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34 几十元与上千元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区别?

定居沪上的葡萄酒爱好者们,大抵都听闻过Justgrapes萄醉葡萄酒概念酒廊。 诞生于十四年前,Justgrapes萄醉属于上海首家集合了线上线下体验的葡萄酒概念酒廊,以往收获过《商业周刊》亚洲设计大奖,也曾接受《华尔街日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其他国际刊物的专题报道。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四期,我们邀请了来自Justgrapes萄醉的Rita,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2006年开始,Justgrapes一直贯彻的理念,是比起按照国家产区,我们更希望以口味区分来对葡萄酒分类。十几年前创始人刚刚创立Justgrapes,那会儿大众对葡萄酒大多只认识拉菲,国产酒也许认识张裕王朝。” “当时缺乏日常品酒氛围,大家难以体会饮用葡萄酒的真正愉悦感。创办开始,我们将葡萄酒按照口味划分,比如Fresh清新、Smooth柔顺、Rich浓郁饱满……除了干红干白,也有Special系列起泡、桃红……通过这种方式将国家产区相对模糊化。很多人也许说不出来自己想要的葡萄酒风味是什么样的,我们更愿意倾听他/她口中习惯的味蕾方向,以此来为对方推荐葡萄酒。”—— Rita 本期主题:几十元与上千元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区别?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Rita 葡萄酒概念酒廊Justgrapes 萄醉合伙人,WSET3 Accredited Wine Instructor。从酒店管理到葡萄酒专业领域,从零售、进口贸易,一直到公司自有品牌HARMENE 夏漠宁系列葡萄酒的运营,钻研于葡萄酒领域长达14年。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Rita, Max 14:00 Rita 我们常见酒瓶的背标会写上原产国或原料的国家。酒庄自行罐装的葡萄酒,与在酒庄生产之后的酒液送到其他地方罐装,这是两个概念。后者的品质一般没有那么能得到保证。而且如果酒庄非常爱惜它的羽毛,尤其是那些产量很少的酒庄,他们如果非常珍惜每一颗葡萄酿出来的酒,一般会在原厂灌装完成。 19:00 Rita 以波尔多为例,比如葡萄来自波尔多,酒标上可能就说这款酒来自产地波尔多。如果是波尔多下面的一个波亚克产区,那就是更小的区域了。当它集中的产地越小,精准度就越高,这款酒的品质通常情况下也会越好。所以我们有时候在挑选旧世界的葡萄酒,我们会去看它的产地,对应产地越小,品质一般会更高,同时这款酒更容易凸显这么小的区域风土的独特风味。 22:00 Rita (Penfolds奔富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受欢迎?) 奔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当时由国内最大的进口商去做他们的品牌代理,后面品牌崭露头角了,奔富公司就选择自己来在中国推广这个品牌。整个品牌推广中,确实抓住了一些人心,同时「奔富」的中文名很直接,也对应了大家十几年前奔小康的状态。而且它的酒标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好识别。 34:00 Rita 自然酒,我觉得它本身不是一种创新,应该是一种回归。什么是酒?我们喝到的每一口酒,其实就是上天赐予的,在没有人酿造时,酒也能够自然发酵。(果糖+酵母+氧气=酒精+二氧化碳+热量)只要有葡萄,或任何含糖份的水果,合适环境状态下,果糖和氧气接触一定时间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就能发酵,就能产生酒精。 自然酒其实更遵循我们去追求自然的状态。现在许多品牌过分商业化的作风,知道大众喜欢什么,希望要什么样的口感,从而人工去加糖加酸调配出来大众要的味道,其实这些酒就违背了我们经常讨论的怎么样去体现某一块土壤的风格,怎么样体现某一块地域最自然的状态。 01:08:00 Rita 我们观察中,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也包括疫情影响,大家的一部分关注度会回归到国内,我们也发现国内精品酒的开创者们在近二十年的孜孜不倦地努力下,让产品品质越来越好。现在中国葡萄酒已初显百花齐放的状态,同时越来越多精品酒庄也被大家所熟知。我们就觉得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添一把火呢?也将我们这么多年对于葡萄酒的热爱、生活的追求,以及未来的憧憬都融入在了Harmene夏漠宁这个品牌里。将我们想要讲的故事,通过这支酒慢慢叙述给大家。 本期背景音乐 OBUST ep.02 《Homecoming》

