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百花也往往都被烤得不成样子,只有荷花给人清凉的感觉。最近北京的街头已经开始有人卖荷花的花苞或莲蓬,我们也来凑趣,和大家聊聊那些和荷花/莲花有关的歌曲。 本期选歌嘉宾姚炜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来自台湾乐团废五金唯一一张专辑《废五金》中的歌曲《Love, Lotus》。 本期歌单 * 1. 许巍 - 蓝莲花 @ 时光·漫步 (2002) * 2. 龙宽九段 - 莲花 @ 我听这种音乐的时候最爱你 (2004) * 3. 废五金 - Love, Lotus @ 废五金 (1998) * 4. LAMP IN TERREN - Water Lily @ The Naked Blues (2018) * 5. Wale Feat. Miguel - Lotus Flower Bomb @ Ambition (2011) * 6. Die Flippers - Lotosblume @ Lotosblume (1989) * 7. 张艺兴 - 莲 @ 莲 (2020) * 8. 凤凰传奇 - 荷塘月色 @ 我从草原来 (2010)
最近刚好看了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里面有位配角外号叫狼狗,既是「我」的朋友,又是村子里最坏最坏的孩子,监狱都进过好几次。每次进监狱还要给自己纹身,胸前就有纹有一只狼狗。二十多年前的台湾文学,几乎让人分不太清它讲的是台湾还是大陆,直到出现了「国中」的字眼,我才意识到故事发生的地点到底在哪里。 要知道《寂寞的游戏》讲述的是「我」14 岁的事情。假如袁哲生是在借小说写自己,那么不妨假设那一年是 1980 年。即便如此久远,14 岁的孩子在监狱进进出出,也着实超出了我的想象。 监狱这种东西,人人都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但它离大多数人都遥远了。知乎上能看到诸如「马上就要进监狱了,应该注意些什么」的问题,这种问题有一种玄幻感,它太不真实了。我猜很多人都幻想过监狱生活是什么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有「囚歌」来满足大家的幻想,而我爸爸正是囚歌爱好者之一,还连带着我,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在邻里之间表演「一不该,二不该」。 但我在整个童年乃至少年时期,都没有在脑中构筑出完整的监狱概念。九十年代的国产犯罪片野蛮生长,有的是赤裸裸(但现在看来依然是虚假)的监狱描写;我还去过旅顺监狱,那是比现在阴暗得多的存在。但是这些形象要么经过艺术加工,要么过于古早,总归朦朦胧胧。 我唯一能跟监狱贴上关系的地方,就是我有个高中同学在做狱警。不过跟他聊天的时候,貌似也聊不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来。 有人说,前段时间的上海和北京让人想到巨型的监狱。我想,离真正的监狱或许还远,不过人嘛,总是喜欢在比喻时做一些夸张的。 我不是那种在意身体自由的人——为了避免歧义,我的确切意思是,即便让我在一个小屋子里一直待着,只要供给足够健康的食物,足够供我消遣的文化品,以及一个社交管道让我可以跟别人交流,我也不会觉得太难受。再加上我有幸找了个还算能在短期内扛得住的工作,不至于生活艰难。于是,我在疫情搭建的「监狱」中虽说不能算快乐,却也还过得去。 去年,因为反杀霸凌者获刑 8 年的陈泗翰出狱了,我看了腾讯新闻对他的采访。很难想象一个在监狱里度过 8 年青春的人还能露出这么灿烂的笑容。不幸的陈泗翰原本已经过于不幸,作为优等生的他因为一个现在普遍会被认为是正当防卫的行为在当年被判成了故意伤害,想必就连监狱都因为同情他的不幸而对他施以了足够的怜悯。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些东西成为他身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时常在想,被关在家并不可怕,甚至我本人得了奥密克戎也不可怕,毕竟大多数人都只是轻症,可怕的是接连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我的室友,我的同事,我的邻居,我的单位,我的小区,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我连累,由此产生的道德和舆论压力更是会把人压垮。同样地,我想,对于陈泗翰来说,最让他痛苦的可能甚至不是他八年的「冤」狱,而是因为有犯罪记录而永远无法获得律师执业资格。 跟肉体的束缚相比,还是精神的限制更加让人头痛些。 艺术家们可能会比一般人更向往自由,面对任何一种形式的限制和束缚,他们都比一般人更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于是林奕匡说自己是「时间的囚犯」,谢天笑说自己是「笼中鸟」,宋岳庭说生活就是一种挣扎。 