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 面朝大海感觉工作也没那么狗屁了 | 聊数字游民

作为当代打工人的我们时不时都会感受到狗屁工作带来的生活无力感,“居家办公”的常态化也让工作与生活的边界越发模糊,但这也让很多人意识到“工作”是可以脱离“上班”的,在精神相对无法自由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可能让身体先自由起来? 本期我们邀请来了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践行者David来和我们聊聊他是如何过着在世界各地面朝大海一边做潜水教练,一边酿着啤酒还,能同时工作的令人向往的生活。 # 本期人物 * 潇嗯 长期代班主播 * David 身处清迈的数字游民,招聘猎头/潜水教练/精酿啤酒师/职业咨询师/内容分享者 # 内容听点 (收听提示 - 鉴于网络连线信号波动本期听感电子感较重) 03:00 从正常打工人到数字游民的转变 10:38 数字游民典型的一天长啥样 16:00 从常规进步叙事到追求自己的思想转变,物质安全感还重要吗 26:09 数字游民人群有固定范式吗,什么背景的人更适合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 36:10 地缘套利提前实现财富自由 39:08 面对签证局限怎么实现全球物理自由,当下全球对数字游民的开放状态 46:40 如果内心还不坚定,那可以先从在国内做数字游民做起 50:40 实现精神和物理自由之后还能维持“长期关系”吗 53:35 数字游民依旧能够“无缝”回归常态生活 56:20 在选择做数字游民之前还有什么最好提前考虑清楚的 如果有任何关于数字游民的问题或者职场困惑都可以关注或小窗David -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 猎头&职场咨询师David 微信公众号: UXUIHR

62分钟
99+
2年前

Vol.19 如果生命始于胚胎那ta为什么没有继承权 | 聊堕胎法案

6月2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的裁决结果,剥夺了女性堕胎宪法权利。美国乃至世界都因此陷入割裂,支持选择派(pro-choice)的一方陷入悲愤与心碎,而支持生命派(pro-life)的一方欢呼庆祝。 本期我们邀请了从事法律工作的友人Claire,以及半个代班主播潇恩来和我们聊聊。我们尽量避免过多的个人价值观输出,以及过于庞大的命题,更多的是分享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和思考。 *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是一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案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孕妇选择堕胎的自由受到宪法隐私权的保护。是次最高法院的判决推翻了联邦层面和州层面上的许多反堕胎法。但裁定也引发了一场长期持续的社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堕胎是否应该合法或在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合法,应该由谁决定堕胎是否合法,以及道德(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the abortion debate)和宗教应在政治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并引发了社会上对最高法院在宪法相关的判决中应使用何种方法的争议。 — 摘自维基百科 # 本期嘉宾 Claire – 法律工作从业者,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生还者 潇恩 – 不严肃FM常驻男嘉宾 # 本期话题 01:20 罗诉韦德案简单背景介绍 04:48 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差别在哪里 16:45 用隐私权保护堕胎权和认为堕胎即谋杀,如何定义“生命的开始” 20:45 堕胎权并不只是口号式pro-choice和pro-life唯二元的对立,而是包含了很多维度 23:55 如果保守派认为胚胎就是人类,那为什么他们没有继承权 25:30 有什么可以强有力支持堕胎权的论点 30:50 Pro-life的公益组织也开始担心无法支援过多不得不被生下来的孩子 32:00 反堕胎法案也并无法有效阻止堕胎,只会增加不安全的堕胎手段 34:40 党派与民意的分裂和极端化 37:50 最高法院和宪法不需要反映民意,法律需要相对滞后 40:10 女性堕胎权在美国回归的可能性有多少 45:10 美国成为他国的反例推动了他国对女性权利的关注 #参考分享 【纪录片】推翻罗诉韦德案 Reversing Roe (2018) /片头片尾音乐/ Monsieur Miaow by Shane Ivers

