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五月份,大梦第一次直播国家时事评论,今天再听仍然觉得旧闻是新闻,新冠还在,物价上涨还在,这个魔幻的世界也还在。历史的相似从来不是巧合,你信吗?
已经好久没出远门的我最近也突发奇想“如果有一辆房车,就可以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实际上,自驾出游真的比订酒店和机票省钱吗?开房车出去玩到底是租车还是买车划算?房车露营安全性如何,有哪些注意事项? 今天请来了一位房车旅游达人Leonie, 和大家分享一下她和男友在欧洲自驾的攻略。说不定喜欢旅游的你在疫情之后可以换个玩法,一人一车畅游欧洲。
今年是中国和德国建交50周年。1972年10月11日,中国与德国共同在北京正式签署建交协议。为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公号《德国游》和《德语说》将联合推出不同视角的系列故事,来回顾中德50年来的友谊。 今天的主人公是天津大学的马一太教授。一起来听2022北京冬奥会二氧化碳制冷滑冰场背后的中德故事。
不识字是什么感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包括正在阅读本文的您可能难以想象。 德国有超过 8200 万的人口,其中大约有620万名18至64岁的成年人是所谓的“功能性文盲”,也就是说平均每8人中就有1人既读不懂也写不好。在参与欧盟文盲率调查的15个国家中,德国排名倒数第4。另有 1060 万德国人,即 20.5% 的成年人经常会犯拼写语法错误。 作为一个盛产文学家和哲学家的国家,德国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文盲率?
Das Leben ist bitter, ja? Schluck es runter! 很长时间不熬夜追剧的我,终于在几次泪崩后终于看完了《人世间》。结局算是苦尽甘来,但心里着实觉得堵得慌,感觉自己像喝了一碗浓缩的苦瓜炖黄连水,之后吃再多的糖,嘴里也觉得发苦。 我是哈尔滨人,《人世间》可以说就是发生在我家门口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上山下乡,考大学返城,国企下岗待业,最后买了商品房搬离了从小长大的棚户区,这些也都是我家里的长辈亲戚们实实在在经历过的。 看着剧中热闹的过年场景,听着熟悉的乡音,让我突然就破防了。 这里大梦不写剧评,怕写的太煽情,只想和大家唠唠一个普通东北人的家长里短。
„Er fiel im Oktober 1918, an einem Tage, der so ruhig und still war, dass sich der Heeresbericht sich nur auf den Satz beschränkte, im Westen sei nichts Neues zu melden.“ 他阵亡了,在一九一八年的十月。那里,整整一天都出奇的安静与沉寂。也就在当日的战报新闻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以一战中西面战线为历史背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和同学受到校长的煽动,满怀着狂热的“爱国主义热忱”投人到了这场所谓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他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见证了战争的非人道性。起初的“爱国主义狂热”荡然无存,留下的仅仅是肉体的伤痛和对德国军国主义以及战争意义的质疑。 这部反战小说根据作者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亲身参战经历写成,于1929出版。
当我们去参观艺术博物馆,看到葛饰北斋的名画《神奈川冲浪里》时;波涛汹涌、浪花拍岸,会不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耳边仿佛也听到了海浪的声音?据说德彪西的《大海》就是受到这幅北斋浮世绘名作的启发。 当我们去参加一个音乐会,耳边响起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时,眼前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展开一幅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动感画卷。 简单通俗地说,这就是音乐和绘画的艺术通感之美。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这首作品直接取材于一个画展,是他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有感而发,创作的组曲。共分十个段落,每一个段落的小标题都是原画的标题。这个作品不仅将画中人物的视觉形象通过旋律栩栩如生,而且听众还能真切地感受到作曲家在看画时的情绪。 今天大梦请来了一位低音提琴演奏家蔡蔡,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艺术作品中的音画互感。
Als Tiger gestartet und NICHT als Bettvorleger gelandet 大家好,我是大梦! 2022年来的太措不及防,大梦百般不情愿地卡在新年的门坎上,心还完全沉浸在年底的充电模式中,一点儿没有元旦开笔写公号的意愿,索性就假装农历春节才是开启2022的正确模式。结果一晃儿三周过去了,马上就是大年三十,大梦不敢再马马虎虎。新年第一篇,为表诚意大梦特意请来好友丁花花,一起聊聊她画笔下的花花虎,还有这些可爱的老虎们所代表的新年期许和热望。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是歌德逝世一百九十周年,特刊出著名翻译家高中甫先生的此文,以表达对这位伟人的缅怀和敬意,也希望通过此文,展现老年歌德邻家爷爷可爱一面。 作者:高中甫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德语文学翻译家,文艺理论评论家 快速导读: * 歌德的自我解剖:“去从事绘画艺术,可他缺少天赋,去投身职业生涯,可他不善于屈伸迎合,去进行科学硏究,可他缺少足够的毅力......” * 歌德的艺术成就:酷爱绘画,一生创作数百幅;称音乐的秘密最接近数学;认为音乐是最美的上帝启示…… * 歌德与韦伯:互有不同的看法 * 歌德与门德尔松:祖孙情的忘年交 * 歌德与贝多芬:他理解不了贝多芬愤世嫉俗的“英雄”气魄,他认识不到贝多芬直面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 歌德与莫扎特:《魔笛》的魔力让歌德做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德国现在每天新冠数字就像双十一的成交量一样,噌噌往上涨,可谓是日创新高。打过疫苗的被打死也不打疫苗的人拖累,重症病房的床位也开始告急。即使这样,政府还是扭扭捏捏,互相推诿,不想出台了有关疫苗接种义务的法令。 就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候,新的红绿灯政府竟然商讨要出台大麻合法化的政策。没错!这是要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如何抗疫上,悄悄地暗度陈仓吗? 目前组阁成功的三个政党,在其他的议题上争论不休,竟然在大麻合法化上达成共识,意见一致。自民党强调“国家可以通过对大麻烟卷、大麻花芽和食用类大麻产品征税来获得收入。”绿党则称“对大麻合法化将结束非法销售、减少有组织犯罪。” 如果我想起一个吸睛的新闻标题,那一定是:震惊!10年后的德国青年都是瘾君子! 大麻合法化在全球已有先例,比如美国和加拿大。大梦今天先来梳理一下全球的现状,再聊聊德国主流媒体的观点。
之前在国内火爆一阵儿的社交软件Soul一直沿用“跟随灵魂找到你”的口号,今年突然话锋一变,打出“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的新定位;在国外饱受舆论争议的脸书几天前也明目张胆地宣布改名为 Meta 「元宇宙」。扎克伯格在解释改名原因时,直接用一段他化身的视频展示了虚拟世界的未来。这无疑象征着全球的社交媒体平台都在全面地转向所谓的「元宇宙」。 除此之外,按照《元宇宙通证》列举的各技术代表企业,国内的华为、腾讯、阿里、百度、小米以及海外的谷歌、微软、苹果等都在申请商标,开发各自的版本。 2021年,可谓是元宇宙元年。那么究竟什么是「元宇宙」?
加缪说:“秋是第二个春,此时,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 这句话听上去是无比天真浪漫的,只可惜德国的秋是完全措不及防的。大梦所在的城市最近一直在下雨,老话儿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今天冻得不得不把秋裤找出来。去年的这个时候,心里盘算着:明年的秋天新冠应该就会消失了吧。谁承想,到现在秋天和新冠都没有缺席。 在这样的一个秋日里,大梦邀请大家一起去拜访一下诗人里尔克,坐下来喝杯热茶,吃上一块儿黑森林蛋糕。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