或许我们总要做一只笼中鸟。从一层笼子中飞出,外面还有一层更大的笼子。 选歌嘉宾:Alt 本期节目的选歌嘉宾 Alt 选取的是苏紫旭 & The Paramecia 的《混乱之子》。Alt 是这样介绍的: 勺子老师给我主题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其实是重塑雕像的权利那首的《Boys in Cage》不过那首歌全网下架了,还是不要添乱了。 然后就莫名其妙地想到了苏紫旭的那句歌词:「赢家制定了规则,好让赢的一直赢输的一直输。」来自他 2019 年的专辑《混乱之子》的同名单曲《混乱之子》。 如果要写「命题作文」的解题思路的话,我认为,这首歌首先写的是一个困在某种无法逃脱的规则中的人,是具体的「囚徒」。同时,他也应该在书写在这个时代里那些逃无可逃的人,那些已经「聪明透顶」,但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即广义的「囚徒」。 这首歌很长,六分半钟(但是对比苏紫旭其他的歌来说,根本不算长)。在我看来,最抓耳的是节奏声部的部分:镲的声音很碎(个人觉得是那种有点年代感的镲),贝斯又很坚固。强行解释一下的话,个人觉得贝斯在扮演那个逃无可逃的时代底色,而那个有些年代感的镲则是那个试图想逃走 / 想扮演混乱之子本人。粗粝、生猛,但依旧被困住。不过苏的编曲向来特别复杂,把具体乐器拆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适。 同时附赠八卦一则:苏的贝斯早年间是生物竞赛保送的 p 大生院,但因为热爱音乐,最终在本科毕业前放弃“大好前途”,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音乐事业,平时弹吉他和贝斯,传说也是一位很不错的录音和混音师。 上述内容写完之后,才记得去搜索一下原来节目。发现小马老师在武汉解封那期已经选过《混乱之子》了,那就再加一首备选吧(这里告诉我们要早点查重)。 那首备选就是上周已经给大家听过的陈珊妮《捆缚》。 选歌嘉宾:阿立 本期选歌嘉宾阿立推荐的是 Primal Scream 的《Jailbird》。Primal Scream 在一首歌里融入了舞曲、摇滚、乡村和黑人元素,想必监狱中的老鸟就是这样,三教九流都见识过。 本期歌单 1. 林奕匡 - 时间的囚犯 @ Philosophy [EP] (2021) 2. 谢天笑 - 笼中鸟 @ 幻觉 (2013) 3. 宋岳庭 - Life's A Struggle @ Life's A Struggle (2003) 4. 苏紫旭&The Paramecia - 混乱之子 @ 混乱之子 (2019) 5. 志方あきこ - うみねこのなく頃に @ うみねこのなく頃に [EP] (2008) 6. Primal Scream - Jailbird @ Give Out But Don't Give Up (1994) 7. Soundgarden - Rusty Cage @ Badmotorfinger (1991) 8. 五月天 - 离开地球表面 @ 离开地球表面 (2007)
2020年以来,大家的生活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疫情仿佛一个巨大的牢笼,而我们则不定期地被抓进去关禁闭——被限制在国内、市内、小区内、乃至房间内。久而久之,心里也蒙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不知道何时才有真正的「自由」。这两期节目,我们与大家聊一聊那些和坐牢有关的歌曲,期盼自由早日回到大家身边。 选歌嘉宾 本期选歌嘉宾Alt推荐的是来自陈珊妮的《捆缚》,出自她最近刚刚发表的新专辑《调教》。以下是Alt同学关于这首歌的长篇论文: 这个歌名一听上去就很“囚徒”啊。 很显然,这是一首借用某字母圈活动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歌:“他人即是地狱”。当年萨德侯爵(后世以其名命名性虐癖[Sadismus])将“性欲与暴力宣扬为自我解放的途径”[1]。并解构爱情等一切神圣关系。这张专辑放在520这天发行,估计也在意图解构“爱情”,以及一些爱情背后所承载的东西。如果非常不合时宜,可以引用布莱希特:“是什么使人类保持活力?每天被拷打、窒息、惩罚、封口、压迫。人们能够保持活力,是多亏它出色地保持对其人性的压制。”[2] 其实有时候,被“捆绑”住,仅仅去满足那个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甚至实现之后还会有“奖励”,比起落入无尽的虚无之中,未必就不快乐,对吧? 这首歌铺底的节奏组很简单,又在无尽地反复,听感上也很符合被“捆绑”的主题。我个人感觉有点trap的感觉。