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样的方式打开金庸的武侠世界? * 元末群雄纷起,江湖动荡,威慑群雄的明教教主张无忌横空出世……我们却窥见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的缺失; * 张翠山一行往冰川,白猿藏九阳真经……话锋一转的“荒诞感”是否舒缓了时代发展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与无奈? *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战群雄——张无忌对战的顺序隐喻了什么?这是金庸的超强叙事能力的体现,也是张无忌性格底色的完整展现。 *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武侠精神”,到底是什么? * 武侠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还有出路吗? * 嘘,悄悄揭秘一个《倚天屠龙记》中的bug!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恨不能相逢 爱也匆匆 恨也匆匆 一切都随风 狂笑一声 长叹一声 快活一生 悲哀一生 谁与我生死与共“ 一起进入金庸的武侠世界吧。 00:04:47 张无忌“社会化过程”的缺失 00:17:37张无忌修炼九阳真经,荒诞与真情的交织 00:23:18金庸小说——神奇动物在哪里 00:32:40在写作结构上分析“张无忌光明顶斗六大派”背后的故事 00:41:00 个人英雄主义?《倚天》到底在讲什么 00:52:00 文艺作品中的时代画像与个体形象 00:55:00大胆发言:金庸作品的影视改编……好吗? 01:03:25周芷若速成九阴真经真的合理吗? 感谢收听。 主播:小白/卡卡/镜舜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刀剑如梦》 《似水柔情》 《红尘客栈》 《沧海一声笑》 《光明顶》 《两小无猜》
2024年能被称之为“女性文艺创作元年”吗? “预制生活”的背后是否是媒体制造的情绪焦虑? “去班味儿”代表着年轻人对主体性的渴求和对传统规训的反抗吗?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在综艺里找答案? …… 在2025的春天,我们撕开“2024年度热词”的标签,探讨真实困境。 “我们不想要规划好的生活;我们想要真正去体验生活。”——《单身女性的时代》[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2025,我们如何建立属于我们的思想坐标系? 2:41 2024能被称之为“女性文艺创作元年”吗 7:13 从《伦敦生活》到《好东西》,从母职课题到自我追求,女性角色如何一步步“苏醒” 13:57 新媒体的运作是否加剧了边缘化女性群体的不平等 21:32 制度性歧视:父权制“学阀”对边缘化群体的忽视 23:20 “预制生活”是否是对效率至上的妥协 29:47 社交媒体的“入侵”意味着什么 39:12 我们如何看到我们的“附近” 45:17 时代的发展,个体的选择,我们是为之所困还是感到庆幸 55:13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在综艺里找答案? 1:06:17 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而我们想要去体验生活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彭老师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资源库) 轻音乐: 《独立女性的魅力》——原调音乐 《Epidemic sounds》——Jesper Storassen 《玫瑰少年》——Strictlyviolin 荀博 音乐: 《Dream a Little Dream》——Ella Fitzgerald
“如果是从身心一元论来说,那感知跟理智它分不开。” “每一次的反抗或者所谓的叛逆都是在重新建构自己的评价体系,重建自我的度量衡。” “随着自己的成长某一个阶段,觉得好像自己的能力可以突破某个环境的时候,也许会在内心或者行为上表现出来一种叛逆,想要打破环境给予的规训——这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经历的过程。 当自己突破了一个新认知的台阶时,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会对环境妥协,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规训。 人生就是这样不断攀登,又频频驻足,又不断向前的过程。” “突然的感性时刻,是我们作为人类是可爱的地方。”