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潘采夫 嘉宾:刘晓蕾 武侠小说的真正发迹,始于唐传奇中的豪侠小说。唐传奇中,“豪侠”作为三大表现题材之一,涌现了诸多佳作,如裴铏的《聂隐娘》,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这些豪侠小说不仅为唐传奇添彩,更重要的是给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带来了灵感。在豪侠小说中,“仗义”“报恩”“比武”成为了三大故事主题,后世的武侠小说也大多如此。 现代武侠小说出现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武侠被称为“民国旧武侠”,代表人物有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武侠文学曾一度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直至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复苏。30年间,当代新派武侠小说在港台地区发扬光大,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家鼎立,各显神奇。到了1980年代中期,梁羽生、金庸封笔,古龙逝世后,武侠小说的创作便进入了“后金庸时代”,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主播:潘采夫 嘉宾:刘晓蕾 在《金瓶梅》中,宋惠莲从第22 回出场,到第26 回就死去了,她的故事只是一段插曲,像《红楼梦》里尤三姐的故事一样,但作者不仅把这段故事写得真实生动,而且能使读者由此掂出生活的重量,其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对人性的揭示和剖析,尤耐人咀嚼,并因此使宋惠莲这样一个卑微的人物,一部大书里的配角映射出美学的光辉。 宋惠莲是卖棺材宋仁的女儿,十多岁时被卖到蔡通判家当丫头,后来因为一桩与男女风情有关的丑事,被撵出蔡家,嫁给了厨役蒋聪。不久,一场小小的争端酿成动刀殴斗,酗酒的厨役死于非命。 惠莲因请西门庆的干仆来旺儿转求西门庆,报了夫仇后就改嫁了来旺,进了西门庆的家,成了下人媳妇。
主播:潘采夫 嘉宾:王冲,媒体人、学者 跑题大会在今年4.1号,开播六周年啦!有很多嘉宾老师发来贺电,谢谢所有参与过跑题的所有人! 本期节目建议大家外放收听~
主播:潘采夫 嘉宾:曹曦,「风暴之眼」导演 《风暴之眼》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部莎翁最后的剧作写于一个时代剧变时期,新技术的出现和社会变革让剧作家写下“所有的魔法都已用尽”。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同样生活在一个社会文化剧变的时期,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拥有自己,是该剧旨在与观众一起探索的主题。 该剧保留了原剧中的普洛斯彼罗,米兰达,卡列班等人物,以及普洛斯彼罗复仇的主线,但将故事放置在未来,《暴风雨》中的经典角色——精灵爱丽儿,则成为人工智能AI技术的最完美形式,服侍着普洛斯彼罗。米兰达关注着被父亲用AI技术带来的沉船上的年轻人,而这一切都只是普洛斯彼罗的工具,米兰达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在利用着爱丽儿、卡列班,意识到自己不希望成为复仇的工具,而爱丽儿也在剧终达到了自己技术的奇点——它开始能够理解他人。
主播:潘采夫 嘉宾:刘晓蕾 在崇祯本的金瓶梅里,开篇就是讲西门庆结拜十兄弟的故事,搞得比刘关张桃园结义还热闹。 十个人除了聚在一起大吃大喝外,跟人沾边的任何正经事都办不了一件,而且关系还全都是塑料情。他们在一起聚会虽然都是AA,但实际主要还是拿西门庆当冤大头,因为十兄弟里就数他钱多。 在西门庆结拜兄弟的名单里,应伯爵无异是跟他最亲近,也是最受西门庆照应的人。因为俩人的精神爱好契合度非常高。首先是俩人的出身特别相似,都是清河县的小富二代,西门庆他爹是开生药铺的,应伯爵他爹是开绸缎铺的。其次是应伯爵的第二次职业深得西门庆的喜爱。最后一点是应伯爵情商极高、很会做人。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西门庆热结十弟兄」开始讲起。
主播:潘采夫 嘉宾:刘晓蕾 今年是金庸诞辰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人们肯定料想不到,这名出身浙江海宁查氏的男婴,日后会在笔下创造出一个多么独一无二的武侠世界。 从1955年起,金庸开始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前两本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主角均是明清时期出身名门世家的儒生少侠形象,尤其是对于陈家洛与海宁陈家的描写,有不少取材自金庸本人对于家乡与家族的记忆。 本期节目是金庸十三章的第一篇,我们先从金庸的出生聊起。欢迎收听~
