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有限理性,我是 Erlich,好久不见。 这次我又辞职了,但是这次感受很不一样,我没有一点的紧张或者兴奋,觉得非常的自然,如期而至(星巴克取餐口令): 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把我的过去串联起来了的感觉,我终于知道我自己在追求什么了 —— 独立。我一定会成为那种人,那种就算是独立尝试失败了,也要再次回来尝试,直到成功的那种人。 另外,还有一个小事感动了我自己。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跳过高了?你还能感知到自己能最高摸到多高的树叶吗?如果你现在脑子里没有印象,一定要去试试看,你也会被自己感动,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就会发现,你能跳的比你想象的要高,你会更加相信自己,找回这种对身体的信任,那也同样是对心理的信任。因为,我就是这样在今天被自己感动到了。 本期提到内容: - 《运动改变大脑》(微信读书) - 《无尽的财富》(微信公众号文章) 最后,希望你喜欢这期节目。如果你觉得还不错,欢迎推荐给你的朋友们。 奔赴下一程山海(星巴克取餐口令): Erlich
Shownotes: 主播:Erlich 首先这是一起非常随性的节目,我在周六晚上一个人在软件园的小路里乱晃,突然袭来的一点表达欲,然后录制了这期节目。中途因为有一些东西的干扰,导致没有录完整,但毕竟这是一起随性的节目嘛… 在写 Shownotes 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其实这一期的节目受到了很多「灵感买家俱乐部」的影响,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他们在做什么。 我相信,一方面社区是一个在今天非常有必要的存在,另外一方面,我在脑子里能想象出来一种乌托邦式的社区氛围,我希望我能找机会实现这个东西,这对于任何一个在社区里的人来说都将是一份宝藏。 这个社区一定会生长在线下(成都),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写邮件来联系我:[email protected]
Shownotes: 主播:Erlich 大家好,很久没有更新了。最近因为又开始从新开始找工作,一旦你开始做点什么后,就开始对这件事产生一些想法和感受。今年跟去年找工作也是类似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会不断地有新的想法出来,去年是在朋友圈像是更新连载小说一样更新(吐槽)我的找工作经历,事后觉得挺有趣的,可能还有点点启发意义。 因此今年开始找工作,就尝试一边找一边把产生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再做一点点整理,尽量可以做一些个人观点的分享,希望能对你找工作有所帮助。
Shownotes: 主播:Erlich 嘉宾:张机(鸡蛋 FM)、向辉、恒玉 2021 年年前,我跟张机尝试想录一次找工作相关的话题,因为春节的原因,一直鸽到了现在。偶然一次在群里看到了当时留下来的文档,我们发现当时还在找工作状态下留下的话题已经不适合我们了。于是赶在周末,我们重新开始了一个工作后聊工作的话题。我们刻意希望这个话题不要太过深入,因为深入并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或者深入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工作这个话题一定不会是有限理性最后一次来聊,我希望我们能够慢慢深入地去聊这个几乎没有尽头的话题。我们几乎避开哲学和意义,就浅显的话题来开始讨论。这些问题本身都是一些当下的碎片,但如果我们能重复五年,重复十年,这些碎片就会凑成一条线段或一大块碎片,那么我们如果能诚恳的面对这些问题问三十年呢? 我希望它是简单的,诚实的,不故弄玄虚的,我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一丁点的启发就够的,因为我们的时间还很长,下结论或者深挖还太早。 感谢你收听本期节目,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欢迎推荐给你的朋友们。我们推荐你在苹果 Podcast、小宇宙、Pocketcast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也欢迎你给我们的节目留言、打分或者发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跟我互动。 Intro:Annalise(Derek Clegg,免版权音乐) Outro:A calm night(免版权音乐)
ShowNotes: 主播:Erlich 嘉宾:向辉 大家好,当你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应该正值端午,祝大家端午快乐! 因为最近一个多月又再一次在找工作,本次找工作期间我一直在随时通过发朋友圈来记录应聘的情况和思考,意外收到了很多朋友们的关心,让我意识到找工作这个过程我或许确实有一点私人的经验可以拿出来分享,有些比较有趣,有些或许也有点价值。 这期节目就是在我找到工作之后,跟朋友圈互动最频繁的向辉同学来一起聊聊找工作的过程。 涉及到了: - 找工作中遇到的奇葩公司和项目; - 公司可能对岗位价值的思考; - 如何看待不同层级的工作; - 对简历模板的观点; - 我的简历制作思考; - 招聘 App 的讨论; - 薪酬和工作的核心能力; - 以及我的日常关注点有哪些。 本期提到的内容: - 《创新者的窘境》- 克里斯坦森 - 《世风日上》- 方三文(雪球创始人) 如果你喜欢,欢迎你推荐给你的朋友,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 等平台找到这档播客。 感谢你的支持和关注!
