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2 和卢俊聊一聊「交付」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认认真真做好[交付]的开发商尤为珍贵。在2023 年末,交付再次成为一个热词: 所有人对房地产行业的聚焦点,都停留在了这个重要阶段。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真叫卢俊!的创始人卢俊,与大家聊一聊房地产的年度热词一-“交付”。面对交付,业主更应该关注哪些内容?什么样的开发商更值得信任?《置地有声》2023年最后一期播客,给你答案。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卢俊:「真叫卢俊」创始人 -时间轴- 03:13 现在买房,可比以前买房难多了 04:46 穿越过周期,才能在牌桌上留的更久 07:59 从管销售到管交付,行业里的人才需求也变了 10:52 「慢」企业,往往有更优秀的机制和能力 13:29 两个维度,判断一家房企的交付能力 17:26 在「无用之处」见用心 20:47 从「客户」到「用户」,用品质才能抓住未来的受众 24:15 做好品质交付,应该是新的行业共识 27:09 新周期下,为何还有企业可以快速发展? 31:25 稳定发展的房企品牌,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36:20 多跑,多听,多看,在慢时代做正确的决定 43:11 如何降低买房焦虑?这里有几个实用tips 47:31 不同的城市,房地产的逻辑也不同 -本期福利- 交付不是终点,是美好生活的起点。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留言区分享分享“你难忘的交房体验",点赞量最高的前3名分享者将获得「观夏」 陶瓷香挂室内香薰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0分钟
99+
1年前

Vol.031: 聊一聊客厅里的“莎士比亚”,与公园中的“梵高”

艺术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明确的分界? 于某些人而言,艺术是日常中的美好事物,是工作中的灵感之光,是生命中的永恒追求。然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艺术却显得无足轻重,甚至与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关。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建设。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破墙而出,走出私人领域与专业领域的限制,融入大众与公共空间。博物馆和美术馆不再是独一无二的艺术殿堂,各类公共空间与艺术的紧密联系愈发显著,商场中的大师雕塑、街头的高雅表演,无一不展现出艺术正融入更广泛人群生活的趋势。然而,这种脱离小众圈层、融入公共空间的“艺术”还是“艺术”吗?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罗浮紫公共艺术j创始人毛文采和香港置地业主大巧,分享她们与艺术的故事,与我们共同探索艺术的“边界”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毛文采:「罗浮紫公共艺术」创始人 大巧:香港置地业主 -时间轴- 03:48 收到舞台的感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07:46 古典乐也可以不高高在上 10:00 艺术是慢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浇灌 14:51 艺术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 19:23 公共艺术的应用题:“丑”得具象还是“美”得写意? 24:34 一件已经融入城市生活的雕塑是什么样的? 26:50 英文和奉贤话可以无障碍沟通?艺术作品告诉你答案 29:55 素人演员一样可以真情演出 36:12 艺术是否应该存在边界? 38:56 通俗VS先锋:为什么我们需要两者? 42:06 所有一时的绚烂,都是为了留下永恒的经典 45:19 艺术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48:23 当商业地产进入公共艺术:让时间给出答案 -本期福利- 「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艺术从来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属,而是普罗大众都能在生活中接触、探索和创造的。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留言区分享“你在生活中看到的艺术”,点赞量最高的前 3 名分享者将获得赖声川剧作集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2分钟
99+
1年前

Vol.030: 你真的会“玩”吗?

