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自幼在澳大利亚昆士兰长大的华裔,James形容小时候的自己就是一个胖乎乎的亚洲小男孩,因为玩橄榄球,身为一名华人也能迅速融入澳洲当地的环境,交到同龄的好友们。除了喜欢体育运动超越语言的身体交流,James也被橄榄球的团队感与包容性深深吸引,“不论是像我小时候一样的小胖子,跑得又不快,协调性也一般,还是身材瘦小,速度可能很快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在橄榄球队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大学主修体育与运动科学,毕业后James曾经担任过各种体育组织的国家级体能教练,包括ARU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APA澳大利亚残奥会委员会和QRU昆士兰橄榄球联盟。回国5年多,目前James定居上海,不仅成为了一名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健身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数十万关注者,如今还创立了自己的健身工作室First Fifteen。在我们的播客对话中,James反复强调,精神与身体是连接一体的。良性的健身,应该视乎自己全身心的需求,去选择对应的训练方式。 TSUBO RADIO 四十六期,我们邀请了James加入圆桌讨论。本期播客主题:从澳洲华裔小胖孩到国际时尚健身博主|对话国家级体能教练James。 欢迎收听。 听众福利 本期的听众们,只要完成以下两步操作,即可参与飞盘抽奖!我们将在播客发布后的7天里抽取10名听众,为您免费邮寄TSUBO x YONSEED联名款飞盘一件。 1. 订阅关注TSUBO RADIO播客节目 2. 务必私信我们留下您的邮寄信息 本期嘉宾 James Zhao 健身KOL、体能教练、First Fifteen健身工作室主理人,有着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也是一名自幼在澳洲长大的华裔,目前定居上海。大学主修体育与运动科学,毕业后还曾担任过各种体育组织的国家级体能教练,包括ARU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APA澳大利亚残奥会委员会和QRU昆士兰橄榄球联盟。此外,还曾与Under Armour, Adidas, Nike, Lululemon, Keep, Apple, Mercedes Benz等等多家品牌合作。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James,Max 05:00 James 我是一名从小在澳洲长大的华裔,小时候外表是一个胖胖亚洲小男孩,后来开始玩橄榄球,任何体育其实不用语言都能和身边人沟通。我们玩橄榄球的时候,大家都是哥们,用身体语言就可以沟通,非常有团队感。所以打橄榄球是自己的第一个爱好,也是影响我很深的运动。 11:00 James 橄榄球为什么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因为不同身材、强壮程度不同的人都可以玩。橄榄球中有不同的位置,我小时候是个小胖子,跑得不一定很快,协调性也不一定很好,但是也可以玩。有的人很瘦小,速度很快,也可以玩。每个人都可以在橄榄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27:00 James 2015年左右,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回国,在机场的时候就看到了超级猩猩的海报,当时是中国一个新兴的健身团课模式,也看到了他们用集装箱改造的智能移动健身房,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后来自己还去北京参加了一个China Fit的展会,发现现场请到了许多国际上非常有名的专家。当时就觉得,中国Fitness这块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 51:00 James 现在国内的专业运动员训练已经越来越科学了。以前,我有经历过一些区域的运动员团队训练,比如跑到一个城市的游泳团队做体能指导,当时会发现他们训练计划非常不Specific,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做一样的训练,比如每天都游3公里。或者会推动运动员去练到极限。这很容易导致一种长期的损伤。其实Recovery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01:01:00 James 当你精神很疲惫,但是身体认为还好,这种时候去健身运动,是很容易受伤的。人体的大脑和身体是连接的,身体的力气是需要神经系统给到支撑的。我们肌肉有很多Units,当我们特别累的时候,那些Units就会激活少一些,你可能没有力气去完成一些练习。就像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的时候,他们要尽可能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Coma-Media 来自pixabay
周瑞秋的社交媒体账号里,有人留言形容她给人一种“好热列的感觉”,有人留言倾诉喜欢她不走主流审美路线的外形与穿搭,“喜欢你这样做自己”, “Rachel身上总是有无限光芒”。 皮肤黝黑,留着寸头,周瑞秋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分享生活的博主与模特。曾经在英国留学念了翻译专业的硕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同声翻译。她描述那是一个需要“你外形看起来很可靠”的工作。在翻译客户面前,瑞秋被要求过拿下鼻钉,也被要求过将粉红头发染回黑色。 一次报名参与古着店服装拍摄之后,瑞秋阴差阳错开启了自己的模特生涯,如今的她拥有多重身份,同声翻译、博主、野生模特,但是酷爱户外运动的她还是喜欢称自己为“都市野人”。 镜头前,瑞秋黝黑的皮肤、明亮的双眼,以及阳光般的笑容都极具感染力。不走主流审美路线,坚持自我的主张,在这个不缺博主的时代,依旧令她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TSUBO RADIO 四十五期,我们邀请了周瑞秋加入圆桌讨论。本期播客主题:上海疫情隔离期间,我有想过学开锁|翻译、博主、模特周瑞秋。 欢迎收听。 听众福利 本期的听众们,只要订阅关注TSUBO RADIO播客节目,即可参与抽奖!我们将在7日内抽取10名听众,私信联系您,为您免费邮寄TSUBO x YONSEED联名款飞盘一件。 本期嘉宾 Rachel / 周瑞秋 在广东长大的湖北人,现居上海。