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Clee,阿喜,阿栩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Q5:最让你感到治愈的内容(1:10-11:08) 卡萨罗萨《夏日友情天》;艾怡良《早晚》;莫文蔚《这世界那么多人》;东京奥运会;申元浩《机智的医生生活2》;成都地铁电视 Q6:最让你有安全感的内容(11:09-19:35) 普拉提;黄丽群《我与狸奴不出门》;废人絮语《搬到热带》 Q7: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19:36-37:30) 上野千鹤子《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福柯在某次采访中回答“我没有什么好说的”;许鞍华《好好拍电影》;人物特稿《东京不见叶诗文》 Q8: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内容(37:31-59:43) 《双人成行》;《再见爱人》;姚鄂梅《家庭生活》;滨口龙介《驾驶我的车》《偶然与想象》 Q9:2021年最被低估的内容(59:44-73:09) 罗飞《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名侦探学院 第五季》;李濬益《兹山鱼谱》 Q10:2021了我还在看的内容(73:10-76:59) 孔笙《琅琊榜》;阿基多《阴风阵阵》;张爱玲《小团圆》 【本期音乐】 片头曲:Bad Sweetheart,《以前我也喜欢模仿美国人那样把爱挂在嘴上》 片尾曲:谢安琪,《年度之歌》
【本期主播】Clee,阿喜,阿栩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2021年过去了。 不管是在我身边还是在互联网上,大家对于这一年的情绪都极为寡淡。既不怀念,也没有急切地想要奔赴下一年的期待。或许是疫情发生的这两年里,我们都已经麻木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变好了,在我们生命能量最旺盛的这几年里,我们注定会被这场灾难困住。 我和我的朋友们不断反刍2019年,妄图从中得到一些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微信群聊的名称从“201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到“前年遗少”再到“上前年遗少”。甚至在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我也想,2019年我曾经在电影院里看过那么多震撼心灵的电影,一对比起来,2021年显得如此贫乏。 但在一阵悲观的情绪中录完本期播客以后,我却奇迹般地恢复了一些信心:在如此看不到希望的时代里,个体的努力仍然可以改变些什么。 Q0:只更新了四期播客的这一年,三位主播在做什么?(01:33-06:47) Q1:最让你觉得2021不同于2020的内容(06:48-25:36) 娱乐新闻的法制板块内容;《青春有你3》;以《007无暇赴死》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 Q2:2021年你尝试了什么新内容形式(25:37-40:22) (蔡徐坤)演唱会;乙女游戏;肉鸽游戏《杀戮尖塔》《哈迪斯》 Q3:最想吐槽的内容(40:23-59:30) 媒体关于“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的报道;《沙丘》;绝大部分“文化人”对饭圈的讨论 Q4:最让你emo的内容(59:31-72:03) 《花束般的恋爱》;豆瓣帖子“桂花开了”( https://m.weibo.cn/3789748162/4685036865456624);《Red》 【本期音乐】 片头曲:莫文蔚《这世界那么多人》 片尾曲:Taylor Swift, Begin Again