ShowNotes: 主播:Erlich 从2020 年辞职了到现在正好一年了,中途短暂的做过三个月的工作,但整体上这一年基本没做什么事情,却觉得这一年收获的东西远超我工作的前两年。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的一种自我叙事,欢迎你的收听,祝大家五一快乐! 本期提到内容: 《在路上》- 凯鲁亚克 《达摩流浪者》 - 凯鲁亚克 《数字乌托邦》 - 弗雷德·特纳 Undercover Billionaire - 美剧 《理想的下午》 - 舒国志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罗伯特·赖特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马修·沃克 《我想睡个好觉》 - 何塞·哈巴-卢比奥 & 拉斐尔·海因策 《贫穷的本质》 - 阿比吉特•班纳吉 & 埃斯特•迪弗洛 《好的经济学》 - 阿比吉特•班纳吉 & 埃斯特•迪弗洛 《永远幸福的科学》 - 泰•田代 《爱情笔记》 - 阿兰・德波顿 感谢你的收听,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欢迎推荐给你的朋友。你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 Intro/Outro: A clam night
Shownotes: 主播:Erlich 最近也发现很多身边的朋友开始或者打算做播客,但是在录音上大家都有些疑惑和需要提高的空间。因此也趁机给打算想要开始或刚开始的朋友们做一期相关节目。本期主要是从提高信噪比的角度来讲如何录制出来更好的音质,并不讲述如何挑选器材等话题。 由于本期内容加了一些不同环境录音效果的处理,推荐戴上耳机收听,效果更佳。 Intro/Outro: A clam night 感谢你的收听!
ShowNotes: 主播:Erlich 这是一期以媒介视角来讲述工具重要性的节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到底是为了什么?工具在设计上是一定存在偏好的,但是这样如默认设置存在般偏好注定是会影响到一大部分人的。如果你没有足够强健的肉体和精神,那么着实需要花些时间找一些在各种场景下对你有利的工具了。 参考:《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 麦克卢汉 Intro/Outro:A clam night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欢迎你推荐给你的朋友,欢迎使用 Apple Podcast、Pocket 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 欢迎你的邮件反馈地址:[email protected] 感谢你的收听!
Shownotes: 主播:Erlich 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有限理性。这一期并不是一期正式的节目,而是简单阐述一下这档播客在开播 20 期以来的产生的一些变化。未来将尽量多做一些单口的节目,因为单口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最快也最容易提高节目质量的方式。在此感谢这段时间支持我的朋友们,也希望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一起参与到节目当中。 下期预告:我会以媒介的视角来简单聊聊工具。 如果你有任何反馈,欢迎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感谢你的收听! Outro:Derek Clegg 12 Annalise
Shownotes: 主播:Erlich & Leo 嘉宾:Alice & 向辉 本期跟 Leo、Alice 以及向辉一起聊了聊黑镜的第五季第二集的一些内容,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完全聊到开头所讲的全部主题,主要涉及到的部分与数字遗产有关。 Intro:黑镜系列片头& S05EP02 部分节选 Outro:S05EP02 的片尾曲 感谢你的收听!
ShowNotes: 主播:Erlich & Leo(道法自燃主播)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有限理性和道法自燃的串台节目,本期是新开坑的「黑镜系列」。 黑镜在我来看可能是人们在当下对 High Tech Low Life 的想象形式,如果你缺少对未来科技生活的负面想象,那么或许可以看看黑镜给出了哪些模拟。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人们都会对未来生活给出美好想象,但现实一次一次证明了这样的想象的局限性,但到底是什么使人们对科技的美好想象没有成真呢? 这个问题黑镜也确实没有给出答案,但是黑镜给出了一个发展「畸形」的科技社会的具象场景,而这场景或许没有多少生活在现代的人会认为那是美好的,但我们确实沿着这条线在不断前进。 本期参考: 剧集:黑镜第五季第三集 Leo 提到的 Circling 可在公众号搜索「圈圈Circling」找到 Leo 提到的「章鱼觉醒社群」在知识星球 Intro/Outro: 黑镜第五季第三集片尾曲(摆脱控制后的 Ashley 演唱)
ShowNotes: 主播:Erlich & Leo 这又是一期跟 Leo 录制的节目,Leo 是「道法自燃」的主播,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一期里简单来讨论了为什么我在买了麦克风后却南辕北辙的更少的录制播客了。我抱着一些想法跟 Leo 来进行讨论。内容掺杂了关于消费和心态,以及关于工具带来的一些问题和复杂性。 如果你是一位听了四五年播客的用户,那么多半你会听到过 IPN 这个名字,最初 IPN 旗下的播客「IT 公论」里李如一提到,在起初的阶段他们希望能以简单的设备来制作这档节目。今天播客主确实在快速增长,我已经早就被教育的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考虑工具,做播客的第一件事其实并不需要很好的麦克风,如果有相对安静的环境,手机自带的麦克风就可以录制出来不错的效果。工具可以强化你,同时也可以让你感到烦恼,希望这一期内容也能因为更好的工具却陷入无法更好的做事的你一点鼓励。 Intro/Outro: Belong - slenderbodies 感谢你的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