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实际录制时间为2021年3月。《无职转生》的下架争议算是2021年中国互联网圈子里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件,它再一次向人们暴露出了不同亚文化群体在一个扁平化的社交环境下的紧张关系。“宅”群体的历史演变和愈发明显的极化趋势让整个事件成为了一个了解互联网中灰色生态的重要突破口。这期节目是我们对《无职转生》下架始末的剖析。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 00:00:32—00:13:02 复盘《无职转生》下架始末 00:13:02—00:16:35 动画背后的“尼特族”是谁 00:16:35—00:23:06 转生、穿越类型创作的演变 00:23:06—00:27:03 LexBurner与“宅”群体的冲突背景 00:27:03—00:39:06 与欧美“非自愿独身”现象的呼应 00:39:06—00:48:24 当代情感与性需求的危机 00:48:24—00:53:10 辩证看待“文化垃圾” 00:53:10—01:04:31 文化产品会影响消费者行为吗 01:04:31—01:15:14 中国流行文化中道德主义的强化 01:15:14—01:15:27 结尾及预告 参考阅读: 《幻想的瘟疫》,作者:斯拉沃热·齐泽克 《动物化的后现代》,作者:东浩纪 结尾音乐: 《老鼠》,白皮书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本期节目实际录制时间为2021年2月。这一期里,竹溪详细地解释了研究“网络方言”的出发点。随后,我们讨论了当代互联网的平台以及运行机制如何就成为了产生新语言的土壤。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 00:00:41—00:02:25 竹溪的网络方言起源故事 00:02:25—00:12:11 创造网络方言的环境 00:12:11—00:17:17 论坛发言机制与用户:百度贴吧 00:17:17—00:24:16 搜索和评分网站的机制:“饭圈”行为 00:24:16—00:35:24 网络空间的区分与互动:网络直播 00:35:24—00:43:10 如何操纵网站机制:知乎、B站 00:43:10—00:53:22 被误解的算法和被简化的需求 00:53:22—00:53:54 结尾及下期预告 参考阅读: 《理解媒介》,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 《新媒体的语言》,作者:列夫·马诺维奇 结尾音乐: 《数字人生》,林子祥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最近火起来的“躺平”究竟是什么来历,而“躺平主义”和内卷现象又有什么关系?年轻人只要躺平,抑或在三点几吼几声“饮茶了”就能改变现状吗?这是《巴别塔词典》最新的点评集,而“躺平”背后的主题也将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节目!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 00:00:30—00:04:03 “躺平”和“饮茶哥”的蹿红 00:04:03—00:13:13 躺平主义来自哪里 00:13:13—00:22:20 年轻人的无奈与反抗 00:22:20—00:29:08 摸鱼与工作的博弈 00:29:08—00:39:28 世界范围内的躺平 00:39:28—00:44:00 从文化产品角度看躺平的趋势 00:44:00—00:50:47 考公务员的现实和开书店的梦 00:50:47—00:55:36 躺平也许并不是一种共识 00:55:36—00:57:42 总结 参考阅读: 《闲散颂》,作者:伯特兰·罗素 《懒惰权》,作者:保罗·拉法格 《弱者的武器》,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 结尾音乐: 《做梦》,五条人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本期节目实际录制时间为2021年2月。《巴别塔词典》由湖岸出版推出,我们试图从语言文化、方言演变的角度来揭示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词汇背后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 00:00:26—00:05:12 节目介绍 00:05:12—00:13:09 网络方言的形成过程 00:13:09—00:20:20 年度印象词:“打工人” 00:20:20—00:22:18 年度印象词:“草(中日双语)” 00:22:18—00:34:18 网络方言的识别功能 00:34:18—00:39:29 年度印象词:“做题家” 00:39:29—00:44:01 主流化之后的网络方言 00:44:01—00:45:01 网络方言的核心特质 00:45:01—00:45:56 结尾及下期预告 参考阅读: 《普通语言学教程》,作者: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编织万维网》,作者:蒂姆·伯纳斯-李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