【本期主播】阿喜、阿栩 【本期嘉宾】一平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台剧《俗女养成记》讲了一个看起来很俗套的故事:39岁的陈嘉玲生活在台北,无房无车未婚,剧情的开头她丢了工作,和即将走进婚姻的男友分了手。事业情场双双失意的陈嘉玲在这时候回到了家乡台南,和父母生活了一段时间。 但和任何国产剧中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焦虑头疼的女主角不同,快40岁的陈嘉玲面对一团乱麻的生活却有着超乎想象的活力。“年龄”并不是陈嘉玲面临的主要困境,“如何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可能才是她真正烦恼和困惑的地方。这部剧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决定脱离社会给出的那条上升轨道,就再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不想用任何形容词来概括她的性格,普普通通的陈嘉玲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如同每一个平凡的你和我。 第一部分《俗女养成记》和陈嘉玲的困境(01:34-37:34) 【01:34-06:12】《俗女养成记》的两条线:童年和成年部分,哪条线更有共鸣? 【06:13-09:19】这部剧是否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线剧情? 【09:20-12:15】剧中两条线是如何过渡衔接的? 【12:16-16:16】对于腾讯、爱奇艺版本删减的吐槽 【16:17-23:45】童年和成年部分的对应是否清晰?两条线如何共同刻画了陈嘉玲的性格? 【23:46-28:06】回家乡是陈嘉玲困境的解决方法吗? 【28:07-34:45】陈嘉玲为什么没有太多物质困扰?和江显荣真的到了非分手不可的地步了吗? 【34:46-37:34】两岸年轻人的状态不同:20多岁的我们为什么会和39岁的陈嘉玲有强烈共鸣? 第二部分《俗女养成记》中展现的台湾影视剧制作生态 【37:35-41:10】谢盈萱的表演如何给陈嘉玲这个角色加分? 【41:11-45:20】与《想见你》、《我们与恶的距离》对比:本剧的地域特色 【45:21-49:32】台剧现在的制作模式 【49:33-53:54】台剧的新模式与本土性 【53:55-59:13】“台北”在台剧中渐渐退潮 【本期节目提及的主要作品】 严艺文&陈长纶,《俗女养成记》,2019 严艺文&陈长纶,《俗女养成记2》,2021 黄天仁,《想见你》,2019 林君阳,《我们与恶的距离》,2019 黄信尧,《大佛普拉斯》,2017 杨雅喆,《血观音》,2017 蔡明亮,《爱情万岁》,1994 杨德昌,《一一》,2000 侯孝贤,《风柜来的人》,1983 【本期音乐】 片头曲:旺福,《一人一半》 片尾曲:琳谊Ring,《蚵仔面线》
【本期主播】阿喜,阿栩 【本期嘉宾】Alyssa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2:13-12:33】《失落的卫星》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阿尔金山暴雨中偶遇的吉尔吉斯牧民;名叫“幸运”的杜尚别年轻人;“失落的卫星”的隐喻;陀翁流放地塞米伊etc 【12:34-24:31】大家对《失落的卫星》文字风格的不同看法:如何看待一本旅行文学在史料书写上的克制、对个体的强调与书写 【24:32-34:47】闲聊了几本旅行文学:罗新《从大都到上都》;马伯庸《文化不苦旅:重走北伐之路》;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库索《纵身入山海》 【34:48-42:53】如何看待贩卖价值观的旅行文学,如穷游《搭车去柏林》《猫力乱步》、间隔年《迟到的间隔年》 【42:54-64:30】零散问题:性别在旅行文学创作中起到的作用;旅居笔记是否算旅行文学;旅行作家是否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存在;旅行作家的核心技能点是什么;阅读旅行文学是否影响了我们旅行时的视角;旅行文学是何种程度的真实 【64:31-74:14】在一个交通如此发达的时代,旅行文学还有没有意义?游记+网络KOL的普遍是否导致了旅行文学受到的关注度减弱? 【74:15-78:53】我们被旅行文学种草过的地方:背包穷游广西,小鹏《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镰仓,库索《镰仓永远在夏天,人们永远在恋爱》;三峡,何伟《江城》;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本期音乐】 片头曲:陈绮贞,《旅行的意义》 片尾曲:毛不易,《旅行家说》
