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音乐人裘德:今天说不少话了,大家还是去听我的歌吧

这是一期久违的音乐专栏“喜·乐”,邀请到的嘉宾是音乐人裘德。 2020年,裘德凭借发行于2019年底的首张专辑《颁奖的时候我要缺席》,入围了第31届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那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裘德这个名字,毕竟一同入围的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周华健、张震岳和吴青峰,我还想这位裘德是哪里冒出来的,专辑名起这么拽。 而在2022年,他就凭借第二张专辑《最后的水族馆》再次入围金曲奖。 在刚刚收官的《声生不息 宝岛季》中,裘德参与演出了其中4个舞台,留下了2首令人印象深刻的改编作品《mojito》和《被驯服的象》,接下来他将马不停蹄地开始2023年的巡演。用他的话说,虽然2020年就入围了金曲奖,但真正的幕前职业生涯,似乎今年才真正开始。 节目上线这天是2023年6月8号,星期四,我们从高考开始聊起,漫谈了些关于裘德和他做音乐的故事。 站内上新 陈丹青×王瑞芸:遭遇艺术,想入非非 | 5集对谈 法治的可能:法律思维30讲 | 翟志勇主讲 本期歌单 裘德 - 浓缩蓝鲸 本期参与 裘德 | 创作歌手、制作人,代表作《浓缩蓝鲸》《莫比乌斯号的船医》 颠颠 | 看理想音频编辑,《看理想圆桌》《100个职业告白》主播 联系我们 微博@看理想圆桌 商务[email protected]

53分钟
7k+
1年前

302. 陈丹青×王瑞芸:大家都很穷,但文艺生活没有停止 | 番外

本期为“陈丹青×王瑞芸:遭遇艺术,想入非非”特别策划第1集,其他4集从6月6日起可在看理想《西方艺术三万年》中订阅收听。 大家好,我是《西方艺术三万年》的音频编辑艳玲,同事们也叫我好运来。 2023年4月,一个春天,三年没回国的王瑞芸老师终于回国了,前不久我们还在北京组织了一场以“艺术与不确定性”为主题的线下活动。活动结束,许多听众留下来,与王瑞芸老师讲话,有一些听众哭了,有一些听众很快乐,大家脸上表情不一样,但都在表达同一件事,大家说,谢谢西方艺术三万年,在已经过去的这三年里,带来了一些治愈的时间。 节目第一季上线是2020 年,到第三季2022年完结,在王老师娓娓道来西方艺术三万年的时候,现实里正是我们感受复杂的三年。在做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我也屡次看到评论区相关的留言,大家一边听艺术史,一边听着听着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一边生活,一边也会想到在节目里听到的某位艺术家、某件作品。 艺术与个人的关系这样奇妙,在做西方艺术三万年之前,我是不知道的。现在我感受到了,进而我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当我们说艺术抚慰人心时,是什么在发生作用,是艺术,还是王老师讲述艺术的方式,还是听众本身,因为我们选择了被治愈,所以治愈发生了?这也许是一些不可复制的巧遇,我们只能等待它。 于是,带着这样不着调的问题,我们邀请了陈丹青老师,与王瑞芸老师老友见面,来做一次久别的对话。为何是陈丹青老师?别的理由不再提,想提的一点是,因为他从不迎合我们的问题。 总之,在三年已经过去,三万年也已经过去的这个当下,我们今天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再次重提那些我们遭遇艺术的时刻。 收听提示 1. 有压力或慌张时,怎样舒缓? 2. 当“艺术的语境”变化时,该如何看人跟艺术的关系? 3. 80、90后艺术家,他们及其创作的作品、生活的时代,有何关系?与之前又有怎样的区别? 联系我们 微博@看理想圆桌 商务[email protected]

27分钟
19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