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4 爸妈不说,不代表没事——我们在一次“银发族”居家生活趋势调研中发现了什么?

2025 年 4 月到 6 月,受宜家中国委托,未来预想图和创意品牌 erutuf 发起了一场关于面向未来家居生活的大调查,邀请大家一起重新想象家的可能性:不同年龄段的家人,应该如何共同面对生活、空间、情感的新挑战?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走进了上海、重庆、哈尔滨 13 个有长辈的家庭,还从全国各地收集了 1100 多份问卷,由此研究中国银发族的生活现状,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也为不同年龄层的银发族群提供前瞻性的探索与思考。最终,我们将这些洞察总结为《家的最大公约数:2025代际友好家居趋势报告》。 本期节目,我们围绕这份趋势报告,聊了聊我们印象深刻的家访经历,问卷调研中令人意外的结论,以及为什么将这份趋势报告命名为“家的最大公约数”? *本期节目由十二海里编辑部提供场地支持 **图片摄影由潘凌、吴霜、徐盛哲完成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嘉宾 | 周嘉宜 《2025代际友好家居趋势报告》研究员、撰稿人 曹中 《2025代际友好家居趋势报告》编辑 | 时间轴 | 03:30 从入户访谈开始:为什么选择了上海、哈尔滨和重庆? 05:42 徐奶奶家:为了起夜方便,重新改造平面布局 10:28 赵奶奶家:三代同堂,活力老人围绕孙辈生活 15:14 刘奶奶家:外孙和姥姥相互照顾的共居生活 19:19 多代共居之外,我们还聚焦了“初老人群”和“没说出口的需求” 25:13 我们从 1101 份有效回答中看到了“子女”和“长辈”视角的差异 28:35 为什么大家不用“助浴椅”? 33:44 厨房、卧室和客厅分别有什么样的适老化需求? 41:45 什么是“家的最大公约数”? | 延伸阅读 | 《2025代际友好家居趋势报告》全文 未来预想图和 erutuf 也为宜家中国制作了《中国居家生活趋势报告 2023》 Vol 35:生育与养老:这一代年轻人被牺牲了吗? 《新周刊》:不想去养老院的独居老人,如何体面老去 《北青深一度》:适老化改造:不止“加一个扶手”这么简单 《上观新闻》:居家适老化改造,就是在墙上加装扶手吗?不!它其实真的没那么简单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邮箱:[email protected](未来预想图) [email protected](觅来社&erutuf)

45分钟
99+
1周前

Vol.83 复兴报刊亭?没想到会从巴塞罗那开始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街头,报刊亭已经成了创意流行文化的代名词。当人们路过这些黑色帆布包裹的开放盒子,往往不是为了寻找冰箱贴、明信片这些城市纪念品,而是为了等待一杯上好的烘培咖啡,拿上一本独立杂志随手翻。以这些街头报刊亭为中心,人们互相链接,形成了独特的社群文化。 这背后的组织是 News & Coffee,一个诞生于巴塞罗那街头的年轻品牌,他们将街头废弃的报刊亭改造成提供精选杂志和精品咖啡的社区小店。News & Coffee 意思就是“一手报纸,一手咖啡”。 从巴塞罗那开始,News & Coffee 已经在西班牙主要城市开出了 7 个报刊亭,在伦敦则有 2 个。今年他们将在巴黎开第一家店。他们是如何复兴报刊亭的?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去报刊亭买小众杂志?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讲讲 News & Coffee 的故事。 *图片由 News & Coffee 提供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2:15 在巴塞罗那,报刊亭已经成了创意流行文化的代名词? 05:19 一位年轻人,如何让濒临倒闭的报刊亭“起死回生”? 07:35 除了咖啡,News & Coffee 还瞄准了独立杂志 09:43 比起做大生意,他们更在乎报刊亭能为城市和社区做点什么贡献 12:08 News & Coffee 的全球拓展之路 | 延伸阅读 | *本节目改编自《第一财经》杂志 2025 年 7 月刊,作者朱伟坤。 News & Coffee 官网 Vol.72 菜市场会消失吗? News & Coffee 也来到了伦敦 King's Cross 地区 国内对于报刊亭改造的一些尝试: 摄影师vancewood@南宁 麦当劳@广州 野狗商店@成都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邮箱:[email protected]

15分钟
99+
2周前

Vol.82 一场面向孩子的设计展,如何让成年人也着迷?