我个人是推荐稍微有点喝醉的时候听:微醺能让你感受到这首歌物理性地敲打在你的神经上,酥麻,轻微不适,却又是愉快的。 [1] 语出:[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毛明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第130页。 [2] 语出:[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 黄灿然,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第158-159页。 本期歌单 * 1. 彭羚 - 囚鸟 @ 囚鸟 (1996) * 2. 许美静 - 铁窗 @ 遗憾 (1996) * 3. 宇多田ヒカル - Prisoner Of Love @ HEART STATION (2008) * 4. Miley Cyrus Feat. Dua Lipa - Prisoner @ Plastic Hearts (2020) * 5. 陈珊妮 - 捆缚 @ 调教 (2022) * 6. 齐豫 - 觉 (遥寄林觉民) @ 骆驼·飞鸟·鱼 (1997) * 7. 翟惠民 & 张秀艳 - 铁窗泪 @ 悔恨的泪 (1987) * 8. 尹光 - 铁窗红泪 @ 铁窗红泪 (1977)
我爷爷喜不喜欢甜心,这个我没法求证了,打我记事起,我爷爷喜欢看的都是豫剧。但是从我爸爸这辈起,甜心的受欢迎程度我还是看得到的。比如,我爸爸的一生挚爱邓丽君。 我有时甚至会怀疑,男性对甜美女生的喜爱到底是后天建立的,还是已经写在 DNA 里的。甜美的女明星似乎从未走出过大众视野。 不乏有自媒体将王心凌称为华人世界最后一位「甜心教主」,说什么甜蜜断层十几年,好像今天就没有甜心了。我可以部分认同王心凌是最后一位「甜心教主」,但是甜蜜的断层我却是不承认的。 甜心一直都是市场的宠儿,哪怕是在「政治正确」、甚至是在某些人眼中已经「政治过于正确」的今天。喜爱硬气、中性风格女生的人自然是比过去多了很多,但你随便用一个新的男性账号注册一个有直播功能的媒介平台,看看那些最受欢迎的播主都是什么样子的,就应该有所体会了。 一切可能并没有你预想得那么正确。甜心宝贝是不是父权社会的产物,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今天我们暂且不表。 当然,号令天下的教主已经不复存在,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用接连几首深入人心的小甜歌为自己赢得个「教主」的名分,这是个「每个人都是教主」的年代。 每当我看到借着流行音乐事件推导出人类学、社会学结论的自媒体文章时,总要多想一下,他们说得真的对吗?因为作为他们的一员,我也经常推导出各种各样的结论,但推导的前提很可能是偏见和身边统计学,比如上文。 有人说大家需要王心凌,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比过去要苦,于是当真正的甜歌从天而降,大家都像冬天见到雪的孩子一样仰天张嘴。我不是很认同。很难讲 2022 年的青年人和 2004 年的青年人到底谁更苦一些,但每个年代的人都需要甜歌倒是真的。《甜蜜蜜》《轻轻的告诉你》《爱你》是甜歌,《学猫叫》同样也是。《爱你》的翻红跟王心凌的甜有关,跟强弩之末的华语乐坛黄金时期高超的音乐制作水平有关;在《爱你》面前,《学猫叫》之流似乎有些拿不上台面。但它们的差别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大,无非一个是喜茶,一个是蜜雪冰城罢了——都是让人获得片刻欢愉的奶茶。华语乐坛不再有精心定制款式的奶茶问世,或许是因为华语乐坛的衰落。 很少有人能拒绝奶茶,特别是用料精致的奶茶。 本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为各位介绍女声甜歌,不过这次我们将视野从中国放宽到了整个世界,全世界都需要甜心。 选歌嘉宾:张桪 本期节目的选歌嘉宾张桪选的是江玲与回音乐队的《Yum Yum Cha Cha》。本来我的甜蜜时间坐标是从邓丽君开始的,她影响了整个八十年代的女歌手,以至于王菲、田震都有甜得发腻的黑历史。但人总会被偏见影响,正如小马因为他爸爸的影响将这个坐标起点定成了韩宝仪,邓丽君也是我从我爸爸那里得出的结论。其实往前倒推到华语流行音乐的起源就会发现,甜歌一直都是重要的主题——我们都很难否认周璇、龚秋霞甜蜜。于是在五六十年代传承了上海时代时代曲正统的香港流行音乐,有江玲这样主打甜蜜的女星就不足为奇了。 选歌嘉宾:阿立 本期选歌嘉宾阿立推荐的是 Britney Spears 的《Lucky》。一个不知道算冷还是算热的知识:「小甜甜」是中国人给 Britney Spears 取的外号。布兰妮的前两张专辑确实是很甜,偶像剧里的女生那种甜。可是甜蜜的梦总是要破掉。 