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科学》杂志2021年度“最美科学阅读”主榜单图书 ※ 每一天睁开眼,我们就在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我们的眼睛究竟是如何承载这个世界的信息的,又是如何传递到我们的大脑的?人人都说眼睛是心灵和灵魂的窗户,这又是为什么? 在人群中要找一张熟悉的脸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我们习以为 常。但是人类是怎么办到这件事的,这是科学界最重要的谜题之一 。我们大脑的运作有三分之一与视觉相关。基本上,科学家要讲清楚人类是如何看见感知人事物的,背后牵连到人类独特的认知本能。 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眼科学家及脑神经科学家理查德·马斯兰在本书中试图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类如何透过双眼与大脑去感知、学习与记忆。 从光线射到视网膜,到脑部的神经网络如何把光线承载的信息转化成人脑可以辨识与运用的知识,到计算机算法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才能被称为“人工智能”,再到我们在回忆过去时为什么会呈现出一种第三人视角…… 这是一场深刻但并非不可知的探索,让我们一同探索我们的身体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吧。 理查德·马斯兰(Richard Masland):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眼科学家及脑神经科学家,主要研究对象为视网膜神经细胞,已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对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失明的逆转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顾金涛: 1995年出生,从小喜欢动物和自然,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为上海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候选人,方向为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
06 生物学思维是理解复杂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不要被表象迷惑 / 以欣慰感看待不理解的事物 / 谦卑之心 + 迭代的生物学思维
05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 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生物学思维的 3 个原因/ 技术领域的“生物学家”/ 当物理学遇见生物学 / 复杂性科学的视角 / 思维方式的进化 / 我们需要通才
04 令人费解的 bug 并不是所有 bug 都能被消除 / 从错误中学习 / 像生物学家一样思考
03 为什么复杂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力不从心的大脑 / 认知的极限 / 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02 复杂系统形成的 4 个原因 原因 1:吸积 / 原因 2:交互 / 原因 3:必须处理的例外情况 / 原因 4:普遍的稀有事物 / 越来越多的复杂系统
01 欢迎来到这个纠缠的时代 什么是复杂系统 / 从“启蒙时代”到“纠缠时代”/ 抽象的局限 /
● 人类的技术,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为什么复杂的技术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 生物学思维和物理学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而复杂的技术系统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因此用生物学思维理解技术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 ● 认识复杂系统的正确态度是: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要努力克服我们的无知;一旦理解了某个事物,也不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 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塞缪尔·阿贝斯曼用《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悉复杂世界的思考方式,告诉我们不必害怕。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汪丁丁,《连线》创始主编、畅销书《失控》作者凯文·凯利,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美国数学家、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畅销书《同步》作者斯蒂芬·斯托加茨等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圣塔菲书系又一重磅新书! ● 复杂性科学研究专家、应用数学家、计算生物学家。 ● 2008 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考夫曼基金会高级学者。 ●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连线》《大西洋月刊》等特约撰稿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