最近东京话题度颇高的一个展览,莫过于“啊!设计展 neo”(デザインあ展 neo)。从 4 月 18 日开展一个月,已经有超过 116 万人到场参观。这个展览本质上是《啊!设计》这档电视节目的内容衍生品。 《啊!设计》最早是日本公共电视台 NHK 教育频道播放的一档儿童教育节目,但不少成年人着迷于此。2020 年,节目中播放的《排版之歌》就曾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过讨论。 “啊!设计展 neo”虽然是衍生品,但无论从理念还是做法,都形成了一套极有章法的操作典范。佐藤卓从节目出发,将内容与受众的接触点由节目延伸到线下展览,这次的 neo 展已经是第三轮展览了。本期节目,我们就从十年前的节目《啊!设计》聊起,看看这场火爆的设计展,如何让孩子着迷,又让成年人感动。 * 在“啊!设计展 neo”(デザインあ展 neo),人们在鼓风机上方放飞拴紧的空塑料袋,观察怎样才能将垃圾袋“投进”垃圾桶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曹中 现在进行时制作人 | 时间轴 | 02:09 面向儿童的节目,成年人却也很上头 05:30《啊!设计》如何展示设计的价值? 12:20 节目曾经因为配乐停播? 17:06 “啊!设计展 neo”完整继承了节目的理念:尊重设计,尊重孩子 21:37 在展览疯玩之后,反思设计的本质 | 延伸阅读 | 《デザインあ neo》节目官网 2018 年未来预想图就报道过《啊!设计》 未来预想图的报道:《日常万物哪里来?拆解“制造”》 《デザインあneo》节目主页 Vol.81 孩子的游乐场,不再是大人说了算 Vol.79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一档播客?with 徐涛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24分钟
99+
3周前

Vol.81 孩子的游乐场,不再是大人说了算

儿童节就要到了,你还记得儿时“撒泼打滚”的日子吗?现在城市里,甚至在乡镇长大的孩子,恐怕再难有这样的机会——随意玩耍的公共空间基本消失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充满了危险,而社交媒体、短视频对儿童的吸引力却在不断增加。 一群叫“游戏工作师”(Playworker)的人,要在城市里还孩子一个能自由玩乐的空间。比起平日所见精心设计的玩乐设备,他们守护的游戏场可能显得有些“破”。在裸露的土地上,装置大多用废弃的木材和轮胎搭建,一旁的沙坑里可能还散落着木桩和砖块。更重要的是,这些游戏场由孩子们主导建造。 钱铮就是一位“游戏工作师”。她在公益基金会工作多年,最早在香港接触到了“自由游戏”的理念。“在香港看到他们做的事,我就想,我们这里城市里的小孩也非常需要自由游戏啊。”钱铮说。居住于上海弄堂的她,自小在弄堂里疯玩长大。在陪孩子一起玩耍时,钱铮不像托管机构老师那样无微不至,反倒更像是孩子们的“玩伴”,很少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 本期节目,我们与钱铮聊了聊为什么“自由游戏”对孩子来说如此重要?理想的自由游戏场是什么样?如果人生来就是“游戏的人”,那么本质上,游乐场其实是一个成人如何理解儿童的命题。 | 嘉宾 | 钱铮 游戏工作师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4:58 自由游戏的空间受限,这会有什么问题? 08:03 “游戏工作”(Playwork)是什么? 11:51 孩子们在自由游戏场里“冒险” 15:10 自由游戏场就像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 20:54 关键是,孩子的游乐场不应是大人说了算 26:42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需要“游戏工作师”? 30:24 安全永远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39:37 是创业还是公益?先从“快闪游戏场”开始 | 延伸阅读 | Vol.79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一档播客?with 徐涛 Vol.71 企业博物馆怎么玩?任天堂来上了一课 丹麦景观设计师卡尔·特奥多尔·索伦森 (Carl Theodor Sørensen)最早发现,相比固定设计的游乐场,孩子们更喜欢去废墟、建筑工地上玩。 二战结束后,英国景观设计师乔丽·艾伦(Marjory Allen)将废料游戏场的概念从丹麦带回英国,并将之改名为“冒险游戏场”(Adventure Playground)大力推广。 《垃圾游乐场:二战后游乐场设计中的“反美学”》 英国游戏安全管理论坛 Play Safety Forum 日本非营利组织 Tokyo Play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49分钟
99+
1个月前