曾于英国硕士留学学习同声传译,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分享生活的博主和野生模特。喜欢晒太阳发呆、骑车、画画。在社交媒体的自我介绍里,提醒着自己“不做父权社会凝视下的女性”。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周瑞秋,Max 02:00 周瑞秋 今年2月,我发了一篇帖子有99万的阅读量。当时去广州的一家店,找到了两张水果形状的唱片,录了一个我播放唱片的小视频,突然就爆了,99万阅读量,4万多点赞。其实是很简单的视频,但我觉得可能大家喜欢这种很治愈又不用动脑子的内容。 08:00 周瑞秋 我最开始做同声翻译,现在做博主。我认真思考了一下,翻译工作其实对外形的限制稍微多一些。我以前去做翻译的时候会遇到,哪怕自己已经穿了一身正装,客户还是会觉得我看起来年纪不够大。之前我有鼻钉,去翻译的时候会被要求拿下来,染过粉红色的头发,去做会议翻译的时候就不行,要把头发染黑。我最开始在英国也做翻译,那个时候大家对我外形其实没有任何要求,但是国内还是会需要让你看起来非常可靠。 09:00 周瑞秋 做翻译的开心,可能来自于内在的。比如说我之前去翻译过一个基因主题的内容,我根本就完全不了解这一块,然后我就学习了一个星期的基因知识,大概搞懂了,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更多是内在的。做模特和博主,对于我而言,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我居然还可以靠这张脸吃饭,是一种对外表的满足。 20:00 周瑞秋 上海疫情隔离期间,我是很崩溃的。最崩溃的一天,是大家一起包了车,晚上要从上海去成都,结果就在出发前几个小时,用货拉拉送自己的小狗去寄养在朋友家里,小狗跑丢了。我们想出去找,上海还封着,门卫居委也不让我们出去找。后来在朋友帮助下,第二天小狗找到了,不过我们也因此错过了那趟离开上海的包车。 38:00 周瑞秋 有很多粉丝留言,我觉得都很可爱,很有善意,会说很喜欢你,会说自己什么今天心情也很好,有时候还会发私信,比如发他们去新疆玩的照片给我看。不过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骂我的,但是也不太多,可能我不够红。 46:00 周瑞秋 我之前在英国念书,特别喜欢英国人的黑色幽默。有一次去徒步,下山坡很陡,有一个男生就不小心坐在地上了,蹭了下去,蹭到山底的时候,他说我痔疮流血了,我去小溪里面洗屁股,结果水又很凉,然后又尖叫,这本来是一件你可以把它说得很惨的故事,但是他后来每次跟人讲就很开心。然后我们也觉得很好笑。有时候我心情很难过,会说痔疮痔疮,然后就会开心一点。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BrentinDavis 来自pixabay
小红书年初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显示,去年一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了6倍。与此同时,在该平台,“飞盘”关键词的笔记多达六万余条。 作为又一项出圈的小众运动,飞盘起源于上世纪的美国西海岸。直到1980年代,飞盘才由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引入。如今在中国飞盘场上活跃的身影中,虽然大部分都是刚刚接触这项运动的小白,但也不乏盘龄多年的资深玩家。 “在中国,最开始玩飞盘的这群人都有些「为爱发电」。” 在这期播客节目中,我们与资深飞盘玩家Leo对谈。在这位接触飞盘九年的玩家眼中,从早期一直玩飞盘到现在的盘友们,都有着对于这项运动单纯的热爱与分享欲。飞盘的魅力除了竞技的一面,也包含了所谓飞盘精神对于人格的塑造。 毕业于宁波诺丁汉大学,如今在一所顶尖外企任职。利用学业和工作之余的时光,Leo就这样一直从事飞盘运动快九年,甚至在飞盘运动在中国不为人所知的时候,还曾经与队友们一同自费去到国外参与国际赛事。 TSUBO RADIO 四十四期,我们邀请了飞盘玩家Leo加入圆桌讨论。 本期播客主题: 名校毕业、外企员工,如何在业余将飞盘玩进国际赛场?|九年飞盘玩家Leo。 欢迎收听。 听众福利 本期听众专属福利,在TSUBO微信对话框直接留言:飞盘+您的邮寄信息,即可参与抽奖!中奖的听众,我们将在7日内为您邮寄TSUBO x YONSEED联名款飞盘。 *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本期嘉宾 Leo 毕业于宁波诺丁汉大学,目前在外企公司任职。从大一便开始接触飞盘,此后还成为了学校飞盘社团社长。来到上海以后,加入上海Chuchai飞盘队、沪蛙飞盘队。多次参与全国、国际飞盘赛事并获奖,飞盘相关经历已经超过了九年。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Leo,Max 09:30 Leo 很多人会认为飞盘精神是盘不落地,永不放弃。另一个角度去分析飞盘精神,其实是当你在场上的时候,你要为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去承担一定的责任,你可能会为了赢得比赛造成一个恶意犯规,或者是引起不太友好的争议,这些都是飞盘精神所不能够接受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没有裁判的运动?也是由于所有的飞盘选手都是遵从飞盘精神的,大家比较自觉,在比赛当中保持一个公平公正的原则,比如我首先要保护对手,或者是队友不受到伤害。 23:00 Leo 在中国,最开始玩飞盘的这群人都有些「为爱发电」。我们现在其实也会发现,如今很多飞盘教练都会有教练费。随着飞盘运动逐渐商业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 30:00 Leo 飞盘刚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时候,飞盘混合队伍的比例,7个人里只有1、2个女生。但是慢慢的,如今的国内飞盘比赛里,我们只接受3、4女生的混合比例,不会再去接受一支混合队伍里只有1、2个女生这种情况。你会发现,女生在比赛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35:00 Leo 飞盘的规则中,有一点是双方不能有身体接触。但是对于这个规则的理解,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事情。对于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中国人来说,大家对于身体接触,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假设一个女生要去接一个盘的时候,男生不能保证女生安全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去防守、去断掉这个盘?