本期歌单 1. M2M - Pretty Boy @ Shades of Purple (2000) 2. Britney Spears - Lucky @ Oops!... I Did It Again (2000) 3. IU - 드라마 @ 조각집 [EP] (2021) 4. Jewel - Stay Here Forever @ Sweet And Wild (2010) 5. 早見沙織 - 予感 (泉水子バージョン) @ TVアニメ RDG レッドデータガール インスパイアードアルバム (2013) 6. 太田貴子 - パジャマのままで @ CREAMY TAKAKO (1984) 7. 江玲与回音乐队 - Yum Yum Cha Cha @ 江玲与回音乐队 第一集 (1962) 8. Mariah Carey Feat. Jay-Z - Heartbreaker @ Rainbow (1999)
最近王心凌爆火,一夜之间,以她为代表的「甜心女声」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这些甜心女声或许代表了我们青春时期对甜美女生的美好想象,也或许寄托了我们对无忧无虑的甜美生活的期待。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不稳定的日子里,我们更需要甜甜的东西来治愈或麻醉脆弱的生活。引用一段萝贝贝在她的公众号发表的《为什么王心凌又红了?》的结束语,这也是我再次听到这些美好声音时涌现出的情感:「观众们如此迫切地需要小甜歌、需要快乐、需要放松、需要承认我们就是享受过这些,现在比过去更需要这种能量。想确认世界上还有甜。」 本期选歌嘉宾为泠风老师,她推荐的是来自不老甜歌女神杨钰莹的《轻轻的告诉你》。 本期歌单 * 1. 王心凌 - 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馆 @ CYNDILOVES2SING 爱。心凌 (2018) * 2. 张韶涵 - 喜欢你没道理 @ 潘朵拉 (2006) * 3. 蔡依林 - Don't Stop @ Don't Stop (2000) * 4. 徐怀钰 - 怪兽 @ 向前冲 (1998) * 5. 郭采洁 - 欠踹的背影 @ 隐形超人 (2007) * 6. 卓文萱 - 爱的城堡 @ 超级喜欢 (2008) * 7. 杨钰莹 - 轻轻的告诉你 @ 月亮船 (1993) * 8. 陈慧娴 - 跳舞街 @ 反叛 (1986)
我一直不相信什么命运。 「命运」是一种有趣的认识。相信命运的人,认为有些事情是注定的,是无法改变或是很难改变的。结果在那里,无论选择怎样的路过去,只是途经的风景不同而已,终点都是一样的。逆天改命的人有吗?也有,但很少。少到需要写进历史书里——历史书里妄图「逆天改命」而失败的人要更多些。 《命运石之门》用「世界线收束」理论解释命运,但说到底,我们也没有像冈部伦太郎那样发现了时光倒流的方法,去不同的世界线中验证它是否收束,即命运是否存在。 在我看来,「命运」是一个可以用奥卡姆剃刀剃掉的概念。它是一系列随机事件和因果关系共同指向的结果。有哪天我不幸得了什么病或是因为意外死掉,并没有什么我「命该如此」,我只是那个时候按照自然的法则死掉了罢了。我,一个非常复杂的超分子自组装聚集体,失效了,丧失了包括思想在内的大多数功能。或许只有让我认识到概率论和科学的失效,我才会承认「命运」的存在。 但是「命运」这个词并不是无意义的,它起码有修辞学的意义。我们用「命该如此」安慰或奖励自己,也安慰或奖励别人,饶是我不相信什么「命该如此」,也会经常将其宣之于口。有时候我们真正相信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心情。我猜有很多人清楚地知道根本没有「命运」存在,所有彰显命运神迹的事情都可以用概率论和因果论解释,除非你把它写入一部艺术作品的「设定」之中,此时必须承认「命运」在这部作品的范围内是成立的,否则就没法继续讨论了。 当然,更多的人真的相信命运,他们的世界观里有「命运女神」,有「因果报应」,有「业」,有「苍天」。这些都无所谓,如果它们能让生活更加舒心自然好,即便是它使得相信命运的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通才行。 当我说我要「反抗命运」的时候,我要反抗的其实是「现状」——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则虚无缥缈的事情,只有「现状」是我能够影响的。这样看来,几乎任何反抗,都可以视为对命运的反抗。我想,大多数人也不是非要反抗命运不可,人的行事驱动力无非是理性和感性的叠加。我们常常会欣赏反抗命运的人,因为大部分人没有「输」的勇气,其实是不太敢反抗命运,反抗现状的。我们听着反抗命运的檄文,看着反抗命运者的故事。有人成功了,也有人悲壮地失败了。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哪怕听听他们反抗时的呐喊,也是让人感动的。 本期节目中,小马和勺子将继续跟大家聊聊跟命运有关的音乐作品。希望你也会被他们对命运的态度感动。 