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师弟28岁晋升副教授,我发现一切有迹可循 谁是Sure老师?海归博士&乐队键盘手&高校女青椒 本期Sure老师的独享时间,欢迎大家移步👆收听~~~
INTRODUCTION: 我们录这一期的时候福岛水还没有排==抛开气候变化的各种议题,无论是从官方数据还是身边统计学,极端天气或者不常见的地质现象似乎越来越多。这一期的起因主要来自于我们爱学术爱思考的sure学姐,地震跑下楼后的思考&补课!这一期我们主要和大家聊聊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有哪些dos and dont's以应对突发极端天气(科研重要,保命更重要啊~~~)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争议解决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若明学姐:本期新嘉宾,悉尼大学的文学博士,目前欧洲继续科研之路。 NOTES: 02:00 sure学姐从地震中醒来的那些逸闻轶事 06:00 sure姐夫的葱省特色报平安:先跟组织报平安! 12:20 地震来了:冷静第一! 17:20 成年之后灾害预防tips 22:00 不要游野泳!!! 40:00 遇到灾害命第一,财第二!/就近避险/应急包、应急氧气、应急氧气面罩等物资准备/大灾之后卫生防护 45:00 国外的那些各种各类的“警报”和灾害预防值得借鉴的经验 BGM: 红日(李克勤)
INTRODUCTION: 这一期其实我们6月中旬就录了,但是!!小丘学姐又阳了,所以拖到现在剪出来,给大家鞠躬!随着大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是peer presure,还是来自家人、社会的压力,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儿,我们时常会有自己的emo时刻。尤其对于博士来讲,甚至可以说读博期间的高光or最开心的时刻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随后就如进入了漫长的emo时刻。这一期我们主要来个“心灵马杀鸡”,和大家聊聊如何在读博期间或者压力下保持革命乐观精神,如何纾解内心的焦虑、抑郁和负能量。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争议解决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0:17 生活中那些所处可见的“小确丧” 02:53 让我们类型化一下焦虑、沮丧、emo来源:突发或者不受控情形的发生/在躺平和自鸡之间对自己懒惰的懊恼/社会的复杂教你做人时的无奈/婚育或者来自家庭或者社会的压力/经济压力等等 08:23 读博是一个弱(甚至很弱)正反馈的项目 12:49 小丘学姐的雍和宫浅浅一逛:我的妈上香的人比上班的人还多! 13:45 我们的解压小技巧之一:亲近大自然! 16:55 我们的解压小技巧之二:听听文学、哲学、佛学、史学类一些不太能变现科目的讲座:蒋勋讲红楼梦/复旦大学王德峰讲哲学/欧丽娟老师讲红楼/戴建业老师讲唐诗宋词 21:48 我们的解压小技巧之三:看网文,种田文,美食文,基建文,霸总文,等等/世俗的快乐:磕cp,追追星! 23:30 我们的其他解压小技巧:搞搞咖啡/养花/做家务/香薰/手账/养猫养狗/健身 BGM: 大碗宽面(张含韵/李斯丹妮/沈梦辰/孟佳/郁可唯/金晨/王霏霏)
INTRODUCTION: 上一期跟大家分享了硕士/博士在读期间的择业、就业准备以及国内外就业指导的不同特点。马上答辩季就要过去,很多朋友已经拿到甚至签了offer,或者有的朋友还在观望。今年被很多人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也可能是“未来最好”。劳资市场劳资双方的供求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及实现。这一期我们主要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和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地保障自己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争议解决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3:30 “我把单位告了”—— “非升即走”合同下的痛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但是《高等教育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又规定了一套更类似公务员法的管理制度,目前在实践中争议较多。 