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注疏》精读:大宗师03

《大宗师》应该是庄子内篇《齐物论》之外最难的一章,因为开篇都有非常长且难懂的独白,先提出“知”的概念和有效性,然后对“知”的局限性提出了反思,接着提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真人”的情状,接着具体描述了“道”的情状,再通过一些关于“生老病死“的浪漫和有趣寓言故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说明。以白居易为偶像的苏东坡的著作很多与《齐物论》相关,例如前后《赤壁赋》,《超然台记》和他临终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等等。而白居易比较不同,除了《齐物论》,他的不少诗和《大宗师》也非常相关,例如《隐几》“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以及在其母亲和孩子去世的时候写下了《归田三首·其三》,“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108分钟
46
1年前

《庄子注疏》精读:大宗师02

《大宗师》应该是庄子内篇《齐物论》之外最难的一章,因为开篇都有非常长且难懂的独白,先提出“知”的概念和有效性,然后对“知”的局限性提出了反思,接着提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真人”的情状,接着具体描述了“道”的情状,再通过一些关于“生老病死“的浪漫和有趣寓言故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说明。以白居易为偶像的苏东坡的著作很多与《齐物论》相关,例如前后《赤壁赋》,《超然台记》和他临终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等等。而白居易比较不同,除了《齐物论》,他的不少诗和《大宗师》也非常相关,例如《隐几》“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以及在其母亲和孩子去世的时候写下了《归田三首·其三》,“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103分钟
66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