如果我是可以非常干净地去断掉这个盘的话,我一定会去做,因为我参加的是一项竞技运动,就是要为了赢,但如果我无法确认这个女生的安全,有一定可能性去威胁到对方安全,比如让她受伤,我有可能就不会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飞盘精神,我们会去保护队友和对手。 56:00 Leo 2016年,那个时候飞盘还没有被国家体育局认可,当时我们以国家队的名义去伦敦参加飞盘比赛,全部都是自费的。而到了2019年,有一个亚洲大洋洲飞盘锦标赛在上海举办,那时候的中国飞盘国家队已经都有了官方赞助商。 01:26:00 Leo 如果你在公园或者是大街上遇到了玩飞盘的人,想要加入他们,千万不要犹豫,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没有人会拒绝你,玩飞盘的人都是非常包容的,他们都会非常开心地去发现又有一些新朋友想要了解这个运动,想要加入我们去玩,他们会非常细心地教你怎么去玩飞盘,所以就Step Up,你想玩就讲出来。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FASSounds 来自pixabay
和Jemmy录制播客是一次十分愉快的经历。 他的言语讲述中,上海疫情除了混沌而未知的一面,亦有着许许多多温情、有爱的时分。我们问他,你分享了那么多正能量,难道就没有过黑暗负面的时候吗?他用台湾腔回复,“当然有啊,我也会生气,但是不会陷入这个负面情绪锁住了,我要快速通过黑暗,因为后面还有好多事情得做。” 从台湾来到上海,Jemm在这座城市生活多年,他形容自己享受了上海的便利与进步,当疫情期间看到志愿者招募,他便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 3月16日,Jemmy开始参加小区的防疫志愿服务,原本以为做几天,疫情封控就会结束,结果他一直志愿服务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中间,来来去去的志愿者不少,Jemmy却从没有放弃的念头。 空闲时候,Jemmy会在这个容纳2000多人的小区里面散步,看看大家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俨然如同一名村长。时间久了,即使他穿着大白防护服,居民们也认得出来,会主动跟他打招呼。 TSUBO RADIO 四十三期,我们邀请了从事青年文化,同时目前还在做防疫志愿者的Jemmy加入圆桌讨论。解封时刻未知,大家一同在线上录制了此次播客。 本期播客主题: 上海居家隔离记事3|做志愿者两个多月,我成了小区的村长 欢迎大家收听。 听众福利 节目里,TSUBO特意为防疫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们开放了专属福利。如果你是本次疫情的防疫志愿者或医护人员,即可免费领取TSUBO旗下《3.31》纸质杂志一本+TSUBO官方帆布袋一件,领取方式有两种: 1、疫情解封后,来TSUBO衡山坊门店直接领取。 2、在TSUBO公号对话框直接回复:志愿者/医护人员+邮寄信息,待物流恢复为您寄出。 *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本期嘉宾 Jemmy 来自台湾,于上海生活多年。2019年投入青年文化工作,策划艺术展览、品牌联名合作。希望以此让艺术平易近人,让文化与商业体有更好的跨界连结。今年3月16日开始在自己的小区做防疫志愿者,已经志愿服务两个多月。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Jemmy,Max 07:00 Jemmy 做志愿者期间,最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我遇到的医护人员,有的从南京来支援上海。他们凌晨就要开始坐大巴,到了上海,早上7点进行检测,结束后一刻都不能闲,马上回去南京。而且我的小区有2000多人,医护人员要重复一个检测动作2000多次。我能感受到大家都很努力,想要把事情做好,希望疫情尽快告一段落。 15:00 Jemmy 我们小区蛮大的,做志愿者空闲的时间里,我会在小区里面走一走,看看大家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很像一个村长。渐渐的,很多居民我不认识,但是都会跟我打招呼,喊我小林,甚至我穿成大白,他们也认得出来。 38:00 Jemmy 有一天刷手机微信,我突然意识到,以前我的微信置顶全都是艺术家,聊展览活动,聊方案。现在仔细一看,微信置顶全部变成居委、街道,小区志愿者,还有一堆团购蔬菜、水果、牛奶的群。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在做自己。比方说上一个工作,因为接触青年文化,担任活动长,所以大大小小都要去接触。现在疫情了,投入志愿者服务之后,我还是在做这一类事情,只是换了一个场景,但是我还是在服务一些人。所以我觉得这个蛮有意思的,我们给自己的人设,是不会因为事件转移而改变的。 46:00 Jemmy 做志愿者会有生气的时候,但是你不可能一直陷入这个情绪,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方说做核酸采样,我除了要协助医护人员采样,还要消杀,每10分钟就会消杀一次。同时你又要去关注,有一些居民可能个人习惯问题,会吐痰,我就会一直不断宣导说不要吐痰,因为环境会污染之类,但还是有这样的人,我也很生气。但是你不可能一直因为这个人,陷入情绪里面锁住了,后面还有很多居民要做核酸,所以要赶快跳出来,去做眼前更重要的事情。负面情绪一定会有,但是我会让它快速通过。 53:00 Jemmy 核酸采样整个结束,我们穿着大白就要全身消杀了,防护服脱掉之后不能再碰,因为怕会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采样的时候,其实采样周围都属于污染区。我常常会跟居民宣导核酸采样结束就赶紧离开,不要走过来,这是污染区。 01:08:00 Jemmy 关于疫情居家期间的自控力,我的方式是会用计时器来去控制自己的时间段。比方说我想要放松了,我想要刷段视频平台,我会设定一个小时,手机铃响之后,就不能再刷手机了,要做下一件事情。一开始的时候,还会想说再刷个5分钟,但是后面就是非常明确,你要给自己的指令要非常明确,时间点到就是换下一个。我觉得这个方法还蛮不错,当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madlRFAN 来自pixabay.com
