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倒计时几天,我在伦敦迎来了旅欧写作者邹思聪。 自从2021年10月,他到中东欧就读伊拉斯谟项目的硕士,他已经在德国、波兰和捷克呆了三个学期。我们上一次见面追溯到上海时期,那时他刚刚离开深圳的互联网企业,开始独立写作。后来在三明治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还录了一期播客。在过去一年,他一直给三明治开设专栏,用每篇万字以上的篇幅分享他的东欧见闻。 这一次,我邀请他来伦敦小住几天,也和伦敦的三明治朋友做分享沙龙。在分享之前,我们先录了这期播客。那天聊的状态很好,我们谈到了新的迁徙、东欧的年轻人、转型后的社会,以及一个母语写作者如何逃离母语环境后才重新找回这门写作语言。 对于东欧,我们有共同的父辈记忆,却在今天越来越相互冷漠。思聪用他在波兰克拉科夫跑步时被当地男女凝视的小故事开始,讲述他在东欧的他者镜像。 主播:李梓新 对谈嘉宾:邹思聪 本期节目Timeline 06:14 如何感受剧变后的东欧 20:37 在东欧,看见远去的共同记忆 24:35 今天的全球化格局中,东欧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43:23 全球化想象与个体的流动 53:18 经历2022,新的景象与思考 1:07:45 走出去,夺回自己的语言 延伸阅读——三明治·邹思聪专栏 波兰女性在经历什么? 出走欧洲这一年 在波兰,乌克兰人的双重流亡 家园的长链:哥廷根的异域来客 抵达哥廷根 剪辑:备备 配乐:Lulu S. - Soon
这是梓新和太太小游(对的,改了新名字!)在年末的一次对谈,总结了最近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个收获,在伦敦租到了心仪的房子。 租房子和搬家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从2003年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搬家20多次,其中还包括好几次跨国搬家。选择居所的背后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比如是否一定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在选择“家”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什么,身体和空间的关系是如何被感知和变化的?在英国之后,homeoffice的时间增加了,如何和生活较好地结合?这些都是这一期探讨的话题。 这也是我们从家庭角度对动荡的2022年的一次年终总结。 ———————— 本期节目Timeline 01:14 搬家20+次的故事 05:52 在上海的二胎家庭租房体验 08:10 在英国找房 16:00 从两个人到四个人的搬家记忆 22:09 搬家作为一种探索生活的方式 42:00 租房和买房,像恋爱与结婚 45:01 什么是好的家 1:00:40 我们的2022,成长、创作和挑战 主播:李梓新、小游 剪辑:备备 配乐:Paul O'Reilly - On a Hill In the Rain
这是从《再见爱人2》聊起的亲密关系话题,这期我和太太小创来谈谈关系中起冲突时的化解机制 。 男生和女生交往,到进入婚姻,是不是会建立一种模式和机制。这种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冲突中不断变化、优化?我们俩探索了这个复杂的话题。 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谈你们对这些话题的想法,也可以说说你们想听什么,我们下期接着聊。 ————————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这些话题: 03:18 我们冲突的频率 05:45 男性对女性情绪变化的感知 14:25 亲密关系中的同理与共情 20:11 发起冲突的原因和好的处理机制 27:30 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34:55 亲密关系的”规则“建立 45:32 好的爱人是什么? 主播:李梓新、小创,三明治创始人 剪辑:备备 配乐:Paul O'Reilly - On a Hill In the Rain
这是新气集的一个新系列「新气集夜谈」,在这里我将会和我的太太小创闲聊一些生活话题,做一些内容上的小实验。 来了英国之后,可能是对母语文化的怀念,我们俩都开始追起了国内综艺,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到《脱口秀大会》到《披荆斩棘的哥哥》,再到最近的《再见爱人2》。这一期节目,我们就围绕着《再见爱人2》刚开播的两期,展开聊聊。 在两季的《再见爱人》节目中,几对恋人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老夫少妻”、“冷漠的同龄文艺青年”和“女强男弱”几种类型。我们看了第二季前两期,谈了谈“女强男弱”这个话题,及其中所呈现的中年男人的失语现象。张婉婷所呈现的女性情绪如何被看见和抚慰,也是男女关系中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 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谈你们对这些话题的想法,也可以说说你们想听什么,我们下期接着聊。 ———————— 主播:李梓新、小创,三明治创始人 剪辑:备备 配乐:Paul O'Reilly - On a Hill In the Rain
