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科普《上帝掷筛子吗》曹天元:打破量子物理的高冷面具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14日,我们一起共读曹天元的《上帝掷筛子吗》。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 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 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收藏订阅专辑,收听更多精彩好书!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

2分钟
18
3年前

2.13《西游记》吴承恩:人生最顶级的自律,是懂得克制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13日,我们一起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收藏订阅专辑,收听更多精彩好书!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关注公众号:大喜夜听加入读书会、获得书籍电子版以及学习资料。我们下期见!

2分钟
23
3年前

2.12《我们仨》杨绛:用温柔坚定的力量,去生活,去前行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12日,我们一起共读杨绛的《我们仨》。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钱锺书眼中绝无仅有的妻子杨绛,也是我们心中永远温柔婉约、坚忍睿智的杨绛先生。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在92岁时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先他们而去。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 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书里是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是单纯温馨学者家庭的相守相助,书外却是百旬老人的默默思念。相比于其他书籍,杨绛先生的笔墨总会让人平淡下来,从而思考书中传达的意义。这本书的内容很短,但其中带来的却是对家庭的深刻感触,感受到困境中人性的坚韧,引发了对人与人之间陪伴的思考。 收藏订阅专辑,收听更多精彩好书!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关注公众号:大喜夜听加入读书会、获得书籍电子版以及学习资料。我们下期见!

2分钟
57
3年前

2.11《邓小平时代》傅高义:一个人,一个时代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11日,我们一起共读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 这本书是由美国作者傅高义所著,由翻译家冯克利先生进行翻译,在中国大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书中完整回顾了邓小平的一生,全景式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深入分析了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剖析中美建交、试水改革、提出“一国两制”等大事件,回顾了邓小平时代的开创、发展及挑战。2013年1月18日,在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启动之际在中国出版。 本书是逾八十高龄的作者倾十年之心力而完成的一部权威性的邓小平传记。作者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当代中国档案,特别是中国过去十五年公开的历史材料,而且由于其人脉关系得以深入广泛地访谈了邓小平子女以及诸多不同背景的中国高层及其子女、秘书等。作者曾在多届美国政府担任东亚事务顾问,并曾以学者身分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任职,这些经验使得他对《邓小平传》的写作既有社会学学者的专精,又能超越学院的限制,而从政治经验、政治智慧的角度理解邓小平的政治实践。作为真正的中国通,他对邓小平的把握既能入乎其中,又能站在中立、客观的学术立场上而出乎其外,让读者全面而深度地把握邓小平及其整个改革开放时代。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权威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邓小平时代》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关注大喜夜听公众号来进行阅读!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关注公众号:大喜夜听加入读书会、获得书籍电子版以及学习资料。同时,也欢迎你讲本期节目分享给你的亲友,你喜欢谁,就和TA一起成长一起努力!我们下期见!

4分钟
67
3年前

 2.10《浪潮之巅》吴军:一个人一生赶上一次浪潮就足够了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10日,我们一起共读吴军的《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是被很多商学院,计算机学院当做教科书来用,人手一本。 在这本书里,吴军用了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俯视了整个 IT 行业的发展史,就像一个资深的解说一样,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公司拆分出来讲,从一种大的视角看 IT 行业,你会突然发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看似混乱不堪的 IT 行业也是有发展规律的。 我们都知道,对所有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快”才是硬道理,首先这个行业发展的快,几年就是一波浪潮,行业内的格局动不动就是一次大洗牌。其次是公司起的快,落的也快,一个小公司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而一个大公司昨天还看起来一片繁花似锦,今天就突然宣布破产。在这个行业中的公司,不管大的小的,个个都像逃命一样往前奔,这么快的节奏,肯定就乱,那在这么乱的一个局面下,你说有规律可循吗?还真有。吴军给大家列出了4条定律,来说明互联网行业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对这个行业高度抽象化的总结,只有理解了这些定律,才可以避免掉进坑里,也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下一次浪潮。 这4条定律分别是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诺维格定律,还有基因决定定律。从这4条定律我们可以预测到新的浪潮马上就会出现,就是全新的硬件和软件应用会迎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市场,在这样的浪潮面前,现有的公司能否突破诺维格定律和基因决定定律的限制,赶上下一波浪潮吗?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地思考一下。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关注大喜夜听公众号来进行阅读!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关注公众号:大喜夜听加入读书会、获得书籍电子版以及学习资料。同时,也欢迎你讲本期节目分享给你的亲友,你喜欢谁,就和TA一起成长一起努力!我们下期见!

2分钟
99+
3年前

【阅读日历】2.9《文学回忆录》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陈丹青五年听课笔录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9日,我们一起共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有一个作家,凭借一己之力,构筑了一个中西方文学融会贯通的文学史观,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文学史,我个人把这本书当作了一个文学经典作品的索引。这个作家叫做木心,这本书叫做《文学回忆录》,上下两本,洋洋洒洒的五十万字。书中内容跨度极大,开篇从古希腊神话开始讲起,一直讲到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学,一共八十五讲,讲了五年。 作者木心,1927年出生在浙江乌镇,从小喜欢绘画和写作,自然而然的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师从刘海粟和林风眠,首先是一个大画家。1982年,已经55岁木心先生旅居纽约,在八十年代出了一些诸如《温莎墓园日记》、《素履之往》这样的集子。1989年到1994年,他为在纽约留学的一些年轻艺术家开设私人文学史讲座,这些年轻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用来听课,固定的学生不过十三四人。这种授课方式在现在看来是很奢侈的,这当中有一个勤奋的学生就是陈丹青,他密密麻麻的记了五本听课笔记。在2012年底木心去世一周年之际,陈丹青就把这些听课笔记整理出版,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文学回忆录》。 这套书中还有很多木心喜欢的作家及作品的介绍,比如他喜欢的莎士比亚,曹雪芹,拜伦等等,也有许多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谈到在悲剧作品中,西方多是“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中国多为“社会悲剧”,中国古代的文学多是“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了”。这些在中西方文学观念上的差异和因此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品格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关注大喜夜听公众号来进行阅读!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本节目由大喜有声与魔方工作室联合出品。关注公众号:大喜夜听加入读书会、获得书籍电子版以及学习资料。同时,也欢迎你讲本期节目分享给你的亲友,你喜欢谁,就和TA一起成长一起努力!我们下期见!

2分钟
99+
3年前

【阅读日历】2.7《史记》司马迁用血写成的历史,文字之美,无与伦比

阅读日历

阅读日历,大喜好书伴读每一天!今天是2月7日,我们一起共读司马迁的《史记》。 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正因为《史记》开创性的记述,全球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在中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无论我们看到何种书单,名人推荐,必有《史记》。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哪怕没有读过《史记》,也一定听过: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鸿鹄之志、霸王别姬、破釜沉舟、约法三章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著名典故。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千秋功过,皆在青史。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刺客游侠、贩夫走卒……《史记》溯源千古,在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共同记忆。 《史记》作者司马迁,因汉武帝而锒铛入狱,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曾有过自杀念头。但“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以这样的意志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史记》。 几千年来,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意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 而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著就中国第一部正史——《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关注大喜夜听公众号来进行阅读!今天的阅读日历已撕下,好书相约明天读!本节目由大喜有声与魔方工作室联合出品。关注公众号:大喜夜听加入读书会、获得书籍电子版以及学习资料。同时,也欢迎你讲本期节目分享给你的亲友,你喜欢谁,就和TA一起成长一起努力!我们下期见!

2分钟
10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