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将通过《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这本书作为载体,与体育博士一起深入探讨学术道路的相关议题。我们将书中的三个主题——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视为学术小白进入学术道路的三个阶段: - 感知:直接产生的感觉 - 理知: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严格要求 - 自我认知:人生发展 每个人对各种事件都有自己的天然看法(感知),但在学术上发表观点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理知),最终这些都与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自我认知)。我们将主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走上学术道路?学术道路本身究竟是什么? “一个学科,一个视角。当它们都化成一束光射向同一个物体,便是由一束小光变成一个蓬灯,让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 00:00-09:56 感知 :结合MBTI聊聊不同人对感官的侧重点 10:08 -16:39物质感、概念能力和统觉 16:48-19:30感知与理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递进? 19:40-28:04 理知是否会成为感知的对立面? 28:04-42:09语言作为特殊的媒介,如何成为感知与理知之间的桥梁 43:00-46:43 从理知到自我认知 46:57-01:00写论文的过程是否增进了对自我的认识 01:00-01:09 观念是如何通过“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路径成为社会共识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Johanna/周老师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Life is -- Jessica Pratt The Story -- Brandi Carlile Vincent -- 万木子 她不再幻想 -- 陈婧霏 The Beatles -- ideas by rory & Five AM Loops Limited Edition -- Snow Patrol On Off -- Snow Patrol
*文末有七幕人生X试试说新语 特别推出《堂吉诃德》特别超级优惠🎫活动🎡!!! “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合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唯一寄托……” ——《朝闻道》 “11000 年后……大使等人苏醒。这个世界有青山绿水、干净的天空和空气……但空无一人,曾经无形时代的网络山脉也已消失……他们是仅存的人类。” ——《时间移民》 “在这个时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质自不必说,蓝天绿水的优美环境……甚至以前人们认为最难寻觅的爱情,在虚拟现实网络上至少也可以暂时体会到。所以人们不再珍视什么了……”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浪漫与极致的冷漠。 他通常会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下,而视人性如野兽,将它们赤裸裸地放在斗兽场中,冷静又理性地看野兽打斗、撕扯,以此窥探出人类社会的走向。 这是独属于刘慈欣的思想实验。科幻小说是盛满了人性的容器。 在绝望与浪漫的交织中,窥探出科技和文明的发展如何影响人类命运的走向。 1:44 我们“刻板印象”视角下的刘慈欣 15:34 《朝闻道》:难道生命漫长进程中所有的努力和希望都是为了那飞蛾扑火的一瞬间? 38:54 《时间移民》:技术发展到极致的社会,永生是否等于永死? 52:05 《带上她的眼睛》:在时间上,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穷光蛋。 感谢倾听。置身于这场浪漫的思想实验。 主播:卡卡/小白/宇航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人是》——周深 《今夜的星光》钢琴曲 —————————————————————————————————————————— 七幕人生X试试说新语 现特别推出《堂吉诃德》优惠🎫活动🎡!!! 扫码👇最高🉑享买一送一五折优惠❗️ 🥳HAPPY DOUBLE11 单身也超酷,狂欢不落幕 ⏳10月29日起 两组活动同时开启,快乐加码! 【💡活动一】 双十一满减活动(可选座,两张同价位票档及以上下单立享优惠) 满500减200 满1000减600 参与方式:扫描二维码小程序直接下单 https://ticket.antank.cn/ws/ZfayAAJjCNx8 【💡活动二】 双十一单张优惠活动(非选座,每满200元减110元) 880票档单价低至440 680票档单价低至350 480票档单价低至260 280票档单价低至170 参与方式:发送「观剧人手机号码+场次+票档+张数+付款截图」