今年初,从伦敦毕业回国的吃吃,在北京应聘到“住家老师”这份工作,她的工作是住在雇主家中,帮助两位十来岁的孩子进行学业规划和功课辅导,甚至还要负责日常菜谱的搭配和安排。 由于雇主夫妻长年不在北京,吃吃的工作一般都是在摄像头的监视中进行的,和她配合的还有一位住家阿姨。和孩子陪伴的过程中,以及孩子对她的倾诉中,她意识到这种精英化教育培养模式带来的问题,也亲身体会了阶层、服务等社会学议题。三个月之后,她意识到她暂时无法改变这个状态,选择了离职。 我和吃吃聊了聊,从“住家老师”这份工作,这个群体折射出来的中国教育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延伸阅读: 吃吃在三明治写的文章 《我在北京做住家老师,却更像是孩子的经纪人》 ———————— 新气集ThinkAge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Timeline 7:50 高级家庭教师的日常工作 26:00 传统教育系统vs国际高中教育体系 46:45家庭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49:10跨阶层教育的对话困境 56:50家庭教师和住家阿姨 1:10:43为什么决定离开住家老师的工作?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吃吃,毕业于伦敦金史密斯大学,现自由职业中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子仪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
阅读商业杂志,看商业报道,在21世纪的前15年,基本都属于白领青年的标配,也是普通青年努力上进的生活方式。了解商业世界,便几乎能了解整个世界的脉搏。 在近些年,这样的现象悄悄消失了。年轻人满足于在手机阅读,甚至在直接使用大厂产品的同时,就建立了对大厂的认知。 一批商业报道者也转型,进入公关、市场、实体等行业,用传媒业的操作方式悄悄影响着市场。但是商业报道的单独存在感已经变弱了。 在商业报道领域深度耕耘8年的许冰清(约小亚),和从事媒体行业20年,参与过2000年代早期商业报道浪潮的李梓新,一起聊了这期播客:在今天,年轻人还需要商业报道吗? 许冰清认为,商业观察其实可以作为一种日常练习,让自己在商业化社会中进行观察。而这些观察的作用将不止发生在传媒领域,而在各个领域都有意义。 三明治和许冰清也在今年10月7日开始,开始一切为期六周的商业报道工作坊。将帮大家建立对商业报道的主要理解,并手把手指导如何开始操作商业报道。 点击这里报名加入本次工作坊 ———————— 新气集ThinkAge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许冰清(约小亚),资深商业报道者,播客《商业就是这样》主播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
潮汕人雅婷从大学期间开始间隔年旅行,在碰上她的美国丈夫之后两个人更加将全球旅行进行到底。他们想追求一种“数字游牧”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用自然分娩的方式生下两个孩子之后,他们开始考虑在育儿的过程中也保持这种生活方式。在考察了清迈等地之后,他们来到了巴厘岛,在疫情中开办了一所自然学校Empathy School,目前已经有70个孩子就读。 Empathy School离巴厘岛游客胜地有一段距离,在疫情中更保持了宁静,仿佛一片世外桃源,学校也在农田、树林之中就地取材,兴建教室。孩子们大多数来自印尼的外国家庭,其中有一个中国孩子。新的学校总是带来很多问题,雅婷和她的小伙伴在一一解决。 来听听我和她的这期播客节目!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本期节目Timeline 01:58 一所自然学校的日常 08:10 疫情期间的自然分娩经历 11:42 十年前的“间隔年”故事 20:27 从零开始办学校 29:30 自然学校在学习上更宽松吗 41:25 小木棚里的户外课堂 48:53 ”让生命和教育正常起来“ 1:03:30 回归”因材施教“的尝试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雅婷,巴厘岛自然学校创始人 剪辑:子仪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Sophie加入了Think Global这家位于纽约的创新高中。这家高中每年分为四个学期,学生们到世界各地旅行,代替以往的IB体系学习。在疫情冲击之下,Sophie在今年年初才恢复了和学生们的线下旅行。她和学生们从墨西哥到了雅典,又即将往非洲博茨瓦纳研究动物迁徙。 这种全然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取代以往的学习体系,是否行之有效?30个学生配以11个老师的豪华“旅行团”配置,会使学生们有怎样的成长? 我和Sophie聊了聊她参加的这个创新教育实践。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Sophie,Think Global全思高中学术写作老师 剪辑:子仪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 片尾音乐:Paul O'Reilly - On a Hill In the Rain
