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次和汤包包老师聊“还原剧团”,一人一故事的即兴表演,是在2个月前。 那是我们节目录制史上,第一次,唯一一次(当然也希望它是最后一次的)录制事故。 分享了两个小时的内容,却只录了开头的20分钟。 拗不过一些执念,还是把汤包包请了过来,和我们的新任主播Lucia一起交流。 这是一期,现场录制的时候,两位女主播被感动到泪目的聊天。 或许被制作成录音后,流失了人与人面对面的呼吸感,现场情感的流淌会被削弱许多。 尽情的嘲笑我们吧,哈哈,我们就是一群容易被挑动的,爱哭鬼!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汤包包,还原剧团团员,及友台《城市药丸》主播 【摘要】 什么是“一人一故事”? 什么类型的空间会比较适合一人一故事? 我们如何看待以演出形式出现的,原本作为心理疗愈的一人一故事?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当演员个体验经验与戏剧剧情矛盾,戏剧成为了一场辩论。 哪些话题是观众最容易触及观众的? 一个偶然组建起来的剧团,做了很奢侈的事情:一个剧团一次只为一个人演出。 一人一故事,对演员也意味着“得到”。 如何培养演员们的默契? 素人给素人表演,不想精进业务能力的话,自然生长也很好。 艺术是时间的结晶,时间可以珍惜,但也可以放任其流逝。 一场最好的演出,不会留下照片。 一人一故事,我们永远期待下一个故事。 【本期音乐】 Forever Young - 艾怡良 如果我是一首歌 - 岺宁儿 【本期票根】 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还原剧团”,关注“一人一故事”戏剧项目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Lucia,内容行业从业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写在前面: 本期节目的重点,是向你安利《深渊》这部话剧。 尽管我们努力克制了大幅剧透,但还是会对首次观演的体验有可预见的折损。 恰好,在本期节目播出时,二轮演出已经开票啦~ 2020年12月10日-13日,《深渊》将登陆上海大剧院。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且相信我们的taste的话,这里建议抢票并收藏本期节目,或者在前往剧场前放空脑袋忘记我们的那些讨论,看完再听或许会有更多惊喜。 引言: 我对《深渊》,本未抱太高的期待。 今年突如其来的风波,让剧场业深受打击。即使年中剧场微微回暖,舞台上呈现的也多是些复演的、稳妥的,同时也缺乏些新意的作品。 更何况,“进剧场”是有惯性的。一旦太久不去看戏,对舞台的热情与期待,难免会有所消退。 而《深渊》,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横空出世。 在一刷《深渊》时,我久违地在剧场里落泪。是被剧中细腻的人物情感所打动,更是为自己能看到这样精彩的原创作品而激动。 散场后,我疯狂向好友们安利,甚至扬言“这部作品你一定要看!哪怕我来报销你也要去看!” 于是,就有了这样轻松愉快的一期好友聊天。 《深渊》好在哪?好在剧情的一波三折,好在道具舞美的精益求精,好在戏剧舞台上影像直播化的先锋探索。 但更令我感动的,是戏剧人们没有被今年的困难所打倒,依然坚持着他们的艺术追求与天马行空的创意。 同时,过去半年戏剧行业被迫对“影像化”的尝试反而被导演幻化成这部剧中厉害的武器。 具体有多厉害,请您走进剧场,自己体会~ 注:12月10日~13日,《深渊》将登陆上海大剧院; 即使错过了这两次,我相信这样优秀的作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与你我再会! by 大卫 【嘉宾介绍】 Lucia,内容行业从业者(一见如故,本期后成为“撕票”的常驻主播) 【摘要】 我们如何评价《深渊》?——可能是2020年看过的最好的原创话剧。 剧透警告!!!场刊剧情介绍:4分50秒-8分。 看完《深渊》时,整体感受怎么样? 一个有【现场感】的【悬疑】【话剧】作品,是我们评价《深渊》的大前提。 没有一句台词的开场,巧妙的舞美,让观众迅速浸入《深渊》的世界。 舞台上的大屏是第二个焦点,无论是实时转播还是提前录播,都成功为话剧营造了“窥视感”。 现在再回想《深渊》,一定要聊的点是?花絮纪录片、重庆话、有深度的话题。 《深渊》,一部精彩却很难安利的作品——戏剧很精彩,话语很苍白。 由《深渊》探讨的话题,聊聊剧场对深刻话题的意义。 对这部剧里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看完《深渊》,发现原来我们的国产原创戏剧,已经达到的这样的高度。 【本期音乐】 Enemy - Anti-General / RYOTA 片山凉太 / 朱婧汐Akini Jing 人間地獄 - Anti-General 【本期票根】 强烈安利的原创话剧:《深渊》 大卫认为华语戏剧史上第一名的戏剧:《暗恋桃花源》 反应社会问题的音乐剧:《Rent》 本土化的海外著名剧目:《安魂曲》 实验剧目:《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疫情,把世界突然隔了开来。 但也,送回来了很多,远方的朋友。 在收到,“乌镇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等陆续取消、境外演出团体无法来到国内演出消息的同时,通过嘉宾白菜过去三年的经历,却听到了很多形式多样的、各种类型的剧团,正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种当下奇特的反差感,让人不只是该不该庆幸。 