74分钟
99+
3年前

ep.033 从人类中心视角中抽离,我们重新观望自然|艺术家郭城

观看郭城的艺术作品,那些习以为常的概念,往往会在头脑中经历解体、重构。 2017年开始,郭城创作了一系列指向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作品,“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临时的)小器具”、“琥珀系列”。 播客中,艺术家郭城与我们重新探讨了「自然」的概念。 “这个系列作品中,最根本的点是Second nature第二自然这一概念,这不是很新的概念,大意是,人类理想中乌托邦似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当我提到自然,你可能会想到大瀑布、大峡谷、热带雨林,然而,这些地方都不存在绝对的自然。” “微观角度来说,比如碳排放,不是说中国排放了,这些二氧化碳就只在中国上空浮着,它会随着气流流动到世界各个角落,再沉降土壤。所以我们当下的地层碳含量比以前要高,数十万、数百万年后,这块地层跟以前相比是不一样的。像这样,人类行为产生的东西不断进入土地,微观角度上,其实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无人区,也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自然。” ——郭城 学习工业设计出身,艺术家郭城的作品以雕塑和装置为主,我们能在其中明显看见技术的逻辑在脱离实用层面以后,参与探讨艺术主题时展示出来各种有意思的状态。这也给予了浸润于科技便利的我们,重新感知技术逻辑如何侵入现实的另一种体会。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三期,我们邀请了嘉宾青年艺术家郭城,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本期主题:从人类中心视角中抽离,我们重新观望自然。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郭城 1988年生于北京,如今定居上海的艺术家。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曾获得奥地利电子艺术奖荣誉奖,林茨、STARTS奖等等多个奖项。郭城的作品常以雕塑/装置的形式呈现,他的艺术实践着眼于既有/新兴科技对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冲击与影响,以及置身其中的个体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郭城, Max 03:00 郭城 艺术本身是很关乎感受的事物,你看到一个作品时,可以先不去调用逻辑分析,你就直观地去看它,或去感受它。如果你对它感兴趣,可能你再去看作品介绍,或者更进一步了解艺术家,了解背后的创作逻辑。至少我自己当下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或者说,我也希望观众们看到我的作品是这样子的。 12:00 郭城 我从2017年开始的一系列作品,从一套装置“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到“(临时的)小器具”,再到“琥珀系列”,其实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题。这一系列项目里,我在尝试用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现在谈环保,谈污染治理,这些都是利己角度,以人类为核心的。我们以人类为中心,所以判定它是一个污染物。比如我看过一个纪录片讲海洋污染,有一幕印象很深,一群科学家或是环保主义者开着船来到太平洋,有很多垃圾飘在那,随手就捡起一个篮球、还是一个桶,下面沾了很多贝壳。那里确实是有很多垃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正是因为篮球飘在那里,所以贝壳们有了一个栖息地,自然生态其实一直是自我平衡的。 当我们提出环保口号,我们打着一个为地球考虑的幌子,在为人类自身服务,这就是一个非常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17:00 郭城 人类世(Anthropocene)最早是科学领域提出的概念,当下人类活动给全球地质地貌,包括整个环境造成了巨大改变,我们对环境的影响不弱于其他自然界的力量,那么我们把当下所生活的这一个地质年代叫做人类世。 我有一个项目做的,是对人类世地层上做了干涉。具体操作是,我在一个一平方米的土地上挖穿了人类世的地层,把里边的土取出来,将土里边的人类痕迹清洗掉,再把土埋回去。这里涉及了两个问题,一是我怎么去定义人类世地层的厚度?二是我从里边清理了什么样的人类痕迹?同时它又是一个悖论,我们所讨论的人类世地层,土壤里充满了人类痕迹,等我把土里的人类痕迹去掉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在人造土地上清理掉人造物的土地,它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变成了第三种奇怪的状态,一个悖论式的存在。 44:00 郭城 现在来说,绘画也许是卖得最好的媒介,但同时也是非常难做的媒介。因为绘画的历史最长,你想做出颠覆性的绘画作品也最难。很多经典的主题,其实艺术家都会想去回应。比如白南准曾经有一艺术作品,一尊佛在看电视,电视上有摄像头在拍摄这尊佛。它在一个技术语境里讨论了「观看」和「被观看」,但是他加了一尊佛,一个关于「我」的禅性形象。在不同的媒介里又回归到那些经典主题。只是说,那些经典主题是非常难做的,因为做的人太多,也太难超越。 01:08:00 郭城 每个艺术家的取向不一样,有的艺术家可能要跟艺术史不断对话,写艺术史的人写的时候,他也更容易把你归结到某一个脉络里,去进行一个讨论。你肯定还要是继承一些风格,这是无法规避的。 从大众意义上,我做的可能更偏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虽然发展时间很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刚刚兴起,到现在还是有一个脉络在的。艺术家对于装置、材料、现成品、技术的使用还是有一个传承关系。但由于是比较丰富的媒介,所以它也许是视觉语言的传承,也许是观念上的再次进化。甚至这个关系不一定来自传承,而是来自于反对,比如说刚才提到杜尚。反对是一种关系,打破也是一种关系,对于我来说不用多少规避。 本期背景音乐 lullaby-excerpt 音乐来自generative

84分钟
67
3年前

ep.032 艺术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状态|赵玉

2021年5月,TSUBO曾与艺术家赵玉合作,联合Vibram、一吨计划,共同推出《盒子里的杰克》艺术展。 在这次艺术项目的创造之中,艺术家以TSUBO工业生产废旧皮革、Vibram多余橡胶材料为素材,以“盒子”为隐喻,探讨了TSUBO一贯的品牌叙事关键词「边界」。 成长于中国山西,曾于巴黎留学和工作,艺术家赵玉的创作方式涵盖了图像、视频、装置及写作。 无论是哪种创作手法,赵玉的作品总是在探讨与身份焦虑、迁徙相关的话题,以及它们之间构成的关系。“我经常思考,人为何而迁徙?人们在迁徙过程中,生存与身份状况发生着各样的变化,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定义与面对它?”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二期,我们邀请了嘉宾艺术家赵玉Pocono Zhao Yu,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本期主题:艺术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状态。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赵玉 Pocono Zhao Yu 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硕士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赵玉创作的主线由个人经验展开,她时常将时间和空间的错落、位移所能展开对话的可能性进行重置;她的创作亦是将“自文化”转化为“他文化”视角进行思考产生的结果。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赵玉, Max 07:00 赵玉 在我的创作,经常会提到一个“他文化”和“自文化”的概念。“他文化”一定是你站在一个对立面,跳脱出自己原有的环境去看某一个熟悉事物,然后进行对比。比如Max以前长期生活在澳大利亚,在国外去观察国内的事物,是一种非常不一样的状态。 14:00 赵玉 我之前做过一份中法双语的虚构报纸,里面你会看到一些新闻图,观感非常魔幻。这些拍摄和捕捉到的行为,本身就像一个行为艺术。我当时就通过写作的形式去重新描述。出了两期以后停刊了,确实工作量很大。 20:00 赵玉 在欧洲,现在还是很多人会看报纸的。在那里,可能隔两三百米就有一个报刊亭。报纸印刷量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大,但是还是有需求。欧洲人对于互联网和高科技有时候有一种拒绝,他们觉得这些太冰冷了。 28:00 赵玉 NFT(Non-Fungible Token)艺术品现在有被拍卖上百万美金的,确实很疯狂。我有一对夫妻朋友,他们都是艺术家,去年刚刚生了宝宝,他们就通过NFT形式来为自己的宝宝画画做记录,我当时看了就觉得挺触动的。 39:00 赵玉 其实我做艺术家以来一直有在工作,并不是全职艺术家的状态。我自己也尝试过一个比较隔绝的创作状态,但是不能维持太久,还是需要去做一些其他工作,比如之前做杂志编辑、展览策划,这些可以帮助平衡我自己的创作。我有个观点,也许很多人不认同,但是我确实认为,艺术家并不能称为一种职业,它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小众的状态。 本期背景音乐 OBUST ep.02 《Homecoming》

