我们与莱农的相似之处 01:07:51 我们及朋友们与莉拉的相似之处 01:18:46 我们对莱农母亲的不同理解 01:40:49 神秘的曼努埃拉·索拉拉 01:44:41 书中的奥利维耶罗老师与加利亚尼老师 01:50:30 艾罗塔家族的两位女性 01:59:00 书中与莱农莉拉同龄的女性 BGM 《She Was Running》by Max Richter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这一期我们与来自《三下五除二》的阿蝶一起分享《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阅读故事。 BGM 《She Was Running》by Max Richter 时间轴 00:01:01 人传人读《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 00:03:50 读书卷王争霸赛 00:05:56 那些记忆深刻的“狗血”情节 00:10:18 除了尼诺,还有哪些“令人讨厌”的男性角色(里诺、布鲁诺和斯特凡诺) 00:24:56 莉拉和莱农的爸爸 00:27:46 关于斯特凡诺&莉拉 00:29:40 关于马尔切洛&莉拉 00:33:43 关于米凯莱&莉拉 00:40:56 关于阿方索&米凯莱&莉拉 00:43:06 面对尼诺,莉拉与莱农的不同 00:49:53 关于帕斯卡莱、娜迪雅以及60年代的热血青年们 01:00:31 关于小天使恩佐&莉拉 01:05:45 突然夸夸四部曲的封面设计 01:08:04 尼诺还有洗白的机会吗? 01:12:17 娜迪雅对莉拉是怎样的感情 01:13:33 关于吉诺&莱农 01:17:55 关于安东尼奥&莱农 01:23:46 关于弗朗科&莱农 01:32:11 关于彼得罗&莱农 01:39:38 关于“老渣男”萨拉托雷 01:41:28 莉拉的“神奇力量”与“神神叨叨” 01:45:31 如果莉拉继续上学读书,会发生什么呢? 01:54:10 未完待续的那些话题……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2021年11月11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两百周年,阿鬼和朋友璐璐一起聊了一期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播客,我们从陀翁笔下的人物聊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困境与挣扎。 感谢播客公社为本次播客免费提供的录音场地和录音设备~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0岁左右开始写作,第一本长篇小说《穷人》在1846年出版,当时25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有《罪与罚》(1866年)、《白痴》(1869年)以及《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共写了11本长篇小说、3篇中篇小说及17篇短篇小说,其文学风格对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from维基百科) 时间轴: 00:01:50 阿鬼和璐璐与陀翁的邂逅 00:04:12 《罪与罚》故事梗概 00:06:45 罗佳收到的家信 00:13:10 罗佳为何杀人 00:18:25 罗佳第一次到警察局 00:21:32 罗佳见证九品文官去世 00:23:06 罗佳与波尔菲利的第一次对峙 00:28:06 罗佳对索尼雅坦白罪行 00:35:35 罗佳与波尔菲利的终极PK 00:40:15 斯维德利盖洛夫的自杀 00:45:20 索尼雅为罗佳念福音书 00:52:20 《白痴》中对罪犯行刑前的心理描述 00:56:20 《白痴》中娜斯塔霞的挣扎 01:07:30 我们是否如娜斯塔霞那般逃走 01:11:43 璐璐对认识自我的渴望 01:13:08 痛苦是生活的必需品 01:17:12 碎片化的生活与快节奏的快感 01:20:14 自我施压是否可以使我们成为想成为的人 01:29:00 璐璐工作后感受到的时间压迫感 01:32:45 璐璐工作后对社交的需求 01:37:36 璐璐的待体验list 01:39:55 如何尝试突破眼下的困境 01:41:34 《罪与罚》中的“酒神精神” 01:48:17 对陀翁作品不满意的点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和作者: 《罪与罚》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穷人》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夜》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死屋手记》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远山淡影》 [英]石黑一雄 《女性主义》 [中]李银河 《黑暗的左手》 [美]厄休拉·勒古恩 《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本期播客提到的电视剧: 《白痴》(俄,2003) 主演:叶甫盖尼·米罗诺夫/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莉迪娅·韦列热娃/茵娜·丘里科娃 本期播客提到的节目: 《审美的乌托邦:俄国文学100讲》 刘文飞 本期播客提到的游戏: 《锈湖(Rusty Lake)》系列 《和平精英》(“吃鸡”) 《阴阳师》 《未上锁的房间(The Room)》系列 《达芬奇之家(The House of da Vinci)》系列 开头BGM: 《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f-sharp Minor Op.1)》 [俄/美]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拉氏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from维基百科) 《#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部的钢琴协奏曲,也是拉氏创作初期最得意的一部作品,最初版本创作于1890-1891年间。