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2E12 主持人大瑜:人生不止一面,因世界如此辽阔

主播|朵朵 嘉宾|大瑜 本期节目的嘉宾大瑜,工商管理专业出身的他,凭借着对主持的热爱与实践,在专注做好电视节目主持人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副业。作为一名标准的斜杠青年,他随着身份的不断外延,也持续打造着属于自己的能量场。 曾经,《挑战主持人》节目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从大学期间的主持实践,到毕业后跨专业成为主持从业者,在大量行业实战经历中一路摸爬滚打,大瑜始终保持着体验人生的心态不断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主动参加香港置地业主戏剧节,大瑜在排练中挑战心向往之的表演领域,不但敞开心扉收获友谊,还不断提升着自我期待的阈值。 勇敢先行,享受世界,轻舟已过万重山。在稍纵即逝的当下,永远拥有再次出发的勇气,“热忱”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时间轴— 01:35 跨专业踏入主持行业,实战经验的升级之路 06:28 在主持中每付出一步,一定会在某一刻得到回报 13:05 热爱和工作相结合,成就感的良性循环 20:29 谢幕时刻热泪盈眶,参演业主短剧收获深厚友谊 33:25 解锁新技能,不要平淡要挑战 42:36 2024年终回顾,热情有限,爱请及时 一本期福利一 热情有限,爱请及时。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44分钟
45
4个月前

S02E11 RE而意创始人罗园:即使没有财富,我也能骑车享受世界的美好

主播|朵朵 嘉宾|罗园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自行车生活品牌「RE而意」的创始人罗老师,一起聊聊自行车的世界观。作为一家自行车与户外时尚集合店,这里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塑造现代生活方式的能量场。 自行车,曾经是上世纪中国的时代印记与群体回忆。而今,它正以“生活方式”的名义,在新世纪复兴。这次它代表的,不是国家快速发展的精气神,而是年轻人们消除“班味”的慢生活之道。罗老师坚定“走出去”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以骑行重燃对世界的好奇和对自我的探索。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骑行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自行车运动的复兴,为爱好者们的生活体验注入了新的动力。 当你的眼中装进了山川湖泊、江海辽阔,世界坎坷,就不过是一个个小小的山坡。而这,就是骑行的意义。 —时间轴— 01:04 集体记忆中的自行车,记录时代之变 10:45 真正把自行车做成一份事业的时候,感受到了与自我的连接 24:22 在濑户内海骑车,收获旅途中的意外惊喜 34:09 探寻自行车世界观,工业设计之美与品牌文化背后的力量 38:27 中国自行车文化圈,新手友好型社群聚集地 44:35 竞速之外,市场中更加多元、个性化的用户生活 52:08 跟着自行车一起出发,缓冲焦虑、回归自身更理想、美好的状态 一本期福利一 在骑行中观看一个全新的世界。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5分钟
70
4个月前

S02E10乡村民宿主理人晓波: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主播|朵朵 嘉宾|刘老师 本期节目的嘉宾刘老师,是一位民宿主理人。我们来到了重庆巴南录制本期节目,这里也是他运营的民宿所在地之一。在乡村做民宿十多年,致力于将民宿和户外相结合,这些民宿独具辨识度的个性表达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请刘老师来聊聊他在运营民宿过程中的诸多思考。 一直热爱自驾的刘老师,在走走停停途中,慢慢喜欢上了乡村景观。以此为契机,他在设计民宿时用心挖掘当地村落的独特面貌,因地制宜创造出与本土乡村生活融合共生的环境体验,积极向大众传达着居住空间中的情绪价值。民宿的质朴外观与内在的高标准服务礼仪,赋予了民宿超出传统大众预期的田园生活质感。 当人们围坐在民宿院子里,一茶一椅,听风吹竹,不舍入眠。此刻,在闲适中寄托心灵,回归乡野生活的独家魅力。在当地建立民宿,不仅通过地方产业实现创收和乡村美育,同时也激发着我们想象生活重焕生机的无限可能。 —时间轴— 01:03 做民宿的契机,是在乡村老房子里过向往的生活 10:12 乡村振兴重构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地性中藏着当代生活观念 23:26 民宿运营思维:做好底线管理的同时,气氛组拉满情绪价值 26:23 在做民宿中窥见乡村经济成长,积极拉动本地村民再就业 30:53 民宿VS农家乐,民宿是用一种个性化的标签去吸引客人 41:05 真正的民宿待客之道:注意彼此的边界感 47:09 民宿的差异化盈利模式,在于尊重不同圈层、社群的生活方式 一本期福利一 在民宿中梦回扎根本土的乡野田园生活。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60分钟
71
5个月前