虽然身处纽约boardway中心,但白菜分享给我们的那些,看似冷门的、小众的团体,反而让我们更加动容。 戏剧的意义,或许正在于,突破我们的日常,让更多看似不会相遇的人,产生联结,静待化学反应。 谢谢我们的嘉宾,带我们看到这些,可爱的事,真诚的人。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白菜,哥伦比亚大学戏剧制作MFA在读,视觉艺术实践者。 【摘要】 过去三年,看过印象最深的剧是什么? 由十个素人演员出演,拥有治愈和连结的力量的互动即兴戏剧:《Choice》。 “割裂的”Actor和Audience,“观察着的”Performer和Spectator。 沉浸式戏剧的本质,是交互和体验,但“沉浸式”的标签则被滥用了。 看一场戏,什么时候算“开始看戏”? 看一场脱胎于一盘六十年前的录像带的,真正的“沉浸式”观剧。 好的戏剧创作,应该有交互或经历设计的能力。 演员都是小朋友,用孩子的视角审视成人世界的荒谬的话剧:《轻松五章》(Five Easy Pieces)。 为什么说,Puppet Show(木偶剧)并不只是给儿童看的?。 Puppet Show是给大人看的童话,以此能收获简单的快乐。 聊一聊“最好吃”的一些演出:看演出还包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Treat others:“戏剧”和“吃”都是以非文本的方式传递能量和爱。 从欧丁剧团聊起,说一说剧团的故事。 真正的剧,是“真的”故事。 想做的事:打破第四堵墙,然后引导大家去相遇。 La Mama E.T.C. (New York City) Club,通过卖咖啡,养活了一群艺术家的地方。 把生活成本降低,把艺术创作升高。 【本期音乐】 いつも何度でも - 木村弓 Omar Sharif - Katrina Lenk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邀请白菜来做嘉宾,最早是出于私心。 毕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戏剧制作MFA研究生,是距离百老汇最近,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排名最靠前的戏剧专业之一。 自己没能坐在教室里听课,就想借着别人的经历,熏一熏。 没成想,两个小时聊完,出现了“百老汇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既视感。 原以为会聊许多哲学、创作、流派,没想到聊了许多,“如何要钱”“如何筹款”“如何给演员发工资”的话题…… 这是一期,有料的节目, 如果你想了解百老汇的运作,也曾想过要不要去国外念戏剧制作,或是说,对什么是戏剧制作感兴趣,都可以通过前人的体验,了解一二。 没有一个行业,运作起来是简单的。 即便,她看起来,已经离“白日做梦”,如此接近了。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白菜,哥伦比亚大学戏剧制作MFA在读,视觉艺术实践者。 【摘要】 作为一年只招九个人的专业,哥大都招了什么样的人? 聊聊关于申请的“迷之自信”和“直觉”。 哥大戏剧管理与制作专业,都会教些什么? “找人要钱”是一门认真而重要的学问。 在一年看过一百五十场戏之后,会有什么体验或发现? 喜欢戏剧的人,都是很虔诚的人。 一种视角、让世界更美好、相遇、新的创意、寻找刺激……我们喜欢戏剧的理由。 一人一故事——用别人的视角来讲自己的故事。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在纽约学戏剧,因此带来很大的人生价值观的改变。 想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先成为一个好的人。 聊聊那些“Just do it”的时刻。 为什么不喜欢百老汇? 除了百老汇之外,还有很多很好的故事。 什么是制作人,什么是是好的制作人? 什么样的人可以合作,什么样的人不能? 在哥大读完戏剧之后,未来想要做什么? 【本期音乐】 Bibbidi Bobbidi Boo - 手嶌葵 Something Different - Katrina Lenk / Tony Shalhoub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这是特别节目——early-bird展览早鸟票的第二期。 在这一期,我们增加了更多的讨论,也输出了更多个人观点。 不知你对这样的交流方式感觉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反馈~ 在这一期,我们的步伐也走出上海,实地打卡了一个北京的展览。 国庆期间,你是否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看了一些印象深刻的展览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为各地线下活动爱好者们,尝百草,是我们的目标! 谢谢大家~ By 大卫 【专栏主播】 斐同学,自称艺术民工的艺术行业从业者 【本期票根】 《伊丽莎白·佩顿:练习》 时间:2020.8.15——2020.11.29 10:00-19:00 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费用:60-110元 备注:不用预约,需要在官方小程序购票 一句话:一个曾“活在传说中”的艺术家,一场“飘逸”的肖像展;喜爱肖像绘画作品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 时间:2020.7.31——2020.11.15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费用:免费 备注:不用预约 一句话:有展出历年的作品,但其实不必带着学习或梳理的心态去看这次的展。 