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 上海解封一周年,聊聊新冠带来的消费升级

2022年6月1日,被封控了几十天的上海小区,陆续宣布解封。2023年六一之前,我们选在这个节点聊一聊大家似乎都不太愿意再次提起的新冠,是因为,我们觉得大家似乎在刻意逃避新冠,哪怕面对每个人都会二阳的事实,也都不愿意再次重视它。这背后可能是因为大家没有一个情绪出口。万物生长FM希望可以成为这个出口。 这一期我们不是聊新冠回忆,而是过去这三年,他对我们产生的、我们可能忽略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我们的消费行为上。很荣幸,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餐饮领域和旅游领域的两位资深从业者木木和通通,从他们的从业和观察中,试图梳理正在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变化。这一期我们大概聊了: * 二阳感受与人们对于新冠的逃避心理 * 疫情这三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怎么影响在饮食、旅游等消费上 * 消费行为的变化体现出消费者自身的变化 * 在餐饮和旅游行业中国正在经历消费升级or降级 *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餐饮/旅游与ego、人生的意义、人的心态有哪些关系 *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们的饮食、旅游消费等与社会所处的状态又有哪些关系 * 疫情这三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怎么影响在饮食的消费、品质上 * 我们还聊到了疫情期间被讨论的生活方式,比如露营、骑行、飞盘;日本1990年代与无印良品;Old Europe的生活方式;我们还聊到了很多旅游和餐饮消费中那些只有行内人才能有的观察。 本期嘉宾 木木,微博@越吃越瘦的木木,资深的营销和品牌策略专家,曾任职于多家4A公司,知名美食博主、媒体人、公共营养师,《一个人的四季餐桌》作者。 通通,微博@通通Isla,资深的旅行行业专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系毕业,有多家媒体和旅行公司经验,《三天两夜指南》作者。 节目中提到的书 《第4消费时代》 《失落的二十年》 songlist 1. Don't Try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 Dizzy Gillespie 2. Dreamland - Alexis Ffrench 3. Piano Concerto No. 24 in C Minor, K.491 (Cadenza by Pletnev):II. Larghetto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94分钟
1k+
1年前

E.10 在网上找医生看病靠谱吗?

这已经是这档播客的第10期了,虽然比我们预想的慢了很多,但写下这个双位期数的时候还是挺感慨的。 这是我们第一次三个人一起线下录音,​我们还是一起去到了野苟的小房间里,坐下来聊了聊我们认为有趣的话题,也希望​你们喜欢。 我们三个从事的研究或工作都能称为生命科学范畴,但所在的行业和细分领域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们想做一个系列,三期,每一期以一个人所在的领域为主话题,来聊一聊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以及大家关心的话题,有点行业揭秘的性质。 这个系列的第一期,我们以玉米所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切入,大概聊了: *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新冠疫情对互联网医疗的影响 * 现在都是哪些人在使用互联网医疗 * 网上那些医生都来自哪里,他们的动力是什么 * 当我们出现哪些疾病适合互联网医疗 * 我们在网上看病,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 在网上看病病耻感会大大减小,这一点很重要 * 为什么掌握网上看病的技巧对我们的意义如此之大 * 未来互联网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的的价值畅想 ​#songlist 1. Concerto Op. 9 No 4 in E major RV263a:3. Allegro non molto-Antonio Vivaldi 2. Silver and Gold-Mree 3. Nocturnal Waltz-Johannes Bornlöf 4. Santa María (del Buen Ayre)-Gotan Project

66分钟
99+
1年前

E.9 星际移民,除了马斯克,我们还要哪些准备

从古至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人类把自己送上太空开始,我们逐渐膨胀了征服太空的欲望。 而当马斯克、SpaceX、星舰这些词汇席卷社交网络,让人们幻想移民火星是人类指日可待的事情。 前段时间,延迟发射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首次试飞失败。 在发射的前一天,我们三个饱含激动的心情聊了聊人类星际移民的现状与未来。这一期我们大概聊了: * 星舰如此受关注的背后,是人类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 * 除了物理意义的准备外,生命科学领域走到哪了 * 从人体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分别来看,我们距离太空生活还需要哪些准备 * 有什么新的生命科学技术能推我们一把(基因编辑、胶囊食物……) * 以及我们的一些(很多)畅想 尽管第二天我们看到星舰在空中爆炸,并对其位于得州的发射场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我们依然觉得这次发射的意义重大,它的受关注程度就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那么关注太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探索其他生存家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眼,而不是一辈子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不愿踏出门,甚至连窗户都懒得开。这便是我们寄情于此的意义。 #songlist 1. Yellow-Coldplay 2. The Matrix-Dizzy Gillespie 3. 云宫迅音-许镜清 4. You're Beautiful-Peaceful Melody 5. Dusk-Peter Jeremias

60分钟
99+
1年前

E.8 中国农业大学:原来我的医学比协和还牛啊?