65分钟
58
3年前

Saint-Léon Mix by Tom Yeti

TSUBO 2021 F/W秋冬系列大片,从2021年8月份,于上海概念店的TSUBO GALLERY开放空间中正式向公众释出。以《7 ans, Saint-Léon》为概念主题,以昆虫学家J.H.法布尔的幼年经历为灵感原点,开启与自然演变的超现实对白,延伸可持续议题的边界。 今次,我们与扎根于多元文化的创意团队Yeti Out联合呈现了——TSUBO 2021 F/W秋冬系列歌单 Saint-Léon Mix by Tom Yeti。 本歌单也在TSUBO概念店内全新分享。 “这段Mix是从我和 TSUBO品牌主理人Maximus 受启发的各种音乐类型中筛选而来。” “一共90分钟的声音旅程按照 lo-fi hip hop, R&B 到 Soul 的顺序,收录了东西方的众多艺术家,包括我们 Silk Road Sounds 厂牌音乐人 Delf,大阪rapper Young Yujiro,Young Coco,到英国制作人 Four Tet, Kasien, 和来自 The Weeknd, Nujabes & Madvillain 的早期遗珠。跨越从地下到现代的多种音乐风格,这是一段多元且保持积极向上情绪的音乐旅程。” —— Tom / Yeti Out创始人 “Saint-Léon Mix源于与TSUBO品牌自身相同的内核。这段Mix歌单,选择了兼具复杂性与历史的音乐和采样,然后将其与现代丰富的声音混合。从而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创意组合,既展示了来自复古的灵感,也同时创造了一种现代氛围。新旧音乐的对比如此强烈,在这组歌单中,我相信听众们将能欣赏一些他们以往从未听过的音乐。” —— Maximus / TSUBO品牌主理人

91分钟
23
3年前

ep.031 厌倦饭局的你还有什么社交选项?|BOYHOOD与GIRLHOOD

互联网时代,我们越容易认识一个陌生人,却越难以收获一段友谊。手机屏幕的片刻点击,好友数目在不断递增,“真正认识一个人”这件事情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厌倦饭局,也厌倦肤浅交际的我们,还有什么社交选项? 去年10月,BOYHOOD举办了一场由14名男性参与的Boyoga 瑜伽活动,其中不乏第一次做瑜伽的人。因为全员男生,人数不多,彼此之间似乎褪去了距离感,那些相较于女性,肢体无法实现的困扰,在此刻都被全然理解与接纳。 而这些男生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是BOYHOOD主理人丢丢的朋友。 广告从业者丢丢与服装品牌创始人Bobo,两位相识多年的好友在一次聚会聊天中,他们试图去解锁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以此为自身带来高质量的周末时光,也令身边的朋友们同时受益。城市沙龙BOYHOOD与GIRLHOOD便是他们的一场社交实验。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一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丢丢和Bobo,一同加入圆桌讨论。 本期主题:厌倦饭局的你还有什么社交选项?|城市沙龙BOYHOOD与GIRLHOOD。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Bobo BOTH BY BO服装品牌创始人,同时也是一名独立艺术策展人。与好友丢丢在一次下午茶发散聊天中萌生了创立全新社交沙龙的灵感,目前主导女性生活方式社交沙龙GIRLHOOD,以「沙龙」形式结合不同主题,组织女性小群体聚会,让大家在不同场景中,互动交流进行有质量的社交活动,体验到生活之美。 Dill / 丢丢 创意广告咨询公司 amigos 合伙人,数字创意工作室 DillSTUDIO 主理人。今年与好友Bobo一同发起全新生活方式社交沙龙,主导以男性群体为主的BOYHOOD沙龙交流平台。希望借用「沙龙」形式,根据每期主题来寻找“城市客厅”,与有趣的男生们一起体验、交流和探索。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内容节选 Host:Amber 嘉宾:丢丢, Bobo, Max 02:00 丢丢 我本人其实没那么热衷社交,BOYHOOD沙龙更多是基于我做的自媒体Dill延展出来。在Dill有一栏目,围绕一主题探讨,每月定期采访三位有趣男生。一段时间下来,我认识积累了许多有趣朋友。包括我自身的广告工作,也经常会帮品牌做一些VIP客户社群活动。所以我也在思考,是不是能够通过某一种方式将朋友们聚合,一起去体验,一起去探索。 Bobo是我认识了很久的好朋友。当时我想说,我们可以如同一个品牌同时在做两条线,男装线和女装线,我负责男装线(BOYHOOD),她和她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做一些关于女性生活方式的活动,也就是GIRLHOOD。 11:00 丢丢 刚来上海时,朋友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城市跑活动,这种围着整座城市去跑的运动,我一个人并不会想去参加,但我发现一群人一起跑,就非常好玩。至今当时那种感受和记忆还是很深。所以,比如像我们为男生们举办的瑜伽、品酒活动,有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体验,后面说不定发现自己对这方面真的有兴趣,从而变成个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1:00 Bobo 我们办沙龙时,第一次来的人很可能第二次也来,我们不期待第一次大家见面就能非常熟知,而是经过几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相互加深理解。在深度层面上,我们想呈现的是类似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氛围,只不过我们将客厅移到了其他场所,是一个城市客厅的概念,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主人和宾客的概念,沙龙的属性就存在了。 38:00 Bobo 我和丢丢在讨论沙龙时,初始点是自己原来就很喜欢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有时候邀请的人互相不认识,但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大家快速了解对方,就是每人做一道菜。我搭建了一个氛围,然后每人负责一道菜,大家就会互相去协调,你什么时候做,我什么时候做……一顿饭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认识,无形中就很亲切。吃完饭之后,大家就已经变成朋友了。 51:00 丢丢 Max的见解很对,现在已经到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反而 Official媒体的流量有时候抵不上个人。但我觉得Official媒体代表一种权威性,对事件的正确专业报道。自媒体则是分享自我态度和看法。 我做社交媒体快7年了,刚开始,我们会帮品牌们去开他们的第一个账号,推送第一条内容,用社交媒体渠道去分享品牌态度,到现在,公众号可能稍显没落,反而小红书、播客等等其他方式在崛起,我们就如同一位见证者,在经历这一切。公众号代表一种相对高工作量的内容生产工具,像是一篇小红书笔记的方式更轻量化,更符合现在的快速传播氛围。 01:02:00 Bobo BOYHOOD、GIRLHOOD的区别性来自于我们对社交需求的不同,我跟丢丢都同时厌倦了每次同朋友出去,就是吃饭喝酒聊天,我们的初衷是非常喜欢分享的,包括现在沙龙办了三次,也从来没有想过它要做多少规模,做多少体量,如何从中盈利。最开始我们就只是想解决自己如何度过高质量周末的问题。现在,我们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顺带解决了别人的困扰,这是一种共赢。在这里面我们去探讨商业部分很少,我们的初心就是最大的不同。 本期背景音乐 Else - Ambre