09:20 签合同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坑(CHECKLIST)(围绕劳动主体、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待遇三个核心要素) 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构成/绩效约定/病假事假等 15:20 补充合同、条款、离职等签字一定要谨慎!劳动保护地区差异比较大,一定要多关注就业所在地的劳动保护价值导向 20:20 新业态下劳动就业保护,相比于传统的劳动关系,一定要明确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劳动关系的合规性 30:30 “提起劳动仲裁会不会案底?” 32:30 离职前建议先咨询专业人士,一般劳动仲裁委会有咨询窗口/符合条件的申请法律援助服务/12348咨询热线/有偿法律咨询等 BGM: 鹿 be free(尚雯婕)
INTRODUCTION: 2023年的求职季成为就业寒冬似乎毫不未过,一方面,因高等教育扩招等因素,应届生就业供给相比五年前大幅增加,加之过去三年存量毕业生相当一部分仍然在寻找更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蛋糕做大的机制似乎还在探索,相比于十年前的应届生,现在毕业生面临的优质坑位显著不足。最近的一些热点话题(孔乙己)、热点事件也凸显了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焦点矛盾。我们两个作为已工作的“老人”,结合我们在国内外教育经历中关于职业规划和求职准备的相关内容,这一期主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尽早开始职业规划、合理利用校友老师资源、作为学生尤其是应届生如何在就业大军中突围等干货~期待大家和我们一起分享!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1:25 国内外硕士阶段的就业指导之差别:国外以就业为导向的硕士教育,侧重求职技能;国内学位教育和就业目标一定程度上分离,侧重政策宣讲。 06:25 国外mentor的全过程就业辅导,包括就业目标、就业技巧、职业榜样等(国内的朋友们可以自己主动寻找能提供这些知识或者资源帮助的资源) 11:20 国内外都离不开主动社交!国内外“搞关系”的不同~ 21:45 就业的几个方向(and小众选择),以法学专业为例 。初高中老师?我们当时没想到但现在看起来也很香的职业们 38:30 校友乃至教育的意义:人生原来有这么多其他的可能性,弥补信息差+找到某个阶段生活的榜样,探索路径的可复制性 40:42 哪些社交平台或者途径可以帮我们打开格局or获得信息:领英、脉脉、校友会、校友群、学院就业群、本校及外校的线下招聘会等等 Anyway,早规划早找下手是王道! 大家有什么具体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探讨! 下一期我们和大家聊聊职场新手的劳动法相关权益保障~ BGM: 高山低谷(林奕匡)
INTRODUCTION: 断更许久的我们终于回归了!我们先补完英语学习这个坑,下一期再跟大家聊聊就业这个坑。前两期我们主要和大家一起聊了聊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生的“两座大山”口语和学习。进入大学之后以及随着我们深造生涯的发展,除了卷英语这条路,学习小语种作为第二外语可能也是一个选择。这一期我们以法学专业为例,以观察的视角与大家一同分享小语种学习对于专业学习的促进以及对于高考、考研的一定助力。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0:55 小语种学习,科研道路上掌握一手研究资料的重要工具 03:42 小语种学习,入门简单但掌握难/早规划早受益 05:01 考研中选择英语以外的小语种作为外语科目“性价比”高 08:00 在科研越来越卷的趋势和宏观大背景下,小语种的差异性更容易弯道超车/小语种国家留学费用的优越性 10:43 浸润在语言环境下更容易提升 11:45 从和外国师生的交流谈起:拒绝“口音焦虑”,回归语言的表达本质 18:43 外国人在表达中更看重什么:(一点点小思考)表达的逻辑性、流畅性、观点、语调、重音以及肢体表达 20:34 英语学习的书籍或者平台推荐:对于成年朋友,建议围绕一定的主题和内容展开,TEDtalk, Coursera。小朋友可以看看动画电影或者动画片,如小猪佩奇、冰雪奇缘等等~ BGM: 春夏秋冬(张国荣)
INTRODUCTION: 写作可能是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包括我们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短板。一方面,因为我们传统的英语教育和英语考核中,主要以输入包括阅读、听力为主;另一方面,因为在高考之前的英语写作,一定程度上以炫技为主的考核标准(主要体现为大量的从句)与英语世界,尤其是科研论文中简洁、明确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一期我们主要跟大家分享我们关于英语写作的一点观察~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1:39 纯文科写作难在哪里?文体不定,模式不定,术语体系不一,说理要求高等等 04:35 出国之后有的课听不懂怎么办?一个小技巧:先找国内课程丰富背景知识,融会贯通 05:38 我在国外遇到的英语咋和国内学习的英语不一样了?(1)不要过分担心别人不明白;(2)建立英语是“表达观点的工具”的理念;(3)照葫芦画瓢。 08:49 学习好文章的写法,多读多看,多写! 11:29 英语工具论,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我们的目标是如何更趁手! 12:39 以读者为中心VS以写作者为中心 BGM: BYEBYEBYE (LOVESTONED)