《“米修与木心”作品展》 时间:2020.9.9——2020.10.11(已结束)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费用:免费 备注:10.14-12.15巡展移至乌镇木心美术馆 一句话:呈现了米修与木心的内在关联与不同;均是自我放逐的流浪者们。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 时间:2020.9.17——2021.1.3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Bund One Art Museum 费用:优惠票158元,通票218元 备注:不用预约,但人超多 一句话:莫奈《日出·印象》真迹首次来到中国展出。 《<木构复兴>-K11建筑艺术节》 时间:2020.8.15——2020.10.18 10:00-20:00(19:30停止入场) 地点:chi K11美术馆 费用:网络单人票100元,网络双人票160元,现场优惠票69元(学生、教师可购买) 备注:不用预约 一句话:非常惊喜的展览,一个室内大型水装置串联起了各个展项与参观路径,诗意中带着传统文化内涵,一气呵成。 【本期音乐】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III. Allegro scherzando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本期主创】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这是一期,有奖品,送福利的节目! 至于,怎么争取这个福利,怎么获得这份惊喜, 此处不剧透。 听完,你会懂~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魏嘉毅,“好戏”主理人,资深戏剧人。 【摘要】 “表演”面向演员,那对坐在办公室的社畜有什么帮助? “表演”并不只面向演员,而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的基础技能。 如何判断演技的好坏? “没皮没脸”是更信任自己,好的表演是“让人相信”。 《演员的自我修养》:职业导演的工作笔记,小白入门建议放弃。 “表演”这件事究竟是在干什么?认知和倾听,行动(act)和沟通。 学习表演,让我们更清醒地认知和分析自己,也更容易了解他人的反馈。 二三十岁才开始学表演,会不会太晚了? 年龄增长带来社会身份,社会身份会束缚和塑造我们,但不能阻止我们认识自己。 表演课=情商课?在“表达”这件事上,或许是相通的。 优秀的演员能把握和调动自己的情绪,但这一点对普通人来说同样重要。 身体上的抗争能帮助人调动内在的愤怒情绪,而这也正是表演课(表演训练)存在的意义。 认知和倾听,HR给你做的入职培训小课堂第一课。 Yes,And!Drama Game:不要习惯性拒绝别人(Yes),然后顺着给到(And)。 在舞台上表演,活不止两次。 表演易学难精,但哪怕只是从中收获快乐,就已经足够。 在舞台上,会有人为你鼓掌。 【限时福利】 节目放出的五天之内,在小宇宙评论区po出你对表演的理解,被魏老板pick就可以获得体验课名额哦~! 【本期音乐】 矛盾综合体 - 李上安 Joker - Dax 【本期票根】 魏老板的表演课:每周,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带领没有表演经验的朋友们去表达和输出。 魏老板的发声课:教你不再用嗓子说话的省力方法。 猫眼搜索:好戏工作坊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金钱世界》原本并不在我近期必看的戏剧list里。 因为,在聊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的那期里,汤包老师留言说,欢迎去同样是沉浸式戏剧的《金钱世界》体验一下,于是赶紧买了票,赶一趟末班车。 我看的那一场,汤包老师不在,结束之后,我给当时还只是网友、没有见过面的汤包老师疯狂留言:“太好玩了!真的是太好玩了!” 汤包老师,表示无语…… 大多数时候,看完一出戏,你至少该用,“好看”来表达吧……哈哈哈! 是的,《金钱世界》这个作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玩了一场游戏。 我很难定义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戏剧,它是只有你自己“玩过”一次,才能懂的体验。 除了在中国市场,《金钱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念不出作品名字的作品。 戏剧《金钱世界》=《£¥€$》=《LIES》 实话说,在整场演出最后暗灯的那一刹那,听着荷官们用平静的语气念着下面这段独白: “让我们,忘记那些高回报的投资,忘记那些金钱泡沫,回到1:1回报的,专注于实业的社会吧。” 在那个空间里,我几度哽咽。 狂热这件事情,是会传染的;但冷静,脚踏实地,在狂热面前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谁不想拥有更多的钱,只要和钱相关,瞬间就是人间观察现场,即便手握的是虚拟的“钱”。 《金钱世界》,是演出还是游戏? 这部剧,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你的金钱观是什么? 