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科技谈

Album
主播: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出版方:
今夜科技谈
订阅数:
1156
集数:
6
最近更新:
2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由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和他的朋友们,共同主理的科技评论栏目。围绕当下的科技热点,分享最新鲜的感悟和思考,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
今夜科技谈的创作者...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今夜科技谈的音频...

Vol.6|新的一年,是时候考虑走向全球了

2022 年国内创业者面对「出海」这件事,经历了一大波精神上的「潮起潮落」,看起来很热闹,看起来大家都在谈论,但真正想明白、下定决心的少之又少。 很多时候大家只是去了新加坡一趟,到国外市场转了 2 个月,甚至去听了几次「出海知识分享」,关注了几篇写出海内容的文章……这些动作最终的意义可能只是一种焦虑下的安慰剂。 那些觉得只做国内不行,一定要在全球更自由地创造价值的决心,很快就被国内环境猝不及防的变化和被动的内卷给覆盖了。 但毫无疑问,这个时代能在全球去最合理调配资源,同时可以在全球市场释放价值的创业者,他的胜率才是最高的。 我非常确定的相信,到 2030 年,会被历史记住的中国创业者所创造的价值一定不只是来自于中国市场。在全球这个更加复杂,更加未知,但是也更加没有天花板的「高边疆」里,才是企业家精神最值得释放更大价值的地方。 作为 2023 年的首期播客,我与拾象科技创始人 & CEO 李广密共同探讨了许多关于全球化创业、投资、赛道的洞察与案例,希望能带给大家启发。 最后也推荐大家关注极客公园的 Global Ready Program(点击跳转介绍),对全球化 / 出海感兴趣的创业者将在「全球化实战派」先驱们的陪伴下,与更多社区成员一起共同成长。未来在做决策的时候,在真正迈出「全球化」步伐的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信仰之跃」,而是一群力量的「结伴而行」。 【嘉宾】 * 李广密(公众号:海外独角兽):拾象科技创始人 & CEO * 张鹏(视频号:张鹏科技商业观察):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 【精彩时刻】 01:22 10 年后中国最优秀的创业者长什么样? 06:26 在全球创造价值,创业者应该如何获取信息/做研究/做决策? 08:45 全球化创业的第一步:绘制不同市场/赛道的地图 10:18 为什么找 local 的投资人很重要? 11:51 案例:中美 VC 对于 SaaS 的判断/决策差异很明显 14:53 案例:许多海外巨头不愿意做的项目,藏着需求和机会 21:35 洞察:全球消费能力/商业价值的分布并不均等 22:52 洞察:拿下「美国市场」是成为全球化大公司的关键 25:58 海外资本 vs 国内资本,投资理念和心态上有哪些差异? 30:34 如何评价 TikTok 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34:27 洞察:美国市场的全球商业占比超 40% 35:46 Born Global from Day One 38:28 问题暴露:很多核心团队近年都没去海外亲身调研过 39:44 全球化的创业典范:TikTok、SHEIN、TCL、正浩EcoFlow… 42:36 案例:2014 年张一鸣参与极客公园活动,走访硅谷 46:42 全球化创业的第二步:具备 Global View 后,做好产品很关键 50:33 洞察:组建 local 团队非常关键 54:47 如何理解近年的「新加坡热」? 57:04 未来 10 年,值得关注哪些全球化赛道? 【延伸阅读】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2030 年最了不起的中国创业者,会是什么样? 海外独角兽:拾象硅谷见闻:寻找下一个黄金 10 年 音乐:Motorama - Heavy Wave(Remix) 视频号: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公众号:极客公园 本期编辑:Muji、田文博

63分钟
99+
2年前

Vol.5|是时候创造一个「新职场」了

「大家都说时代变了,但到底时代具体变了什么?」 在一次私下的交流里,某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觉得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 我最近和一些创业者认真探寻了下,这背后其实有一个核心——「确定性」的变化。 回望过去 30 年,全球化、信息技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几百年不遇的一次巨大发展契机,而在其中,技术有确定性的发展轨迹、市场有确定性的增长空间、资本有确定性的良好预期。 但今天,很多趋势交汇,很多信息也在提示创业者一个新的时代循环正在开始,企业要在不确定时代获得更大的生命力,短期看的是现金流,但长期靠的还是人的资产。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能力,能否被科技和新的思想武装起来,正在成为创业者们必然不断升级的重要诉求。 由于我们公司内部本身用飞书来协作,所以和飞书团队的交流挺多,最近了解到他们的飞书 People 产品体系上线了,就和「乱翻书」主理人、科技评论作者——潘乱 共同探讨了关于人才、职场管理、HR SaaS 工具等很多细节问题。 【嘉宾】 * 潘乱(公众号:乱翻书):「乱翻书」主理人、科技评论作者 * 张鹏(视频号:开公园的鹏哥):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 【精彩时刻】 > 01:07 飞书以人为进:让「事」围绕着「人」流转 > 05:28 时代变了,到底变了什么? > 08:49 当管理艺术遭遇理工思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 > 12:04 「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管理要围绕「人」 > 17:56 招聘、面试人才里有哪些细节值得被探讨? > 22:12 大家对今天的职场有哪些吐槽? > 24:07 绩效考核里往往出现不公平的主观评判 > 28:21 对于管理者,绩效考核应该更理性 or 感性? > 35:21 制造业等「非互联网行业」,是否适合用飞书? > 40:43 什么是 OKR?本质是信息透明、流转、对齐 > 42:41 飞书是字节代表未来的「非共识认知」 > 50:17 对比 People 和海外 HR SaaS 工具(Workday、Rippling、Deel) > 51:48 工具产品到底该做单品,还是 All in One? > 55:28 ToB 产品最好的销售策略就是「捆绑销售」 > 01:00:15 被「人」提醒 or 被「系统」提醒? > 01:06:16 字节跳动的「总部」在飞书 【延伸阅读】 极客公园:是时候创造一个「新职场」了 音乐:Motorama - Heavy Wave(Remix) 视频号:开公园的鹏哥 公众号:极客公园 本期编辑:怀杭、Muji