玩,是一个简单、普通的词汇。它诞生于人类最本能的向往和需求,承载着每个人的情绪和思考。小时候的我们,会玩、懂得玩、敢于玩。那时的玩耍,是我们对世界的初识,也是对生活的探索。 繁重的学业,忙碌的工作但随着年岁增长,让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压力束缚、捆绑。渐渐地,我们忘记了“玩”的初心,失去了“玩”的向往,甚至停止了“玩”玩,不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 在忙碌和奋斗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期待通过“玩”,将自我释放在舒适的关系场中,获取最真实的情感连接,从而在“玩”中找回自我找回生活的乐趣。今天,《置地有声》播客邀请到T拾壹点J主理人 Sharon,以及香港置地中国区规划设计及研发中心设计负责人何晓David,这两位非常会“玩”的人,一起聊聊如何在奔忙的生活节奏中找回“玩”的本心,以及怎样在玩乐中汲取生活的灵感?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Sharon:拾壹点 主理人 何晓:香港置地中国区规划设计及研发中心设计负责人 -时间轴- 03:09 工业社会,把我们都变成了不会玩的人吗? 06:32 下班打边炉,周末打飞的,不玩不是香港打工人 09:35 把兴趣变成工作,我玩得更开心了 11:26 我的生活状态就是「Work Hard,Play Harder」 14:27 在民宿里开workshop是一种什么体验 16:42 没有体验,何来灵感? 20:30 游玩时看到建筑,也是在跟建筑师隔空对话 21:24 抱树疗愈、以星河为被:与亘古时空对话 23:50 用脚步丈量,用身体感受:城市的脉络与生活交织 25:31 如何做一个让年轻人觉得好玩的商业体? 27:00 会画画,走遍法国都不怕 30:23 便宜的玩法,也可以找到不打折的乐趣 34:48 陌生人社交:更适合I人的社交场 39:11 只有自己会玩,才能创造出一个好玩的空间 41:58 只有一平米,也可以玩起来 44:49 你的每一道“斜杠”,都会成为人生的养分 -本期福利- 玩,从来不是一件奢侈的事,而是每个人自然天生拥有的能力。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留言区分享“你热衷的玩乐方式,是什么样的?”,点赞量最高的前 3 名分享者将获得 RMT 初阶专业鱼板 Rokky Universe 宇宙【鱼板]】礼品一份。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49分钟
99+
1年前

Vol.029: 这些关于童年的陪伴和教育,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十年是一个怎样的时间刻度?每一个家长心里也许都感慨万千。十年足以让牙牙学语的小朋友,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小大人”,而高质量的陪伴,也许就是父母能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如何与我们生命中最特殊的“小朋友”们交往?除了父母,社会各方又如何为孩子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读小库》资深编辑废废,以及带着孩子参与了多次香港置地童子军活动的业主苏静,与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发现儿童的真实需求,以及如何实现亲子的高质量陪伴。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废废:《读小库》资深编辑 苏静:香港置地业主 -时间轴- 02:09 从腼腆内向到自信大方,一个小童子军的十年 04:56 丰富多彩的《读小库》:孩子的成长没有标准答案 06:34 为什么孩子听不懂“不要做“? 08:22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以自我发展为中心 11:22 小朋友的“恶趣味”是怎么回事? 14:42 阅读,其实也是帮大人缓解育儿焦虑 16:32 月亮有手手吗:如何理解孩子的奇怪问题? 19:51 在与孩子的共读中,产生爱的流动 23:44 让孩子在真实世界中玩耍,才能让内心丰盈 27:43 消失的“放学时间”,我们需要为此焦虑吗? 30:32 童年只有一次 35:46 一言为定:做一个守约的大人 39:28 “我不希望孩子做一个完美小孩” 40:24 做童书,我把自己重新养育了一遍 -本期福利- 尽管成长是趟单程列车,但一路上我们相拥而行。给予彼此更多勇气。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留言区分享"你与孩子最近一次的约定,点赞量最高的前 3 名分享者将获得 「geekpapa触屏儿童WiFi相机 蓝小兔礼盒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47分钟
99+
1年前

Vol028:有的人CityWalk居然是为了考古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乡愁”渐渐成为城市原住民共通的情感话题。变更的路名,拆建的建筑.......这不仅是一座城市景观的变更,也带走了我们的美好回忆。如何阅读和保留它们.也决定着我们如何认识和记忆一座城市。 本期播客,我们请来了上海城市考古的创始人徐明,来聊聊如何用"城市考古"的方式,保留城市记忆。同时在个体的力量之外城市的建设者应该如何保护一座城市的文脉?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徐明:城市考古创始人 -时间轴- 01:58 把城市考古作为一种方法 03:53 在前进的时代中,追溯自己的记忆 06:44 CityWalk是载体,而城市考古是内容 09:50 用城市考古,冲印我脑内的老照片 12:41 当老地名都有了二维码“身份证” 18:37 复兴王家大院和保寿硚,城市考古和严肃考古的边界融合 22:39 开眼见世界,徐家汇是如何成为精神地标的 28:49 从消失的南市区看地域的小尺度文化认同 32:57 钩玉弄还是狗肉弄?路名背后的文化层次 40:42 “祖上阔过”的洋泾,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断层 43:16 人是城市的尺度 47:56 让记忆连续,让烟火气回归,让人重新拥有归属感 -本期福利- 城市,是人的城市。 我们应该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留住城市居民的“美好记忆”。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你最喜爱的城市老街或建筑并说明理由”,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分享者将获得「国家图书馆,盛世拾忆纸雕灯」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1分钟
99+
1年前

Vol027:“无界”这个词,是如何爆火的?