这部钢琴协奏曲结构新颖且技术艰深,宏伟雄健又旋律优美,将拉氏全新的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思想展现无遗,初出茅庐的傲气和拉氏本有的浪漫风格在这里相得益彰。它处于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交界点,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道路上的一块极重要的垫脚石。(from百度百科) 结尾BGM: 《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suite), Op.66a)》 [俄]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风格为基准。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from维基百科) 《睡美人》是柴科夫斯基所谱曲的三幕芭蕾舞剧。全剧的音乐在1889年完成,是柴氏三部芭蕾舞剧之中的第二部。(from维基百科)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这一期我们与来自《生活代言人》的老戴以及梦梦的朋友号外聊了聊关于心理测试以及诸多神秘学的话题~ 时间轴: 00:02:40 本期唠嗑四人组 00:10:10 从小到大做过的各种心理测试 00:12:36 我们一起做的“爱的定义测试” 00:21:23 塔罗牌 00:26:35 b站上的大众占卜 00:27:56 你相信星座吗 00:37:08 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占卜 00:44:04 “起名学”与我们名字的故事 01:02:53 手相和断掌 01:04:20 面相学 01:08:50 他人的反馈对塑造自我的作用 01:16:50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讨论身材管理 01:24:48 “字如其人”与“面如其人” 01:27:13 房树人 01:29:57 我们对做梦的理解 01:37:00 我们做过的奇奇怪怪的梦 01:47:26 总结总结:我们如何判断测试是否“科学”?如何看待测试和占卜结果?如何从中获得力量?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这是我们的第一期节目,我们聊了聊我们分别经历的心理咨询。 p.s.由于梦梦的录音意外中断,00:27:07 至 01:02:06 采用备用录音,音质较差,希望大家谅解。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剧和节目: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美] 卡尔·罗杰斯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美]欧文·亚隆 《高敏感是种天赋》 [丹麦]伊尔斯·桑德 《亲密关系》 [美] 罗兰·米勒 《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 《Blow Your Mind》 《得意忘形》 《欢乐一家亲》(Frasier) 时间轴: [00:01:03] 对心理学的“第一印象” [00:02:50] 我们为什么开始做心理咨询 [00:10:02] 预约心理咨询的过程 [00:13:16] 我们的第一次咨询 [00:17:42] 第一次咨询前做过哪些功课 [00:19:48] 第一次咨询的时候,你爆哭了吗? [00:22:40] 我们与咨询师建立信任的过程 [00:34:47] 咨询期间我们读过的书 [00:40:10] 咨询师与咨询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样的存在? [00:44:38] 梦梦在咨询中重新解读童年 [00:47:21] 阿鬼的咨询话题有明显的阶段性 [00:49:07] 咨询分离是一个聊起来非常艰辛的话题 [00:52:42] 梦梦意外顺利的最后一次“总结咨询” [00:54:38] 梦梦的“后咨询时期” [00:56:11] 每次咨询后我们需要收拾情绪&整理思绪 [00:57:40] 我们对更改咨询时间的尝试 [00:59:33] 阿鬼的咨询师突然提出结束咨询的话题 [01:03:40] 阿鬼的视频咨询体验 [01:07:05] 梦梦在咨询前后的变化 [01:09:38] 心理咨询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表达情绪 [01:12:30] 我们的“梦记本” [01:16:53] 当我们谈论心理咨询时我们在回避什么 [01:19:03] 给他人扮演心理咨询师角色的我们 [01:21:35] 阿鬼的群体治疗和绘画治疗经历 [01:29:42] 身边的人如何看待我们的心理咨询 [01:34:11] 我们为何很难与父母有深度的交流 [01:37:09] 心理咨询与医院精神科之间的选择 [01:38:51] 梦梦的“100分妈妈” [01:40:52] 与咨询相伴的其它个人成长 [01:46:55] 以现在的视角如何看待过去的心理咨询 [01:47:53] 心理咨询中的遗憾 [01:48:55] 心理咨询话题的挑选 [01:49:22] 结束心理咨询和更换咨询师所带来的压力 [01:55:30] 是否考虑用其它关系替代心理咨询 [01:56:59] 阿鬼希望得到的来自咨询师的回应 [02:00:35] 咨询关系的结束与其它关系的结束 [02:03:40] 愤怒为何难以表达 [02:09:14] 那些让我们“顿悟”的话 结尾BGM: Fabrizio Paterlini -- Continua metamorfosi RSS Feed: http://www.ximalaya.com/album/51746755.xml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