【本期主播】Clee,阿喜,阿栩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第一部分】电影(01:50-32:47) 【01:50-17:27】春节档电影(受害)分享:《唐人街探案》、《刺杀小说家》、《你好李焕英》 【17:28-23:19】《小伟》&《吉祥如意》:国产电影中的亲情叙事 【23:20-32:47】《南法撩妹记》、《消失的情人节》(这部电影为什么拿下金马最佳影片)、《孤味》(和《海街日记》、《米花之味》等同类型电影的比较) 【第二部分】电视剧、综艺(32:48-51:40) 【32:48-34:13】《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蛮值得打发时间的 【34:14-38:12】《天才枪手》: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各自的优劣 【38:13-41:44】《我的时代,你的时代》&《赘婿》&《山河令》:让人无法坚持看完的国产剧们 【41:45-46:57】《奇葩说》:辩论中的娱乐性/脱口秀入侵辩论了吗? 【46:58-51:40】《青春有你3》&《创造营2021》:我们内娱真的要完蛋了吗?在800倍速进行的选秀节目里,选手和粉丝都变成老油条了吗? 【第三部分】书籍(51:41-68:47) 【51:50-54:43】《把自己作为方法》:关于边缘和中心的讨论/乡绅 【54:44-59:35】《北方大道》&《慎余堂》 【59:36-61:23】《晚婚》:一本把短篇小说强行抻长的长篇小说 【61:24-68:47】《甜美的刹那》&“Animal Capital” 【节目音乐】 片头曲:《别人的》,徐若瑄 片尾曲:《平行世界》,邓紫棋
【本期主播】Clee,阿喜,阿栩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Q6: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古早内容 【01:10-21:06】 冯小刚2000年前后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大腕》);伍迪艾伦《安妮·霍尔》;李沧东《诗》;郑晓龙《后宫甄嬛传》 Q7:与大众观点最有分歧的内容【21:07-38:34】 近年来对香港社会运动的报道;《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主旋律影片;许慧晶《棒!少年》 Q8:最想看但是没看的内容【38:35-44:55】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申源浩《请回答1988》;《隐秘的角落》等一系列国产悬疑剧 Q9:最life-changing的内容【44:56-56:44】 当打工人;秋招;决定回国 Q10:最让你觉得大可不必的内容【56:45-65:40】 杨荔钠《春潮》;克莱夫·詹姆斯《文化失忆》;微信视频号;张开宙《清平乐》 Q11:2021年最期待的内容【65:41-74:58】 韩天《你的婚礼》(许光汉新片);丹尼斯·维伦纽瓦《沙丘》;后浪2021年华语文学系列(郭松棻、李渝);蔡徐坤新专辑 【本期音乐】 片头曲:The Beach Boys, California Dreaming 片尾曲:Travis, Reminder
【聊天记录14|2020年,我们的阅读、观察与思考(上)】 【本期主播】Clee,阿喜,阿栩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Q1:最让你有共鸣的话题 【02:00-22:00】 防脱;《拆弹专家2》,邱礼涛;内卷(澎湃新闻:《专访|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2020年金马颁奖礼 Q2:最想推荐给所有人的内容【22:01-37:33】 《掬水月在手》,陈传兴;《气球》,万玛才旦;《心灵奇旅》,彼特·道格特;《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吴琦 Q3:最guilty pleasure的内容【37:34-43:30】 Gap Year;狼人杀综艺及直播(《God Lie》、京城大师赛etc.);恋爱综艺(《心动的信号》、《心脏信号》、《约会实验室》、《想谈一场偶像剧般的恋爱》) Q4:最2020年的内容【43:31-52:39】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斯蒂芬·茨威格;《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艾伦·索金;《美国夫人》;《罗生门》,黑泽明 Q5:最让你觉得可以继续活活的内容【52:40-1:00:09】 做饭Vlog及综艺(《拜托了冰箱》);《机智的医生生活》,申源浩;滑雪;《青春有你2》 本期音乐 片头曲:《是但求其爱》,陈奕迅 片尾曲:《东京人寿》,容祖儿