INTRODUCTION: 似乎从12月初开始,微信群演变成了狼人杀群,每天都有人跳“羊”。我们全家包括小孩、老人、青壮年,全部中招。我们是在11月下旬中招的,当时的管控政策要求确诊、密接全部集中隔离,并在隔离点迎来了“新十条”。在我们确诊前,虽然每天也有上千确诊统计,但是对于隔离点、方舱到底是什么机制?确诊后是不是一点感觉也没有(史称“无症状”)?和一般感冒相比是不是差不多?老人和小孩确诊后症状有无加重?等诸多看似应该讲清楚的问题,似乎并没有讲清楚。这一期结合我们自己及身边的体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主要是做好准备,战略上重视对手,战术上藐视对手! SPEAKER: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3:35 经历集中隔离的那些观察:“有人管”是方舱的最重要特质。在隔离点和方舱,我们遇到了家里只有老两口或者bj山区的大爷,管吃管住,有医生,是他们在面对疫情时的底气 11:50 新闻报道中90%的无症状,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人都发烧了? 反复发烧,大概率是中了/发烧第一个12-24小时往往抗原测不出阳性/从身边统计学看,男性似乎比女性症状强烈 16:50 小孩和老人的症状:小孩烧得快,去得快/老人康复周期长 21:25 药品及物资准备:原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吃药 BGM: LOVE STORY (TAYLOR SWIFT)
NTRODUCTION: 英语学习可能是伴随中国学生长达至少20年的话题。尤其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除了通过各类英语考试之外,还需要使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这一期,我们两个回顾了自己英语学习的历程,从打好基础、培训强化等角度,与大家分享我们英语学习中的快车道和弯路。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一)从母胎开始学英语! 02:05 SURE学姐:从母胎开始学英语!抛开内卷,英语启蒙不管从几岁开始,打好基础是关键! 11:30 小丘学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系统学习英语,好的基础是后期英语学习中自信的来源~ (二)参加英语培训班的钱打水漂了吗? 05:20 SURE学姐:参加英语培训班有用吗?一个省钱小技巧:当辅导班的班主任免费听课! 15:20 小丘学姐:为出国考试报班,但是分数提高并不明显(泪目)。 SURE学姐作为一个雅思老师的分析:一是6.5以上提分难;二是大班和一对一有本质的区别,针对性不同;三是个人在课后的练习。 06:50 从参加英语培训班的过程中反向助力中文的表达能力和表达节奏。英语培训老师转做脱口秀选手或直播,周老板、董宇辉等人的降维打击 (三)学术论文写作重在规范、清晰 23:55 在英文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模块化、程式化写作 BGM: DREAM IT POSSIBLE (Delacey)
INTRODUCTION: 在第四期节目 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研精神推广到恋爱择偶领域! 的结尾,我们承诺大家谈几个更“敏感”的话题,如对于婚礼、彩礼、嫁妆等问题的应对。读博作为一个long-term project,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讲,可能又正好跟自己的恋爱择偶生小孩的时间相重合。那么读博期间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在具备哪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绕不过的彩礼、嫁妆、婚礼有没有plan B?这一期两个30+女博士深挖身边案例提供一点小经验~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1:58 读博会不会真的影响找对象?尤其是影响女博士找对象? 07:13 博士只能配博士吗? 09:40 读博期间能结婚生娃吗?对自己/导师/同门/师弟师妹有什么影响? 17:20 为什么国外读博不恐“生”?社会对医疗和育儿的保障/育儿理念/可以落地的男性的育儿假陪产假等支持系统 22:55 读博期间恋爱结婚生娃对课题组或者同门的影响? 28:30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在读博期间备孕生娃?课题进展/家人经济、精力支持/个人的身心状态/多线程任务处理能力 33:10 多线程任务处理能力:从追究完美,到先完成再改善的修行 40:50 彩礼:一种以覆盖未来生活风险敞口为目的的补偿 52:42 提出彩礼要求的情况下,如何把它说的“更好听”或者“更合理”? 56:06 我们选择非传统婚礼的缘由 BGM: 片头:亲密爱人(王若琳) 片尾:LOVE PARADISE (陈慧琳)