近几年,「无界」的概念在地产圈很火,公园无界、通行无界、社区无界……城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非标准空间”,一座天桥就能链接社区、商业、公园和轨道站点;咖啡店、书店也可能成为一座城的会客厅;也许走进一座商场,里面却隐藏着森林和瀑布。 「无界」,早已存在于我们身边,它打破边界,与公共空间深度融合,以包罗万象的生活场景,形成开放包容的共生格局。本期播客,将从「公园+商业」这一经典业态入手,探究「无界」城市的本质?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又会如何影响居民的生活?在「无界」之城里,城市的建设者,空间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促进空间「可持续」正向循环?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锐裘:《RQ商业观察室》创始人、播客《城市有意思》主播 -时间轴- 02:25 从烧烤摊到Fancy西岸,都算「公园商业」 05:12 北谷公园:日本Park-PFI制度下诞生的公园商业 10:54 宫下公园:一座都市立体丛林 14:44 餐饮、娱乐、社区生活,公园商业是城市新一代功能中心 16:54 从公园商业到公园城市,非标商业带来城市活力 27:20 任何让你感到快乐的地方,都是公园 28:36 “体验式商业”:「无界」城市的一个具体样本 31:16 空间功能的复合,带来的是一座有呼吸感的城市 43:24 概念上的突破,要回归人需求的本质 46:43 空间是承接人生活方式的载体 47:59 无界:打破功能的边界,营造人们的居心地 -本期福利- 商业,应该更尊重人居的“生长”属性,因此,「公园+商业」的出现,正是消融生活与自然的边界,延伸社交的场域,回归到生活本身。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公园打卡经验”,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分享者将获得野兽派「夏日悠长」X 丰子恺联名香氛系列的「毛桃」香氛蜡烛。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50分钟
99+
1年前

Vol026:去上海西岸看展,如何演变成我们热衷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要来上海玩?当你问出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到很多预想中的答案:看演唱会、购物、CityWalk、看展,或者单纯感受一下城市氛围,而这些游玩方式,甚至可以指向同一个目的地:徐汇西岸。这段十多公里的水岸线聚集了数十个文化艺术机构,不少品牌都选择在这里开设门店,而对于上海市民来说,这里也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休闲露营,还是骑行飞盘,这里一直是上海最有活力的一道风景线。 而将时间倒退20年,这里却远不如外滩那样广为人知。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曾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摇篮之一,分布着大量的货运码头和工厂。而如今,徐汇西岸正在成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新目的地,西岸如何从一片待开发的“棕地”,发展成“你热爱的生活,都在西岸”? 今天我们就请到了西岸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彭菲女士,一起来聊聊徐汇西岸建设发展背后的有趣故事。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蔡彭菲:西岸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时间轴- 02:40 西岸的关键词,不止美术馆 04:16 源起世博:西岸的发展脉络 06:29 路面抬高6米是什么体验? 12:18 你热爱的生活,都在西岸 12:58 网红店铺集散地,也曾只有一家全家 18:00 是艺术,更是人的生活 23:42 宠物友好,也是人性化的尺度 26:01 西岸,是一部从工业棕地里生长出来的浓缩艺术史 33:09 把大牌餐饮搬到户外需要几步? 35:31 户外音乐节:小孩子也能听的交响乐 37:21 未来的西岸:不止艺术 42:47 在共建共治中持续生长的西岸 -本期福利- 艺术,是为人类捕捉、创造和呈现的,它也终将为普罗大众去感知、欣赏和探究。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热衷的艺术生活”,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分享者将获得「西岸美术馆」全展馆通票一张。同时,你也可以通过文末小程序参加抽奖活动,我们将随机抽选2位听众送出「西岸美术馆」全馆展览通票一张。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48分钟
1k+
1年前

