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年见证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颠覆式发展,在电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大家好,欢迎收听盖世汽车“C Talk”栏目。 [C Talk | 佛瑞亚集团CEO柯瑞达:从跟随者到创造者,持续创新是关键] [C Talk | 佛瑞亚集团CEO柯瑞达:从跟随者到创造者,持续创新是关键]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占亚娥 过去的10年见证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颠覆式发展,在电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快速发展的过去十年里,整车厂逐渐将创新的责任移交给我们。我认为此前我们是跟随者,但现在我们必须担负起责任。”在提及汽车行业的快速转型时,佛瑞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瑞达先生(Patrick KOLLER)这样说道。 [C Talk | 佛瑞亚集团CEO柯瑞达:从跟随者到创造者,持续创新是关键] (图为(从左到右)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和佛瑞亚集团CEO柯瑞达先生;图片来源:盖世汽车拍摄) 而从跟随到引领,化被动为主动,首先需要对当下内外形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和理解。从外部环境来看,柯瑞达先生认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新常态,从疫情、缺芯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到全球变暖,逆风无处不在,情况日益复杂,但也更加有趣;从行业内趋势来看,向电气化的巨大转型、汽车电子和软件的比例不断上升、汽车架构、材料和照明等较以往的不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万变不离其宗,在柯瑞达先生看来,“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具有吸引力,你就可以在行业里取得增长,因此持续创新非常关键。” 佛瑞亚2022年两位数的业绩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柯瑞达将其归因于集团业务组合与行业大趋势的紧密相连。他在访谈中透露,在电气化方面,佛瑞亚的增长非常显著,集团新订单中有40%都是电气化产品;另外,汽车电子和软件产品约占集团新订单量的30%。最重要的是,佛吉亚与海拉产生了营收协同效应,去年双方的联合订单达18亿欧元,是业绩增长的一大助力。 佛吉亚和海拉的整合,也被认为是一大创新举措。“我所相信的创新是使用所有可能的创新手段,并将它们组织成生态系统,协同各方资源、加强公司能力。”在柯瑞达看来,海拉之于佛吉亚便是最佳的资源。他解释道,一方面,因为此前佛吉亚在汽车电子领域还处于临界点之下,要在汽车电子和软件领域取得有机增长,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方法论、项目管理技能等在不同的领域是不同的,但行业大趋势下,佛吉亚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增加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纯粹的汽车电子玩家非常罕见,就海拉的业务组合来看,其汽车电子业务与佛吉亚形成互补,其照明业务与佛吉亚业务相近,其全生命周期管理(B2C)业务是佛吉亚所缺少的,并购海拉,佛吉亚增加了能力和资源,却不需要进行繁琐的重组。 另外从公司属性来看,柯瑞达认为,佛吉亚像是一个系统供应商和集成商,而海拉更像一个零部件供应商,这里双方又形成了互补。作为一个系统供应商,通常需要处理生产制造方面的多样性,需要在原材料流动方面非常擅长;而作为一个零部件供应商,优势是不同的,通常需要非常关注生产线、零部件的生产,在原材料流方面关注较少。所以利用海拉在生产过程中的技巧,同时利用佛吉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优势,使佛瑞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强大。因此正如柯瑞达所说:“海拉对我们来说是绝佳的机会。”所以佛吉亚对海拉进行了并购,快速获得了庞大的体量和资源,进而能够进行自主创新,以期成为市场上的创造者而非跟随者。 审时度势是前提,创新、合作、整合资源是支撑,落脚点在平衡资源与地区增长潜力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柯瑞达认为,当前北美和欧洲市场相对成熟,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其中中国市场体量更是有潜力增长到3500万辆。佛瑞亚计划到2030年,使中国区的销售额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在全球销售额中的占比也从去年的21%升至30%以上。 尽管对中国市场未来的潜力和过去三年取得的进步赞不绝口,柯瑞达同时也清醒地对行业发展提出了警示:欲速则不达,不能将速度和匆忙混为一谈。“速度是积极的,有组织的,匆忙则有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市场目前的发展非常快,竞争非常激烈,品牌多样性的代价太大,需要找到最优解。”与此同时,柯瑞达还呼吁停止价格战,“就我而言,任何与战争有关的东西都是负面的,当出现价格战时,消费者会持币观望,等到市场触底时才会购车。所以当你打价格战时,你单车减少的利润并不会被更多的销量所弥补;而当价格再次上涨时,你也不会从中受益,这对行业没有好处。” 在与柯瑞达先生的访谈中,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一点:保持清醒,保持明智,然后才能更好地投资未来。正如古语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先进的技术,广泛包容,博采众长,方能创新不断,新水长流。 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C Talk”视频号,或点击▶佛瑞亚集团CEO柯瑞达:从跟随者到创造者,持续创新是关键 观看视频。
“如果回顾采埃孚过去10年的历史,我认为颠覆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机会,就可以快速发展。” 大家好,欢迎收听盖世汽车“C Talk”栏目。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蔡书红 “如果回顾采埃孚过去10年的历史,我认为颠覆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机会,就可以快速发展。”刚刚履新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在接受盖世汽车的采访时这样总结到。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过去的10年见证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颠覆式发展,电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然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几大浪潮。在百年一遇的行业变革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否能快速识别趋势并及时转型,可以说是在这场变革中幸存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7年前的财报中,采埃孚预测效率(Efficiency)、安全(Safety)和自动驾驶(Automated Driving)将成为未来出行的三大趋势。其中,效率涉及燃料消耗、排放、电动化以及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利用;安全主要覆盖传感器、高分辨率摄像头、软件算法和车载算力;自动驾驶则被认为是塑造未来道路交通的核心因素。 为了应对这些行业新趋势,采埃孚于2015年完成收购天合汽车(TRW Automotive)。收购天合,让采埃孚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形成了广泛的产品和技术组合,而且成为了真正的全球性乘用车集成化系统供应商。 