Vol.80 是玩抽象,还是好设计?谈谈大阪世博会的logo、视觉系统与吉祥物

大阪· 关西世博在一片忙乱中开幕了。有意思的是,围绕其 logo、视觉延展以及吉祥物等的争议早就已出现,且一直没有停歇。在社交网络上,它的 logo 被人们形容为“大肠”,或者直接被不客气地打上“很恶心”的标签。 但它确实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这个设计在说什么故事?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这套备受争议的视觉系统不仅话题度十足,其实用性和延展空间也不俗。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这套视觉系统是如何而来,它是玩抽象,还是好设计?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1:04 看似“抽象”的设计,背后也有漫长的决策过程 03:55 为什么看起来像“大肠”的设计能够脱颖而出? 06:28 这套设计,“实用性”很强 08:14 从 logo 延展出的视觉系统显得十分灵活 | 延伸阅读 | Expo 2025 Design System 未来预想图的报道:《大阪・关西世博会今天开幕,用 10 个线索改变你对它的印象》 未来预想图专访字体设计师小林章:《敏捷的棕毛狐狸跃过一条懒狗:发现文字设计的秘密》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11分钟
1k+
2个月前

Vol.79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一档播客?with 徐涛

职场、情感、社会新闻……中文播客节目中常出现的主题,怎么看都是为了“大人”而准备的。根据播客与数字音频企业 JustPod 发布的《2024 中文播客新观察》,中文播客听众的平均年龄为 31.9 岁,超过 90% 的听众都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声动活泼出品的播客《Knock Knock 世界》,却选择面向 9~13 岁的孩子。“成为 F1 车手有多难”,“卡牌生意大揭秘”,“关税如何影响日常人的生活”,《Knock Knock 世界》的选题不仅有面向孩童的科普,也有紧跟时事的分析。节目也鼓励孩子来提报选题。编辑部觉得,“少年朋友的好奇心,比我们‘有气势’得多”。 本期节目,我们与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徐涛聊了聊,一个能让孩子感到“被尊重”的播客节目,是怎么做出来的?如何在播客中为孩子们打开好奇世界的大门,通过播客加深亲子之间的理解与连接?当然,我们也没忘了向徐涛提问:为什么要给孩子做一档播客? | 嘉宾 | 徐涛 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0:54 《Knock Knock 世界》是怎么诞生的? 04:31 学龄前?初中生?谁是这档节目的目标受众? 08:19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一档播客节目? 13:55 少年朋友的好奇心,有时候比大人“有气势”得多 18:14 音效、表达和选题:用尊重孩子的方式制作节目 29:31 《Knock Knock 世界》是儿童版《声动早咖啡》吗? 32:21 中国的播客行业还未到“卷”的程度 39:41 声动活泼在播客商业化上的努力 | 延伸阅读 | Knock Knock 世界|第一季 Vol 39:与徐涛、杨一和小宇宙芒芒谈播客商业化 播客节目《Wow in the World》 播客节目《How I Build This》 播客节目《This American Life》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44分钟
99+
2个月前