选歌嘉宾:泠风 本期选歌嘉宾泠风选择了游戏《NieR:Automata》的主题曲之一《Weight of the World/壊レタ世界ノ歌》,她为这首歌写了长长的推荐语: 我推荐的是《尼尔:机械纪元》的《weight of the world/破灭世界之歌》,虽然这首歌的歌词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命运,但是尼尔游戏的精髓却贯穿其中,即「赞美对命运的抗争」。游戏的主角都是人造人,他们虽然已经高度进化,有了「灵魂」,但是仍然有写入他们内核的无法改变的「程序」,比如男主角型号特有的高超骇客技术以及超强的好奇心使得他命中注定会发现组织的秘密从而背叛组织,比如女主角写在内核里的任务「男主角一旦背叛立即处刑」,又比如他们命中注定要相遇、相知、相爱、相杀。历代与男主女主相同型号的每一个人造人都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命运,也不断地试图抗争、改变,却不断地失败。 游戏试图传达的核心理念「赞美对命运的抗争」是无关于抗争结果的,即「最终你败给了命运,但我仍然赞美你的抗争」。为此,游戏最终一定会给你个失败结局,这也就是这个游戏设计者的 BE 美学。所以这个游戏有无数的结局,每一个个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全员死亡。当把 A、B、C、D 四个主结局都打完之后,会进入一个隐藏的真结局E。几个低级机器人决定修理主角团并重启(复活),其中一个低级机器人问另一个:「程序是无法改变的,重启后他们还是会重复同样的命运,我们这样做有意义吗?」另一个回答:「命运虽然无法改变的,但是,万一呢?」 叫做《weight of the world》的音乐会出现在每一个结局的结尾处,阐述着主角在命运中的痛苦,挣扎,不甘,以及还有那么多一点点对未来的希望,对那个「万一」的期待。 《weight of the world》一共有五个版本:英文、日文、造语、8bit 版以及多语言(融合了英语、日语、造语和8bit)版,根据剧情需要分别作为不同结局的结尾。比如 8bit 版就出现在低级机器人复活主角的部分,以表现他们低级简单的逻辑程序,以及他们虽然低级但是仍然试图改变命运(程序)的状态。我选择了日语版,因为我觉得这个版本对于没有玩过游戏的人会比较友好。 而玩过游戏的人应该会更容易被多语言版触动,这个版本也是出现在真结局的最后,每一种语言的出现都会让玩家想起之前的每一个结局;结尾处还增加了大合唱,用「啦啦啦」唱出主旋律,让人仿佛看到千万个同样的主角团在同样的命运中抗争着。推荐如果喜欢日文版的朋友去听一下多语言版,或者去玩一下游戏(微笑)。 题外话,之所以玩尼尔,还是因为之前马勺做东京奥运那期节目的时候来问我尼尔的另一首曲子,我才去了解了一下,从而感兴趣开始玩的。 另:《weight of the world》是尼尔里仅有的几首有非造语版本的音乐,其他所有的原声都是造语。我一方面很想推荐尼尔,但是又实在无法找出一首能带有命运“歌词”(毕竟没有人知道造语在说什么)、能完美契合节目主题的音乐,于是只好选择了这首《weight of the world/破灭世界之歌》。 选歌嘉宾:阿立 本期选歌嘉宾阿立推荐的是英伦摇滚乐队 Radiohead 的《Karma Police》。「不要做坏事,因果报应警察会抓住你的!」Thom Yorke 说:「把这首歌放给你的老板听才好。」 本期歌单 * 1. 二手玫瑰乐队 - 命运 @ 娱乐江湖 (2006) * 2. 川井宪次 - 運命の夜 @ Fate/Stay night A.OST (2006) * 3. 河野マリナ - Weight of the World/壊レタ世界ノ歌 @ NieR:Automata Original Soundtrack (2017) * 4. Radiohead - Karma Police @ OK Computer (1997) * 5. 铁树兰 - 凡人对抗命运 @ 自白 (2017) * 6. 隐患 - 我会在变成爸爸那样之前死去 @ 酒球会十周年纪念合辑「一身酒气」之PUNK ROCK合辑「吐一身」(2022) * 7. 周启生 - 命运 @ 周启生1991 (1991) * 8. Sam Tiba & 叶颖 - Fable/命运是__?(2022)
「命运」是个很玄妙的东西,它是人一生中所有随机事件的总和,因而飘渺不定捉摸不透;命运可以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也决定了一切问题。也正因如此,对抗命运的努力往往显得徒劳无功,但又十分令人心生敬意。本期节目,我们与大家聊聊那些和「命运」有关的歌曲。 本期选歌嘉宾:咸鲲 咸鲲推荐的是来自ZARD的柯南主题曲《運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 (TV on-air ver.)》,翻译过来即为「转动命运之轮」。 