S02E09 房子安身立命,家装却直通人性

主播|朵朵 嘉宾|观月 本期节目的嘉宾观月,是一位独立家装设计师。她在装修设计、软装搭配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今天我们邀请她来一起聊聊关于装修的那些事。 记忆中家乡的老房子,从20年前的装修审美趋同,逐渐转变为欧式、田园风、极简风等多元的风格流派。住宅装修不仅仅体现设计本身,它更与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发展背景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与城市的发展,个人对需求的理解凝练出不同的家装趣味。在住宅装修设计中,面对不同服务客户的诉求,设计师在追求功能性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为住户提供着情绪价值。从确定设计方向到家装落地,观月的工作秩序也是她生活心态的体现:重视自己的需求,坚定地执行,且一往无前地贯彻下去。 房屋不仅与一个人的状态息息相关,也镌刻着时代痕迹。当代生活中,设计师对日常微小细节的关注,不断放大灵感中的美好。回归家中,度过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自在充盈,被温度填满。好的装修设计以同理心把控对生活的感受,滋养居住者的幸福感。 —时间轴— 01:56 儿时家装回忆录,川渝地区集体记忆中的住宅装修 09:04 装修不仅仅关乎设计本身,它与每个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17:30 房子与人一样,随着生活状态发生改变 29:14 装修底层逻辑:先满足功能,再追求其次 35:11 装修审美千人千面,不仅仅要会做加法,还要会做减法 44:09 在家的概念变迁中,窥见消费观念的转折 一本期福利一 在家装设计中回归生活本性。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0分钟
99+
6个月前

S02E08 千布千色拼成艺术,恰如我们的人生

主播|朵朵 嘉宾|四月 艾米果 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四月和艾米果,因拼布结缘,相识快10年。二人和我们一起聊聊她们的创作轨迹,以及国内拼布艺术的发展形态。耕耘十几年,从入门到精通。她们各抒己见,用不同的色阶和节奏创造独特感受,在作品中记载拼布艺术的千人千面。 拼布从设计到制作,从技法运用到个人风格成形,不仅是简单的手工艺表达;手工艺者在缝制中注重内心追求,针脚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经过多年学习积淀,她们在沉浸式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所钟爱的风格,慢慢形成了作品的独特气质。南京、扬州,家乡的文化承载着悠远的民族传统记忆基因。民族元素是她们将观察思考融入创作的综合表现。作为我国拼布艺术的领路人,二人以自己独特的发声方式不断摸索。 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在拼布中放慢脚步探索,也是对自我的疗愈。两位艺术家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回应着国内拼布艺术从无到有的漫漫长路。我们也无限畅想着拼布艺术的未来,持续往产业化、链条化的方向发展。 —时间轴— 0:00 邂逅拼布艺术,缘起何处 15:04 创作风格差异,在个人积淀中成形 28:30 值得探索的拼布市场:待完善的产业链 32:55 传统手工艺中蓬勃生长的民族元素 36:24 南京和扬州,在故乡文化浸染中延续创作思路 37:42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做拼布是一种疗愈 一本期福利一 我记忆中的传统技艺。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42分钟
61
8个月前

S02E07 他俩的故事,见证了上海西岸的变迁

主播|朵朵 小伙子 嘉宾|Yoyo Alex 本期节目录制于上海西岸漩心,以此为契机,我们邀请到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的「日谈公园」主播小伙子参加录制,并担任本期的特邀主持人。这期对谈的两位嘉宾,Yoyo和Alex从小在上海本地长大,二人以亲身经历展开聊聊徐汇滨江的一路变迁。庙会、寺庙、灰蒙蒙的工业遗迹……记忆中的徐汇滨江往事铺陈开来。 沿江曾布满废旧码头和工厂烟囱的徐汇滨江,如今在西岸的转型规划中落地为生机盎然文艺景观。龙美术馆、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各类艺术机构与樱花季一起续写少时记忆。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在时代风口中迎来转型,多元文化活动如影随形。如今的西岸不仅仅是居民的公共休闲区域,也是城市文脉重生后的城市空间艺术集合体。 曾不顾一切去往他乡,如今回归本地生活,当流动的感情被这座城市记录存档后填满,反而更加自由。 —时间轴— 02:59 童年记忆中的徐汇滨江 15:26 时代的眼泪:外滩概念变迁录 19:15 望向东方明珠的时刻,人生轨迹也不断扩大 25:46 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选择再次回归徐汇 28:46 独属城市边缘的自由感 36:55 从西岸的文艺路线里观察城市面貌 47:14 园林绿化与河流治理,城市规划在保留野趣中重整旗鼓 一本期福利一 流淌在记忆中的那条河。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3分钟
99+
8个月前