46分钟
99+
2年前

Vol.18 你无法想象孩子出来之前有多少东西要进入体内 | 聊分娩

又一次阔别我们许久的连老师回归了,这期是继怀孕专访之后的分娩专访。分娩绝对是能够想象到的人类经历的最高等级疼痛之一,看过听过很多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播客但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我们有太多好奇,透过这次聊天也解开了很多我们的迷思。 # 本期话题 02:50 生完之后有什么变化 05:00 孩子出来之前都经历了什么 19:08 电视剧的“羊水破了”瞬间其实是个相对小概率事件 18:14 无痛分娩是真的感觉不到疼痛吗 32:40 生产过程中爸爸有角色吗 35:15 第一眼看到小孩的感受是什么 36:10 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和小孩的连结,母爱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40:40 哺乳是不是真的很痛,无法给予母乳的妈妈会觉得自己失责吗 48:34 能透过镜子观察完整生产过程有助于接受身体变化 54:00 生产过程中会失禁吗 55:54 生产之后性格变得柔软了 1:05:57 孩子是生活的绊脚石 1:07:48 生孩子这件事是五星好评的体验吗 1:09:05 生完孩子最快乐的时刻是伴侣关系的进化 #参考分享 【电视剧】疼痛难免 This Is Going to Hurt (2022) 【书籍】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This Is Going to Hurt: Secret Diaries of a Junior Doctor 【书籍】最好的决定 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 /片头片尾音乐/ Monsieur Miaow by Shane Ivers

80分钟
99+
2年前

Vol.17 抱着做好事的心,但“作恶”远比你想象中容易 | 和Julie聊封控经历

本期想来聊聊上海疫情相关的一些切身经历,鉴于连老师和徐旭的坐标都不在上海,于是变成了安娜的单飞节目,但也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多说两句」的主播Julie来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封控故事。 Julie的上海封控的经历“丰富多彩”,先是被检测阳性并被转运隔离、历经14天由阳转阴回到家中(并在回家的两天后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创立 Food Drive 非盈利组织帮助上百位弱势群体获取物资。详情都在节目里。 期待上海早日解封,大家平安喜乐。 # 本期嘉宾 Julie – 现金融从业者,未来准法律从业者,Food Drive 创始人 # 本期话题 3:30 至少都40天起的封控后目前的心态分享 6:32 刚看到两条杠/得知自己感染新冠的心情以及立刻做了哪些事情 15:10 当被检测出阳性之后是否有政策条件可以申请去酒店隔离 22:27 居住的小区如何对待转阳的居民 28:20 阳性的经历对个人的启发和影响 30:13 从个人经验分享心理咨询的帮助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33:02 建立物资捐赠的组织Food Drive的动机和机缘 42:35 Food Drive 目前的捐赠需求 49:52 如果也有人想要做类似捐赠机构的事,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或者避雷的 /片头片尾音乐/ Monsieur Miaow by Shane Ivers Food Drive 微信公众号:YouCanTech

55分钟
99+
2年前

Vol.16 当觉得世界疯了,要回到自身寻找掌控感 | 聊心理健康

疫情、战争、意外,最近这段时间似乎每时每刻我们都接收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令人沮丧的消息,伴随其中的情绪有暖心有悲伤也有愤怒。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似乎不会好了,行动的局限让我们在陷入无力和遁入虚无中反复横跳。当过多的情绪和精力都被公共事件所消耗的时候,还是希望大家能有意识地把焦点回归到自身,从个体和附近中寻找对生活的掌控感。(这一期录于四月初,也是没想到接下来每一天都依旧是大型魔幻现实...) 这一期我们请到了有着临床心理学背景的朋友石头来和我们聊天,也是带着一点点的私心希望她能用专业的建议拯救一下陷入emo的我们。 这个春天似乎不尽人意,但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特别夏天的夏天。 # 本期嘉宾 石头 – 9年心理咨询经验,目前在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在读 非常值得关注的红薯号:185244109 # 本期话题 1:16 疫情大环境下对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 8:00 政治性抑郁是真实的临床病症吗,以及我们如何面对它 16:10 我们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20:06 上海疫情封控状态下邻里关系的转变 25:06 我们如何判断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30:13 从个人经验分享心理咨询的帮助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37:39 熟人无法成为心理咨询师与客户的关系 44:50 心理咨询师避雷 – 远离会做价值判断的心理咨询师 53:30 在生活里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控制自己过快地做价值判断 56:03 从上海的具体事件中讨论网暴及网络舆论的极端化 1:15:18 每一个人都应该关爱自己,前提是不伤害别人 1:22:14 在emo状态有什么具体的行为建议 /全国心理咨询热线/ (信息源于网络) 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12355 妇女儿童心理咨询热线:12338 心理卫生热线:12320 /片头片尾音乐/ Monsieur Miaow by Shane Ivers