【本期主播】阿栩,Clee,阿喜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1:51-10:09】Q1:加入的第一个豆瓣小组 A:台湾现当代文学,佳片推荐,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小组 【10:10-20:04】Q2:最常光顾的小组 A:豆瓣劝分小组,生活组,我今天遇到一个crush组,某爱豆专组 【20:05-27:00】Q3:你希望它活跃但它不活跃的小组 A:今天我也坚持住了没喝含糖饮料组,泡水喝的研究院,The New Yorker Fans,我只有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社恐组 被cue:零食拉踩小组,社恐抱团取暖组,INFP的淡色彼岸 【27:01-34:17】Q4:最常让你笑的豆瓣小组 A:哈组,村通网——网络黑话指南,我今天遇到一个crush组 被cue:笑死我了这弹幕组,豆瓣MEMERS组 【34:18-46:09】Q5:兴趣爱好相关小组 A:游戏学术交流会,女性玩家联合会,下厨房组,炸厨房组,可爱事物分享组,街巷名称观察员小组 被cue:金鱼爱好者小组,大家都爱看挖掘机小组,模拟人生小组,橙光游戏同好会,《二十不惑》小组,互助回忆小组 【46:10-56:29】Q6:“哇,居然还有这样的小组” A:假装活在1980-2000年小组,我们假装是蚂蚁小组,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同辈压力研究中心,人类自愿灭绝运动(VHEMT)小组 被cue:装猫见闻录,动物园员工组 【56:30-61:26】Q7:最想推荐给别人的豆瓣小组 A:Guilty Pleasure告解亭小组,古怪问题研究中心,“泡面,冲鸭”组 【61:27-69:13】Q8: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豆瓣小组 A:大学后悔学新传小组,行话恐惧症小组,糊弄学小组 被cue:“就等你上车啦!!!”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抠门女性联合会 【69:14-79:04】Q9:能反映一种社会思潮的豆瓣小组 A:Women in Academia/Law/Finance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社会性死亡小组,社会性复活小组 被cue:FIRE生活组,上班这件事组 【本期音乐】 片头曲:田馥甄《灵魂伴侣》 片尾曲:Before You Go, Anita Chen
【聊天记录11|香港爱情故事:物欲社会 or 边缘城市 or 风月邂逅】 【节目主播】Clee,阿喜,阿栩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第一部分】亦舒小说中的香港爱情故事(01:14-15:10) 【01:14-08:50】《喜宝》和亦舒小说中的炫富桥段:亦舒是上个世纪的郭敬明吗? 【08:51-15:10】亦舒小说里的香港特质:拜金主义、商业化爱情观、金钱与爱情的抉择 【第二部分】香港爱情故事中的失落与边缘人(15:11-40:40) 【15:11-16:55】以时间脉络回顾书写香港爱情故事的作家:张爱玲、刘以鬯、也斯、西西、施叔青、李碧华、梁凤仪、张小娴、陈冠中、董启章 【16:56-24:56】张爱玲小说中的香港与爱情:上海特质与香港特质的碰撞、张爱玲的小说里有爱情吗 【24:57-38:35】李碧华小说中的边缘香港人:风俗业文化、80年代怀旧氛围、身份认同与商业化写作 【38:36-40:40】文化熔炉里的香港爱情故事 【第三部分】局外人笔下的香港爱情故事与延伸讨论(40:41-54:57) 【40:41-44:41】“局外人”王安忆笔下的香港:大邂逅、大相遇、大艳情 【44:42-49:34】《香港的情与爱》与《喜宝》的对比:作为中转站的香港如何塑造了在这里发生的爱情 【49:35-54:57】延伸讨论:书写时间对香港爱情故事的影响、香港流行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分野在哪里? 【本期节目提及的主要作品】 王丹阳,《喜宝》,2020 亦舒,《喜宝》,2007 亦舒,《圆舞》,2002 郭敬明,《小时代》,2006-2011 张爱玲,《倾城之恋》,2012 张爱玲,《小团圆》,2012 张爱玲,《流言》,2012 关锦鹏,《胭脂扣》,1987 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1996 【本期音乐】 片头曲:黄龄《十样花》 片尾曲:叶倩文《珍重》