S02E06 走,去成都逛逛菜市场门口的画廊~

主播|朵朵 嘉宾|尚午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一位书画教室主理人尚午。她研习书画,转译和传播传统美学,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艺术。最初因为兴趣使然,尚午只在工作之余关注和分享艺术,后来决定经营画廊并非她的长期筹划,而是出自一个灵光乍现般的flag。 无论在艺术分享,还是在生活态度上,尚午的选择永远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否真正喜爱是她不变的判断标准。多年的书画研习中,对于何为艺术、何为美学的问题,尚午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而人生的阅历与艺术的滋养还教会了她:最宝贵的心境不过顺其自然、平淡天真。潜心艺术,真诚分享,虽然并非专业出身,但她用自己的热爱与擅长,将艺术与美的体验传递到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时间轴— 01:31 一个未曾设想过的flag竟成创办画廊的契机 12:59 艺术离人间烟火气并非遥不可及 24:14 从事画廊主理人前后工作与身心状态的最大变化 26:22 专注当下,平淡天真 34:31 美学是个人的主观标准,艺术更强调观点的表达 38:11 潜心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自己,吸引大众 42:37 “我喜欢的正是我擅长的,真正懂得自己,我是幸运的” 一本期福利一 好的艺术能够与心灵产生碰撞。欢迎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会选取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44分钟
99
10个月前

S02E04 为山村的少年们播撒繁星

主播|阿杜 嘉宾|四川省乐至县佛星小学陈校长 香港置地公益负责人王昕 说起乡村小学和乡村孩子们,我们也许都会抱有一些固有印象,但是对他们当下真实的发展状况并不了解。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有这样一群就读于乡村小学的孩子,仍然面临着生活和教育条件堪忧的处境。但是他们的世界里,也出现了点点繁星。 为他们带来温暖星光的,正是村小老师和公益志愿者们。他们关注孩子们当下最真实的生活状况与教育条件,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在老师们和“星星岛”志愿者们的长期共同努力下,他们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用诗画、音乐点缀了孩子们的童年。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四川省乐至县佛星小学的陈校长,以及香港置地中国区传媒及公共事务中心的王昕,为我们讲述繁星温暖之下,村小孩子们的动人成长故事。 —时间轴— 14:13 乡村孩子们的淳朴和友善去哪了? 16:14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情况,村小老师既是老师,也是家长 22:44 比起一架钢琴,我们更需要一个音乐老师 25:12 星星岛合唱团孩子们演绎的《New Boy》 25:50 从沉默孤僻到表演领唱,一场音乐汇报演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变化 31:55 花一年的时间,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 45:11 年度视频《将进酒》背后的真实故事,感受教育和公益的力量 一本期福利一 用善意为乡村小学的少年们播撒繁星,也许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欢迎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分享“童年中让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快乐经历”,我们将选取1位优质留言的听友,送出TOM 23寸尤克里里一个~ (往期节目中已经获得过礼品的听友不会重复送奖哟) 同时也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评论区留言,同样会选取3位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8分钟
52
11个月前

S02E03 设计师汪璐:从清华美院到不惑之年

主播|阿杜 嘉宾|汪璐 《置地有声》第二季已经正式上线了。这一季我们与日谈公园旗下品牌播客服务厂牌「日有万机」一起制作,将把目光聚焦于香港置地的业主和朋友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个个棱角分明。有人屹立珠峰之巅,也有人徜徉诗歌之海。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当我们真的站在一个不惑的年纪回首曾经,似乎总能拨开云雾,寻得一些人生轨迹——开放性的探索与不变的坚守。从清华美院科班出身的艺术从业者到机缘巧合转行设计,本期节目的嘉宾汪璐,正是这样一位在人生与职业道路上结合坚守与探索的实践者。 儿时起汪璐就开始学习美术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并在从清华美院毕业后继续从事艺术行业。在这条看起来十分顺理成章的道路上,他同样面对过很多走向分岔路口的机会,有良师益友的指引,也有个人好奇的尝试。转行设计后,他广结善缘、大胆探索,同时也在这条新的道路上收获了许多宝贵独特的体悟。如何在不同领域实现融会贯通,如何看待人生不同阶段的惑与得,敬请收听本期节目。 一时间轴一 03:51 设计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幅作品 05:17 从少年宫到清华美院,儿时的爱好奠定一生的方向 17:23 意外受到黄素宁老师赏识,接触首个正式设计项目 19:42 负责施工遇到的最大困难,第一次因为工作无助流泪 34:46 设计师到领导者,心态上的变与不变 48:06 不惑之年,如何面对人生的困惑与瓶颈? 54:51 无论人生道路行至何处,前方总会有盲盒给你惊喜 一本期福利一 大胆期待与探索,人生的盲盒也会有你想要的答案。欢迎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在当下人生阶段的困惑或感悟“,我们将选取2位优质留言的听友,送出泡泡玛特MAGE SPACE MOLLY 100%系列盲盒一个。 (往期节目中已经获得过礼品的听友不会重复送奖哟) 同时也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评论区留言,同样会选取2位留言优质的听友,送出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7分钟
99+
1年前