本期歌单 * 1. LYn - My Destiny @ 별에서 온 그대 OST (2014) * 2. ZARD - 運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 (TV on-air ver.) @ ZARD ALBUM COLLECTION 〜20th ANNIVERSARY〜 (2012) * 3. Olivia Newton-John - Twist Of Fate @ Physical (1981) * 4. Zero 7 - Destiny @ Simple Things (2001) * 5. HUSH - 机会与命运 @ 机会与命运 (2015) * 6. Seiji Ozawa,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Lorna Cooke De Varon,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Chorus, Katherine Edmonds Pusztai, Children's Chorus Of The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 Carmina Burana: O Fortuna I @ Orff: Carmina burana (1970) * 7. 夏宇愈混乐队 - 蒙马特 @ 夏宇愈混乐队(同名专辑) (2002) * 8. Doris Day -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1956)
我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而小马在最近迎来了他的三十岁生日。 四年多前我过三十岁生日的时候,在小马的强烈要求之下,我们做了一期「三十岁」主题的节目。通常我们两个对主题的选择都很佛系,对方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但是那次小马一反常态,热情高涨,几乎有一点死缠烂打的气势,甚至在策划为我找一个嘉宾。 我要结束人生的第三个十年的时候,他却十分兴奋,这让我十分不满。我实在是不知道我的人生虚度了三十年,他有什么好开心的。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怕变老。除了 20 岁以下的小朋友在盼着长大以外,但凡过了 20 岁生日,他或她就有可能在 QQ 空间里写下「我也是奔三的人了」。在 20 岁的第一天,这句话调侃的意味更大一些;随着 30 岁生日越来越近,这朵庞大的黑云就因而变得愈发混沌,让人摸不清楚。 生日这种东西,无非都是人定的日子而已。现实一点讲,中国人真正重要的生日并不多,14、16、18有民法和刑法的意义,20、22 有婚姻法的意义,35是诸多单位和项目设置的不成文硬性标准,55、60、65 涉及退休(当然,如果你当了院士或者大领导,这些数字的上限可能进一步提高,直到 80)。不过人们伤春哀秋的时候通常想起来的不是这些现实的日子,大家喜欢关注整五整十,老人要关注 73 和 84,它们更具有仪式感和宿命感。 回想我的 30 岁生日,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没有。以 30 岁生日为分野,它的前后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没有。我依然没有明确地找到人生的意义,没有做成什么大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经历了一些人生的巨变,但即便有这些巨变楔入了我的人生,一切都还是在马不停蹄地向前运转。 四年多过去了,我的心态倒是跟那时候有很大不同。我依然能回想起来,在准备那期节目之前,我刚好在外地出差。一个人独自在候车大厅里,听着已经选好的歌,开始莫名焦虑;刚好在那个时候,小马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起了要找嘉宾的事情,我几乎要跟他发火了。我现在能理解我焦虑的原因,但已经无法跟那个时候的自己共情了。 三十岁远看是一团混沌的黑云,真的步入其中才发现,它也只不过是一层薄雾而已,这层薄雾让每个人的人生都带着朦胧感。 我那期节目叫「三十而立?」,特意带了一个问号,因为当时的我是迷惑的。小马这期节目叫「三十而已」,我很高兴他比我看得更清楚,能够心态比我更好地迎来三十岁生日。 不过是三十岁生日「而已」。 曲目列表: 1. 卢凯彤 - 廿九岁的遗书 (2015) 2. 韦礼安 - 而立 @ Sounds of My Life (2020) 3. Finn - 三十 @ 我小时候是嬉皮 (2009) 4. 自然卷 - 三十岁以后 (Live Acoustic) @ C'est La Vie 2.5 资源回收 (2006) 5. Robby Hecht - Thirty @ Last of the Long Days (2011) 6. 銀杏BOYZ - 二十九、三十 @ 恋は永遠 [EP] (2017) 7. Broken my toybox - Hello Halo -ReLight- @ Broken my toybox (2021) 8. 嘎调乐队 - 圈 @ 嘎调 (2008)