【聊天记录10|FQWH101 饭圈文化概论(下)谈谈饭圈刻板印象】 【本期主播】Clee,阿栩,阿喜 【本期嘉宾】阿鱼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第一部分】被标签化的饭圈 (01:20—27:25) 【01:20—11:59】作为“类政治性”群体的饭圈(自我审查,举报文化) 【12:00-13:37】“为爱发电”与私生行为 【13:38—16:53】混饭圈的是不是都是小学生?为粉丝正名的粉丝研究 【16:54—23:50】品味的鄙视链;粉圈里的“身份政治”;符号化的品味与喜好 【23:51—27:25】 追星的触发点;追星的心动瞬间(追星 v.s.恋爱) 【第二部分】单向情感输出的追星(27:26—43:37) 【27:26—30:10】作为“数据女工”的饭圈人士;追星女孩认可的回馈 【30:11—36:59】“事业粉”对明星工作的介入;“妈妈粉”、“姐姐粉”背后的情感捆绑;不能谈恋爱的爱豆 【37:00—43:37】被数据驯化 v.s.“数据女工”的能动性;不同平台算法;数据的价值何在 【第三部分】饭圈对日常生活的渗透(43:38 -57:58) 【43:38—48:45】圈地自萌与饭圈思维、话语的溢出 【48:46—55:11】饭圈与三次元的交集;小号追星与公开追星的羞耻感;打破饭圈的刻板印象 【55:12--57:58】粉圈撕逼和粉圈生态的问题;平台对追星行为的塑造 【第三部分】追星体验(57:59—01:21:10) 【57:59—01:01:45】追星个人体验,心态变化,作为爱好的追星;精神性的支撑 【01:01:44—01:09:24】社恐追星的压力;粉圈“共同体”;粉圈对情绪的影响 【01:09:25—01:21:10】理性追星可能吗?佛性与理性追星;追星中的氪金行为;追星的快乐 【本期音乐】 片头曲:易烊千玺《精彩才刚刚开始》 片尾曲:周深《你是我的谁》
【聊天记录09|FQWH101饭圈文化概论(上)饭圈黑话科普】 【本期主播】Clee,阿栩,阿喜 【本期嘉宾】阿鱼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场景一】论坛(豆瓣小组)发贴(10:42-47:42) 标题:本来以为X7要wdcc了,结果没想到他家房子竟然塌了 更新:hyh发声明了,不知道公司会不会下场,这件事估计会让他家粉圈崩溃吧 -------------------------- 看他们家上个月搬家还不错啊,超过了X6;他们家之前那次jz battle也赢了X5;之前团资单链他们家氪金也很不错,也进了前四 结果没想到tla被拍到,我看广场上都是他家在表演脱粉,但几个大粉还在那里嘴硬。粉丝跑完了,不知道下个月的代言还宣不宣了。 防单人安利,拉踩同样塌房子的Y8 回复: 防控赞 dd 这贴竟然这么糊吗 nbcs 梦里的wdcc,赛时就是个皇族five咖,现在还想cc呢 代言那个又不是什么好饼,就别给X7羊骨了 这不是XX家的祖传资源吗,不给他还能给谁 他家粉丝现在还处于自我感动阶段,等清醒了就慢慢爬墙了 看来粉丝真的跑了,都没人来控赞了 lz是X7黑吧,你的id我都眼熟了,在别的组看到好几个类似的贴了 kswl,不结婚很难收场 不知道又是哪家酸鸡跳脚,出来开黑贴了 楼上的穿穿衣服吧 前面的不要空口安焚寂 又被控赞了,这是下群了吧 从这图来看,之前他家站姐的图是专门把女方截掉了吧 谁又一把洛阳铲把这个贴顶了上来 那就是X7最红的一天,现在已经是素人了 【场景二】微博大粉带节奏(47:42-67:00) 案例一 你哥还不算红,现在还不能当躺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们家不养bp,反黑、数据都不做,别给你哥拖后腿了。看到黑贴别给眼神,别给热度,直接拉黑举报。切号转赞评,动动手就几分钟的事,最近的热度、数据真的很不ok,没事就去跟你哥哥说说话。公司不做人,但我们一定要给哥哥最好的。 案例二 检查一下每个号都做满了吗?该囤的囤,该送的送,周末囤分,周一再送分。水贴去副超,主贴zqsg评论十五字,带大名。积分全部【只】送给XXX。 案例三 这条还无前排,给点热度,每人转2评5赞10,内赞2000以上,捞捞自家人。 