80分钟
61
3年前

ep.030 回看自己第一支视频,当时眼神里有光|潮流博主凯文奇哦

潮流穿搭从不止于外在提升,更关乎自我的态度彰显。 华丽志发布的《中国新生代男性时尚消费洞察》显示, 大部分90后、95后男性消费者都愿意在时尚方面投资自己。并且,接受调查的数据中,3.5%男性消费者购买过的最贵时尚单品价格在5万元以上,1-3万元占11.3%,0.5-1万元占16%,平均水平高于女性。 对于年轻人而言,翻阅潮人OOTD依然是解决日常穿搭的重要方式。 而有意思的是,当下男性穿搭博主的比例远小于女性,市场对于优质潮流内容有着巨大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不少优秀的男***流博主,创造出好的内容,为大家带来日常穿搭灵感。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期,我们邀请了潮流视频博主——凯文奇哦加入圆桌讨论。 95后的凯文奇哦,大学主修电影电视专业,毕业后曾加入YOHO媒体、得物APP。2019年,他在一次日本东京之旅中萌生灵感,探访东京潮流店铺,在B站上分享了视频合集,为他带来了意料不到的关注度,也推动他此后成为一名全职潮流博主。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三十期,本期主题:回看自己第一支视频,当时眼神里有光|潮流博主凯文奇哦。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凯文奇哦 大学主修电影电视专业,曾加入YOHO媒体、得物潮流电商平台。2019年开始在Blibli平台上分享的东京潮店盘点视频合集收获了大量关注,之后正式转型为全职视频博主,在Blibli、小红书平台上分享探店、穿搭、评测等等潮流文化主题视频。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凯文奇哦, Max 02:30 凯文奇哦 最开始从探店做起,自己网上查资料,在上海一家一家逛店铺,当时胆子还比较大,一进去就找店员、店长,或者品牌主理人,问他们能不能拍,说我想做一些视频,分享你们门店。有些店铺还是非常乐意,尽管他也不知道我是谁。后来上海的店探得差不多,就去其他城市找。 29:00 凯文奇哦 平台的算法机制,其实导致了我们得快速反应。比如发布视频的第一小时内,效果不好,我就赶紧换一个视频封面。一般来说,固有的粉丝不管你换什么封面,他们都会点进来,帮你冲一波播放量在前面。但如果视频封面效果不好,可能过了两三天之后,播放量基本就不动了。很多规律是慢慢琢磨出来的。 35:00 凯文奇哦 线下和粉丝见面时,有些粉丝跟我说,自己也想做Up主,问买什么相机好。他自己看中的相机都是5位数以上。我说其实一开始都行,用iPhone拍摄也行。你要想到万一第一炮没有打响,心理落差会很大,花了那么多钱下去却没有达到你的预期,能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结果。我自己拍摄第一个视频的相机,其实也是从公司借用的。 38:00 凯文奇哦 至今回看我第一个系列的视频,我都觉得当时的自己眼神在放光。视频里讲述的都是我亲身经历过,天天跑,天天看,也花了很多心血制作,自己心里很快乐。现在变成工作以后,还是有些不一样。 43:00 凯文奇哦 按后台的数据,关注我的粉丝群体,18-25岁最多,接下来是35岁以上。而25-30岁这个年龄段很少,而且异常地少,我很纳闷,但是我猜测这帮人可能正好处于事业繁忙阶段,看B站的时间比较少。年纪小一点的大学生时间多,年纪再高一点的事业已经有成了,他们想要了解一些新事物也是有可能的。