当我拿着本期主题一一询问各位TSUBO成员,大家在疫情期间有怎样的故事?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没啥故事”。然而,当对话一旦开启,小小的线索一拉扯,每个人的倾诉欲开始停不下来。 阳光东北人Augustine,分享了朋友父母在隔离居家期间,已经开始为自己女儿在小区群里物色男友了,凭着“反正都住同一栋楼,以后结婚也方便”的理由试图说服女儿。有一丝脱线,三分可爱的鞋履设计师Qing,3月底原本计划回成都老家陪伴父亲看医生,拉着行李箱的她却在小区大门被劝返。如今留在上海居家隔离,Qing同时也面临着和男友首次同居的人生新体验。每日6点被自家小狗蹭醒的阿Kang,曾经小区短暂解封过,此后又被要求居家静默,作为少部分幸运的人,他出门体验了一番上海都市街道上少见的无人风景。 此番播客,集结了TSUBO成员:服装设计师Augustine、鞋履设计师Qing与电商主管Kang一同加入圆桌讨论,已经居家隔离快两个月的我们,依旧在线录制了这次节目。 3月底上海全面封城以来,每日社交媒体上几乎都有新鲜的疫情消息投喂,我们尝试辨别真假,我们也疲于发声。唯独不变的,是每个人努力尝试在大流行背景之下,维护好自身小小的日常秩序。 本期播客主题: 上海居家隔离记事2|有人与男友首次同居,有人在小区群里物色新对象 欢迎大家收听。 听众福利 节目尾声里,TSUBO品牌主理人Max也为大家开放了一次听众福利。所有听众,只要在5月25号之前留言回复TSUBO公号,分享: 1、此次疫情解封后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猜一猜本次疫情解封时间,你觉得会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将抽取10位听众,5月26日开始,只要物流开始恢复正常,我们便为大家寄送出TSUBO x YONSEED联名飞盘一件。 本期嘉宾 Augustine TSUBO Member / 服装设计师 Qing TSUBO Member / 鞋履设计师 Kang TSUBO Member / 电商主管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Augustine,Qing,Kang,Max 06:00 Augustine 疫情隔离居家期间,简单来说,我有一个女生朋友,她的妈妈已经开始在他们的小区群里帮她物色男生了。同一栋楼有个男生自费买了一些东西分给自己的邻居,她妈妈会评价这个男生不错,大家还都住同一栋楼,以后结婚了也方便。 11:00 Qing 我是鞋履设计师,对接的工厂上班时间比较早,所以白天居家工作还是正常节奏。但是我居家隔离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吃完晚饭,我都忍不住倒头昏睡过去,醒过来已经凌晨一、两点,我会看情况再工作一会儿。一个做导演的朋友,我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也是一样会睡到凌晨醒来,有时候半夜我们就会在短视频平台上面看到对方上线,互相打招呼。 18:00 Qing 我男友本来计划4月初搬家,但因为上海疫情影响一直没办法搬,持续交着房租。我让他只要抓到机会,就用朋友的车,先赶紧搬到我这里来。后来他搬出来的时候,和新房客在楼下碰到,才发现疫情开始这一个月里,其实房东在两边都收了租金。但是我的房东,对我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会跟我说,大家商量着来,房子到期接着住也没关系。也会关心我疫情期间物资够不够,他们是刚好有种菜可以分给我。 23:00 Kang 我居家隔离到现在已经40多天了。4月中旬,当时我和家人都是上海最早一期有解封过的人,不过现在又被要求静默了。家人当时解封后,因为不确定上海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所以去了义乌。其实只要你跟小区的居委会说,上海解封前,你不会再回上海了,就可以出小区。但是出小区后,怎么去火车站或机场是一个问题,因为网约车、出租车、公交都停掉了。我家人在闵行,距离火车站不到10公里,他们就骑了共享单车去了。然后在义乌的酒店隔离7天,再居家隔离7天,现在已经是自由状态了。 41:00 Augustin 那句话怎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也没有办法说给一整个小区的人都买物资,但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这些人也没有跑出来宣传,TA只是默默去做了这件事。在我还没有办法这么有影响力的情况下,我就做好自己,每天好好活着。如果我能顺手帮助隔壁的人,我觉得就够了。每个人都把自己过好,我觉得反而是一件更有帮助的事情。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QubeSounds 来自pixabay.com
上海全面封城以来,TSUBO所有成员们已经居家办公了两个多星期。 平日里只是讨论工作与创意的TSUBO公司群里,大家也开始交流起抢菜、团购的心得。有人发了3000元起送的肯德基小区团购,有人吐槽了自己的小区邻居真的采购了一台冰箱,还有人分享了自己爬到楼上天台后看到的广阔风景。那些自己烧了一手好菜的人也忍不住发了美食照片在群里,令在家里捧着杯面的其他同事再也吃不下面……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四十一期,我们邀请了TSUBO成员:服装设计师Augustine与市场主管方方一同加入圆桌讨论,此刻还在家里的我们一同在线录制了本期节目。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方方,此刻置身浦东重灾区。她的同学如今在居委会工作,最早宣布3月28日封控之前,同学便打包好数日的行李,直接住进了街道办公室,晚上睡在行军床,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回过家。阳光东北人Augustine,封城期间遭遇了一次马桶堵塞数日的危机,在物业的帮助下,当马桶终于通了的那一刻,他形容:“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本期播客主题: 上海居家隔离记事|有人马桶堵了三天,有人住在了办公室。 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嘉宾 Augustine TSUBO Member / 服装设计师 方方 TSUBO Member / 市场主管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Augustine, 方方,Max 04:30 Amber 我们小区很小,团购一直很难成团,所以也动用了一些跑腿小哥。有一次我让一个跑腿小哥帮我买一箱牛奶,在小哥拿货的时候,那箱牛奶就被偷了,非常夸张。没想到,最后小哥没有收我的牛奶钱,把那个钱给我退了。 16:00 Augustine 封到现在,我最崩溃的事情,是前几天马桶堵了。生平第一次觉得不能上厕所是这么严重的问题。我试过所有方法,还是没有办法靠一己之力解决。那时候觉得很崩溃,我不知道要等多少天,才能出去找一个师傅来通家里的厕所。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寄希望于物业。没想到在全城封控的时候,物业还有人可以过来帮忙,当我听到马桶被通掉,水正常顺下去的声音,我觉得整个世界都亮起来了。 24:28 Augustine 现在各种负面信息太多了,我干脆什么信息都不看,只要好好生活和工作。