“如果生活本身已经是这么荒谬,那么谁能知道什么才是疯狂呢?” 音乐剧《我,堂吉诃德》讲述了剧作家塞万提斯因查封教堂被关进监狱,囚犯们要求他接受审判于是他带着仆人并动员所有囚犯一同排演了一出戏剧,以此完成了自己的“辩护”。 在这出戏剧中,塞万提斯化身堂吉诃德--一个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骑士,带着仆人桑丘共同踏上冒险之旅。 而这一切,实际上是他的幻想,堂吉诃德眼中的世界和别人眼中的世界并不相同:别人眼中的风车,在他眼中是“食人巨魔”;别人眼中的旅店,在他眼中是城堡。 而别人眼中地位卑微的厨娘,在他眼中则是“至美之女神”、是他的公主殿下杜尔西尼娅。 就如所有骑士小说一样,堂吉诃德勇武、慈悲,慷慨、无畏、良善,以及坚忍,他获得宝物“金头盔”,战胜欺侮“公主”的恶徒。但堂吉诃德的结局,又不同于任何骑士小说…… “被掩藏在浩繁文字中的堂吉诃德的灵魂被提点出来,像画龙点晴之笔。理主义的激情,它在周边真实环境中的突兀和滑稽,以及它的超凡脱俗和动人。”———李银河 #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十周年封箱 🗓9月13日-11月17日 📍北京·上海(已售罄)·深圳·广州 【七幕人生】X 《试试说新语》现特别推出优惠🎫活动🎡!!! 扫码👇最高🉑享买一送一五折优惠~~~ 具体优惠详情如下: * 1080票(北上)🎫👉 折后810/张 * 980票(广深)🎫👉 折后735/张 * 880票🎫👉折后792;两张1188 * 680票🎫👉折后612;三张1377 * 480票档(买一赠一)双张5折 * 280票🎫👉折后252 * 180票🎫👉折后162 🤫单人活动力度最大七五折,多人活动力度最大五折,人越多优惠越多,位置越好优惠力度越大🥳 一起走进剧院,点燃理想主义之火吧~ 00:30-3:55 《堂吉诃德》小说讲述了什么故事 04:00 - 14:20 ⻄方的“骑士精神”和东方的“侠义精神”的异同 15:00 - 24:28 《堂吉诃德》、《西游记》、《绿野仙踪》等“在路上”的作品在“追求”什么 25:40 - 36:12 《我,堂吉柯德》“多重宇宙”式改编的魅力 36:55- 47:56: 《哈姆雷特》vs 《我,堂吉柯德》: 戏剧时空的交汇,理想主义之火生生不息 50:52 - 51:52 福利🎁时间~! 感谢收听。 主播:小白/卡卡/Kelly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by 小白 本期Bgm来源:(来自剪映app音乐素材库) 《他们说》——郑云龙 《野心》——薛之谦 《堂吉诃德》——吴陌川 感谢收听。
并非只有在职场上“呼风唤雨”才能体现女性的力量。 抛开对女性“精英化”的叙述,除去新时代话语体系下的“枷锁”,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一直在向理想生活进发的女性身影是“坚韧独立”、“活泼自信”、“温柔善良”等美好词汇的具象化体现。 从《秋园》到《繁花》,个人命运的何去何从向来都与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息息相关。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性的命题是“努力活下去”。 《秋园》中的秋园一生经历了中国新旧更替的艰难岁月,在漫长岁月中,她被时代裹挟,命运捉弄。尽管遭受贫穷、饥饿与歧视,她始终默默支撑着破碎的家庭。 而我们的生活中, 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中的奶奶,在嫁给爷爷后的第一个十五年里,艰难辛苦地支撑着没米没肉的小家庭。几十年后,年近八十的她从不过多描绘当时的苦难,也不强调她为这个家庭的周转做出的努力,而是一直和我说,那是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总觉得每天都有希望,她很幸福。 看似恪守旧时代“三从四德”的外婆,会“坦诚”说自己“不爱学习又不得不学习”的过往,一直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的她永远年轻且可爱。