【番外】专访赫斯维克:以人为本,用建筑对抗无聊

建筑师们常常要在有限的预算内找到对抗无聊的解法。而那个在上海设计了天安千树和世博会英国馆的建筑师,又有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新计划。 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在 2023 年出版了新书《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之后的两年间,他不断为其奔波,宣扬其深信不疑的设计理念:当建筑设计者对建筑倾注了感情,设计了令人动容的细节,才能让建筑为人所爱—人们会愿意走出家门,愿意保护和修缮建筑。 这是一期番外节目,基于我们采访赫斯维克的录音制作。本节目全程使用英语。 *本期内容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4月刊“未来预想图”专栏。我们规划了版面,放上了许多项目配图,更易于理解,推荐大家一读。 | 受访人 | 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设计师、建筑师,Heatherwick Studio 创始人 | 采访人 | 邢梦妮 未来预想图编辑 | 时间轴 | 01:07 Heatherwick 如何用一句话总结“人本主义”? 07:11 为什么选择在 2023 年出版《人本主义》这本书? 14:55 如何说服开发商接受自己的设计理念? 20:03 位于西安的新作:生命之树 28:12 人本主义并不一定与地标建筑挂钩 34:50 Heatherwick 为什么认为中国建筑界比英国的更加“有希望”? 41:19 如何用有限的预算对抗无聊? 52:35 如何处理例如交通枢纽这样的大型项目? 59:21 建筑界需要新的文化领袖吗?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64分钟
99+
3个月前

Vol.78 从上海天安千树到东京麻布台之丘,Heatherwick 的人本化争议

上海天安千树,这座商业综合体在还未完全建成时就充满了争议:它的体量巨大,外观颇为出挑。天安千树出自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之手,他也设计了 2010 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那个长满了刺的“蒲公英”,2012 年他还为伦敦奥运会设计了主火炬塔。 赫斯维克习惯称自己为“设计师”,而非“建筑师”。近期,我们采访了他,你可以在同步发布的番外节目中听到采访原录音。赫斯维克的《人本主义》在 2023 年出版,直到现在他仍在为此奔波。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一本大师作品集,但如果你打开它,会发现作者没怎么提他做的项目,而是向我们介绍他喜爱的建筑师、建筑、艺术史、业界的利益关系,试图讨论他深信不疑的设计理念。 赫斯维克常常创造“奇观”,同时也为自己能精准预算控制而自豪。你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百年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子,他用其反抗现代建筑的“扁平、光滑、笔直”,或者用他的话说——“无聊”。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建筑师、《城市罐头》主播 Yao 一起聊聊,赫斯维克口中的“人本主义”是什么?打破无聊为什么这么重要? | 嘉宾 | Yao 建筑师、《城市罐头》主播 邢梦妮 未来预想图编辑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0:41 三位主播对赫斯维克对作品有什么印象? 16:26 赫斯维克所说的“人本主义”在讲什么? 24:20 赫斯维克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30:07 “人本主义”是符合如今城市发展需求的吗? 32:46 赫斯维克为什么认为柯布西耶是“无聊之神”? 38:46 城市中的无聊体验有哪些? 50:22 主播们心中的“人本主义”:友好、便利、包容无目的 01:00:00 总归要谈钱: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怎么把钱花到刀刃上? 01:07:56 “士绅化”被反复批评,但它也许会是城市自由生长的种子 | 延伸阅读 | 节目中提到的项目: 01:49 Coal Drops Yard 购物中心(伦敦) 05:07 The Vessel(纽约) 06:29 Little Island 水上公园(纽约) 08:15 Lantern house(纽约) 08:46 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开普敦) 09:33 天安千树(上海) 12:34 麻布台之丘(东京) 26:47 复星艺术中心(上海) 01:01:07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01:00:27 西安中央文化商务区 Heatherwick Studio 的贺卡项目 《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 [英]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 Heatherwick Studio 官网 第一财经 YiMagazine 专访赫斯维克:《是什么让我们走出家门?》 Heatherwick 设计的综合体天安千树和在公共装置 The Vessel 都曾受批评 《卫报》对于《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的评论 《绿卡、融资和空间的扭曲:Hudson Yards 在纽约》 未来预想图的报道《建筑设计,请多关照》也讨论了有关设计包容性的问题 你可以在《重新发现景德镇》一书中阅读雕塑瓷厂的故事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80分钟
1k+
3个月前

Vol.77 为什么解决花粉症这么难?这是个社会问题!