92分钟
48
3年前

ep.029 不止口头说说的环保,这个小众品牌想用牛皮纸替代传统皮革

大众的环保意识愈发成熟的今天,“可持续”俨然成为了时尚行业的潮流走向。 不少知名品牌选择与可持续新兴品牌联名合作,也会尝试推出一定环保材料比例制成的单品。但是,受限于时下消费者们的日常生活惯性,也受限于环保科技的发展,不少时尚品牌的可持续尝试依旧停留在浅表。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二十九期,我们邀请了CulCreat象纸品牌主理人阿布加入圆桌讨论。 CulCreat象纸旗下所有产品均使用水洗牛皮纸制作而成,这是一家试图将环保践行到极致的中国本土品牌。 创始人阿布与女友在一次Levi's牛仔裤的旧物改造中,被背面的洗水标吸引,一番捣鼓和研究之后,发现这块看似皮革的标牌竟是由水洗纸做成。由此激发了阿布与女友将水洗牛皮纸作为原材料进行创作的灵感。 水洗牛皮纸作为一种近几年新兴的环保材质,由天然纤织维纸浆制作而成,可直接接触食品和人体肌肤。并且,埋在土里数月后就能够百分百分解。 Puma、Balenciaga、Acne Studios、Jil Sander都曾经推出由水洗牛皮纸制成的时尚单品。而CulCreat象纸则是少数坚持将这款环保材质运用在旗下全线产品的品牌。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二十九期,本期主题:不止口头说说的环保,这个小众品牌想用牛皮纸替代传统皮革。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阿布 CulCreat象纸品牌主理人,来自台湾,留学加拿大。2017年在上海创立了环保时尚小众品牌CulCreat,打造了以纯天然、可百分百降解的水洗牛皮纸为材质的时尚单品。让消费者既能选择好看的设计,也能为环保助力。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阿布, Max 3:00 阿布 当时我和女友拿了一件旧牛仔裤打算改造成新的东西,发现了牛仔裤背后的Tag,我们都猜不出这块Tag用的是什么材料。正好自己家里是做制造业的,我便寄给家里,让他们帮我研究一下这是什么材料,就这样,我们发现了这块很有意思的可水洗牛皮纸,无污染,可以百分百降解。 21:00 阿布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讲,环保对于他们来讲有点遥远,我们会尽量用一些比较贴近消费者生活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还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能为环保做什么,这个时候我会说,你能做的最简单一件事情,就是你每天带个水壶出门就可以了。 28:00 阿布 上海设计周期间,为了让人们知道水洗牛皮纸做出来的包包可以洗,泡在水里不会坏,我们直接放了一缸水,把包包放在里面展示给大家看,4天都没有拿出来过。 44:00 Max 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时候,一次参观Design Week,有个女生做了一个由生菜制成的碟子。在澳洲,超市里每天其实有许多卖不完的生菜,他们就将这些被丢掉的生菜打碎,混合其他物质,然后做成了一次性用的碟子,重复利用。 58:00 阿布 环保其实是走出你的舒适圈,你习惯不带购物袋在身上,是因为到了超市一定会有。如果我之前习惯了在路上口渴就去买瓶装水,我就一定不会带水壶。为什么环保吸管引起那么大讨论?因为吸管的画面感太强了,大家闭上眼睛都能想象海龟被吸管插到了鼻子里的画面。 01:20:00 Max 消费者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难以预判的事物。如果你只给消费者一个选项,TA大概率会不要,但是同一款商品给TA两个选项,TA就倾向于挑选其中一个。

90分钟
52
3年前

ep.028 疫情两年后,我们再次讨论「集中隔离」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8月份,全球新冠确诊人数超过 2 亿人,死亡病例超过 425 万。 同时间,2021年8月里,TSUBO主理人Maximus从上海前往香港出差,时隔一年半,他再次经历了一次「集中隔离」,这次体会也带来了本次播客讨论的主题。 疫情发生一年半以来,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隔离」。人们退让了物理上的自由出行,在人类尚未全然理解的病毒面前,尝试去保全群体的生命延续。物理状态的改变,也终究为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第二十八期,本期主题:疫情两年后,我们再次讨论「集中隔离」。 我们邀请到了TSUBO Member:Amanda加入圆桌讨论。 热爱时尚文化,从台湾前往英国留学,如今定居在上海,Amanda在疫情发生以来,因为学业与工作的需要,经历了不同国家的隔离政策。本期和Max一起,他们将一起分享隔离的体会,以及疫情时代自身心态的转变。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Amanda TSUBO成员。来自中国台湾,毕业于伦敦艺术学院,主修Fashion Design男装类目。专注于带有丰富装饰品的雕塑感服装,以及结构性极强的无性别服饰。青睐于植物盆栽养植,香氛烛台艺术装饰,相信美好的气味能给人带来快乐。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Amanda, Max 本期手边饮品:2升装饮用水 14:00 Max 疫情最初爆发时,我在法国出差,回来中国时接受隔离,我成为第一批集中隔离的人。入住酒店后,他们要求大家加微信群,从最初群里6个人,到最后300多人,我见证整个过程中隔离体系逐步建立。 16:50 Amanda 我从英国回去台湾,当时也是疫情爆发期,和朋友一起穿着防护服去搭乘国际航班,我朋友不吃不喝,全程没有打开防护服。 23:00 Max 我在中国大陆经历隔离,看到的也是大陆的方式,你会觉得也只有这一种体系,但到了香港就会发现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 30:00 Max 抵达香港机场,结束核酸检测,去领取行李箱时,工作人员已经帮你把行李箱放好,并且每个行李箱上面都有一个小张酒精棉片。 43:00 Amanda 当我从台湾来到上海,接受隔离时,在酒店里面,因为隔音不好,每天我都会听下隔壁在说什么,有时候隔壁的人会唱起歌来。 48:00 Max 在香港,我和朋友一起吃饭,看到警察,他会很紧张让我戴上口罩,被警察发现没戴口罩,罚款4000多港币。 01:04:00 Max 疫情会让我变成更加珍惜朋友家人,疫情发生以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2年都见不到家人亲戚。现在能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我都会尽量去和他们相聚。

