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39: 高野文子的阅读指南

超时差漫谈

大家真的好久不见,欢迎收听三十九期《超时差漫谈》,我是章鱼。 不是有意拖更,而是这一期的内容我们比想象用了更长时间去准备,加上无可避免的一些家务事。在此致歉。 但是听完这期你们一定会原谅我们的对吗,因为这期内容是高野文子。 ----------------------- 🎙️章鱼说: 第一次注意到高野作品中的魅力是她的“残忍”带来的。 “并不是给孩子画的漫画哦”这种感觉非常强烈。从绝对安全剃刀的《花》中母亲对头上别着花的孩子说,把鲜花别在头发上,妈妈可是会早死哦。到《田边家的小鹤》——带给我冲击力最大的应该是这一篇。 也许是在做护士时,总接触人的疾病或死亡吧,她可以客观地冷静地,充满旁观者意味的看待生与死。爱、恨、死亡、疾病。她似乎都可以开玩笑。尽管这玩笑中藏着属于她的关怀与慈悲。 希望听完这期内容,你们可以获得阅读高野文子更多有趣的角度。 ----------------------- 📌收听指南: 00:03:05 像”漏斗“一样的漫画家 00:04:47 短篇与长篇漫画之争 00:05:35 被松本大洋称为“天才”的漫画家 00:15:00 《好运小姐》真的是一本商业漫画吗 00:17:35 她独特的幽默感 00:18:44 《剃刀》与《一根棒》之比较,初识高野“完全体”进化过程 00:22:32 “新浪潮”与变异的少女漫画 00:41:51 不隐藏性别的创作者 00:46:21 “残忍”的魅力:恨、死亡、疾病 00:48:23 《玄关》中的美学与存在主义纠葛 00:56:29 《巴士四点见》与对动作的“凝视” 01:04:52 “我讨厌二次元的脸“ 01:08:20 高野的矛盾与自我挖掘的恐惧 ---------------------- 💻本期制作: 金主:犸奇 剪辑:犸奇、章鱼、小曾同学 Shownotes:章鱼 🎵播客涉及曲目: 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 やなわらばー - ありの歌

78分钟
99+
4周前

#漫谈38:犸奇见到了Seth & 章鱼毕设展落泪

超时差漫谈

大家好,我是章鱼,欢迎迎来三十八期超时差漫谈最新报道: 犸奇作为《Call Me Emma》的新人创作者受邀多伦多漫画节(Toronto Comics Art Festival)。并且非常荣幸地与前几天聊到的《尚未缴械就是美好生活》(《IT’S A GOOD LIFE ,IF YOU DON’T WEAKEN 》)的加拿大作者——赛斯Seth等作者进行了漫画研讨会议! ------------------------------- 下面是精彩片段节选: 02:25 下期预告:高野文子。 07:36 多伦多漫画节,犸奇来啦! 08:41 什么?漫画家座谈会原来是这样子的。 33:36 创作者的表达欲会随着进入工作而消失吗? 36:10 i人如何在工作的消耗中找到创作出口。 37:40 利用碎片时间创作的好与坏。 45:54 在大学中,漫画专业独立的重要性讨论。 53:52 培育艺术土壤的责任感究竟是什么?以及AI时代会带给我们的。 ------------------------------- 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奇特。 犸奇给章鱼要的签绘。超感动。 ------------------------------------------------ 而章鱼也送走了21级毕业生,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毕设展。去年错过了。但是今年她努力赶到了。 (虽然已经努力马赛克,但仍不免有部分露脸,如有介意的朋友私信我。给大家添麻烦了。) 我非常喜欢的布展——漫画作品《望乡》。 我爱大家,虽然你们都被p成了笑脸怪。希望大家毕业后,你们仍然能保持创作生命。 超感动的演讲。 p.s. 关于章鱼谈到的关于“车祸”的漫画新鲜出炉,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章鱼子本鱼 前往观看。

68分钟
92
2个月前

#漫谈37:《叫我爱玛》,犸奇的新书出版了

超时差漫谈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七期《超时差漫谈》。我是犸奇。 很激动和章鱼聊我刚出的新书,《 Call Me Emma》(《叫我爱玛》),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图像小说。于2025年5月13日,纽约出版社Street noise出版。 这本书是半自传的成长故事,讲述了我在16岁的时候和家人从中国来到纽约的故事。从个人、家庭、学校、情感等多个角度探索了中美文化差异,移民经历,以及身份认同等主题。因为是自己第一次画长篇故事,技术并不成熟,但是那种一气呵成的真挚情感再也无法复制。已经画完快两年了,现在读起来就像是别人的作品(笑),但还是会心酸和感动。这本书之后,我也终于可以说,我有自己的作品了! 这期播客里我和章鱼聊了书的内容,创作的过程,出版背后的曲折,以及自传性作品的挑战。最后也分享了实用的干货建议,如果能帮到想要出漫画书的朋友,就太好了。 ----- 大家好,我是章鱼,老听众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一期的语速和平时不一样。原因是这样的,犸奇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剪辑工作人员。于是把这期交给了他。但是他自己调整了语速,最初犸奇没有发现。等到我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调不回去了。想要硬调会去,就会牺牲音质。 在语速与音质中,我们最终选择了音质好的这一版上传。 这边也想收集大家的意见。大家觉得新的快语速好,还是之前我们自己剪辑的版本更好呢? ----- 以下是一些书的内页。 还有创作的过程。 目前国内还没有引进,如果有国内的出版行业相关人员感兴趣,也欢迎联系我。希望有天国内读者也能看到这本漫画。 我还连载了一个小漫画,记录这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在我的Instagram: makee_art上可以看到。 章鱼的漫画作品发表在公众号 章鱼子本鱼 ,欢迎大家关注。