人们常会将“可爱”作为形容女性的必备词汇,但是“可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独一无二能力。 后来,女性的命题是“努力活出自我”。 《繁花》中的李李,一朵绽放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黄金时代的玫瑰花。她年少时被人凌辱,历经种种成为上海滩大名鼎鼎的至真园饭店的女老板。而她的每一次“虚与委蛇”都是对那个社会的反抗。而在故事的尾声,李李选择关闭饭店,毅然投身佛门——最绚烂的玫瑰花永不落败。 而我们的生活中, 小姨用一句“尊重但不接受,远离就好”抵挡住了家里人常年对她不婚不育的言语攻击,一个人在一线城市站住了脚跟。她不遮掩她的欲望与野心,亦不孤芳倨傲。她的每一次往前,每一次偏离家里人期许的航道,都是名为“坚韧”的太阳在一次次照向她。 在讲述女性故事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因为,真正讲述女性力量的故事,就是不对女性做定义——毕竟,这世上多有不公。 主播:卡卡&小白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by 卡卡 剪辑by 小白 本期Bgm来源:(来自剪映app音乐素材库)
你第一本言情小说是哪本? 哪本又让你念念不忘二刷三刷? 你可曾有过缩在被子里看言情小说看到凌晨两三点的经历? 为何每每提及言情小说,“大人们”大惊失色,我们又面露羞涩? 随手打开一个社交平台,搜索“言情小说”,占据视野大部分的是“男主天花板!”、“先婚后爱”、“破镜重圆”等关键词……我们在看言情小说的时候,究竟在看的是什么? 言情小说,本是一种以爱情为主要题材,以描写人物情感发展、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小说类型;而文字的魅力不分高低贵贱,在作者笔下变幻出了各式各样的“精神乌托邦”。 看小说本无需多么高大上的“体面”理由。与其纠结和深挖所谓的“看言情小说的危害”,不如让自己跟随文字走到无限幻想的尽头,感受着荷尔蒙与肾上腺素如海浪一般拍打着我们的五感,让那盏对时空、前世今生、奇异诡谲等好奇的灯长久不灭。 “你可以把任何一种情绪附在爱情之上。你可以把爱情当做一个港湾,或是一个放纵的借口,也可以把人生的得意加在爱情之上,让爱情变成你人生美满的一个具象化体现。” 言情小说,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 00:01:05 看言情小说逃离现实世界 00:02:05 《你是我的小确幸》冷酷女律师X温柔男医生,长久不衰的经典设定 00:07:42 《银色仙人掌》鸟的离去与婚姻的终结 00:14:20 看言情小说更偏好女性角色的刻画? 00:15:20 《长风渡》柳玉茹的人格魅力犹如海上航标灯 00:22:23 偏好言情小说的分类与自我觉察 00:30:58 乱入的BL文学、《全球高考》为什么喜欢看BL 00:39:20 青春期时偷偷看言情小说——谈性色变 00:49:36 爱情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载体 00:50:26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X田晓霞,灵魂伴侣的具象化 00:53:59 刘瑜《再送你一个子弹》过于浪漫化的名字抹杀了现实生活需求 00:57:17 现偶剧+网文言情,女主成为男主世界里的摄像头 祝你阅读愉快,永远畅意。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富士山下》(小提琴版) 《月光变奏曲》贝多芬 《浪漫曲》贝多芬 《献给爱丽丝》贝多芬 《F大调浪漫曲》贝多芬 《降E大调夜曲》肖邦 《D大调雨滴前奏曲》肖邦 《降E大调第九号夜曲》 《降E大调第二号夜曲》 《C小调夜曲》肖邦 《离别曲》 《A小调圆舞曲》肖邦 《回旋曲》莫扎特 《抒情浪漫钢琴曲独奏》Portenos 《Dream All Summer》鹿晗 《愿与愁》林俊杰
第十二期 《鸟,看见了我》 野外,四周无人,你失手杀人。 眼睛里的毛细血管随着大幅动作扩张。 抬眸,一只鸟与你对视。 单兴德试图通过杀掉世界上所有的鸟,以此除掉目睹他犯罪全程的“证人”鸟…… 平行世界的另一端,红乌镇发生了一起意外杀人事件,凶手是一个在火车行驶到红乌镇时跳车的异乡男子…… 作家阿乙曾说过绝大多数的犯罪都是意外。 看似随机的六位被害者,其实都是区别于红乌镇中“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的故事,如同西西弗斯推石上山,隐喻着普通人的日复一日。 04:19:00 《意外杀人事件》简介 11:43:12 意外并不意外 14:29:23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男同” 18:54:10 狼狗:洗澡时拨打前妻电话 21:51:15 金琴花:身世成谜的性工作者金琴花 26:32:20 《先知》简介 28:26:05 是受现实束缚的读书人还是小人物的无能狂怒? 