在柯皓哲看来,对于采埃孚来说,收购天合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当时,我们预测汽车行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天合对ADAS技术进行了较大的投资,包括摄像头、雷达等等,并非常注重软件,与我们的产品十分互补。有些技术终将消失,而收购天合是我们快速摆脱依赖这些技术的机会。” 收购之后的整合更是重点。柯皓哲负责整合工作,其在加入采埃孚之前,曾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16年多,拥有丰富的国际管理和并购后整合的经验。在柯皓哲的带领下,采埃孚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天合的整合,快于最初预期的3-5年。 为了持续巩固竞争力,2020年5月,采埃孚宣布完成对威伯科的收购。情节类似,但不同的是,这次收购是针对商用车市场。威伯科在加入采埃孚之后,与采埃孚商用车事业部结合,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技术供应商之一。目前,采埃孚不仅拥有更加完善的产品组合,并且成为商用车全集成化系统供应商。 正是基于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采埃孚快速转型,聚焦未来出行,在电驱动、自动驾驶与软件开发三大核心领域与新客户签订了大量业务合同。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采埃孚的排名从前二十跃升至前三,营收也从2014年的184亿欧元增至2021年的383亿欧元,而2022年的营收更有望第一次突破400亿欧元。 [C Talk | 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柯皓哲博士;图片来源:采埃孚)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阵地之一。2012年至2021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上涨36%,产销量连续十三年全球第一。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新能源、智能化和自动化领域处在全球领先地位。此外,随着新势力、科技公司等跨界玩家的入局,中国汽车产业充满活力。因此,中国成为很多外资企业不能忽视的市场。 2018年,柯皓哲担任采埃孚集团董事,常驻上海领导亚太区和印度区的工作,这也是采埃孚首次在亚太区派驻董事。柯皓哲在采访中表示,“我来中国,是因为我真的很想参与中国事业。在我看来,汽车行业的新篇章最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西海岸或中国。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想感受活力和科技。” 近几年,采埃孚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投资动作频频,经历了从中国销售、中国制造和中国研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市场拥有更大的决定权和话语权,无需每一件事都再等待德国或美国的“指令”。柯皓哲认为,“过去5年,我们成为了中国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他的带领下,采埃孚在亚太区赢得了大量订单,中国本土客户不仅包括长城、长安、上汽等传统主机厂,还包括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从财务数据来看,采埃孚在亚太区和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实现了不小的增长。其中,采埃孚在亚太的市场销售额从2018年的80亿欧元上涨至2021年的90亿欧元,涨幅为12.5%,超过同期集团整体销售额的增幅(3.8%),占集团销售额的占比为25%左右;具体到中国市场,销售额从2018年的62亿欧元增加到2021年70亿欧元,占集团销售额的20%左右。 根据采埃孚的计划,到2030年,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比例将提升至30%。不过,柯皓哲也指出,“在中国,并不是为了量,而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出海节奏加快,采埃孚也作为供应商跟随中国客户一起“回到欧洲”。对此,柯皓哲表示,“我们不仅在中国市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会跟随客户向其它市场拓展。” 在所有的变革和发展的背后,核心是人才。尤其是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完善人才管理能力。 柯皓哲认为,企业首先要吸引到人才,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据悉,采埃孚以拥抱“包容及多元化”为核心价值观,努力创造多元、公平、包容、灵活的工作环境,让每位员工都能感受到公司及团队对于个人的欣赏和认可。 对于培养和留住人才来说,领导力是关键。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优秀的领导力能够增强组织的能效,真正地培养出才能。但是,这不同于传统的金字塔式职业等级制度,而是可以实现跳跃式的职业发展。 就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柯皓哲认为,成功的职业发展需要建立在良好教育的基础上,拥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并且需要了解工作细节,学习如何与团队打交道。如果想要成为全球领导者,需要去不同的国家工作,进而形成不同的观点,感受不同的文化。“当走出舒适区,你会成长得最快。”柯皓哲如是说。 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C Talk”视频号,或点击▶采埃孚集团新任CEO柯皓哲:在中国,是为了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观看视频。
李尔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未来三年的发展?李尔将如何助力出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大家好,欢迎收听盖世汽车“C Talk”栏目。 [C Talk | 李尔Enrique Orta:将继续扩大连接器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并设立全新试验室] [C Talk | 李尔Enrique Orta:将继续扩大连接器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并设立全新试验室] 提起李尔,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汽车座椅。事实上,李尔还是一家全集成电子电气供应商,产品覆盖连接器系统、电气分配系统及高低压电子产品。 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车载电子器件的数量翻倍增长。凭借数十年的完善的产品设计开发经验及全方位的生产制造能力,李尔连接器系统能提供灵活的创新解决方案。希望以创新连接世界,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提供“李尔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无疑也是李尔连接器系统的最重要市场之一。李尔连接器系统和电气分配系统全球副总裁Enrique Orta在接受盖世汽车CEO周晓莺采访时表示,李尔明年还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连接器系统业务,并将在中国设立全新的实验室。 那么,连接器对于汽车有多重要?电气化、智能化为李尔连接器系统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李尔连接器系统有着怎样的产品布局?李尔连接器系统拥有哪些优势?李尔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未来三年的发展?李尔将如何助力出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C Talk”视频号,或点击▶李尔Enrique Orta:将继续扩大连接器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并设立全新试验室 观看视频。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