67分钟
99+
3个月前

#漫谈33: 怀旧主义之歌,《尚未缴械,就是美好生活》

超时差漫谈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三期超时差漫谈,《尚未缴械,就是美好生活》,我是章鱼。 ------------------------------------------------ 故事简介: 一个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漫画家Seth(与作者同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 一位40年代被遗忘的纽约漫画家卡洛,于是同为创作者的Seth开始寻找这位漫画家过去的生活以及创作的痕迹... 作者简介: Seth毕业于多伦多的安大略艺术学院。从1980年到1983年。他开始参与朋克亚文化活动,开始穿古着的衣服,漂白头发,化妆,并经常去夜总会。1982年,他取了Seth的笔名。 “我围绕自己建立了一个身份,这种身份对我来说是真实的。” Seth的漫画风格受到 20 世纪 3、40 年代的启发,用丰富的细节描绘了自己创造的另一个现实。他的主角戴着软呢帽,穿着大衣,穿过城市街道和广阔的安大略风景,焦躁不安地寻找 20 世纪早期留下的短暂踪迹:新奇明信片、搞笑漫画、报纸广告、店面标牌、玩具... ------------------------------------------------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创作者本人,在这期节目中,我将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漫画,一个是这本书中提到的加拿大二十世纪初的“历史”,无论真实与虚构。另一个是Seth自己创建的“身份”。 在这次节目中我们探讨涉及了“对历史的幻想”、“男性思维”、“漫画家的典型类型”、“创建身份”、“塞斯的幽默”、“叙事上的时间停滞”、“塞斯与魁北克漫画家米歇尔·拉巴利亚蒂之比较”“塞斯与美国漫画家克里斯·威尔之比较”等主题。 希望你听得愉快。

63分钟
99+
7个月前

#漫谈32: 《春晖》,是老师,也是艺术家

超时差漫谈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二期「 超时差漫谈 」 -------------------------------------- 内容节选: 06:24 正式开聊,我们的第一本中文图像小说——《春晖》 07:45 《春晖》内容简介 08:12 追忆零零年初 ,阮筠庭的生长背景 12:26 受挫,成长与蜕变 19:44 出版这本书对于艺术教育的意义 25:44 漫画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27:08 当教师与学生遇见审美冲突——贝壳与钻石 31:10 艺术家与教师,我们将如何选择身份 33:05 教学究竟是”爱“还是“责任”?我们的选择不同。 43:26 选择做老师的理由 50:09 究竟是真情实感,还是刻板女性印象? 犸奇短评: 本期我们聊的是一本今年国内刚出的漫画,阮筠庭老师的《春晖》。这也是我和章鱼第一次在节目中聊到中国作者的作品。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位名为春晖的年轻美院女老师,以随笔的形式,讲述着她在教学中的种种经历,和由此产生的对教学,亲子,女性身份,以及创作本身的思考。 《春晖》不仅记录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和心路历程,还有引导他人走上创作之路真诚的表达。 阮筠庭的文字和绘画外柔内刚,传递着为人师者爱与包容的力量,读来令人感动。适合所有热爱创作,以及正在学习,教授绘画的人。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NoFmtE40rVLpqBmoZ4zrRQ 也欢迎听众去阅读阮筠庭老师的采访,了解了她有趣的人生经历后,再读这本书会有更深入的感受。 在这里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万事如意。我们明年见。

56分钟
99+
8个月前

#漫谈30: 用“水”作的漫画,《阿兰的初恋/童年/战争》(上)

超时差漫谈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期超时差漫谈,《阿兰的战争》的上半部分。 ------------------------------------------------ 94年六月,埃曼努埃尔在雷岛的街头遇见了一位叫做阿兰·科普的老人,那年老人69岁,阿兰30岁。 那个下午,两个陌生人一见如故。并开始了一段长达五年的忘年交,直到1999年8月阿兰去世。 两个人的创作工作依托一台磁带录音机,记录阿兰的口述史。 “我们所做的并不是一份历史学家的工作,而是一位老人对一个年轻人的推心置腹,讲述自己的一生,而年轻人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想把它写出来,画出来。我肯定,就算阿兰没有参战过,我也会跟他一起合作写书的。” 最终埃曼努埃尔耗时十四年,完成了这位老人的“生命”三部曲——《阿兰的战争》,以及《阿兰的童年》、《阿兰的初恋》这五本书。 今天我们将根据这五本问世的阿兰系列作品与大家聊聊属于他的那些记忆... ----------- 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沉浸于吉贝尔悉心描绘的画面,也被阿兰幽默诙谐,充满哲思的叙述打动。两人的合作相得益彰,这套书因此成为回忆录漫画的优秀范本。 同时,我们这期内容就埃曼努埃尔的创作技法进行了剖析: 方式1:滴管吸水,用水画全局,在他人看来就像画隐形画。然后点墨,墨自然晕染。会让线条有深浅层次。(有艺术效果,但是线条不易控制,存在不稳定性) 过程展示图: 方式2:用细滴管直接画(像用笔画画,更容易看见与控制),在滴管中出深棕色墨水,画完后用纹理纸压墨水,会让线条有深浅层次。然后换粗滴管,滴管中是用水稀释了的棕墨水。上阴影部分颜色。最后再用纹理纸按压。 方式3: (摄影师这本书大量使用了墨水笔创作)炭笔起稿+淡色墨水笔+深色墨水笔 阿兰系列创作时大量运用菲林片: ---------------- 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与想法,与我们讨论。同时也欢迎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阅读图像小说。

47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