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机构在输电网络总输电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向市场主体提供一定的输电权限。只有获取了一定的输电权限的市场主体,才能在电能交易中跨区域输送一定量的电能。 按照结算方式,输电权可分为金融输电权和物理输电权。
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公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优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产能规模和布局,实施台账管理、动态监控、分类处置。
北方工业大学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李建林、姜冶蓉、方知进三位专家,对我国近期的储能政策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新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给售电带来更清晰、更成熟、更专业的市场前景。
挥手告别2021,迎接2022年的到来,盘点2021年光伏圈的十大关键词。 1、“双碳”目标 2、新型电力系统 3、涨价 4、整县 5、100GW风光大基地 6、两个一体化 7、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8、新竞合 9、科创板 10、碳交易
2021年12月29日,国家能源局、农村农业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发布了国能发规划【2021】66号文《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 1.支持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采取“公司+村镇+农户”等模式,建设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配置一定比例储能,自发自用、就地消纳,余电上网。 2.在县域工业园区、农村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探索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体系。 3.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农村能源建设领域。
电力市场政策的高频变化,用电客户来不及了解消化政策,就被卷入这改革的大潮中,用电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做好服务,是我们电力从业者最根本的要求。 让客户放心、省心、省钱,才能真正能对客户产生黏性。
2021年,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六个年头,这一年,正加速进入电力市场化时代。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现货试点”成为焦点,各地纷纷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方案,国家能源局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跨省区交易,电力现货试点扩围。下半年,“拉闸限电”“能耗双控”“涨电价”“亏损”“正价差”“电价改革”“电网企业代购电”等成为业内人的“热搜词”…… 1.新一轮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 2.现货试点扩围、省间现货加速推进 3.新版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布 4.电网代理购电政策落地 5.绿色电力交易开市 6.全国碳市场首次启动 7.可再生能源消纳取得突破性进展 8.电力现货下的高电价事件 9.“煤电联动”机制扩围 10.广东电力市场改为“绝对价格模式”
电力辅助服务包括:有功平衡服务、无功平衡服务、事故应急及恢复服务。 1.有功平衡服务包括:调频、调峰、备用、转动惯量、爬坡等电力辅助服务。 2.无功平衡服务包括:自动电压控制、调相运行。 3.事故应急及恢复服务包括:稳定切机服务、稳定切复核服务、黑启服务。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与电力现货市场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个市场具有强耦合性、有功功率互补性、经济互斥性的内在联系。
电力现货市场因电力的特殊性,而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争议性。 电能具有难以储存的特殊性、具有服从基尔霍夫定律的特殊性、具有电能量与辅助服务相互依存的特殊性、具有快速传播的特殊性。
电力现货的主要特征:现货市场是竞争性市场,具有实物交易的属性,交易周期要尽可能短,交易与交割是分别完成的。 现货市场按交易时间一般分为: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