我觉得现在网络门槛太低了,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过来说一句话,又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但是千百句话加起来真的可以瓦解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从黑说成白。人类真的很愿意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情,你很难再扭转TA的观念。 36:00 Amber 我最近特别充了会员,开始看《蜡笔小新》。最近真的是靠《蜡笔小新》来治愈和放松心情,也强烈推荐给大家。 44:30 Max 其实平时居家办公,周一到周五事情蛮多的,我觉得周末会比较无聊。现在很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正常的节奏,你要有一个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我周末一般都会多睡一点,中午之前会起来,做午饭,然后下午运动一下,在网上找一些健身教练跟着他们做。运动的时候你至少有一些身体上的改变。比如说你之前做动作只能做到一半,现在你可以做完。运动会让你觉得隔离的日子不是白过的,你的生活没有完全停掉,这个很重要。 56:30 方方 我有一个同学,他在街道工作。他们领导提前知道了28号浦东开始封控,27号晚上就让他们带好行李箱,收拾好几天的衣服、洗漱用品,直接住在街道办公室里面,睡在行军床上。结果我的同学从28号到现在就没有回过家。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ComaStudio 来自pixabay.com
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在互联网发生以前的年代里,曾经留下了经典名言:“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出名15分钟。” 如今,我们已然抵达了一个不缺博主、KOL极度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以兴趣为王,以自我表达为动机,人人都可以在镜头前开启自己的表演。而当这股热潮过息,我们也很好奇,所有的自我表达所簇拥起来的互联网内容最终会走向何方?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四十期,我们邀请了潮流博主老王Old Wang,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大学期间主修新闻学专业,老王却坦言自己并不想从事传统媒体。临近毕业,老王往自己热爱的汽车与潮流两个相关内容领域分别投递了简历,也都收获了Offer。权衡之下,他选择去了一家潮流媒体机构从事视频内容制作。 这段经历似乎打开了老王的第二人格,他记住了在镜头面前分享的快乐。这也促使了老王此后自己出来单干,成为一名视频博主,分享着潮流、时尚、户外、汽车相关主题内容。 本期主题:自媒体的最终形态,到底可以做成什么? | 潮流博主Old Wang。 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嘉宾 老王 Old Wang Young 生活/穿搭/户外/视频博主。大学期间主修新闻学,毕业时进入潮流媒体机构,并在辞职后创立了自己的内容账号,分享潮流、时尚、户外、汽车相关主题内容。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老王, Max 03:00 老王 做内容之后,有一些观众、读者,他们会给到你一些比较正向的反馈。他们会很明确地告诉到你,其实我喜欢看你的节目,或者说我一直Follow你,是因为什么?我一开始做内容的时候比较愤青,觉得大家做的内容都很相似,自己一定要做不一样的东西。国内那时候的趋势就是随大流,明星、Idol穿了什么就推荐什么,或者说大家都在推什么就穿什么,我那时候就反其道而至,分享了很多小众的东西。 08:30 老王 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期内容制作,那时候跟着品牌去了一个户外活动。去之前对方跟我说,我们去爬个雪山。但是等他确认活动项目时,他很紧张地打了电话给我,说我们要去爬一个5000多米海拔的雪山,你有经验吗?当时我处于刚接触户外没多久,但我还是去了。我们六、七个人一起去爬了云南的哈巴雪山,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露营过夜,而且是在雪山上。这次经历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才发现其实户外有这么多值得去探索的东西,以至于我后面做的许多内容导向,很大一部分都是受那次经历的影响。 24:00 老王 做博主这么长时间,也会有瓶颈期。主要来源于自我价值的否定,因为我不会做很主流的内容,所以我的流量跟反馈有可能不是那么多。我会调整状态去找不一样内容,一直做同一样东西也很容易让自己厌倦,现在我身上的Tag有可能是汽车潮流,但原因就是我做时尚潮流做久了,我厌倦了,所以找一些更好玩、更猎奇的东西去做,否则自己很容易陷入一个没有激情的状态。 48:00 老王 我觉得现在KOL完全被黑化了。真正的意见领袖我觉得现在找不出几个,如今只要做视频的,大家都叫他博主,只要我做内容的,就叫KOL。我个人其实很讨厌这种Title。我也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些畸形,许多品牌找到你合作,但它的Brief就是一定要把它捧到天上,我自己前期看到这些东西我肯定就不跟你接触了。现在大家好像都在收钱做内容,虽然大家有可能都要背负生存压力,但是我觉得这个泡沫一直这样滚下去,总归会有崩塌的一天。就是像我自己现在刷视频的频率也很少,我也经常问身边的人,你还在关注一些什么?大家感觉都说不上来。 58:00 老王 我这两年有考虑过,包括也问身边很多朋友,就是你做媒体的最终形态,你想做成什么样子?我有一个广州的朋友,他之前来上海,在潮流媒体工作。后来他突然跟我说他要回去了,那时候我跟他有很多共鸣,包括他隔三差五会去我家喝酒,他也很愤青,然后跟我说,他最终的形态就是想拥有一个小的摩托车场,然后喜欢的人都聚集在里面,他做的内容也可以把这些人聚集在那边,他平时还可以学修车,就是很理想化的状态。所以那时候我觉得,我的理想化的状态就是有那么一群读者,现在也可以称为社群,但我觉得也不是很像社群,我就希望大家这帮人玩在一起,然后同时可以去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并且通过其他方式保证这个组织能运营下去。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Coma-Media 来自pixabay.com