适合结伴赏樱的日子里,不少人却迎来了难熬的时节。喷嚏、鼻涕、眼痒等症状齐上阵——花粉症来了。 花粉在不少国家都在慢慢成为“大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1990 年至 2018 年间,北美花粉季节的长度增加了 20 天,花粉浓度增加了 21%。在日本,每十年花粉症的患病率就增长大约 10%。 如果你饱受花粉症困扰,那一定对过敏原不陌生——花粉症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花儿的错,而是杉树、柏树、柳树等树木的风媒花粉引起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生活的城市会有这么多过敏原?既然知道是特定树种的问题,为什么不选择砍掉它们?当向往着“开窗见绿”的城市生活时,我们可能也在付出一些代价。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花粉症这个大问题。 单集封面为“花粉光环”现象——漂浮在空气中的花粉因光的衍射,在太阳周围形成色彩鲜艳的环状光芒。请注意,这是“花粉大量飞散的信号”。图片来源|koyomidori.net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0:52 花粉症是花儿的错吗? 03:19 为什么最近患花粉症的人变多了? 05:33 日本人不砍树,是为了保护自然吗? 09:37 简单粗暴地砍树可行不通 12:31 重新种植和间伐是两个好方法,但它们并不容易推进 17:18 几十年前种下的树,可能已经不符合现在的需求了 19:37 从“源头”、“监测”和“治疗”三个角度来解决花粉症问题 | 延伸阅读 | 知识分子:《过敏都怪种错了树?砍了它不行吗?》 东京都在 2005 年成立了跨部门的花粉症对策本部 日本政府对花粉症的三大应对方案 空気で答えを出す会社(用空气给出答案的公司)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24分钟
1k+
3个月前

Vol.76 小杉汤: 从百年澡堂到新型公共空间

澡堂,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听起来都是有些“过时”的名词。它通常坐落于社区中间,面积有限,不像是洗浴中心或温泉——除了洗澡之外,它几乎提供不了什么附加价值。在日语中,公共澡堂被称为“钱汤”。 在 2024 年,东京有十几家钱汤关门歇业。目前整个城市只有大概 430 家钱汤生存了下来。这个数字不到 1960 年代末全盛时期钱汤总数量的 1/6。但如今,却有家开了快一百年的社区钱汤——小杉汤——不仅赚得了名声,还转型为受街区年轻人欢迎的社区公共空间。 也许你还记得,我们在 2024 年介绍过“上街洗澡”的新趋势:小杉汤将“分店”开到了东京市原宿一家商场的地下。但故事得从十年前,第三代主人平松佑介接手“祖传”钱汤生意开始讲起。他和小杉汤常客、建筑师加藤优一结缘,一起为小杉汤设计、运营了一栋“附属建筑”。这不仅提升了钱汤的客流,还让小杉汤成了街区振兴的“轴心”。之后,加藤优一成立了名为“钱汤生活”的公司,在这些年慢慢成长为综合策划服务公司,围绕钱汤文化做起了生意。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小杉汤的故事,看一座百年澡堂是如何化身为新型公共空间的。 *本期节目中的声音素材来自小杉汤官方YouTube频道和刘雨萌现场录制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3:09 在日本,“钱汤”是门慢慢衰退的生意 05:24 小杉汤是家开了快一百年的钱汤 08:56 钱汤旁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命题:只空置一年的公寓如何利用? 13:40 小杉汤邻里:会员制公共空间 17:20 破圈的小杉汤 21:45 小杉汤为“钱汤生活”这家公司带去了新的可能性 23:27 “钱汤生活”正在成为一家综合策划服务公司 | 延伸阅读 | 本期节目基于未来预想图的报道《小杉汤: 从百年澡堂到新型公共空间》制作 我们曾经在《Vol.58 怎么说,东京现在流行上街洗个澡?》介绍过小杉汤原宿 小杉汤提供独特的汤池产品,休息区还有租赁制的画廊、特色饮品,也销售钱汤周边产品。图片来源:小杉汤 钱汤生活公司的电商事业部负责策划和销售钱汤周边产品。(图片来源:钱汤生活) 小杉汤邻里一楼是共享厨房,二楼是日式榻榻米区,三楼是一个带洗手间的私人书房。(图片来源:钱汤生活) 小杉汤原宿开在人来人往的神官前地区的综合商业体HARAKADO的地下一层。图片来源:小杉汤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28分钟
1k+
4个月前

Vol.75 网购不发达,在日本买菜去哪儿?