83分钟
23
3年前

ep.027 Element|买手店都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座城市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或许不是那些标志性的建筑,而是隐藏在街角的一家店中。”—— Element生活元素 一家好的买手店,除了为人们带来偏离于日常轨迹的崭新灵感以外,也不知不觉成为了推广某种文化的城市驻点。 买手店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长。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买手店在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而真正的蓬勃期,则在2010年以后。根据时堂Showroom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买手店总量较上一季增长了51%,达3000多家。并且城市分布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北、上、广一线城市,而是向成都、杭州等二三线城市延展开来。 实体的买手店,早已超越单一的选品、销售,在承载着主理人的审美与观念的同时,也传播着不同于主流的文化。 本期TSUBO RADIO | The Last Table,我们邀请「Element生活元素」集合店创始人Benny作客圆桌。 时常混迹上海时尚潮流圈的人们,大多数都听闻过这家从上海老弄堂里起步的买手店。店内聚集了相当丰富的选品,包括「Daily Fashion」服饰、鞋包,「Outdoor」机能服饰、户外用具,此外还有咖啡部分、植物美学、杂志刊物、文具、杂货等等。这里80%的品牌与物品,在国内仅仅只能于Element店内寻得。 在Element的官号中,他们如此定义自己:一家连接生活的买手店。 The Last Table第二十四期,欢迎收听来自Benny的分享。 嘉宾介绍 Benny 潮流生活方式集合店「Element生活元素」创始人。大学毕业于酒店管理,Benny先后从事过电影、广告、潮流领域,为了分享自身心仪和认可的好物,2016年在上海老弄堂里创立了第一家Element生活元素多品牌集合店。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Benny, Max 本期手边饮品:雷司令葡萄酒 06:00 Benny (创立Element),是因为自己有很多喜欢的物件想要与朋友们分享。生活中发现有亮点的设计、好玩的物件非常多。会开始慢慢思考,在朋友生活当中,在顾客生活当中,大家可能会用到一些什么物品?加上自己以前服装行业的经历,所以就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开始做买手店。 12:00 Benny 选物有一个难点,就像Max提到的。大部分买手店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直接选择昂贵、品质高的产品,毕竟选贵的很容易。但是我们选物时候,会坚持一个标准,令大家觉得这是物有所值,品质高的同时,大家也消费得起。我们的选物中,这件物品一般需要满足三个购买理由:一是设计打动人。二是品质、材料足够好。三是具有功能性,或多用途的。 21:00 Benny 我们的订货方式跟大部分买手店不太一样。一般买手店可能会去国外Showroom、每年时装周上选择品牌。而Element挑选的都是相对小众的品牌。我们会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去沟通。在谈的时候,有些国外品牌反而会很诧异,他们从未进入过中国渠道,会很奇怪我们是怎么找到他们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去跟他们聊,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店铺,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店里很多品牌都是这样一家一家去慢慢积累起来的。 40:00 Max 买手店在国外其实被称为「Boutique」,在我的印象中,买手店永远是超前的。像Element一直在做新的尝试,引领新的审美,所以它永远在吸引市场上前20%的这一部分人。反观目前国内一些成熟的大买手店,他们其实已经不做新的尝试了,而且跟着市场上的爆款来走。 47:00 Benny Element今年会在成都开店。我们去考察时,发现成都跟上海消费习惯完全不一样。那边大部分女性的消费行为要比男性领先很多,因为他们那边有很好的女装买手店,而且我们发现女装买手店有一个头部引领了风潮以后,就有许多跟风的。他们的店铺呈现、选品等等方面,各有参差不齐。我们也在思考,去到那边要去讲一个什么样的新故事,怎么去输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一定要跟当地的消费习惯,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 01:10:00 Benny 最早我做过电影相关的工作,当时进了香港嘉禾,他们在内地开了第一家多功能影院。那个时候的胶片电影,还有专职的跑片员,电影放映结束后,他就拿着片子骑着摩托赶去下一家电影院。有时候跑片员路上有事了,到点了电影还不能开始放映,大家就乖乖等待。

76分钟
99+
3年前

ep.026 造型师李钰琦|时尚是一种轮回

时尚造型师、模特,这些同时构筑着时代审美风潮的职业,收获着关注,也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羡慕。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系列第二十六期,我们邀请了造型师和模特李钰琦作客圆桌,为大家分享在潮流夺目的大片海报背后,造型师与模特真实的一面。 作为时尚圈里非常重要的角色,优秀的造型师往往能够影响名流艺人的形象风评,甚至是品牌的产品销量。我们常见的造型师主要划分两拨:提供私人定制服务,为明星和客户开发标志性造型的个人造型师;以及为时尚杂志或品牌广告活动创造美学的编辑造型师。 李钰琦属于后者。从模特、杂志编辑一直到造型师,李钰琦为我们分享了模特生涯固有的不安全感,也分享了成为造型师以后,自己能够自主创作作品的那种满足。 本期播客主题:造型师李钰琦|时尚是一种轮回。 欢迎大家收听。 嘉宾介绍 李钰琦 造型师和模特,微博@李钰琦。2017 年以模特身份首次进⼊潮流领域,此后分别在潮流媒体有货和KIDULTY潮流先锋任职造型编辑,合作平台及品牌包括 Yoho!、INNERSECT、KIDULTY、NOWRE、HYPEBEAST。凭借着对潮流时尚的热爱及敏感触觉,李钰琦同时涉⾜足造型和时尚博主领域。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李钰琦, Max 本期手边饮品:T12 咖啡 01:00 李钰琦 我在大学时开始做兼职模特,那是我进入潮流领域的契机。不过,一直会认为模特职业并没有给人什么太多安全感,我是有输出欲望的人,更希望能够将自己想法表达出来,所以寻找了另外一个途径去做自我表达,同时将我喜欢的事物传递给大家,后来也是机缘巧合,进入了有货潮流杂志成为一名造型编辑。 09:00 李钰琦 (曾担任《POPEYE》造型师)的长谷川昭雄,最近在Instagram发文,表示非常不满中国群体抄袭自己的造型作品。国内确实是有在效仿日本的时尚文化,但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输出自己的东西,我们也有融合入自身的审美,一直在改进。 27:00 李钰琦 今年的社交媒体上Y2K绝对是一个年度关键搜索热词。最近我在朋友家去翻看朋友收集的所谓Y2K千禧年代流行的杂志,我发现如今的潮流真的印证了「时尚是轮回」。在这些杂志中,你会看到Y2K在那个时候如何发育出来,跟现在人们复刻出来质感的差异。 37:30 李钰琦 作为造型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最早我喜欢偏机能的风格,当时的自己会比较封闭,表现欲很强,会有一些刻意成分。早期创作里我会在造型上把模特包裹起来,喜欢把女生打扮成无性别的形象。 不断学习以后,现在我会对一些线条感、女性概念更加着迷,我觉得女性本身所有的魅力,包括肢体动作是很有张力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在慢慢尝试的过程中,自己的审美体系就建立了。 43:00 李钰琦 造型师行业一直都竞争激烈,但是我认为这个行业其实有着一个缺口。随着如今电商的发展,整个行业的需求都是一直在递增。(如果想要成为造型师),看自己喜欢的方向,如果是商业方向,市场肯定是有缺口的。如果往时装方向,你需要去历练,需要去进修,到杂志系统里去提升自己……