71分钟
99+
2年前

Vol.4|朋友圈诞生10年,还藏着哪些你可能还不知道的真相与趣闻?

「遇事不要慌,先把手机拿出来发个朋友圈」这句戏谑的玩笑,如今却是我们日常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据 2021 年的数据统计,每天有 10.9 亿用户打开微信,有 7.8 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 可你也曾是否好奇... * 为什么 10 年以来,朋友圈的功能、界面几乎没有改动? * 在推荐算法横行的当下,为什么朋友圈不做智能排序? * 状态、相册、朋友圈之间有什么联系? * 越来越多的「仅三天可见」,是源于怎样的社交压力? 2012 年 4 月 19 日,微信 4.0 版本上线了朋友圈功能。今天在升级日志中,还能找到当时的描述:「拥有精美相册,将生活记录在相册中,支持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让所有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看到,并评论和点赞。」 2022 年,是朋友圈 10 岁的生日,值得聊一聊朋友圈的「变与不变」,以及这些细节背后张小龙和微信团队可能是怎么想的。 【嘉宾】 * 潘乱(公众号:乱翻书):「乱翻书」主理人 * 张鹏(视频号:开公园的鹏哥):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 【精彩时刻】 > 00:34 朋友圈十年的「变与不变」 > 02:24 理解张小龙的世界观 > 08:23 朋友圈和QQ空间的区别是什么? > 15:39 朋友圈与相册的区别是什么? > 20:30 朋友圈为什么不做智能排序? > 27:13 为什么朋友圈最早只能「发照片」? > 30:32 为什么后来又加上了「发文字」功能? > 32:08 为什么朋友圈的图片尺寸比较小,不是全屏的? > 37:19 为什么朋友圈里分享内容的主体是图片,而不是视频? > 40:39 朋友的数量多少,对于朋友圈的体验影响有多大? > 44:40 状态与朋友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47:36 朋友圈的转发,是用户表达 or 内容分发? > 52:55 朋友圈的活跃,与天气相关 > 54:54 朋友圈有运营团队吗? > 57:58 为什么朋友圈没有自己的滤镜功能? > 01:01:20 为什么没有「朋友圈直播」? > 01:04:09 聊聊「仅三天可见」与社交压力 > 01:08:21 状态的使用,能够缓解社交压力吗? ## 【延伸阅读】 用了十年,你真的看懂朋友圈了吗? 音乐:Motorama - Heavy Wave(Remix) 视频号:开公园的鹏哥 公众号:极客公园 本期编辑:怀杭、Muji

78分钟
99+
2年前

Vol.3|自研芯片的苹果,野心有多大?

* 自研芯片,苹果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决心?背后起源和历程是什么? * 推出 SE 3 代,背后有哪些商业考虑(提高良率?均摊研发成本?…) * 重新复盘安卓 vs 苹果,开放 vs 封闭,有哪些新启发? * 如何评价「库克时代」的苹果? 【嘉宾】 * 李楠(B站/微博:李楠或kkk):Angry Miao 创始人,前魅蓝总裁 * 潘乱(公众号:乱翻书):「乱翻书」主理人 * 判官(公众号:判官老司机):资深产品经理,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 * 张鹏(视频号:开公园的鹏哥):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 【精彩时刻】 > 01:09 如何评价 M1 Ultra 芯片是由两块 M1 Max 拼合而成的? > 03:39 苹果自研芯片的起源和历程 > 08:20 苹果的动作,对于高通会产生什么影响? > 12:16 苹果为什么要下决心「自研芯片」,背后有哪些商业考虑? > 18:10 苹果在芯片上的投入,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在布局未来 > 24:46 如何评价今年 SE 3代的推出?刀法精准? > 27:15 SE 3代不是为了去库存,更有可能是均摊研发成本/提高良率 > 30:36 为什么苹果会发展出这么多条产品线? > 33:56 如何复盘理解安卓 vs 苹果?开放 vs 封闭? > 43:02 为什么苹果不提「元宇宙」,却要重点发力 AR? > 49:15 如何评价「库克时代」的苹果? 音乐:Motorama - Heavy Wave(Remix) 视频号:开公园的鹏哥 本期编辑:Muji

56分钟
99+
3年前
今夜科技谈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