本台一般周五发节目,我通常会在周四晚上把节目编辑好。最近北京市居家,但我的工作反而更多了,导致这一期推送迟迟没写出来,真是现身说法回应了本期主题。 本期马勺继续来给大家放送我(小马)社畜的一天。 本期歌单 * 1. Daft Punk -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 Discovery (2005) * 2. Powerpoint - What's The Point? (Power Point!) @ Mission Statement [EP] (2010) * 3. Chong Kian Vun - 不喜欢开会 @ Forgetting the Unpleasantness (2022) * 4. Kraftwerk - The Robots @ The Man-Machine (1978) * 5. 黄立行 - 最后只好躺下来 @ 最后只好躺下来 (2008) * 6. 陈奕迅 - 陀飞轮 @ Time Flies [EP] (2010) * 7. Carsick Cars - 一天的尽头 @ 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 (2009) * 8. 窦唯 - 明天更漫长 @ 黑梦 (1994)
我并不是工作狂,不过我每天工作的时间还是有些长的。 多年以前,我们邀请白白老师录制音乐速写的时候,他说道:人类的工作实在很是限制了精神世界的发展,大多数的人为了吃饱饭而不得不放弃了很多追求。真到工作之后,才发现「闲着没事就看书」是一种奢侈的状态:首先,不一定有时间;有了时间,也不一定有精力和心情。 我们先前做过「美好的一天」系列节目,也就是我和小马各自用音乐描绘心目中的美好一天是什么样子。但很可惜,人没有办法总是过美好的一天;绝大多数人,只能度过社畜的一天。 社畜这个词来自日本,但似乎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劳动人民们都逃不开劳碌命,哪怕是在欧美国家生活,他们也更可能是那些工作得更久的人。 本来我只是想做两期劳动节特别节目的,再稍稍地调侃下,适当地烹调一小碗鸡汤,让朋友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一点点快乐和一点点慰藉。不过小马老师对工作的怨念显然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这是下一期的事情了。 本期节目,就请大家看看作为(严格来说还算不上)社畜的我,是如何度过日常的一天的吧! 本期选歌嘉宾:张心恒 本期选歌嘉宾张心恒推荐的是台湾流行乐队那我懂你意思了的《格子城市》。都市中忙碌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们,工作时往往都被困在写字楼、生产车间中那一个个小小的格子中,下班后等待他们的也是一个个格子般的出租屋。对此,他评价道: 我想问社畜们:「然后呢?」 我喜欢主唱陈修泽用有些扭曲的、扯着嗓子勉强挤压出来的声音在他比较负能量歌曲里的演绎,喜欢他在唱「然后呢」之后紧接着的一段沉重鼓点作为回应。 本期选歌嘉宾:阿立 本期选歌嘉宾阿立推荐的是香港流行歌手陈奕迅的《时代巨轮》。每个人都已经登上了时代的巨轮,巨轮走向哪里,似乎不是平凡人可以左右的——平凡人甚至未必是巨轮的乘客,只是螺丝钉而已。 本期歌单: 1. 王菲 - 醒不来 @ 唱游 (1998) 2. 那我懂你意思了 - 格子城市 @ 没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 (2014) 3. Kelly Rowland - Work (Freemasons Radio Edit) @ Ms. Kelly: Deluxe Edition (2008) 4. 巨大的轰鸣 - 妈妈我要吃肉 @ 老子有的是时间 (2016) 5. Martha Argerich - Prokofiev: Toccata, Op. 11 @ Martha Argerich - Debut Recital (1961) 6. Cate le Bon - Home to You @ Reward (2019) 7. 陈奕迅 - 时代巨轮 @ Listen To Eason Chan (2007) 8. 歪歪歪 - 不想睡觉 @ 不正 (2020)