芒果TV的节目《声生不息》把"港乐"这个概念放在我们长期熟悉的“粤语歌”或者“广东歌”身上。我一直好奇在非粤语区,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接收粤语歌文化的方式和过程是怎么样的。这一期节目,我就邀请来锐裘和丁猫,她们分别成长于上海和成都,现在是资深的粤语歌爱好者。 我们谈到在人生不同阶段喜欢上粤语歌,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什么影响。粤语歌代表了如何一种文化风格,为什么能在一个人身上持续发生作用。以及,粤语歌在近三十年来的演化轨迹又是怎样的。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本期节目Timeline 1:18 在广东以外的地区,粤语歌的影响力 6:30 90年代,从VCD和电视中初识粤语歌 17:20 香港文化中那些吸引我们的气质 20:19 曾经的追星经历是一种怎样的青少年生活方式? 44:10 我们“私藏”的港乐作品分享 52:37 粤语歌在当下的受众 59:27 我们对今天“香港风格”的理解,生命中共同的文化渊源 1:12:52 《乘风破浪》中的香港歌手 1:14:51 杨千嬅的纪录片 《I·II·III MY STORY》 主播: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 锐裘 RQ商业观察室 创始人 丁猫 RQ商业观察室 合伙人 背景音乐 张学友《爱是永恒》 刘亚丽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陈奕迅《最佳损友》 杨千嬅《勇》 杨千嬅《野孩子》 容祖儿、苏永康、薛凯琪 《给十年后的我》 AGA 《圆》 阿Sa 《年年》 杨千嬅 《杨千嬅》 杨千嬅 《芬梨道上》 陈百强 《今宵多珍重》 三个嘉宾还列出了自己“心水”的粤语歌推荐: 李梓新 谢安琪 -《大地+长城》 太极 -《乐与悲》、《一个恋爱故事》 林忆莲 -《倾斜》 Beyond -《无泪的遗憾》 卢冠廷 -《你在何地》 巫启贤 -《只因你伤心》 陈奕迅 -《陀飞轮》 草蜢 -《失乐园》 古巨基 -《劲歌金曲》 锐裘 郑欣宜-《先哭为敬》 at17-《青春》 PingPung-《爱是最大权利》 Twins-《我决定走了》 蔡卓妍-《年年》 卫兰-杂技(她翻唱的《夏日倾情》也好听) 容祖儿-《旧日回忆的山丘》 谢安琪-《3/8》 薛凯琪-《赶》 aga - 《一加一》 洪卓立-《少年游记》 谢霆锋-《潜龙勿用》 陈奕迅-《大开眼戒》 Supper Moment-《无尽》 林奕匡-《高山低谷》 丁猫 杨千嬅 - 《最好的债》 陈奕迅 - 《任我行》 AGA - 《圆》 郑欣宜 - 《先哭为敬》 谢安琪 - 《人妻的伪术》 容祖儿 - 《心淡》 郑秀文 - 《战胜自己(Live) 》 at17 - 《星星》 卢凯彤 - 《廿九岁的遗书》 岑宁儿/林二汶 - 《银发白》 关淑怡 - 《深夜港湾》 张智霖 - 《祝君好》 陈慧琳 - 《最佳位置》 陈百强 - 《今宵多珍重》 张蔓姿 - 《深夜浪漫》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3月25日,当天大雨,浦东机场只有七八个出港航班。我和6岁的女儿果然坐上飞机飞往成都,太太和儿子留在上海家中。 我的朋友傅踢踢把这称之为一场“家庭生活实验”,在我们离开上海两个月之后重返的时候,上海解封的前夜,他邀我做了一期播客节目,谈谈我们在外的流浪经历。 封控的两三个月,对每一个上海家庭都是巨大的人际关系考验。我把家里最小的孩子带离上海,太太和17岁的儿子获得了相对宁静的个人空间。我和女儿有着相对的行动自由,却也进行着艰难的互动。我们一路到了四川、广东、江西、厦门,最后在5月23日回到上海。 整整60天的行程,也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欢迎您听听这期的节目。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本期节目Timeline 03:20 上海全域静态管理前,我带着6岁的女儿逃离了 08:27 带着女儿辗转五座城市的两个月“流浪之旅” 16:53 和女儿一起“流浪”,完全没有旅游的感觉 27:18 “流浪”中的亲子关系有哪些微妙的变化 35:41 留在上海的家人是怎么生活和联系的 39:55 随着男女愈加平等,家庭的分工合作会是更大的难题 51:29 今天父职与母职是如何交叉、变化的 61:29 “这就是我们最后一代”是今天的生育共识吗 66:56 我们不知道反复何时会来,那就让我们加倍珍惜现在 主播:傅踢踢 嘉宾:李梓新 背景音乐 Love of My Life-Queen Otherside- Red Hot Chili Peppers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前些天,邹思聪给《差不多先生》改了个词,写了这首《非必要先生》。