这期节目中,Max分享了,每一次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出专辑,他都会坐下来好好地将整张专辑欣赏完,对他而言,有时候这是一种如同享受电影般的感官体验。 上一次你好好地听完一首曲子,是什么时候呢?在那种远离碎片注意力的时分,我们将自己的时间交由音乐来主导,去将自己的心情放缓。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九期,我们邀请了音乐播客主持人方舟,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80后的方舟,初中时候会一边写作业,一边收听着音乐电台,听到喜欢的曲子就赶紧停下来将它录制下来。英国留学期间,方舟选择了流行音乐研究专业,毕业后,当时国内音乐产业发展细分并不明显,他一度担心自己找不着工作。 2016年,恰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 EZFM”主持人团队换血,方舟正式加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此后多年一直是“轻松调频 EZFM”Music Matters栏目的主持人,2020年7月方舟创立了自己的播客音乐节目《周末变奏Key Change》。 本期主题:为什么如今说唱音乐这么火?|音乐播客主持人方舟。 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嘉宾 方舟 曾经于英国留学,就读流行音乐研究专业。2016年加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此后多年一直是“轻松调频 EZFM”Music Matters栏目的主持人,2020年7月创立了播客音乐节目《周末变奏Key Change》。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方舟, Max 05:00 方舟 朋克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朋克的音乐语言普遍较为简单,弹吉他的朋友会知道,三个和弦,你就可以创作一些最简单的摇滚歌曲了。这种简单直接、粗糙甚至是重复的东西,像喊口号一样,因此这种音乐的门槛也比较低。最初会被应用在比如抗议场合,成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法。细化到各个地方也会不一样。美国纽约当年的朋克场景跟艺术圈贴得更近一些,英国中部地区的朋克,可能更多的跟工人阶级子弟有关。 15:00 方舟 80年代,美国东海岸的说唱音乐,当时大家能想到「采样|这个主意,我觉得挺天才的。没钱买不起鼓,我就收集各种各样现成鼓的声音,反复播放这些声音。从最开始的角度来说,这东西根本就不真,它甚至是别人的鼓声。但是很快说唱音乐人们就赋予了这样的声音一种“真”。以后大家听到这些声音也不会再想说,里面的鼓声其实是从哪套鼓采样下来的。 但是最开始在版权上是有争议的,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扯皮,随着说唱音乐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慢慢还是被合理化了。 30:00 方舟 对于说唱音乐为什么现在这么火,当然我的答案不全面,但是我认为,现在所处的世界一团混乱之前,有那么一段时期,我们是比较喜欢全球化这一概念的。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和语言,我们都有平等的机会来向世界展现。比如我个人来说,可能我最开始想接触这些西方音乐,当代西洋音乐,其实也是非常白人的音乐。但是恰恰在推崇全球化的那一段时间里,其实我接触到很多黑人音乐,比如Soul、Funk这种很有律动的东西,包括说唱音乐也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是全球化的大背景,给诞生在北美黑人社区里的音乐一个走向全球的机会。 48:00 方舟 疫情爆发初期,那时我还在广播电台工作,工作环境里边也有一些讨论,比如当时制作人会提议说,各个音乐主持人要不要做一系列节目,一人做一期,分享比较安抚人心的Comforting Sounds或者是Soothing Sounds。我当时其实内心是很抗拒的,因为我当时的理解,音乐里边的这种抒情是要靠人自己找的,不可能我像给你开一味药一样说,OK,你听了之后心情就会好。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刻意。 50:00 方舟 当年港台流行乐坛黄金期的一个讨论,就发现爱情是流行音乐里最重要的主题,没有之一,它占到了最大的比例,然后在这个比例里边,关于失恋、单恋又是占比最大的。我感觉还是因为共鸣,比如说上班遭受到的委屈,其实可以投射到比如一首关于失恋的歌曲,情感上的那种共鸣是类似的。确实爱是最广泛的、能被人理解的话题,所以大家寻求的还是一种安慰。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Penguinmusic 来自pixabay.com
对于有着快节奏生活与工作的都市人群,健身房俨然成为了一部分人们在办公室、家庭以外释放情绪的「第三空间」。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八期,我们邀请了来自健身领域从业六年,曾经是全国十大健身榜样,并且两度进入中国健体锦标赛前三名的Power,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大学期间,Power一度因为迷茫而天天饮酒,此后在健身形体杂志中,他发现了自身对于健体健美的追求,开始自己的健身生涯。毕业后Power先是任职中学体育教师、游泳教练,后来从南京来到了上海,成为了一名专业健身教练,并于去年创立了自己的Power健身形体工作室。置身上海静安寺如此竞争激烈的地段,Power有些骄傲地说,不少学员已经跟着他健身长达六年。 本期主题:比赛那几天,我的体脂率降到了5%|健身形体教练Power。 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嘉宾 Power / 何子文 Power私人健身形体工作室主理人,同时也是有着五年专业经验的健身形体教练,曾经是一名高中体育老师和游泳教练,后来因为热爱健身,选择了进入这个行业,并且是2017年全国十大健身榜样、2018年中国健体锦标赛第二名。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Power, Max 04:00 Power 我个人的理念,是以健康为前提下,在形体上面有所建树。并不是为了短时间达到某种效果而去健身,我带的学员,一半以上都跟我练了6年了,这也是我比较骄傲的。可能很多人觉得我这一阵子胖了,才需要去运动,其实应该一直保持运动习惯,而不是突然为了减肥而去健身。 11:00 Power 刚进入大学时,第一年大家都很茫然,天天喝酒,吐得都不行,后来我就发誓自己再也不喝白酒了。