Vol025:买房,向来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房子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们人生每个阶段的见证者,从承载自己的回忆与成长,到羽翼渐丰开启自己的人生,我们都需要它的庇护。然而买房,也可能是我们最艰难的一次决策,过去众多的神话早已让房子不止是一处居所。而事实上,房产也不是一件普通的商品,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外,有太多需要我们考虑的东西,这其中哪些是噪音,哪些是核心?今天我们请来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前蚂蚁金服集团高级市场专家,天池投研联盟北京和府资产首席投资经理,现睿意高攀文创集团合伙人、文创投资人杨培文先生,一起来聊聊如何让买房这件事变成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杨培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前蚂蚁金服集团高级市场专家,天池投研联盟北京和府资产首席投资经理,现睿意高攀文创集团合伙人、文创投资人 -时间轴- 04:28 买房是投资与生活的交集 06:18 一步到位的前提是了解自己 08:44 人生规划清晰了,买房规划自然也就清晰了 11:33 买公寓一定踩雷?从投资角度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14:27 买房的核心问题,是你在不同阶段的人生需求 16:14 有价值的金融资产一定是有杠杆的 18:48 增值空间的核心是供需的趋势 19:40 负债和上杠杆的AB面 23:49 住宅资产的重要性还不能被替代 26:09 【限制】就是稀缺度的证明 28:52 如何理智的做决策? 30:41 规划房子的时候,不妨听听妈妈的话 37:11 用心生活,生活会给我们答案 -本期福利- 家的魅力来自痕迹,每一个独特的小摆件,都将家的氛围感填充,为生活带来温馨的色彩。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用心生活的点滴”,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高能分享者将获得「無非良造」原创“海之国度”氛围灯一个。你也可以通过文章中的抽奖小程序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将随机挑选出两位听众送出「無非良造」原创“海之国度”氛围灯。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39分钟
99+
1年前

Vol024:北京、上海和成都,哪座城市更时尚?

时尚和艺术是否可以被量化?如果不能,又是什么让我们对它充满了距离感?从在宫廷起舞的巴黎贵族,再到如今大行其道的快时尚品牌,阶级和地域不再是定义时尚的唯一尺度。时尚依然是一种趋势,但是它更多元,也更具流动性。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设计力量正在持续重塑这个行业,发出自己的声音。今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成都为什么艺术空间主理人魏林玉,以及北京王府中環招商负责人Jessie陈洁,让我们从逛商场和逛买手店出发,一起看看从奢侈品到嘻哈草根,时尚是如何参与到我们的生活的。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WHY ART SPACE创始人、WAS买手店主理人、独立策展人、摄影师:魏林玉(小红书@为什么艺术WHYART) 香港置地王府中環招商团队负责人:陈洁 -时间轴- 02:05 买手店:一个很新又不新的概念 06:01 潮牌是一种态度 07:45 易“潮”易“风湿”:成都的潮人文化 12:33 成都没有“蓉漂” 13:50 王府中環,不止Luxury 19:51 时间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 24:51 东方美学的国际化表达 28:42 如何做好一个品牌?设计力不是唯一答案 32:37 线下商场的卷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41:55 从小红书男孩到cos樱木花道,男性的时尚之路也没那么远 48:55 商业+艺术+时尚,线下空间的多种解法 -本期福利- 时尚是自由,是不被界定,自我打造亦是如此。背上可再生材料制作的背包,演绎可持续的时尚。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最喜欢的时尚单品,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分享者将获得patgonia腰包一个。你也可以通过文章中的抽奖小程序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将随机挑选出两位听众送出patgonia腰包一个。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57分钟
99+
1年前

Vol023:蝴蝶结女骑士吴朴慧:那一阵风吹过后的人生

一辆脏兮兮的越野摩托,一个灰扑扑头盔,还有头盔上的鲜艳蝴蝶结。去年重庆山火的时候,许多人都被这幅看起来矛盾的画面吸引,视频中的女孩子,被大家亲切的称为“蝴蝶结女孩”。 但是今天,我们想用她自己的名字来称呼她:吴朴慧。在成为“蝴蝶结女孩”之前,吴朴慧有着怎样的经历?在意外成为“蝴蝶结女孩”之后,她又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变化?风潮来的凶猛,但这个女孩远比其他人想象的豁达和坚定。这个三八妇女节,让我们一起听听重庆越野车骑手吴朴慧的故事。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重庆山火女骑士,蝴蝶结女孩:吴朴慧 -时间轴- 02:52 山火前奏:鞋底粘路面,骑车烫屁股 05:07 我在火场运物资:我得行,能递两个就不递一个 10:04 同在火场一线的女孩们,带给我力量 13:52 视频那么丑还能火,我也很疑惑啊 17:12 当时一起救火的男友,现在已经领证啦 18:16 所谓亲爹妈,就是念你想你,但不讲 21:20 当一个七八年的资深越野骑手,开了一家越野场地 25:48 成为“蝴蝶结女孩”之前 27:04 我的第一辆车:喜欢,就要靠自己拿下 28:59 14岁就进入社会,我是怎么开垮三家摩托车店的 32:22 越野摩托,让我有了梦想 33:50 风起风停是常态,但风过后才是我的生活 34:47 我家下一代车手,要从胎教抓起 36:53 打破刻板印象,小女孩小男孩都可以骑越野摩托 39:14 跟越野摩托车结缘,是我独一无二的人生 -本期福利- 保持健康、轻盈的身体,以活力的状态,迎接生活的自由。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女性力量的时刻”,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高能分享者将获得lululemon The Mat瑜伽垫一个。你也可以通过文章中的抽奖小程序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将随机挑选出两位听众送出lululemon The Mat瑜伽垫一个。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42分钟
1k+
2年前