73分钟
76
3年前

ep.025 有些咖啡贵并不代表它被认真对待了

2021年七月,我们与T12合作了一次咖啡快闪。置身TSUBO衡山坊概念店的咖啡吧台,我们时常遇见不少闻讯而来的T12老客人。 这也令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真实体会到,当有人选择坚持7年做自己理解中的好咖啡时,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与T12咖啡的短暂相处中,他们有坚实原则的一面。夏日炎炎,T12菜单上找不到常见的冰拿铁,只因他们并不喜欢冰拿铁的口感。而他们自身不心仪的咖啡,也绝对不会出现在菜单上。 他们也有柔软细致的一面,即便只是短短数日的快闪,也希望为客人营造一种安宁的氛围。吧台背后忙碌的他们,冲煮的咖啡如果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咖啡师便会自行调整设备参数,客人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无声息重做一杯。 这一切,都令我们对T12愈发好奇。 TSUBO RADIO|The Last Table系列第二十五期,我们终于“捕获”了两位格外忙碌的T12创始人Figo与Fox。 除了咖啡快闪,上海长乐路店租约到期以后,如今他们在顾客朋友的催促声中筹备着新店。本期Figo与Fox作客圆桌,为大家分享来自T12咖啡的故事与观点,欢迎收听。 嘉宾介绍 Figo T12品牌创始人。前广告行业从业者,专注咖啡领域七年有余。2014年创立了T12的第一家自烘焙门店,提出“好咖啡本应日常”,培养了T12诞生至今的每一名咖啡师。目前负责咖啡烘焙、技术培训、硬件工程、视觉设计、组织教练等角色。 Fox T12品牌联合创始人,《东京咖啡时间》作者。前软件工程师,在“想每天喝一杯好咖啡”的心情驱使下回到了上海,成为T12合伙人前是其早期的忠实顾客。目前负责产品、电商、顾客体验、软件工程、咖啡师培训、公众号运营等角色。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Figo, Fox, Max 本期手边饮品:T12 澳白 07:20 Figo 我从广告行业出来后有一段时间在找工作,没有想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这个过程中,咖啡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觉得咖啡确实能够给予人不一样的能量。大城市里,跟我有着同样体会的人也许还有很多,对于这一部分人而言咖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试着做这个事情,当然自己本身也喜欢做咖啡。 14:00 Fox 我们咖啡师也会说,很少有人会这么认真去做咖啡。如果为了快速盈利,你每天出杯量要非常高,快速把咖啡端出去,那么你势必不可能好好做咖啡,很多人其实都是这样子在糊弄。我们这么做,也有很多人质疑,会觉得你的东西贵,他们并不知道35块和15块的咖啡区别在哪里。这种时候往往我们的咖啡师和常客就会过来支持我们。 24:00 Figo 像T12现在的产品,无论是门店咖啡,还是咖啡豆,都不会是那种很难找、非常稀有的原材料,它会是一个良好的、大家能够以合理价格入手的原材料。然后我们通过自身对烘焙的理解,让咖啡豆能够被认真地对待,出品每一步都认真对待,这样就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有些东西贵并不是代表说它被认真对待了。(有些咖啡)从生豆开始它就贵了,但后面可能烘焙、出品都很烂,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浪费。 31:00 Max 我在澳洲上大学时,曾经做过一个Case,分析为什么澳洲星巴克门店数那么少。很大一个原因,是现在意义上的新澳大利亚人,许多是二战以后从希腊和意大利来的难民后代,这些国家的人都已经有自己的咖啡文化,他们不喜欢喝甜的咖啡。在美国,我观察中80%的人喝咖啡,对Ta而言这是一杯甜饮。彼此的咖啡认知有一个很大的差异。 40:00 Fox (为什么T12菜单里面没有冰拿铁?) 我们放在菜单上的产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我们所有人都喜欢喝、都认可的,第二是针对这个产品,我们能够训练所有咖啡师做到一致的出品。冰块和牛奶放在一起,口感我们真的不能接受。牛奶本身是一个很醇厚的食材,再放冰块,口感就很矛盾。我们也有试过用冰石、冰球代替普通冰块来做冰拿铁,但是喝的时候会撞击牙齿,体验不是很好。 53:00 Figo (怎么看待国内咖啡证书?)我对证的看法是首先要看学习过程,你学习的过程是不是持续的?如果只是为了考一个证,很多人都能考,正常人只要花一两周或者稍稍花点精力就行。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要把咖啡做好,光考证是不够的。证照学习过程给你的是一个学习框架,或领你入门,实际上还是要靠你后面真正去日常中运用。 60:00 Figo 让我能够一直做咖啡,可能跟咖啡本身的关系有,但是不大。不是因为爱好这个事情,所以我就做这个事情。而是恰好这个爱好我做了,做的当中,我享受能够认真做这个事情,得到好的结果,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不一样的价值,这才是驱动我的核心。到现在你让我去做一线的咖啡师也好,烘焙师也好,还是公司的杂七杂八,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也做得很开心。 01:09:00 Fox (为什么T12采用合弄制Holacracy?)我们不是传统的企业组织,不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我们没有领导,没有主管。每个岗位极度明确,要做什么事情,负责什么,都是文字写下来,如果没有写下来,Ta就没有义务去做。但是不同的人可以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一个人可以既是咖啡师又是财务,既是咖啡师又是园丁。 早期我们团队结构不是很清晰,大家倾向于听老板的,你给我命令,我去执行,但是这样一定会出问题。后来Figo提出来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我们相当于去革命,开始玩一个规则有点复杂的游戏。