主播:潘采夫 嘉宾:东东枪 这个春天,东东枪老师做起了生鲜。 「读库生鲜」是读库给这一全新Mook产品选定的名字。它是专为年轻读者准备的双月阅读盲盒,也可以简单地说,是《读库》的“年轻人版”。这里的“年轻人”指的是所有十四至二十五岁的中学生、大学生,或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但更含糊却也更准确地说,是所有仍在成长,仍渴望成长,仍对世界保有一份好奇的人——我们都知道,这与年龄、身份,并不严格对应。 让我们跟着读库生鲜一起去拓展认知的边界,建筑灵魂的深度与广度。 号外:3月17日,读库与盒马合作,在位于北京建国路的盒马X会员店举办一场“《读库生鲜》新书首发派对”,邀请读库的编辑、作者,以及众位新老朋友,一起见面聊聊,这场几乎要撑满全天巨星云集(上午11点至晚上20:30)的派对,不光会有多个新书介绍、对谈聊天环节,还会有读库各类产品的快闪市集、专门设计的互动游戏环节等等内容,大家可以扫码预约。
主播:潘采夫 嘉宾:刘晓蕾,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多次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最受欢迎公共课教师”,得到APP《刘晓蕾讲透〈金瓶梅〉》课程主理人,著有《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等。 《金瓶梅》第七十九回的回目是:西门庆贪欲丧命。这一回,潇洒了前七十九回的西门庆西门大官人终于一命呜呼了。在《金瓶梅》中,“权”“钱”“色”在那个封建末世时代被无限放大,芸芸众生都在为这三个字驱赶着,最终走向毁灭。 西门庆是个典型,他“逐钱”“逐色”“逐权”,而这三点又是相辅相成的,西门庆知道“逐钱”和“逐权”是“逐色”的前提和手段。但西门庆不知道的是,他春风得意之日,也是他自取灭亡之时。
主播:潘采夫 嘉宾:徐潜川 《第二十条》是一部比较难评的春节档电影。 《第二十条》片名指的关于《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全片的背景是多年来国内这个“正当防卫”这个条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大部分判决和司法调解是和稀泥。近几年司法部门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典型案例,正当防卫条款被称为“从沉睡到苏醒”。 不知道这个春节档的电影,大家有去看吗,你有什么看法呢,评论区补充一下吧~
主播:潘采夫 这个春节假期你是回家过年还是出门旅游了呢? 这个春假假期,潘老师在广东玩得十分开心,本期节目就是一个完整的旅游攻略,当然不是全部广东省的,是一部分的,但是也相当精彩~ 欢迎大家收听。
主播:潘采夫 嘉宾: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合肥四姐妹》《民国了》《拾读汪曾祺》等,为《汪曾祺文学自传》主编,《汪曾祺别集》分卷主编。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被视为京派作家,亦被视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1000事》:汪曾祺的创作贯穿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学,是“最后一个京派作家”。他的作品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为现当代文学的语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包含1000多个“世说新语”式的小故事,以时间为主要线索,从1920年汪曾祺出生写起,到1997年他去世止,选取汪曾祺一生中具有史料价值和最能体现个人性格、文学师承、创作经历的事件,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连缀成一部简明而完整的汪曾祺传记。本书旁涉历史、文学背景,既记录传主生平,亦书写时代氛围。既是一部体例特别的作家传记,也是一部足以折射现当代文坛的微观文学史。 欢迎大家收听购买~
《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其间所蕴藏的文化与社会内涵,一直为研究者们津津乐道。作品中所雕刻出的女性群体,林林总总间个个形象丰满、有血有肉,她们不仅打破了传统作品中女性塑造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还成功地用其「真实的复杂」性格成就了一片以待研究的空间。 《金瓶梅》中的女性人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化、单一化描写,也不是影子式的人物,而是活生生、可触可感般的真实形象。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金瓶梅》里的女性角色。 主播:潘采夫 嘉宾:刘晓蕾 最后,跑题大会祝大家新年快乐,龙年行大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