你怎么看待钱,和赚钱这件事? …… 如果你还没有“玩”过这个游戏,甚至,你未必有机会玩,也没关系。 不妨,用“听”的,和我们,一起琢磨,这些话题。 反正……我们……也还……没有……答案……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汤包包,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的演员及友台《城市药丸》主播。 【摘要】 为什么不应该把《金钱世界》的演员称之为NPC? 作为观众,如何正确地打开《金钱世界》?(剧透警告!) 作为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与其他沉浸式戏剧有什么不同? 两极分化的评论:我们生活在摇骰子的世界;“游戏结束,请您回到现实生活中。” 钱是真实的吗:“信任”让钱变得真实,有几分怀疑就有几分泡沫。 作为演员,刚接触《金钱世界》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不建议包场:和熟人“玩”,会把《金钱世界》变成另一出戏。 独家复盘!表演时,作为观众可能忽视的关键点? 复旦金融的研究生们,在《金钱世界》中破产。 在《金钱世界》中演出,会对自己的金钱观产生影响吗? 《金钱世界》=《£¥€$》=《LIES》 《疑案追声》:灵感来源是《Sleep no more》的听觉游戏。 是人性的游戏,还是男性的游戏? “钱”作为一种欲望的隐喻,在游戏中仍能激发人的本性。 【本期音乐】 Mr. Bentley - KnowKnow / Higher Brothers If I were a rich man - 音乐剧《Fiddler on the Roof》 【本期票根】 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 很久之前就聊过的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 灵感来源是《Sleep no more》的全靠听觉的游戏:《疑案追声》 一场没有演员的戏剧:《遥感城市》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新栏目的,一月一次的戏剧推荐——playbill 戏剧节目单。 节目里,我们请来了戏剧公众号“好戏”的主理人,魏老板来常驻。 本着,看过的才有发言权,我们尽量以彼此看过的演出体验,从一个观众和行业从业者的台前幕后视角,和大家分享。 相较于往常,优先选择“海外大片”,疫情之后,迎来了“国产保护年”。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内这些积累的作品时,真切地感受到,这几年国内创作者们的成长。我们欠自己人一堆戏票。 这期节目,是9月中旬录制的,录制结束后的一周里,剧场开放到了75%。 这一周里,我们还分别看了讲述原创音乐剧创作的《蛋壳里的心跳》和今年神作话剧《深渊》。 这两部,我们将在未来几周里,陆续细聊。 剧透说,看完之后,不是满含热泪,就是久久不能平复心情,需要缓很久的那种充盈。 剧场的复苏,慢慢开始了,真好。 By 唐小友 【本期嘉宾】 魏嘉毅:“好戏”主理人,资深戏剧人。 【本期票根】 《永不消逝的电波》,口碑好是有原因的,看过的人都说好,唯一的缺点就是,票很难买!!! 《逆时光呐喊》,音乐剧演员刘令飞来演话剧,同时强烈推荐演员杨峰,原创作品。 《阿波罗尼亚》,三男主卡司,形式新鲜,“回转寿司型”听歌看舞蹈,买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多次前往,多种组合。总之,是字面意义上的【好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改编美国科幻作家的同名小说,韩国版创作团队的中国团队出品,成品精致,卡司唱功在线,画风清爽,值得一试。 《微戏剧》线上邀请展,B站搜索,“中国大戏院”账号,可回看各种完整作品。 《水中之书》,国产官摄出品,即将上线全国剧院大屏幕。 吐槽: 《梵高》,总之,大老师没看完,半场撤退,人生唯二。 《摇滚红与黑》线上版,emmm…5毛桌面3D上餐… 音乐Live Show: 小雨乐队 牢铝乐队 鲸鱼马戏团 【本期音乐】 I Wanna Be a Producer - Time Square Singers 归牧 - 小雨乐队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 我们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疫情期间,盘桓在家里,花了一周时间整理家里的书橱。 和手机歌单、淘宝购物车比起来,家里的书橱,更像是一个“怕被别人翻到”的存在。 这是一期,因为线下书展、书店、买书的体验而聊起的节目。 和花上半天/一天,就能消化的演出、展览比起来,看书如今却成了更奢侈的事情。 感谢小熊和我们分享爱书人的故事。 少则一两天,多则花上十天半个月,才能读完的一本书。 盘它,成了陌生人之间闻味道嗅出彼此,联结更深入的一种方式。 By 唐小友 【本期嘉宾】 小熊:并不废柴的《废柴联盟》 播客主播 【本期票根】 先聊聊我们去过的书展 线上电子书和线下逛书店,你是哪一派? 买到书后,你会在上面写字吗?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二手书? 整理书橱是翻捡记忆的过程 私藏书店,在线推荐! 