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清明刚过,我们幽游白话系列终于又更新了。这一回,我们要来点猛的了,来自我们听众群的沈北老师,要给我们讲一讲他经历的,和听说的那些关于太平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过于离奇,离奇到我们都难以置信,因此奉劝各位最好不要深夜独自收听。
又是一年“315”,每次都少不了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想到啊没想到,某师傅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和某汇的火腿肠这些“浓眉大眼”的家伙们也叛变了,看来大品牌也不是质量保障了,以后吃东西都要三思而后食了。除此之外,本期节目还对今年“315”期间曝光的其他产品进行了点评,希望大家仔细收听,牢牢把这些不守规矩的企业记在心里。
不知不觉,清谈FM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本来是打算隆重地纪念一下的,结果因为工作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最后只得回归初心,集结了7位主播,无提纲地闲聊了一期。大家可能会觉得现场比较混乱,但我们属实聊得相当开心。
我们节目之前多次聊到信息茧房,但之前提到茧房时,多是认为这个茧房是我们自己的一次次选择后,被大数据算法逐渐包括起来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的人,很难接触到其他的信源。但其实,最近的一些事件我们也不难看出,跟大数据算法比起来,人为制造的信息茧房其实更加恐怖。作茧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而被茧房包裹的人,则是执迷不悟,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期节目,我们从油价上涨开始聊起,聊到了电动汽车,而后跟相声《地理图》似的围着地球绕了一大圈之后,终于又聊会了电动汽车,也不知道绕这么一圈意义何在。总而言之,在这一期节目中,你会听到一些关于能源的趣事。
最近,许多话题牵动着打工人的心,先是鹅厂某部门推行“1065”工作制,后是字节员工不幸离世,一正一反让人不知该如何看待。虽然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聊起打工人这个话题,但这一次,我们希望能从大厂纷纷开始做出规范劳动用工时长的这一行为,来分析这对打工人的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年初,国内多地又零星地出现了疫情,天津就是其中之一。恰好我们节目的主播冷场姬就在天津,而且在医疗系统工作,此次疫情袭来,她便加入了深入社区一线检测核酸的队伍,参与了几轮核酸大筛工作。那么,在她的第一视角下,社区防疫的一线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且听她讲一讲吧。
本期要聊一个很冷酷的话题,又冷又酷,就是2022北京冬奥会。说起冬奥,其实在大众视野中,它的热度一直是不及夏季奥运会的,所以如果不是今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那可能大家对这个国际性赛事的关注度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高。但大家可能就是因为今年多看了这么几眼,才发现原来冰雪运动也那么得有魅力,今天我们就从头聊一聊北京冬奥会。
今天这期大家肯定也知道,是一年一度春晚喜剧骂街,不是,喜剧点评的主题,跟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终于决定把颁奖这个模式确定下来,以后每年的春晚语言类点评都改为颁奖的形式,并把我们这个“金背带”奖作为整场典礼的大轴,最后一个公布。 勘误:节目中关于姜昆老师春晚作品抄袭其徒弟大山的表述有误,实际为大山在2019年经姜昆老师同意表演了其在1987年表演的作品。我们为自己查证不严向姜昆老师表示诚恳地道歉,并将在下期节目开头再次郑重道歉。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从小到大,年味这个东西是越来越淡了。可能也是因为小时候过年,有长长的假期,有压岁钱,有新衣服,有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人,一桌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还有真的很好看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些条件似乎随着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有些已经很难实现了。所以,本期节目我们就聊一聊,年味儿去哪了?
相信一看题目,一些审题不清的听众就以为我们又要聊漫威了,但其实只要仔细看标题的话,就会发现,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多元宇宙,而是元宇宙。说到元宇宙这个词,一开始我真的没在意,还以为又是什么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瞎折腾出来的噱头,结果仔细查了一下,还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瞎折腾出来的噱头。那么,这一期,就听我们对着“元宇宙”这个不明所以的概念,疯狂脑洞吧!
本期节目,是我们姗姗来迟的2021年终总结节目,各位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2022年估计都过了快半个月了。所以我们要先跟大家道个歉,因为某主播琐事缠身,记错了日子,没有第一时间更新咱们的新年特别节目。这期节目中,我们先是给刚刚过去的2021标注了关键词,随后又分享了我们一年中记忆最深刻的事情,还对2022年进行了一番预测。整个录制过程中,所有主播都过于亢奋,以至于十分聒噪,还请大家忍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