快乐有的时候是一门天赋,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幸运。但越是难过的日子,我们越要快乐,因为快乐是抵抗困境的绝招,是生活的原始冲动和终极意义。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与大家分享那些我们觉得能够让大家快乐的歌。 本期歌单 * 1.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 PONPONPON @ もしもし原宿 (2011) * 2. 王心凌 - 爱你 @ 爱你 (2004) * 3. KC & the Sunshine Band - Give It Up @ All in a Night's Work (1982) * 4. Sweety - 樱花草 @ 花言乔语 (2006) * 5. AiM - keep on (1999) * 6. 近藤浩治 & 大野木宜幸 - A DAY OF MARIO (SE EDIT VERSION) @ Super Mario Bros. 3 -G.S.M. Nintendo 1- (1988) * 7. Sir Georg Solt: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Elgar: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Op. 39, March No. 1 in D Major @ Elgar: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1-5, Enigma Variations (1987) * 8. 王菲 - 流非飞 (Remix) @ 菲电子时代 (1998)
作为本期节目的副产物,「祝你快乐」系列推送已经在本周一起就跟各位听友们见面了(参见本台微信公众号或微博)。我实在是觉得两期节目六首歌的名额不足以让我的推荐变得圆满,一定要把落选的其他作品也推荐给各位朋友们。 我其实有在仔细思考,听歌获得的快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当然可能来自歌曲本身的特质,轻快的节奏、清脆的编曲、滑稽的音效、治愈的唱腔、有趣的歌词,都能引发直观的快乐共振。但是,有人觉得滑稽的,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低俗;有人觉得温柔治愈的,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沉闷或伤感。说到底,激发快乐的因素是因人而异的。 我爱音乐,耳边回荡着音乐的时间恐怕比大多数人都要唱,「音乐」这件事本身就很容易让我快乐。 希望那些让我和小马快乐起来的音乐作品,也有那么一两首会命中你的红心! 永远快乐几乎是不可能的,经常快乐是美好的愿景,我们只希望可以给你哪怕是三分钟的快乐,就足够了。 本期选歌嘉宾:张桪 本期选歌嘉宾张桪推荐的是日本民谣团体ハンバート ハンバート(Humbert Humbert)的《荒神さま》。他说: 这首歌的歌名《荒神さま》意思是日本百姓家中类似灶神一般的家宅守护神。但歌词中提到的是游走于壁橱和天花板、窸窸窣窣偷吃粮食的老鼠。这个夫妻组合用轻快的旋律唠叨着老鼠理直气壮地偷吃与扰民。 这首歌所唱场景很符合我小时候常去的村中亲戚家夯土墙与木质结构撑起的两层瓦房,一楼的天花板会用报纸糊出一个吊顶。因为二楼会用来阴干玉米棒或者储存土豆,所以经常会有偷吃的老鼠从木板缝隙中钻入,在薄薄的吊顶里窜来窜去,有时还会抖下一阵灰尘。 面对不受欢迎的邻居,主人也只会在被影响时嘀咕两句脏话,甚至无暇顾及老鼠,任其大摇大摆地吃喝玩乐。在这种农家院子里,人们每天充实地操劳和生活,虽然有蚊虫叮咬或家鼠流窜,但也是岁岁年年里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这首歌在我看来唱的是衣食无忧的日子里对生活细节的体验与碎碎念,是有底气、能包容的无奈扶额,以及犟嘴的温馨。它不过分强调平凡日子的美好,以至于引发我对疫情前生活的怀念,但又委婉而真实地描绘了日常生活细碎的小心情。 本期歌单 * 1. 陈绮贞, Fa, 马照琪, 徐堰铃 & 范植伟 - 失明前我想记得的四十七件事 @ 几米"地下铁"音乐剧原声大碟 (2004) * 2. 孙燕姿 - 这个世界 @ 彩虹金刚 [EP] (2017) * 3. 萧潇 - 花 @ Beautiful Angel (2003) * 4. ハンバートハンバート- 荒神さま @ まっくらやみのにらめっこ (2008) * 5. António Pinho Vargas Feat. Maria João - June @ A Luz e a Escuridão (1996) * 6. Galileo Galilei - 青い栞 @ PORTAL (2012) * 7. Code-A - Dr.Fine @ 蜡笔式舞 (2019) * 8. The Cranberries - Dreams @ 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 (1993)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