77分钟
62
3年前

ep.024 涂鸦一定是自由的

透过街头文化的滤镜,与热热闹闹的街舞、说唱一样,如今大家所讨论的「Graffiti涂鸦」同样诞生于街头,最初带着强烈的地方色彩。 “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涂鸦」,其实已经被过滤好几次了。涂鸦的起源,来自美国布鲁克林最贫困的布朗克斯区,即便现在你去那边,依旧是一个灰色地带。后来在欧洲国家的加工下,涂鸦开始呈现艺术化的一面。”—— Ethan, 涂鸦艺术家 假如从广义上探讨,涂鸦原本是人类不分场合、信手涂画的行为。于墙上作画往往出自人类本能的驱使,自古以来都有迹可循。 本期TSUBO RADIO | The Last Table,我们邀请涂鸦艺术家Ethan作客圆桌。 已经专注涂鸦十几年的Ethan,回顾自己入门的时光,他形容自己很幸运。“我从十年前,在大学期间开始涂鸦创作。当时加入了圈内很知名的Reload Crew,最初我的涂鸦很菜,圈子里叫Toy。那时团队正好有一个澳洲喷漆品牌的代理,我很幸运,每天画涂鸦用的都是免费的专业喷漆,没怎么经历过国产三和漆时代。加上当时收入也低,没有任何娱乐和消遣,几乎每天都在画涂鸦,就这么画了一整年。” 十多年来,Ethan的涂鸦作品遍布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曼谷等地。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涂鸦厂牌SHAKE WEL,也曾经受邀为多位明星、知名品牌进行涂鸦创作。自2014年开始,Ethan多次自掏腰包在上海举办了涂鸦艺术节——涂鸦派对,想法很简单,“上海一直没有什么人做这个事情,明明有这么多人在玩涂鸦,我就觉得要不我自己来。” The Last Table第二十四期,欢迎收听来自Ethan的分享,本期主题:涂鸦一定是自由的。 嘉宾介绍 Ethan 刘闻睿 涂鸦艺术家,国际涂鸦团队DCS CREW成员,也是涂鸦厂牌SHAKE WELL的创始人。201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并开始创作涂鸦,于2014年上海成立ETHAN STUDIO,一个致力于多元跨界和街头艺术的创意单位。曾受邀为周杰伦,BIGBANG,王嘉尔等艺人创作涂鸦,也受到众多知名品牌如Ferrari、Louis Vuitton、Levis、Coach、Tiffany……的邀请进行涂鸦创作。 Max TSUBO户外品牌主理人、品牌创意总监;同时也是摄影师、健身爱好者。作为自幼在澳大利亚成长的华人,Maximus曾就读金融与哲学双专业。早在成为TSUBO品牌主理人之前,便是户外文化的先行者。 本期你将听到 Host:Amber 嘉宾:Ethan,Max 01:20 Ethan 我从十年前,在大学期间开始涂鸦创作。当时加入了圈内很知名的Reload Crew,最初我的涂鸦很菜,圈子里叫Toy。那时团队正好有一个澳洲喷漆品牌的代理,我很幸运每天画涂鸦用的都是免费的专业喷漆,没怎么经历过国产三和漆时代。加上当时收入也低,没有任何娱乐和消遣,几乎每天都在画涂鸦,就这么画了一整年。 12:20 Ethan 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涂鸦」,其实已经被过滤好几次了。涂鸦的起源,来自美国布鲁克林最贫困的黑人区。即便现在你去那边,依旧是一个灰色地带。我同事前两年过去,一名黑人直接跑到他面前,“你要去哪儿,我带路但是要收费”,要是拒绝对方就开始骂人。 16:20 Ethan 不合法涂鸦的现象确实很多。比如美式的列车涂鸦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行为。几年前我就有遇到俄罗斯涂鸦团队的人过来,戴着面罩来我店里采购了一批喷漆。后来才得知他们把地铁给画了。 24:00 Ethan 我其实在大学主修动漫专业,我的专业技能很平庸,不上不下,那个时候流行的是大家毕业后去游戏公司做概念设定的原画。但是我一直对此没有兴趣。直到我摸到喷漆涂鸦之后,我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37:30 Ethan 中国的涂鸦发展,其实完全是商业的带动。早期大家都是通过一些媒体、杂志、国外MV里看到涂鸦,觉得很酷,然后去模仿。另一方面,我们国内的小孩不太容易接触到喷漆,但在国外就很平常,你随便问一个玩涂鸦的人,即使对方不是专业的,他很可能会跟你说他从14岁就开始涂鸦了。 45:00 Ethan 提到Banksy班克西的话,他其实更偏向一个思想家,他的作品包括人文、反战、关爱儿童……我觉得艺术家已经不太能概括他的创作了。 01:03:30 Ethan 从14年开始,自费在上海举办涂鸦艺术节,已经做了好几年了。发起这个活动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上海一直没有什么人做这个事情,明明有这么多人在玩这个东西,我就觉得要不我自己来。 01:17:20 Ethan 这几年合作的品牌,我就明显感觉到品牌会让步很多。最早的商业合作,其实当时涂鸦艺术家是很没有地位的。现在能明显感觉到品牌会越来越尊重涂鸦师。

82分钟
50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