Vol022:两位空间魔术师,与他们的人生收纳魔法

不做减法,空间也可以整整齐齐! 收纳,关乎生活舒适,更关乎空间美学。在之前备受关注的业主Wini家中,有漂亮的法式米白,更有地道的老坛酸菜,当然,它被藏在了岛台一角,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被打开。在优雅的客厅里,孩子的玩具箱既是收纳盒,也是装饰物…… 近期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因三孩的到来,宣布放弃部分整理工作,让我们也意识到收纳不是单纯地整理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需求。 这一切证明着,不必拒绝喜欢的一切,家也可以干净整洁。用好空间,做好收纳,让大小不再成为生活的限制,面对小户型或是两脚吞金兽的多重夹击,也能保持生活的自由。 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卡氏Case整理创始人,职业整理咨询师西卡,以及香港置地杭州设计负责人蒋浩,一起从户型前期设计到入住具体收纳操作,甚至附带育儿经验,一次给你把收纳这件事聊清楚!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西卡:卡氏整理Case创始人,职业整理咨询师 蒋浩:香港置地杭州设计负责人 -时间轴- 05:10 东西多、家里乱和家里脏可不是一回事 08:39 客厅and玄关:好户型的应许之地 15:54 有些物品也可以成为情感的载体 18:50 展开想象,你想要的生活只有你知道 22:04 设计师自己都抢不到的好户型 25:53 断舍离是收纳的唯一答案吗? 31:05 可以呼吸的户型设计 33:17 用好套路,孩子就不会是收纳的反面 37:02 给孩子空间,让他建立自己的秩序 39:42 怦然心动的魔法消失了吗? 43:45 如何打造一个可生长的家? 46:37 房子不够大?可能是欲望太多了 -本期福利- 当忙碌与忙乱占据生活的主旋律,一个高效的收纳习惯,可以熨平毛躁,让生活事半功倍。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收纳魔法”,点赞量最高的前三名收纳高手将获得苏泊尔手持式蒸汽挂烫机一个。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52分钟
99+
2年前

Vol021:2022→2023,我们如何翻过一座座山?

2022是怎样的一年?也许这会是答案最统一和最不统一的一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2022无疑是一座险峻的山峰,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才终于翻越了它。但将视角拉到微观,我们也有属于自己微小的前进和拥抱。站在2023年的开头,我们也想回顾自己的2022,我们经历什么,依仗了什么,又得到了什 么?而2023年,又会是另一座坎坷、需要冒险的山峰吗? 本集节目,我们请到了香港置地中国区品牌负责人 施予 ,以及JustPod CEO程衍樑,一起聊聊我们的2022都发生了什么,以及在2023,我们想如何前进。 主持人:阿杜 -本期嘉宾- 香港置地中国区品牌负责人:施予 JustPod CEO:程衍樑 -时间轴- 02:54 生活就像登山,要相信柳岸花明 08:24 旧物是确定性的化身: 我们的2022书影音 14:45 程衍樑:500个话题不够我表达,我希望能做到极致 20:25 施予:人到四十,我开始往人生这本书里添注释 27:06 在重庆山火里看到侠义的传承 34:37 阿杜:小小一条鱼,是我2022年的高光时刻 39:00 荒漠,山川,与世界恢复连接 51:05 生命其实没有那么多可以浪费的空间 52:10 暴风雨的意义,就在于你经历过它 -本期福利- 生活从不是理想国,讲一句“从头来过”是要带点勇的,要么奋力而起,要么踉跄接招。翻过这一年,从头建立感情,从头开启生活,以生活去回应时代之感。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你的2022翻山故事,评论点赞前3名人气听众将获得神秘农场双肩背包一个。 -本节目由香港置地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56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