为什么我们依旧喜欢线下书店和纸质书 书店是“探索式”的重要场景 书橱是一个人的一部分 读书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最近在看什么书? -《食物探险者》(跑遍全球的植物学家如何改变美国人的饮食)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lrvin Yalom教授写给新一代治疗师的信)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 【本期音乐】 琵琶语 – 赵聪 酒狂 – 龚一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App、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这是新栏目的第一期尝试。 特别节目——early-bird 展览早鸟票。 从9月起,我们将开设两档特别节目,分别叫【early-bird展览早鸟票】和【playbill戏剧节目单】。 节目中,我们将与常驻嘉宾主播,一起分享近期看过的、或值得期待的线下活动,当然也包括一些吐槽。 作为第一期节目,还有诸多尝试摸索,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当然,也欢迎试听,并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想听到什么类型的内容,或是,想“听”哪些展览。 为北上广各地的线下活动爱好者们,尝百草,是我们的目标,嗯~ 谢谢大家~ by 唐小友 【专栏主播】 斐同学,自称艺术民工的艺术行业从业者 【本期票根】 《梦回江户——浮世绘艺术大展》 时间:2020.7.3-2020.11.8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上海中山东一路1号2楼Bund One Art Museum 费用:118元(现场通票) 备注:不需要预约 一句话:近期国内最全的浮世绘主题展览,对此类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值得一看。 《行为的痕迹:龙美术馆亚洲抽象艺术馆藏展》 时间:2020.5.21—2020.8.23 展览已延期 周二至周日 10:00-21:00 地点: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展厅 费用:60元(除了特展以外的通票)本周结束 备注:预约参观 一句话:带着策展人的动线设计看这个展览,配合作品旁白的白色小卡片看会更有深意。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时间:2020.7.25-2020.10.18 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二楼 费用:单人通票118元、双人通票236元 备注:不用预约 一句话:鲍勃迪伦粉不容错过,想看一个音乐家的绘画和手工艺天赋,值得前往。 《abC艺术书展》 时间:2020.9.3-2020.9.6 10:00-18:00 地点:OCAT上海馆,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 费用:70元 备注:不用预约 一句话:对艺术书、艺术家书、艺术收工周边、画册出版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当成一个集市或专业交流平台来逛。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 时间:2020.07.31-2020.11.15 周二至周日11:00-19:00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2楼 费用:免费 备注:不用预约 一句话:对错过了过去历届上海双年展,又很感兴趣的朋友来说,可以一网打尽。 《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 时间:2020.07.28-2020.10.04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8月每个周末增开夜场10:00-21:00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费用:70元/ 医护人员免费 备注:需预约看展 一句话:建议每个做branding的人都去看。 最近看过的,想吐槽的展览? -某88.88票价的展览:让人失望的策展规划和场馆设置。 -某产品还没到齐就开始卖票的展览。 【本期音乐】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III. Allegro scherzando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这是一期,借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重映,聊心中所爱,聚日常好友的节目。 “哈利·波特一代”,说的就是我们! 作为和哈利·波特一起成长起来的麻瓜,请注意,这期节目,没有任何“干货”。 对于这个主题,因为有太多“哈迷”做功课,有太多知识点已经被反复提及,我们自觉无法给出更多的“你可能不知道的信息”。 因此,只想分享一些回忆和体验,那些让哈利波特从想象,变成“相信它确实存在的”的精彩瞬间。 哈利·波特的线下世界,是全世界一起造的一场梦。 这场梦里,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愿意相信这个梦是真的。 或许,这就是成年人的避难所,长大后的加油站。 “如果你生于1985到1998年之间,请记得你的霍格沃兹入学通知书之所以没寄到,是因为伏地魔抹去了政府文件中这期间出生的麻瓜巫师记录。” — —J.K.罗琳 即便如此,对魔法的热血,也从不会冷。