86分钟
99+
3年前

Vol.15 智者不入爱河,但没水不能活 | 聊爱情

*本期有录音事故导致音效受损,还请大家多多忍耐 最近有太多公共事件让人感到疲惫,于是在这阳光正好的时节,我们想聊些轻松且更个人的话题来缓解生活的焦虑。这次我们又找来了菜鸡时代的好友来聊一聊让人春心荡漾的爱情。 内容提示:由于这次聊天的四个人都有些自我意识过剩,也不好意思总拿“我有一个朋友”做开头,于是内容相对比较形而上:) # 本期嘉宾 潇恩 – 最近情感反思过剩的男嘉宾 Claire - 完全状况外的捧哏担当 # 本期话题 2:32 当我们面对长期亲密关系的时候都在想什么 8:39 心动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12:45 心动的对象因为你对TA好而喜欢你,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吗 21:40 健康亲密关系的一种呈现方式是互相供需的平衡 23:55 确定和定义一段关系真的那么重要吗 27:28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爱的负担吗 32:22 人不应该为了追求一段关系而进入一段关系 34:23 长期亲密关系一定要建立在传统爱情之上吗 38:34 什么是浪漫,它是不是只存在于爱情的初期 43:00 爱情的本质是幻象吗 49:06 如果遇到性转的自己你会坠入爱河吗 53:50 如果喜欢的人都很类似,那为什么我还在不断进入新的关系 57:03 有什么电影或书让你看到了你期待的爱情 /片头片尾音乐/ Monsieur Miaow by Shane Ivers

65分钟
99+
3年前

Vol.09 “朋友,你还想找室友吗?”|聊同居和独居

说起室友,当代打工人都有一箩筐的故事要分享。不管是因为经济原因被迫合租,还是因为向往那种Friends里才有的都市生活体验,这些与人同居一个屋檐之下,并“斗智斗勇”的经历,都或多或少重新塑造了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这期节目并没有什么宏大的主题,或者深刻的思考,更多的是三个曾经的北漂青年,一起回忆当年的和他人同居的奇妙故事,在此间体会到的快乐和孤独,以及我们现在所向往的未来生活范式。如果你也有同居或者独居的或心酸或美妙的故事和体验,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 本期人物 把伴侣变成了室友的 Laura 把室友变成了陌路人的 徐旭 (期待)把陌路人变成伴侣的 安娜 # 本期话题 同居室友,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和伴侣同居的粉红色滤镜 在豆瓣租房小组体会到的文艺世界的幻灭 被好心收留的室友当天赶出房子露宿街头 恋情结束却仍住在昨日爱巢的独特体验 女性独居面临的潜在安全隐患 在关键时刻,有室友就一定能依靠吗? 独居到底是心酸多一些,还是爽多一些 无论独居还是同居,孤独的人还是会孤独 # 参考分享 【文章】我有1000个微信好友,却找不到一个人陪我去医院(看客inSight) https://mp.weixin.qq.com/s/in0tULFQnjD8JGuq6u9zEQ /片头片尾音乐/ Monsieur Miaow by Shane Ivers

50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