S02E02 雨伞匠人贾勇:一人一伞,一生一事一贯

主播|阿杜 嘉宾|贾勇 《置地有声》第二季已经正式上线了。这一季我们与日谈公园旗下品牌播客服务厂牌「日有万机」一起制作,将把目光聚焦于香港置地的业主和朋友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个个棱角分明。有人屹立珠峰之巅,也有人徜徉诗歌之海。 习惯了现代生产带来丰富物质的我们,似乎并不太会在意一些日常用品的细节,然而一把不起眼的雨伞中却蕴藏了许多奥妙:设计背后的美学,匠人灌注的心血,无不值得珍惜。 本期节目的嘉宾贾勇,曾经是一名记者,后入行制伞,如今也是咖啡馆主理人和自由摄影师。聊起雨伞的专业设计与行业发展,贾勇如数家珍,虽然最初入行制伞并非“自由恋爱”,贾勇却将自身对审美的志趣托付其中,并在“一生一事一贯”的匠人精神实践中,一步步实现着自己对美的追求。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探索浓缩在一把雨伞之下、一杯咖啡之中的匠人精神与美学世界。 一时间轴一 02:23 伞的多面“人生”:日常用品、氛围感利器,甚至是武器? 08:18 “一生一事一贯”的匠心与一把50岁的伞的故事 24:26 雨伞下的小空间与大学问 29:18 从中国油布伞到工业制品伞,现代雨伞的诞生与发展 33:36 珍藏的京都流派纪念伞,艺术和技术在雨伞上的极致体现 54:18 学做雨伞,要先学卷雨伞:和自己、和产品对话 59:15 从制伞匠人到咖啡馆主理人,一以贯之的匠心和追求 / 本期节目相关图片 / 九州女孩五十年后送回来的 师傅大原孝二当年制作的三折伞 无价的一支京都流派纪念伞孤品 六位日本国宝匠人合作的传世之作 一本期福利一 匠人精神无处不在,它可以被寄托于一把伞上,也可以浓缩到一杯咖啡中。欢迎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分享你“感受到匠人精神的瞬间”,点赞量最高的前2名分享者将获得无界定制的三折不沾水伞。 同时也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评论区留言,同样会为点赞最高的前2名送出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70分钟
99
1年前

S02E01 攀登者张翔海:普通人也能征服珠峰

主播|阿杜 嘉宾|张翔海 从今天开始,《置地有声》第二季上线了。这一季我们与日谈公园旗下品牌播客服务厂牌「日有万机」一起制作,将把目光聚焦于香港置地的业主和朋友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个个棱角分明。有人屹立珠峰之巅,也有人徜徉诗歌之海。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不停地吸引无数冒险家前来挑战,今天的嘉宾张翔海也是其中一员,他从无意入坑登山,变成了一名珠峰登顶者。 为了挑战珠峰,前期需要做哪些准备和训练?面对极端条件,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真实反应和感受如何?在攀登途中,张翔海亲历了哪些命悬一线或目睹遇险者的震撼瞬间?踏上世界之巅时,他究竟收获了怎样的心境?特殊环境之下,人性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沉浸式体验问鼎珠峰全过程,一起感受这场挑战生命极限的冒险之旅。 一时间轴一 02:23 从合作伙伴到登山搭子,10分钟的拍脑袋决定成为挑战珠峰缘起 05:24 拉练遭遇严重雪崩,第一次亲历生命安危场面的震撼 21:08 夜登死亡地带,活着下山是唯一的目标 28:49 在8200米目睹遇难者,然后看到东方的破晓曙光 33:24 登顶只是危险的开始,下撤途中的最大困难 34:35 天堂地狱一线之间,已故遇难者为后人指路 48:31 广阔天地间感受渺小人生,为冒险画上句号 一本期福利一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欢迎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分享“你最想去探险的旅行目的地”,点赞量最高的前3名分享者将获得「挪客」碳纤维折叠登山杖礼品一个。 同时也欢迎点击链接,关注【香港置地 置典】公众号,在本期评论区留言,同样会为点赞最高的前3名送出礼品一份~ 具体活动细则以公众号文章为准。

54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