33:45:07 “出身论”粉碎后普通人的困境 35:07:12 《鸟,看见了我》简介 39:38:29 建立在模糊女性形象之上的男性形象 47:12:17 作品一旦写实就避免不了“男凝视角”吗? 50:22:03 比起在意男人女人,“人”本身更为重要 53:10:15 创作需要更多无性别视角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阿水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烂泥》--草东没有派对 《举步维艰却美丽的梦》--康士坦的变化球 《森森》--康士坦的变化球 《大风吹》--草东没有派对 《如也》--陈粒 《吞吐》--八仙饭店 《性空山》--陈粒 《历历万乡》--陈粒
玛丽安,自卑却勇敢,敏感且独立,我行我素又在爱里患得患失,劝旁人追寻热爱但不知心之所向为何物,是风雨中的花,向下扎根于土壤,昂首于天地之间,自由又飘零; 康奈尔,怯懦但善良,薄情但专一,被爱所滋养却不知如何爱人,不断渴求他人的认可,殊不知自己也能成为别人依靠与后盾,是随风而行的叶子,终得归处; 只有康奈尔能看到“怪物”玛丽安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无畏,只有玛丽安知晓“无主见”的康奈尔的才华与理想,于是被旁人视作是“异类”的他们相爱了; 只有康奈尔清楚自己的胆怯源于何处,只有玛丽安明白心甘情愿地“自我轻贱”是为了何物,但他们恐惧面对真实的自我,亦害怕对方窥见了这份真实,所以他们分开了; 但是,他们从未错过对方生命中的任何一个重要时刻,除了不能“以伴侣的身份相伴”,他们近乎用了各种方式陪伴在彼此身边——看似渐行渐远,实则不断靠近。遥远的距离无法隔绝磅礴的爱意,近在咫尺却只有沉默与言不由衷。 是爱让他们相知相守,也是爱让他们遥望而不可及。 岁月蹉跎,但从不辜负任何一个为爱真诚的人。 于是,他们为爱“历经磨难”、“颠沛流离”,懂得了“爱人先爱己”不止是独立成长的个人叙事,而是为爱他人的承诺与责任。 于是,在爱如排山倒海般充满他们的世界时,他们决定各自远航,成全彼此——若能在名为爱的海洋里启航,去追求理想与征途,那世间便再无孤独二字。 玛丽安和康奈尔之间,是只此一人的爱情,是无可比拟的爱。 依赖不意味着不独立; 爱自己不等于追求利己; 被爱不需要完美; 敏感者为爱奔波,怯懦者为爱冒险,孤独者为爱停留; 爱便是在爱他人的时候爱自己,爱自己的时候顾全爱人; 爱情,只为了爱; 爱,不止于爱情。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Kelly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Everything I need Welcome to wonderland 感谢倾听
若“醒”表示“蠢”,若“科学”等于“懒惰”,词汇含义的反差变成一剂温柔的讽刺,含蓄地射向了人性深处的善恶美丑,教人真假难辨。 翻开《马桥词典》,一个遥远却又似近在咫尺的村庄映入眼帘: 这里有掌握着“话份”和“格”的本义和明启——一个是村支书,一个是做馒头的,于世俗的阶级体系而言,二者的地位与话语权乃是天差地别,但是在马桥的独特评价体系中,他们都被视作是“上游之人”; 这里有承载着马桥人信仰的神神鬼鬼——比如,藏有毒药的蛊婆和13岁转世“走鬼亲”的女孩黑丹子的故事,人们将俗世里的恩怨情仇供奉于神佛前,以换取消弭生活之苦的解药; 这里也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执着——比如,不会干重活、用“娘娘腔”唱戏的万玉和崇尚“科学”的、要效仿詹天佑走“之”字路的马鸣,他们的言行举止被判为“异类”或“败类”,却也用一生的坚持来警醒后人“独立思辨”四字之深意。 若语言本是人为建构后的作品,那便没有了客观与公正,而成了上位者手中的利剑——谁拥有了“语言的定义权”,谁便能定义“是非对错”。 一个个方正却又死板的字词背后,是权力制度与民间同构的马桥社会秩序。作者韩少功没有刻意去描绘哪一类群体,而是冷静又客观地向读者讲述一个“马桥人”的世界。仿词典编纂的形式让这本书不拘于传统的小说形式,摆脱了线性时间叙述,情节与人物前后穿梭彼此兼顾,敞开大门欢迎读者从任意章节开始阅读,也像是马桥人在说:“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常来。” 即使文本内容与我们相隔半个世纪,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仿佛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街坊邻里;有时又像一面面镜子,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你我人性中善恶美丑。