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左政治正确大法里头,最核心之一便是尊重原住民,问题是怎样才算是尊重原住民/少数民族? 圈在特定范围内,不要求小孩受教育,美其名曰“尊重他们的传统“。在工业化时代,这是一种尊重自由吗? 可是,他们从根本上就被剥夺了脱离工业时代的选择啊。
在世界边缘地带的普通市场里,美元是可以拿来结算,但结算的是中国产的商品,覆盖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我们反复讨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也许在坦桑尼亚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才更能突显这两者谁才是“硬通货”。
我们这代人成长在这样一套话语里:市场化,等于效率,等于更优分配。 但是这个程度得到哪里? “全面全行业地自由化市场化”,这套西方掠夺史上自己并不遵循的方法论,却一遍遍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渗透进了多少自以为独立思考的人心。 传声筒那头,华尔街悄然矗立。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热衷于作为谈资的一些话语,细究之后往往是来自于英文媒体报道的二次翻译加工。我们当然活在欧美媒体统治舆论霸权的时代,这种霸权不仅仅作用于外围舆论,甚至于中文舆论也难以独善其身。
抖音和X上都可以看到很多支持巴勒斯坦的声音,尤其以年轻左派为主。但沉默的是大多数,这个规律下,西方整体的社会心态是否被动摇了呢?如果政治上全面脱节这类声音,是否酝酿着西方内部版图更深远的变动?
身边读到医学博士的朋友们,从不曾听到他们“不信中医”之类的否定。 反倒是数不清的自媒体,以及周围非医学背景的人,乐此不疲地从根本上否认中医,而且还热衷表态。
近10年很明显的是,世界各地都有非西方的年轻人热衷过万圣节圣诞节,却未见西方年轻人有同样规模的热情过非西方节日。 两相对比,无可否认这就是一种有强有弱的文化博弈。 如果说现如今的万圣节已不是原教旨意义上的仪式,那背后推动的狂欢/消费,便是更普遍的文化解构力量。
欧美舆论中还是可以看到支持巴勒斯坦的零星声音,却丝毫动摇不了主流官方立场。 白左们陶醉在自我殉道中不断自我感动,终究被权力结构瓦解得悄无声息。
你被人抢了家园还被人揍了,你稍微还手,还要被人骂是“恐怖主义”。 这种悲凉无力,才是窒息你世世代代的最强杀手。
审美自信是极为宝贵的,会指引着我们的行为,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表现,足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而审美也是会被干预的,你自以为高低,可这高低明明也是时代思潮的浪花,这潮又是谁在左右?谁向我们四面八方扑来?
杭州亚运如火如荼,而不久便是2024巴黎的夏季奥运会,法官方至今最热衷讲得便是包容/全民参与。 最近围绕奥运会的票价陆续开出来了,李佳琦估计也不好意思问哪里贵了。
“自由市场竞争才能促进生产力创新”,这一句你我都背得滚瓜烂熟。 华为现在遭受的,可算是自由市场竞争? 那些你念得出名字的欧美巨头,哪个跟其政权不是千丝万缕? 别人给你灌输意识形态,你却奉为科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