QS全球教育集团近期发布了第13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这个排名最近在我们朋友圈刷屏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排名,中国农业大学力压北京协和医学院。 看到这个排名,朋友圈里农大的和协和的、学农学的和学医学的都沉默了…… 基于这个排名我们这一期大概聊了: * 为什么生命科学与医学排名中农大会比协和靠前 *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 * 我们为什么报考了农大 * 在农业类院校都学习了哪些学科以及我们读书期间的趣闻 * 农业大学可能成为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捷径”? * 等…… #song list(这一次我们特别选了几个大学的校歌ahh) 1. 协和颂(管风琴),沈媛(演奏),格林·韦伯斯特(曲) 2. 金色的希望,中国农业大学校歌,张伟(曲),石顺义(词) 3. 绿色颂,河南农业大学校歌,朱敬(修作曲),董长纯(词) 注: QS 大学学科排名主要参考几个方面的因素:学术水平和声望、雇主对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以及学术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和水平(即 H 指数); 去年起首次纳入国际研究网络指标(IRN 指数),反映各机构通过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可持续的研究伙伴关系,使其国际研究网络的地理分布多样化的能力。 每个指标的权重因学科而异,在医学领域,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和 H 指数权重更高,占每所大学总分的 25%。

56分钟
99+
2年前

E.7 ChatGPT恐慌迷思: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被取代?

2023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微软、谷歌、百度等大厂迅速跟进,投资或发布自己的相关产品。 一个个亮眼的案例和回复让人惊叹的同时,也让“机器取代人脑”、“人工智能会不会造成失业潮”等老问题重新凸显。 媒体的标题是《又有一个职业被ChatGPT取代》,朋友圈转载的内容是设计、文案、编辑等职业瑟瑟发抖。 或许这是媒体和大众的戏谑和玩笑,但这也反映出,人们面对新技术出现时的恐慌,而这种恐慌并非第一次出现。 基于此,我们结合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大概聊了以下内容: * ChatGPT大概是什么,在生命科学领域有哪些应用和展望。 * 当我们在讨论被ChatGPT取代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 被取代的是工作岗位还是工种? * 生物学实验室一定是科学家和科研助理搭配的分工吗,世界上多一些科学家有坏处吗? * 心理咨询行业火爆背后的原因。 * 过去几次科技进步时,人类是怎么过来的? #song list Concerto For 2 Harpsichords,Strings,AndContinuoIn C Minor-Hilary Hahn 最后想分享一个胡翌霖教授引申诺伯特·维纳的观点:机器的威胁实质上根源于早已深入人心的“工具主义”态度。在讨论是否该把机器看作人之前,人们早已把人看作机器了,也就是说,把人看作“工具”——一家公司完全以“效率”和“性价比”来衡量聘用的人类职员,一个求职者也单纯只是把职位当作一种用劳动力换钱的“买卖关系”,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

55分钟
99+
2年前

E.4 在咳嗽声中聊聊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对抗病毒的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在“瘟疫”大流行这件事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面对比战争还多的“瘟疫”,人类几乎没有“赢过” 唯二算勉强战胜的天花和SARS,也更像是Alfa说的​:“不是人类赢了,而是病毒收手了” 就像大家当下在面临的新冠 第一批“阳过”的人已经“阳康”了 但似乎大家都还处在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 这一期我们非常应景地聊了: * 近期亲身经历的“阳”的症状以及应对​; * 病毒侵入人体后一定会引起发热吗? * 发热是因为发炎吗? * 从微观生物体的角度看,当遇到病毒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大概是怎么工作的? * 疫苗和药物是怎么帮助人类对抗病毒的; * 先进的技术如何帮我们更从容面对下一次疫情。 最后,我们还是想说: 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在病原体和疾病面前,人类永远需要保持谦卑之心。 消灭天花、对SARS的有效控制,包括现在的新冠防控政策放开,给我们带来的隐患,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便是自满。那种认为“我们曾经成功过,我们就还能再成功一次”的情绪可能令人蒙蔽双眼,忽视真相。 希望大家可以健康、乐观​面对当下的生活。 #songlist Concerto In E Major for Violin, String Orchestra and Continuo, Op. 8, No. 1, RV 269, "La Primavera" (Spring):I. Allegro - Antonio Vivaldi A小調圓舞曲〈遺作〉waltz In A Minor B.150 Op. Posth - Zelimir Panic Quelques Notes Pour Anna - Nicolas de Angelis

58分钟
3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