这本书不仅仅聚焦于人情世故,还用“广角镜头”扫过了花草树木,记录下了春去秋来、鸟语花香,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的乡土记忆。 《马桥词典》不是让语言服务于角色形象,而是让语言成为主角,探讨词语的多面性、延展性以及它的关联和谱系: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词语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是在何种人际交往中诞生,又如何被马桥人民当作工具构建价值体系。 05:35-14:25 小说的仿词典编纂的形式 14:43- 19:19“词典”外壳下的小说内核 19:19- 31:05 马桥词语的两面性和延展性(“醒”、“觉”、“哩咯啷”) 31:08-33:11 方言书写与小众文化 33:12-38:27马桥人对于“科学”的定义 38:34-43:48马桥人的信仰--迷信、反智、巫师、蛊婆 43:50-51:24“话份”与“格”:马桥人的价值体系 51:32-01:01:44马桥的女性形象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Ada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歌声和你在一块》—瓦依那 《Maeni ba lah》—瓦依那 《田歌》—瓦依那 《小娟》—谭维维 《王刚》—周云蓬 《不灭》—陈粒 《给给》—马条 《阿果》—谭维维
欧维,一个五十九岁的男人在一个十一月的早晨决定去死。他九岁时失去了母亲,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并在同年被栽赃偷窃,失去了第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苦难难渡之际,他的太阳降临了——欧维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索雅——“人们总说欧维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全部的色彩”。他们相濡以沫,彼此尊重。然而命运从不善待每一个好人,总让满怀希望的人在下一秒失去全部期望。索雅得了绝症,在欧维五十九岁的那一年,永远离开了他。没过多久,欧维被他为之工作了四十余年的公司辞退了。 “这是一个还没过期就已经过时的世界。整个国家都在为没人能正经做事起立鼓掌,毫无保留地为平庸欢呼喝彩”。 欧维与这个时代有太多不可调节的“矛盾”:他厌恶人们追求的“快节奏生活”、讨厌“高科技产品”、憎恶“没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无法理解“整天说要退休”的中年人…… 欧维觉得,人间“容”不下他:让他失去了至亲至爱,又让他丢了存在的尊严与意义。 欧维决定去死。 然而,一次次急促而热情的敲门声,唤醒了欧维内心深处对人世间的留恋之情——他的世界破破烂烂,但他不得不承认,他爱这个世界的破破烂烂。 欧维对世界的爱是掩藏于言行之间的,不轻易宣之于众,而重于泰山。 他会在所有人从火场逃离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去救那个素未谋面的小朋友; 他会几次三番送孕妇邻居去医院、帮她照顾孩子们、教她考驾照、为她解决各种生活中的琐碎事; 他会在踏进火车轨道前一秒,因为担心这会给年轻的火车车长留下一生的阴影,而选择放弃自杀; 看似是生活琐碎与人情世故挽留住了他前去的脚步,但实际上,这是他对爱与被爱的渴求与回应。 在一次次需要与被需要之间,欧维再次找到了爱。这次,是邻居们为他点燃了黑暗中的火把,带他一步步重返人间烟火。 冬日天黑甚早,不如在字里行间寻找太阳的影子; 不被理解与不如意之事时常发生,不如在书里感受拥抱的余温;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做,哪怕停留在原地,太阳都会找到你,有人会来爱你。 这个冬天,愿我们平安顺遂,万事胜意,来年可期。 05:31 欧维是个怎样的小老头:古怪?可爱?古板? 10:42 欧维每日巡查街坊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不安全感的缺失与渴求 18:44 这是一个还没过期就已经过时的世界:老年危机与社会发展的失衡与矛盾 23:07 “整天不是互联网就是意式浓缩,他们怎么会理解什么叫作承担一份责任?” 28:47 聊聊死亡:欧维对死亡的敬畏之情 34:23 欧维六次自杀未遂,是内心自救,还是外界人情挽留? 45:29 索雅与欧维:“相濡以沫”的具象化阐述 59:28 帕尔瓦娜与欧维:凉薄人间之下的心心相惜、双向救赎 1:07:36 我们为何而爱,为何而来,为何而存在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Johanna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痛仰乐队 《六月的船歌》---柴可夫斯基 《大船》---鞠红川 《方舟遗留物》---昨夜派对 《梦旅人》---昨夜派对 《避难所》---周深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 Elvis Presley 《shadow of the sun》 《I’ll never love again》---Step Morrison 《岁月如歌》---陈奕迅