春节期间,中国的不少菜市场歇业,超市便迎来了销售高峰。这在东京早已成为常态:大型超市凭借规模效应,逐渐取代了社区菜店,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鲜采购渠道。另一个已经融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渠道——生鲜电商,由于其高昂的运费和不那么即时的配送,未能在日本流行。 在日本,农产品线下零售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想办法“突围”。农户通常依赖日本农业协同组合(JA)进行产品流通,批发商则影响零售终端的定价。但近年来,市场正在被新的模式搅动。比如“农业综合研究所”直接连接农户和超市,既保障了产品新鲜度,又打下了价格。 本期节目,我们“买菜”这件小事聊起,看看在电商渗透率相对较低的日本,线下生鲜零售如何展示出十足的活力。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01:21 在日本,生鲜电商还是太贵了,但线下却有很多选择 04:07 农户的选择:日本农业协同组合(JA) 05:48 JA 也想要绕过批发商和零售商 06:54 “獭祭”直接找到了上游农户 08:16 精明消费者冲向了“业务超市” 09:22 “OK超市”选择了极致低价 | 延伸阅读 | 关于日本清酒“獭祭”,我们做过一期播客:《Vol.46 日本茅台?清酒獺祭的品牌养成计划》 在《Vol.72 菜市场会消失吗?》中,我们讨论了菜市场这种形态会不会消失 日本的便利店中也会销售生鲜产品,你可以在《Vol.70 日本便利店之战, 从餐桌上打到家门口》听到我们讨论这件事 什么是农业协同组合 (JA,农协) 业务超市(業務スーパー)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11分钟
1k+
4个月前

Vol.74 “万物皆可燃”背后的算法谜题:收垃圾也有“最优解”!

2019 年 7 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套分类标准如今已经实施了 6 年。不少人仍然搞不清该怎么“丢垃圾”——毕竟中国餐桌博大精深,厨余垃圾就够分个“百八十类”。也有人疑问,不同类的垃圾真的会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吗?看起来有点“恼人”的丢弃方法背后,是一套怎样的“算法”?对各个不同城市来说,怎样才是“收垃圾的最优解”? 每逢日本新年假期,东京的垃圾回收系统都会遭遇“压力测试”,公寓楼下的垃圾房会满到扑出来。这也勾起了我们对“垃圾处理”这件事的好奇心。 在日本,有个打趣的说法叫“万物皆可燃”。据 201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日本是全球第一的垃圾焚烧大国,焚烧设施数量、垃圾焚烧量都是全球全球第一。垃圾焚烧的做法成本低,节约土地资源,产生的热量可以发电。既然万物皆可燃,为什么又要分类处理垃圾呢?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飞快地建设垃圾焚烧处理系统。根据 2023 年发改委的一组政府数据,2021 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9.88%,焚烧处理的占比达到 68.1%——2003 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只有 5%。有一些人担心“垃圾不够烧了”。垃圾不够烧为什么是个大问题?垃圾背后有什么经济账? 本期节目,我们和日本的垃圾处理行业从业者聊了聊,她是如何在日本“烧垃圾”的。 | 主播 |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 | 嘉宾 | Low 垃圾处理行业从业者 | 时间轴 | 02:46 垃圾分类本质上是对垃圾处理能力的一种补偿措施 14:47 垃圾变少也是一种挑战 18:10 为什么在日本住酒店就不用垃圾分类了? 23:12 上海的湿垃圾为什么要“破袋”投放? 27:20 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环境污染吗? 45:06 中国也会面临“没有垃圾可烧”的问题! 48:35 焚烧还是填埋?垃圾处理不是个选择题 | 延伸阅读 |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美] 凯特·阿歇尔 著 未来预想图的报道:《东京如何一步步解决垃圾问题?》 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京都市南部清洁中心生物气化设施流程图显示,有自动化设施来完成“破袋”工作 在日本,一些垃圾处理设施可供参观: - 武蔵野クリーンセンター - さすてな京都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豆瓣播客、QQ 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 联系我们,管理员 D 桑微信号:dream-labo

58分钟
2k+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