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Erica,《哈利·波特》资深围观者。 【摘要】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没想到自己会看哭。 “当年”我们痴迷哈利·波特的回忆——谁还没看过盗版书呢! 《哈利·波特》里,最喜欢的情节或片段是?成为巫师前、黄油啤酒和魔杖。 《哈利·波特》的话剧,讲了下一代们的故事。 《哈利·波特》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个梦的现实版,一种寄托,一个宇宙。 #那些哈利·波特教会我们的事# 《哈利·波特》的logo越来越暗,暗示了人生越长大越难? 书中人物的命运,是既定的吗? “命运”和“选择”,会映射到我们的经历中,从而感动我们。 友情里最重要的是什么?信任、包容、真实和放松。 《哈利·波特》中,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探讨爱情和亲密关系,突然的感情戏。 从小到现在,都在哪些地方为《哈利·波特》花过钱? 祝福大家能找到一个能称之为“家”的地方。 【本期音乐】 The Potter Waltz –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edwig’s Theme -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本期票根】 《哈利·波特》全集全系列全院线!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坦白说,《Hamilton》这个话题,我们徘徊了很久,录了两次,一直不敢往外放。 因为围绕这部音乐剧圈的“当红炸子鸡”,我们明知道绕不开,有太多想聊的点,但每一个点又好像被许多人已经聊了很多遍。 从制作、政治背景、创作故事、艺术表现等等…… 这样一个充满多角度,无限厚度的作品,在它面前,实在是有些不知道从何下手,不敢随便下嘴。 于是,最后只想说,抛开背后的一切,单纯地从“观看的感觉”来分享。 作为一个观众,不管是你是谁,是什么背景,“观众”是我们看东西的,第一身份。 “看的时候,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是最真实,最值得探讨的部分。 更何况,在国内在剧院刚刚开门,在海外的剧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门的当下。 我们比平时任何时候,都更需要《Hamilton》。 Disney+和林漫威,把《Hamilton》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无疑是用2016年的那个舞台,让我们回忆起剧场的魅力——凝视历史,从艺术中获得勇气。 记得,《Hamilton》的歌词里有这么一段: Hey yo, I'm just like my country 我就和我的国家一样 I'm young, scrappy and hungry 年轻,好斗,迫切之极 And I'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 我绝不放过这次良机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徐栋,法国音乐剧专业毕业的,音乐剧演员 【摘要】 看Hamilton,你会打几分。 Disney+的官摄,让戏剧圈的人在年中出现了一种过年的感觉。 Hamilton本身具有一些革命性。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音乐剧TOP3。 每分钟出144个单词的剧,信息量之大,建议重复看几遍慢慢消化。 rap这种形式,帮助Hamilton这个急性子的人,十天当成一天来度过。 开场用一首歌讲述主人公的一生,林漫威全程用许多细节致敬桑爷。 “这是我很少见的,看音乐剧之前,需要做功课的作品。”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环境,创作环境对好作品的滋养,让人羡慕。 Hamilton以当下的美国状态来组合,讲当下美国的故事。 初卡的演员班底,是这部剧的另一种维度的创作。 《Satisfied》,全组吹爆!最最喜欢! 林漫威,是我们心中,汉密尔顿的最佳男主,即便他唱得,emmm~~你懂~ 当一个作品的各个维度,都做到90分的时候,就容易出圈;《Hamilton》就是那种,就算演员垮了也没有关系的稳定产品。 英国本土化之后,改编的细节,如果演绎英王King的角色。 Disney+的影像技术拍摄,对这部剧的另一层处理,比现场跟多的细节,把华盛顿这个人物给立起来了。 “什么时候,我们也会做出一个,这样的作品。” 让我们先做出,《Dear Evan Hansen》这样的细腻内心的作品。 被两个音乐剧坑里的人疯狂安利的热情结尾。 【本期音乐】 Alexander Hamilton - Hamilton Cabinet Battle - Hamilton 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 Hamilton Satisfied - Hamilton You'll Be Back - Hamilton 【本期票根】 Hamilton 伦敦西区现场票 Hamilton 官摄版,by Disney+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视觉形象:小伙伴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App 、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