繁花三千,只掬一捧;纷纷扰扰,略见一斑。 《繁花》构建了一个围绕饭店至真园展开的人物关系网,两条叙述线分别在60年代与90年代徐徐展开。繁花的至真园,还真有那么点大观园的意思;人来人往,觥筹交错,热闹的上海景象,是小说现在叙述体中的一个重要场景。故事尾声,李李关闭了饭店,投身佛门如梦一场,睁眼闭眼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我们走进繁花纷纷扰扰的平行世界,看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似宿命般的结局却又难以抹去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痕迹。 我们看到阿宝和李李,是彼此的知己却又大相径庭。他们享受着恋人之间的特权、交换情感价值,但又不必为此付出相应的道德责任。从被迫当陪酒女到至真园饭店的老板,李李感受过太多的试探、也适应了圆滑虚伪的社交,只是偏偏在纷杂中看到了有所保留的阿宝;阿宝同样也为李李强大的内核所吸引,但他始终保持距离、有所留白,更像是作为读者窥视这个繁花世界的一个小口,管中窥豹地透过阿宝这个人物的孔洞看到其他人物的浮浮沉沉。李李在故事尾声决定出家,使得故事在在一步一步繁花似锦到一个顶点无法再多的时候,有力地来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敲击心灵。或许,也是作者对李李这个极具生命力角色的最后爱护。 我们看到陶陶,一个由桃色故事填充个性色彩的男人。大火中下意识一把拉住第二次见面的潘静,陶陶在火光生死中油生吊桥效应般的沉稳气质,让这个爽快大气的北方女人彻底沦陷;饭局上为外来妹小琴的故事所打动,陶陶不惜为了这个“不争、不响”的柔顺女子与妻子芳妹离婚、净身出户,似乎在某个瞬间都让读者产生他只为风月情浓的误解。万花丛中如鱼得水,但归根究底,陶陶不过是自私自利、冲动无脑的纸片人,被小琴稍带心机的风一吹,只落得人财两空的滑稽下场。 我们看到康总,或者说,看到康总们;可以轻而易举用食物精巧地类比妻子与情人,层层叠叠、鲜咸浓香,他们似乎还在沾沾自喜,为能将两者关联起来而自傲-我既懂艺术又懂女人。 在康总们构建的饭桌体系里,“兄弟情”是道义是志向,为女人而冲撞兄弟,那是“小家子气”的懦夫;若和弟兄们一起随意评论身边女人哪怕是自己的伴侣,都是“情理之中、从来如此”。然而,在高谈阔论之余,康总们却又暗暗地渴望所谓的“纯洁的爱”,只可惜他们能够体会到的最高等级的爱,也就是一个对宠物、对玩物的爱,没有办法获得更高层的无论是种灵魂的共鸣抑或彼此的抚慰。可笑又可悲。 我们看到小毛,一个纯良却身不由己的男孩。出身工人阶级,小毛的生长环境从一个完全不同于阿宝、沪生的视角来放眼上海,更具泥土气息。当守活寡的女邻居银凤,孤苦伶仃地向他伸出求爱同时也是求助之手时,小毛无可抗拒地用力回应,但年幼的有限力量也只能让这段不伦之恋演变为故事的插曲。小毛的成长随着与银凤、沪生的告别开始,在与春香“身不由己”的婚姻中成熟,而命运又隐隐约约引导小毛从60年代叙述线中走向90年代的故事里,两条叙述线就此交织,两个时空的主人公就此重逢。 06:44 阿宝和李李:恋人未满还是知己感 20:42 李李出家与贾宝玉出家的对比;《繁花》与《红楼梦》 25:12 贯穿全书的“不响”有什么含义? 30:34 上海人的英译名字 31:12 桃色陶陶:大闸蟹“外卖"小哥 35:53 上海男人的食色性也 42:53 男人圈的默认规则:兄弟情大于爱情 43:56 北京的羊肉vs上海的羊肉 51:25 小毛视角:上海不单单是外滩的上海 55:53 繁花三千,我们只掬一捧 57:13 喜欢听戏的人都在听什么? 59:21 上海作家的mbti是不是都是s? 01:01:04 “传统”消失的必然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Johanna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Bailemen Swing》--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天涯歌女》--周璇 《不要说话》--陈奕迅 《抚琴小夜曲》--声音玩具 《夜上海》--周璇 《玫瑰玫瑰我爱你》--姚莉 《月圆花好》--周璇 《玫瑰玫瑰我爱你》--上海老百乐门爵士乐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