我的儿子其乐自告奋勇唱了这首rap, 并自己做了编曲和混音。 以之记录上海这段特别的时期。 《非必要先生》(改编自MC Hotdog《差不多先生》) 歌词改编:邹思聪/李其乐 作曲:张震岳 编曲/演唱/混音:李其乐 我抽着非必要的烟 又过了非必要的一天 时间非必要的闲 我花着非必要的钱 口味要非必要的咸 做人要非必要的贱 活在非必要的边缘 又是非必要的一年 一个非必要的上海市 有非必要的测试 非必要又捅了几次 用着非必要的姿势 看着非必要的电视 吃着非必要的狗屎 写着非必要的字 又发着非必要的誓 非必要的夜生活 又喝着非必要的酒 听着非必要的音乐 喝醉非必要的糗 有着非必要的绝望 做着非必要的梦 穿着非必要的衣服 脑袋非必要的空 非必要的挂 说着非必要抱怨的话 时间也非必要了 该回我那非必要的家 非必要的瞎指鹿为马 都非必要吧 继续 继续瞎子摸象吧 有必要吗 我是非必要先生 我的非必要是天生 代表我很天真 也代表我是个贱人 这非必要的人生 这个问题艰深 非必要先生 我的非必要是天生 代表我很天真 也代表我是个贱人 这非必要的人生 总在见缝插针 非必要的反复 总是非必要又义无反顾 非必要的感触 总是非必要又愁云惨雾 非必要的孤 非必要的独 一条非必要的路 我吃着非必要的苦 我嗑着非必要的药 又睡了一场非必要的觉 非必要的烦恼 非必要要把我逼疯掉 非必要的糟 非必要的妙 非必要的闹 又非必要的屌 非必要的中国风 非必要要把耳朵蒙 歹戏拖棚 非必要要帮你送个终 非必要的歌手 摆着非必要的乌龙 非必要的麦克风 唱非必要的胡隆都在哭穷 非必要都像个猪头 偏偏我和他们非必要是猪朋狗友 撒非必要的谎 唬烂非必要的强 骂人非必要的呛 不然你要怎么样 我是非必要先生 我的非必要是天生 代表我很天真 也代表我是个贱人 这非必要的人生 这个问题艰深 非必要先生 我的非必要是天生 代表我很天真 也代表我是个贱人 这非必要的人生 总在见缝插针 非必要的你 非必要的我 非必要的他 非必要的他妈 都非必要想发达 非必要打着哈哈 他骂着叉叉嘎嘎呼啦啦 都非必要的咖 非必要先生他像个笑话 有人又在叫骂 非必要要跳不起来 还是要跳要吧 非必要像乌龟 但乌龟乌龟翘吧 这非必要的人生 它妙吗 非必要要力争上游想游到上流 非必要在心里默念阿门还有佛陀不能放牛 非必要的生活很街头 再差一点你就变成街友 我唱了八十八个非必要 非必要说 非必要先生不会在乎这么多 日子应该怎么过 非必要的2022怎么霍 我们都是非必要的人(吗)! 非必要先生 非必要先生 非必要先生 非必要先生 非必要先生 非必要先生 我是非必要先生 我的非必要是天生 (非必要的你 非必要的我*2) 代表我很天真 也代表我是个贱人 (非必要的食物 非必要的自由) 这非必要的人生 这个问题艰深 (非必要的宠物 非必要的尊严) 非必要先生 我的非必要是天生 (非必要的感谢 非必要的叙事 非必要的城市) 代表我很天真 也代表我是个贱人 (非必要的生活 非必要的一切) 这非必要的人生 总在见缝插针 非必要先生 【完】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今天,在双减制度实施以后,很多人对学校教育其实不抱太多的期望。但如何突围,如何实验?实验的效果如何?这方面的探讨和真实案例还是不多。所以我邀请到一位不走传统教育道路,目前已经成年工作的朋友,来谈谈他的经历。 曹玉朋来自内蒙小城,母亲在当地经营一家酒店,从小就根据他上学的精神状态决定给他转学,小学时他就换了三个,初中他到了北京读了一年,旋即转到曲阜孔子国学院进行全日制的国学学习,大学也在都江堰国学院完成的。毕业后,他做过书法老师,做过古代礼仪业务,参与过公益。这条非典型的教育道路,在他来到26岁的今天,意味着什么? 本期节目Timeline 01:49 频繁转学的小学时期 06:28 父母想要把我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5:08 为什么放弃在北京上学的可能性,前往国学院求学? 18:18 在曲阜国学院的受教育过程 27:48 在国学院的生活状态 43:07 国学院的课程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46:25 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创业构思 53:57 主流价值判断中,学历与求职的矛盾 1:02:04 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主播 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 曹玉朋,国学人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 片尾音乐:Lulu S. - Soo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