加上之前一直喜欢看健美杂志,看到国外的形体冠军,那种运动美、形体美很吸引人,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健身。开始自己练,后来去考证。我的身体每变化一点点,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后面参加锦标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用来检验我以前的训练成果。现在我自己开Studio、做健身教练教学员,也非常得心应手,很有心得去教别人该怎么训练。 18:00 Power 彭于晏出演《激战》的时候,据说他的体脂是降到了3%。几乎等于没有脂肪,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腹部血管。我参加健体比赛的时候,到了比赛那几天,体脂降到了5%、6%。在比赛那几天有个专业流程叫脱钠,我需要喝很多蒸馏水,将身体的的一部分钠代谢掉进行皮下不储水,到达一个极致的程度,让你的肌肉在比赛中最大化展示出来。所以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反人类的行为。 26:00 Power 前两天有学员也问我,什么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如果以专业角度,当然是做抗阻力,利用健身方的器械,练45分钟,再加上2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这种组合最少练上三个月,效果最好。如果说有些人是想快速减重,可以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每天跑步一个小时,这个效果是最快的。 51:00 Power 有的女生会问,跑步后为什么我的小腿变得越来越粗?奥运会里面那些长跑运动员,他们没有一个人是腿粗的。这是因为它发力方式不一样。如果你某个地方变得特别粗壮,可能是动作不对,发力问题。我们跑步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小腿发力,并没有用到大腿和核心力量,没有让自己的髋动起来。优秀跑步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小腿细,然后慢慢到臀大肌的位置变得特别强大,这个是它核心的一部分。 58:00 Power 我的日常饮食基本上都是家里做的。早餐一般是水煮蛋,5个蛋白,1-2个蛋黄,会吃两片面包,喝一杯奶。上午可以吃个水果,有时候忙起来没有时间吃。午餐一般是牛肉、一小碗米饭,还有两种以上的蔬菜。中餐和晚餐差不多,最后还有一个夜宵。如果不吃的话晚上会睡不着。夜宵以碳水和一点点蛋白质为主。这样子的饮食大概维持了五六年。 本期背景音乐 音乐作者:TuesdayNight 来自pixabay.com
源自欧美的Barbershop,看似与嘻哈街头、绅士复古交融,却又远远不止于此。 Barbershop的发展其实由来已久。 中世纪,Barbershop的理发师同时兼任医生,提供外科手术、放血等医疗服务。在后续演变中,其医疗功能才逐渐被剥离。 现今在理发店门口大众们熟悉的红白蓝旋转灯,最初便是理发师执行医疗服务的象征。红白条纹代表血液和绷带,蓝色则代表静脉。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七期,我们邀请了来自Homie Barbershop的Barber G.U,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2014年,Ollie在泉州创办All Star Barbershop(后更名Homie),这是国内最早的Barbershop之一,在Barbershop开始流行起来以前,便致力于推广Barber文化。Ollie还创办了Barber学校开门授业,曾经是职业烫染师的G.U也前往学习。 2018年Homie Barbershop在上海开店,G.U从泉州来到了上海,正式加入Homie Barbershop,作为圈内少见的女性Barber,一直执业至今。 本期主题: 理发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 Homie Barber G.U。 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嘉宾 G.U 曾经从事职业烫发师5年多时间,后转为学习成为职业Barber,2018年加入Homie Barbershop,作为行业内少有的女性Barber执业至今。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抽雪茄时间久了,你反而越喜欢自己安静下来,置身一个很好的环境,或者有一杯好咖啡,一杯好酒,慢慢去享受雪茄,这个过程很舒服。当然,一帮朋友一起来抽也是非常愉快的。” “因为抽雪茄,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有一次从上海回香港,一个朋友邀请我去吃饭,他说今晚一定要来,他约了杜琪峰,香港有名的导演。很多人都知道,杜琪峰人生两大最爱,红酒与雪茄。我们当晚喝了17瓶红酒,都是杜琪峰自己带的非常好的红酒,饭后我们抽雪茄,一抽雪茄,杜琪峰整个人就安静下来,话变少了。他要去感受雪茄的味道。” —— Bruce 雪茄深度爱好者Bruce,如今家中已经收藏了一千多支雪茄。Bruce出生于香港,曾在台湾生活了十多年,2011年前往美国,那是他第一次进入雪茄世界。 由于靠近加勒比海和古巴,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雪茄消费国。在美国时,Bruce经发小介绍,认识了很多雪茄大师,他从源头了解到雪茄如何制作,并前往不同的生产地区学习,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从美国回来后,Bruce通过举办活动与研讨会,同中国雪茄鉴赏家们分享他的雪茄专业知识。并邀请了Jose Blanco、Nelson Alfonso和Daniel Marshall等雪茄大师来华,推广雪茄文化。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六期,我们邀请了雪茄深度爱好者Bruce,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本期主题:愉悦欢庆的时分,不如来一支雪茄。 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嘉宾 Bruce 香港人,曾在台湾生活了十多年,2011年前往美国,在那里进入了雪茄世界,学习了雪茄专业知识。回到中国后,Bruce通过举办活动与研讨会推广雪茄文化。从2012年开始,他与Royal Salute、Glenlivet、Porsche、Scabal等奢侈品牌合作,将精品酒、雪茄教育、绅士生活方式相结合,还曾经邀请了Jose Blanco、Nelson Alfonso和Daniel Marshall等雪茄大师来华,分享雪茄知识。