INTRODUCTION: 关于【加点柴火】栏目:除了之前以对谈形式分享之外,我们两个预毕业压力大到脱发的博士,后面也会有单人lecture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些asks and answers,为我们的围炉夜话加点柴火,让它更温暖哇! 读博,看书买书是个投入的大头。尤其是在美国读LLM的时候,我记得当时一个同学说,我这买书的钱比我家里全部宜家+二手家具还贵!那么,在网络资源发达的环境下,我们如何优中选优,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质量获取想要的书籍、学习资源呢?通过哪些途径在投稿前对文章进行润色?如何提高口语交流和表达能力?这一期加更,SURE学姐结合国内外学习研究经历,为大家提供了不少具体可行的思路。 欢迎大家如果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资源或者渠道同我们一起分享哇~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NOTES: 02:50 二手书:孔夫子/多抓鱼/咸鱼/出版社网站等 05:45 国外书籍如何购买:澳洲连锁书店的网站/图书馆互助服务/国内的二手书网站/国内亚马逊等购买电子版 07:45 课程学习或者付费资源:国内:学院或者学校的公众号/讲座的公众号、募格学术、胜数学院、b站小红书微博学习博主、爱课程、爱学堂、超星、CCtalk、网易公开课、好大学等;国外:coursera、慕课、khan学院、TED、openlearner、ItunesU等。 15:20 润色英文论文:投稿期刊自带的润色服务、出版社的润色服务 16:20 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演讲、动画片、剧磨耳朵,tb可购一对一真人辅导或者线上家教服务 BGM: 飞云之下(韩红/林俊杰)
INTRODUCTION: 女博士,一方面是婚恋“市场”中的异类,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学者在科研成果卓著的同时,又可以同时handle两个四脚吞金兽。随着情感选择的多元化,女博士婚恋择偶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当逢年过节回到老家时可能不得不面对家里人的各种十万个问什么。婚恋择偶可能是我们除了学术之外,在博士期间面对的另一重大“课题”。正如我们结尾引用的三宝老师的音乐剧《化蝶》中《化蝶之火》所唱到,“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爱是我斗争的方式”,在这个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勇敢爱,学会爱,并在情感关系中保护自己显得更为重要。在婚恋关系中,女博士是不是更难嫁?如何迈出第一步?对方的哪些特质有助于建立稳定、良性的情感关系?异地难,到底难在哪里?这一期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女博士的婚恋择偶路。 SPEAKER: SURE学姐,本科国内某高校,硕士博士先后在国内、英国、澳大利亚学习法学,自媒体博主。 小丘学姐:本科硕士国内某985高校,硕士在美国学习法学,现为诉讼领域专职律师,在职读博。 NOTES: 01:57 女博士的婚恋择偶观,大到国家发文关注,小到我们写进日记 02:32 由“青橙奖”得主吴昊教授的一点小展开:有人既是科研巨匠,又是俩娃的妈“数学比生活要简单多了” 04:50 女博士是第三类人?是超人?我们也是普通人好伐~ 10:00 我们身边女博士的婚恋现状?可能比写论文难一些 12:50 影响身边女博士择偶或者情感现状的因素有哪些? “僧多粥少”(闭嘴!) 19:18 我们或者我们身边人的择偶标准是什么?都是需求错配惹的祸 23:55 我们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 年轻的时候做的那些梦 32:22 婚恋观、消费观、事业观,爱吃烤肉的“我”和爱吃火锅的“你”更容易走到一起? 35:10 伴侣和我们的婚恋观一致吗?伴侣看中我们的哪些特质? 40:30 异地或者异国恋,如何处理好情绪和反馈的不同步? BGM: 《日与夜》 (张学友/林忆莲) 《化蝶之火》(三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