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终于更新啦!! 今天请到的小伙伴是我10年的好朋友大姬。最近E人和I人KTV聚会这个社交小实验特别火,在MBTI里,我是80%的E,她是90%的I,我们在职场中的体会确实很不一样,所以我们本期聊一聊: 在职场里I人和E人的生存现状,工种区别; 以及如果老板和自己性格相反,会有哪些碰撞? E人的职场天花板一定更高吗? I人和E人在职场中的委屈时刻; 其实我们没必要非要“为爱做E”,也没必要羡慕I人的“智慧光芒”,MBTI只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不论是I人还是E人我们都应该有勇气今天的自己鼓掌,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充满“生命力”地继续自己的生活,遇见自己的“Golden Hour"。 Cheers朋友们~~ BGM:Golden Hour
3月23日一定会在中国互联网出海历史中留下一笔——TikTok CEO周受资在美国接受长达5个半小时攻击性极强的听证问询。作为一名大厂国际化员工,身在其中确实百感交集,既清楚这一路走来很清楚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艰难,也为国际政治关系博弈之下,大公司的国际化道路感到焦虑。 今天和同事Gulia来一场坦白局,聊聊身在大厂国际化业务,我们真正感受到的业务和组织管理挑战,多元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在这条职业路径下,作为中国员工,我们个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最近ChatGPT概念真的非常火热和震撼。这是OpenAI公司研发推出的一款文本机器人,可以和用户进行多轮对话,甚至很多人在用它写文章,写诗,写作业论文,合同文本,营销广告文案..... 我在看一些报道和分析的时候突然想到,既然这个机器人这么智能,那不如我和它来录一期播客好了,所以本期我把ChatGPT邀请到了播客里,我用它的聊天框向它提问,再用智能语音生成工具把它的答案给大家放出声音来,就好像我真的在和它对话,看看它的水平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像马斯克说的那样,讲的都是“Bullshit”。 作为一个小小的使用测试,在这个访谈里,你会听到: * 我听说chatGPT用户超过1个亿了,是不是真的? * 你会说哪几种语言? * 什么样的职业可以被ChatGPT胜任? * 你觉得chatGPT会让很多人失业吗? * 你有自己的思想吗? * 那你觉得AI会不会取代人类? * 你能帮我设计一个podcast的主题吗? * 你怎么评价电视剧《狂飙》? PS: 本期片头片尾的歌Levitating是ChatGPT给我推荐的哈哈哈!
今天一起唠嗑的朋友Liam是个伦敦人(但是他中文巨好,所以是用中文唠的!),一直想邀请他来,因为他的经历实在是太有趣了。在牛津大学研究中国元代历史,在中国前后呆了整整10年(广州-台湾-北京),中文非常流利,从中国回到英国现在在做TikTok直播电商。 本期我们主要聊了聊他“非线性”的人生经历,多元文化背景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英国的社会底层价值观和中国的区别,英国直播电商发展土壤和未来空间。本期会听到: 03:20 因为宿醉才选择学中国历史? 07:05 在中国的三年:哪个城市最喜欢? 12:05 关于语言——语言只是工具,帮助我们解锁一个不一样的文化 21:10 回到英国做直播电商——英国市场需要多久会接受直播带货? 25:30 中国和英国创业公司环境的不同 28:06 来中国之后最大的“Culture Shock"——中国和英国到底哪个国家比较“快”? 35:45 英国为什么很难接受新事物? 38:53 英国的教育体系为什么好? 43:30 英国“不卷”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也有硬币的两面 46:25 中国直播电商的发展速度为什么在英国不work?——因为英国人没那么“爱钱”? (感冒了有点咳嗽喷麦!对不起大家!) 片头片尾:Let it be (from The Beatles) 最后社恐贴一个群二维码吧,作为一个小的社交实验,对年轻人关注的各种工作职场/中西文化/教育/商业等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随缘佛系入群唠嗑,找一找有共同话题的新朋友~~
当代都市年轻人对大理总有一种精神乌托邦的执念,最近刘亦菲的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让很多人很想离职去大理,但是在大理真正的旅居生活是不是真的像电视剧里一样自由浪漫?自由职业能不能养得活自己?家人的眼光怎么应对?大理到底是人生的短期驿站还是长期的逃离? 这期我请到的嘉宾是我的十年闺蜜阿晴,工作之前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清华本科&伦敦政经硕士毕业的“乖乖女”,但是工作后却选择更加离经叛道地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在大理旅居探索创新自然疗愈。我们聊下来的感受是,大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正义的摆烂”,其实去大理并不是必要条件,找到人生的自洽和内心的方向才是本质。 这期我们的闺蜜聊天会聊到: 03:10 为什么决定去大理? 06:00 在大理旅居的日常一天 09:00 回到自然,产生连接——在大理做自然疗愈 13:40 大理折叠?大理更像是城市和田园的结合体 17:00 在大理可以做什么工作? 21:00 大理是人生的驿站还是长期的栖息地? 25:45 大理的魅力在于——未知和失序是正义的,我们有权利选择什么都不做 28:47 人生阶段像沙漏,输入和输出是自然交替的 33:07 怎么应对来自家人的压力和不理解? 44:00 去大理不是必须的,不在大理也可以追求内心的自洽和独立 最后社恐贴一个群二维码吧,作为一个小的社交实验,对年轻人关注的各种工作职场/中西文化/教育/商业等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随缘佛系入群唠嗑,找一找有共同话题的新朋友~~