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Bruce, Max 02:30 Bruce 雪茄历史要追溯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时哥伦布原本计划寻找中国,结果去到古巴,以为就是中国。当时他们在古巴,发现当地土著在祭拜神明的时候,会燃烧一种烟叶叶子,酋长坐在中间,其他人都围着酋长,吸着烟叶燃烧出来的烟,再往酋长身上吐。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一边许愿,比如说今年想生一个儿子,或者今年希望打猎丰收。只有酋长才能跟神明沟通,从而实现他们的愿望。 当哥伦布到了古巴,他们也尝试去抽这些烟叶,结果发觉这个味道非常好。欧洲人就开始把这些烟叶往欧洲去送,最开始还没有今天的雪茄,他们当时是做了烟斗,把烟叶放进去。第一根有历史记载的雪茄差不多在1800年出现,人们可以随身携带,不需要用烟斗来抽,更加方便了。 08:30 Bruce 烟叶在生长的过程中,这颗植物的顶部、中部、底部,吸收阳光的比例不一样,烟叶最终的味道也会不一样。比如说最顶部的叶子,接收阳光最多,它的味道最浓郁。所以有时候雪茄大师就如同一位厨师一样,他们会调制不同的烟叶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味道。 30:30 Bruce 美国的雪茄产业非常成熟,他们有一些权威雪茄品鉴机构。有些烟厂就会将他们最好的叶子留出来,然后做成了一批雪茄,在品鉴大会上拿到年度 Top One,这批最优品质的雪茄也会被内行的雪茄爱好者们在第一时间抢购一空。 40:00 Bruce 我们喜欢抽雪茄是因为我们喜欢它的味道。人体能分辨味道的地方一个是鼻子,接下来就是口腔。所以抽雪茄的时候,我们并不会将烟吸进肺里。肺部并不会告诉你这是什么味道,只有停留在口腔的过程它才会告诉你这是什么味道。所以我们抽雪茄基本上都是保持在口腔,然后再吐出来,我就可以去感觉这雪茄是什么味道,这跟抽烟是非常大的一个差别。 本期背景音乐 Travel to the City pixabay.com
与HORIGUCHI堀口咖啡的两位成员录制本期播客的时候,堀口咖啡刚刚庆祝了上海外滩源门店的四周纪念日。 回顾日本母国,堀口咖啡也已经成立了30多年。在日本这样一个咖啡深入人们日常的国度,堀口咖啡从创立之日起,就极其重视生豆品质,追求鲜明原产地特色的深烘焙咖啡,在日本业内也被称为日本精品咖啡的先行者。 堀口咖啡采纳了不同数字来代表咖啡烘焙的不同风格和种类。每款都按经验以时令不同产地咖啡豆混配而成,首先采用酿制红酒的理论混拼,确保长年能享用到独特香气的咖啡。 不论是日本,还是上海的顾客,当人们步入堀口咖啡充满复古风味的精致门店中,都会在此处品尝到用1-9数字命名的不同风味咖啡豆。 2021年9月,堀口咖啡正式入驻TSUBO衡山坊概念店一楼。相处以来,我们看见了堀口咖啡认真而严谨冲煮咖啡的一面,也看见了他们与客人们交流时随性又可爱的一面。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五期,我们邀请了来自HORIGUCHI COFFEE堀口咖啡的Joe与Taylor,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本期主题: 喝咖啡时候的心情很重要|堀口咖啡。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Joe HORIGUCHI COFFEE堀口咖啡品牌经理,致力于推广日式咖啡文化。中日混血,自小在中国香港和日本东京两地生活和成长。提倡人们去觉察品尝咖啡时的当下心情,为自身那一刻的心情来挑选合适的咖啡。 Taylor HORIGUCHI COFFEE堀口咖啡店长,负责HORIGUCHI位于上海外滩源和TSUBO分店的门店日常管理工作。大学期间就在咖啡店打工,毕业后自己曾经短暂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因更喜欢咖啡带来的随性和纯粹氛围,随后在兰州本地开了一所咖啡馆,后来来到上海加入了HORIGUCHI。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Joe, Taylor, Max 03:00 Taylor 跟其他咖啡店相比,我们比较特殊一点是使用号码1-9来区分每款咖啡豆,没有将产地特别明细化,当然我们所有配方都是公开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客人挑选咖啡以口味为主,而不是以产地。比如1号是明亮的果酸和果香,如果客人喜欢果酸和果香,就可以选择这一款。 咖啡属于农作物,即使同一产地,每个产季的咖啡豆都会不一样。像埃塞豆可能到了一些特殊产季,质量不是特别好,我们就需要进行替换,以此保证每个号码的咖啡豆保持原有的调性。 08:00 Max 我从小在澳大利亚长大,那里最受欢迎的还是奶咖。澳大利亚主要有两种移民,一部分是历史上英国当时最早去的,另外一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跑过去的难民,很多来自希腊、意大利。这两个国家的人日常都是习惯饮用咖啡,并且他们偏好咖啡味道苦的、重的,也就是浓缩咖啡,再加上澳大利亚的牛奶品质又很好,所以就出现了澳白、拿铁。 15:00 Joe 相比中国,日本会更早接触到咖啡。目前日本的精品咖啡店还是比较多。不过跟国内不一样,比如说某一个咖啡品牌,一来到上海就很多人会过去打卡。日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去他/她家里附近的咖啡厅,而且这些咖啡厅的出品都已经很好了。因此人们不太会集中去追某个咖啡品牌。 54:00 Max 我经常出差去意大利,渐渐才知道,Latte是意大利语,其实是牛奶的意思,在意大利,Caffè Latte才代表我们经常说的拿铁咖啡。在意大利,牛奶咖啡其实是早餐的饮品,如果你中午或下午跟店员要一杯牛奶咖啡,对方会觉得很奇怪,就像我们中午跟服务员要一份豆浆油条一样。 01:04:00 Taylor 比起其他行业,从事咖啡行业,或者说服务行业,工资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高。比如说我大学学习设计,现在做设计可能待遇会更高,但是咖啡相对更加自由。咖啡里头还有一些匠人的东西,还有咖啡领域的专业知识。我认识的一直从事咖啡行业的人,不论是做Sales、CS、培训还是其他,包括非常专业的咖啡师,相对来说都会更随性一些。 01:16:00 Joe 挑选哪一款咖啡?我觉得看客人当时的心情,心情很重要。有时候你早上看到一位美女,心情非常好,你可以挑选一款2号Flowery & Juicy。如果你刚刚失恋了,心情苦涩,你可以挑选一个8号或者9号非常Smoky的。我们的咖啡豆都有专业配方,但最主要的还是你今天的心情。 本期背景音乐 Hip Hop Lo-Fi pixabay.com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