【第一部分】为什么开始追星/一直不追星(2:58-10:42) 【第二部分】饭圈黑话在豆瓣小组(10:42-47:42) 【11:48-33:06】案例正文:wdcc、hyh、jz、搬家、拉踩以及各限定团的花名(如O、壶、摇、奈/汰、溏/灌、BA、楼、帝国、空等) 【33:06-38:46】案例评论区:洛阳铲、穿穿衣服、掉皮、焚寂、羊骨以及防控赞 【38:46-47:42】各豆瓣小组的起源与言论风格:豆瓣鹅组/八组(豆瓣第一娱乐大组)、自由吃瓜基地小组(嘲组)、豆瓣吃瓜人才小组(百家超话)、青青草原小组(某几家的后花园)、豆瓣拉踩小组(踩组) 【第三部分】饭圈黑话在微博控评(47:42-67:00) 【47:55-50:51】案例1-大粉催数据:躺粉、bp、做数据、反黑、职业黑粉以及净化 【50:51-55:34】案例2-大粉催超话送分:水贴、“每个号都做满了吗”、主超副超的区别、囤分送分、“积分全部只送XX” 【55:34-61:38】粉丝大类:唯粉、毒唯、多担以及CP粉 【61:38-67:00】案例3-官微发博后:前排;“捞捞自家人”;微博控评;solo追星与散粉 【本期音乐】 片头曲:黄明昊《Pick up the phone》 片尾曲:蔡徐坤《You can be my girlfriend》
【本期主播】阿栩,Clee,阿喜 微博:@聊天记录编辑室 【第一部分】真人版《花木兰》的种种问题(01:48-13:01) 【01:48-10:17】真人版《花木兰》与动画版的比较:忠勇真与爱国情怀、对历史背景的考据以及女性自我觉醒意识 【10:18-13:01】真人版与动画版在花木兰角色塑造上的差异:奥卡菲纳可以演花木兰吗? 【第二部分】好莱坞亚裔女星的外貌争议及身份认同(13:02-30:32) 【13:02-16:34】刘玉玲、吴珊卓等好莱坞亚裔女星因为外貌在国内引起的争议:是西方的固有偏见还有审美差异? 【16:35-20:32】多元化转变:以吴恬敏为代表的新一代好莱坞亚裔女性在外形上是否向西方审美靠拢了? 【20:33-24:53】不同背景亚裔女性的身份认同问题: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的差异 【24:54-27:39】网飞的少数族裔浪漫喜剧电影:亚裔女主角和白人男主角的黄金组合是否可以性别倒转? 【27:40-30:32】亚裔男性和女性在西方影视作品中的刻板印象 【第三部分】好莱坞政治正确浪潮里的亚裔女星(30:33-39:42) 【30:33-35:02】政治正确为亚裔女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千篇一律的角色是否加深了大家的刻板印象? 【35:03-39:42】国内的影视作品缺少diversity吗? 【第四部分】亚裔女性导演在好莱坞 【39:43-42:16】《真心半解》里的亚裔视角:写信、文学与含蓄的情感表达 【42:17-47:48】《真心半解》与导演前作《面子》的对比:身份政治问题是否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47:49-49:44】好莱坞亚裔女性导演三杰的背景介绍:赵婷、王子逸、闫羽茜 【49:45-51:53】《别告诉她》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51:54-56:12】《面子》与《喜福会》的对比:女性形象的突破与两组代际冲突 【56:13-1:01:48】在创作中突破亚裔身份的赵婷;将身份政治背后的情感内核融入电影中 【1:01:09-1:03:07】对闫羽茜的吐槽 【本期节目提及的主要影视作品】 妮琪·卡罗,《花木兰》,2020 巴里·库克&托尼·班克罗夫特,《花木兰》,1998 朱浩伟,《摘金奇缘》,2018 荣·伊斯特,《杀死伊芙 第一季》,2018 盖瑞·罗斯,《瞒天过海·美人计》,2018 苏珊·约翰逊,《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2018 特斯塔姆·莎佩罗,《好想做一次》,2020 伍思薇,《真心半解》,2020 伍思薇,《面子》,2004 王子逸,《别告诉她》,2019 李安,《饮食男女》,1994 王颖,《喜福会》,1993 (谭恩美,《喜福会》) 赵婷,《骑士》,2017 闫羽茜,《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2020 【本期音乐】 片头曲:Christina Aguilera, Loyal Brave True 片尾曲:刘亦菲《自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