今天是一期和@Revolutionary Road 温丸子 两位脚后跟主播的梦幻联动唠嗑。温丸子是我在英国一起外派的同事,是个非常文科的理科生。我一直觉得她有很强的个人魅力,敢想敢做,对自己喜欢什么很清楚,和她一起录播客也张罗了很久。 丸子本科在复旦学生物,我在清华学新闻,现在殊途同归都在英国做电商,好像现在做的事情和本科学的专业都没什么太大关系。所以我们一起反思了下名校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带给今天职场中的我们什么影响,我们的教育又缺失了什么: *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国内清北复交高等教育到底教给我们了什么; * 最理想的终生教育路径是什么; * 应试教育在对我们后来的职场发展中留下来哪些影子; * 西方教育下的职场人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本期音乐:《路过人间》-by 郁可唯
今天这集比较特殊,嘉宾是我的老公,他最近从香港飞来伦敦陪我过圣诞+跨年(极大缓解了我的空虚焦虑,感谢他!)。我们在本科都在清华,当时虽然同一级但并不认识,研究生一起保研到北大才开始恋爱,5年后结婚,今年刚刚满一年。在新婚的一年内,我们算了下,竟然有半年时间都在异国。这一期也是个年末回顾,和这位理工直男认真聊聊结婚这一年的感受,怎么看待异国和婚姻中的空间感,以及2022年过得怎么样。说实话,录这期播客的过程我真的很享受,第一次发现录播客是一个很棒的沟通方式,我在录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我们在对待这段关系时的认真和契合,让我更珍惜眼前的这个人,很幸福。 但其实我们还是婚姻小白,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内含一点点狗粮可能,见笑了~~
今天没有嘉宾!因为我小🐑人儿了,在无聊居家中。生病了不敢作,今天不喝酒了,喝个暖呼呼的热巧克力。说来也是神奇,今年3月-7月在英国没有🐑,结果这次蹦迪看球作大发了,竟然还和国内同频了。这次就和大家随意聊聊英国现在的疫情怎么样了,以及我最近在养病中都在做什么,煲了什么剧,看了什么书。大家容忍下安陵容沙哑的嗓音哈哈哈~ 片头片尾:《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风吹半夏插曲,from买辣椒也用券) 01:20 放弃抗疫一年之后,英国现在是什么状态? 03:40 在英国成为小阳人的症状 09:25 居家煲剧《风吹半夏》带给我哪些思考 14:37 最近在读《自洽》——君合律所的合伙人史欣悦律师,一点点读书笔记
今天邀请到的是好朋友Luxi,在我伦敦的家里喝苹果西打(Cider)配东北铁锅炖哈哈。Luxi是瑞士华裔,从小在瑞士长大,三年前回中国读书和工作,一直对中国的发展环境和速度很向往。不巧的是回国追梦之后赶上疫情,所以现在又回到英国工作。所以Luxi一直都是以双重文化身份在中国和欧洲两边探索职业机会,她面临的一些课题都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录制的时候赶上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世界杯淘汰赛即将开场,所以结尾比较仓促,大家海涵 :) BGM: 《I dreamed a dream》 (最近这周狂补《悲惨世界》做情绪出口大家懂得都懂) 01:00 今年从中国到英国工作是怎样的感受? 04:40 作为外籍华裔,在中国公司的海外业务工作,会面临双重文化差异冲击? 07:43 欧洲人怎么看中国出海公司?中国的员工应该融入本地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 10:35 欧洲和中国的商业环境、创业土壤有哪些区别? 14:00 回顾2022,最兴奋和最低落的时刻是什么? 15:24 给自己的2022打几分?
酒后人类观察家第一期开播了(撒花~) 今天喝的是很适合降温的伦敦热红酒。嘉宾是现在伦敦互联网大厂工作了两年的同事BY。在此之前他在美国学习工作7年,在日本1年。是个有着多国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有意思的文化融合体。今天和他聊的是,他心目中的美国、英国的社会文化、职场特色,以及作为国际打工人他自己的文化认同。 02:20 英国和美国社会文化有什么区别? 15:50 欧美的职场文化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24:00 经历了多元文化背景,怎么定义自己的认同? 27:00 卷还是躺——如何选择之后生活的环境? 音乐:Blame it on me (George Ezra)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