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5 我爱嗑瓜子!!!(一集噼里啪啦咔嗑脆的单口碎碎念)

“不抽烟不喝酒的我,瓜子就是我的烟和酒!” 这是之前的某集单口节目中我突然意识到的事情。嗑瓜子总是和某种轻松、闲散、自在的状态关联在一起,当我意识到我是如此热爱嗑瓜子的时候,我决定要好好为瓜子录一集节目! 开头即是彩蛋 🎉 千万不要错过 👏🏻 ㊗️ 祝愿大家都能在嗑瓜子的日常里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 感谢三胖蛋SUNBOY,在收到我这个初代粉丝的表白之后,主动联系我还寄送了粉丝福利: Timeline: 03:30 瓜子的中国史 08:18 不同类型的瓜子:西瓜子/南瓜子/葵花籽 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13:43 瓜子的世界史 16:09 世界人民嗑瓜子的有趣现象 18:38 嗑瓜子的成瘾机制 20:33 瓜子为啥非得“嗑” 20:33 瓜子的艺术 * 行为艺术作品:群山 * 一亿颗葵花籽 * 小红书🍠:魚山飯寬 28:17 为什么嗑瓜子会“上火” 29:29 如何科学健康地嗑瓜子 31:21 嗑瓜子的益处 32:23 常见的瓜子品牌 ------------------ 🎵本集节目中的音乐: * Múm - Don't Be Afraid, You Have Just Got Your Eyes Closed * 严乐婵 - 瓜子红 * 左小祖咒 - 瓜子 * D-MIX - 嗑瓜子 ------------------ 📚本集节目中提到的文献资料及其他参考来源: * 《太平寰宇记》 * 《王祯农书》 * 《植物名实图考》 * 《本草纲目》 * 《岁时歌》 * 《金瓶梅》 * 《红楼梦》 * 《甄嬛传》 * 《呼兰县志》 * 丰子恺《吃瓜子》 *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 权严赤《餐桌旁的领袖们》 * 中国人嗑瓜子简史 * 瓜子,是如何成为“中国名片”的? * 迷因电波:嗑瓜子与大革命 * 《嗑瓜子的历史与习俗-兼及西瓜子利用史略》李昕升,王思明(广州大学学报)

39分钟
79
3周前

Vol.74 像养植物一样养自己的小鱼和她的咖啡故事

第一次和小鱼聊天的那个下午,她闲散自在的状态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是在忙碌中寻找安全感的人。也是在那个下午,我发现我们很早就加了微信,但从来没有聊过天。 很庆幸有了这样的交集,便约她进行第二次的聊天,也就是这期播客的录制。我们两个人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小鱼说时间太容易就被填满了,所以她不做太多的规划安排,不然真的想做什么事的时候会发现没有时间了。她说只有自己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情绪,她要像养植物一样养自己。 我们在小鱼咖啡馆聊天的那个下午,电扇在旁边摇来摇去,酷酷的小鱼在我面前温暖生动了起来。 小鱼咖啡馆是三文笔村的新空间,并且拥有难得的大场地。不定期举办咖啡分享活动和展览,最近正在展期的是阿乔的绘画展(展期至2025.7.26),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瞧瞧。 Timeline: 00:45 小鱼和三文笔村的缘分 03:11 来大理之前,小鱼在杭州经营了8年咖啡馆 07:17 在大理和杭州经营咖啡店的区别 09:50 开店两个多月,做了三场展览 11:31 最初来大理只是想休假 17:53 “在大理待一个月就想往外面跑” 20:17 小鱼的大理推荐: * 好吃的:乳扇、酸腌菜 * 好玩的:无为寺爬山、洱海边发呆 22:31 说时间太容易就被填满了,所以不做太多的规划安排 27:28 没有太多的物欲就没有赚钱的压力 30:04 像养花一样养自己 33:20 大理的吐槽点:室内不禁烟 36:49 开店是一种相互吸引,没必要迎合 🎵本集BGM:Radiohead - Weird Fishes Arpeggi

39分钟
99+
3周前

Vol.73 凤羽下起了雨,志愿者的心里“起风了”

「凤·羽眼睛」是「凤·羽 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参与式策展计划这个历时一年项目的衍生播客,从志愿者的角度体验观察这次活动。我是这档播客的制作人。 正片上线后会把相关内容同步至『去大理走小路』这档播客中, 欢迎收听和评论互动。 5月23/24日,「美好的书」和「白日梦想家计划」携手「曾曾的书屋」共同邀请了十几位全国各地和大理的本地艺术家、创作者、媒体伙伴们参加参与式策展艺术采风·漂流计划的大理站活动。 「美好的书」采风之旅 · 大理站回顾|破立之间,以「真」相见 这集节目是这次采风之旅第一晚的复盘。大家轮流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不同视角相互共鸣着。 有人感动落泪、有人率性直言,也有人浪漫至极:即便刮风下雨,她们反而说:“听,凤羽起风了”。 Timeline: 01:46 曾曾:回归项目初心 03:56 梁亮:奶奶的生命能量能让更多人获得启发 06:56 申青(服装设计师):重要的是把“我”去掉 09:40 子潞(美好的书团队成员):感受凤羽大地的旺盛生命力 12:15 Lilian(美好的书团队成员):凤羽奶奶们眼睛里有光 13:26 猴子(建筑设计师):奶奶笑起来脸上皱纹的沟壑和银杏树随风晃动的瞬间,成为创作的灵感 14:43 小妙(插画师):奶奶们的生命能量和创造力让人感动,想和她们一起完成共创 16:51 安娜(慢星球):作为媒体工作者,我时常提醒自己用平等的视角去观察 100+志愿者对话百位“白族女性”,在洱海源头找到生命的答案 20:34 文怡(TVC制片&监制):“听,凤羽起风了”&“一颗一颗又一颗” 25:11 包姐(自媒体创作者):我喜欢到人群当中“纠缠”,奶奶让我感受到生命力 29:56 Megan(白日梦想家计划发起人):奶奶们的生命能量和志愿者们的笑声泪水都让人动容,希望能激发出更多美好的作品 36:28 李贇(子曰妈妈):来到凤羽终于让我感同身受之前的志愿者了 39:24 子曰(甲马创新艺术探索者):雨天反而让我注意到那些被忽视但又特别生动的细节 42:19张放天(子曰爸爸):女性力量在凤羽有特别丰富生动的诠释 51:03Lena(绘本画家):和奶奶聊天,仿佛和孩子在聊天 52:41Yixuan(内容创作者):凤羽奶奶让人感受到一种踏实静谧 56:04刘岩(RainbowHigh彩虹列车创始人):我想用自己的创意让这些老太太更开心一些 56:55凯凯(摄影师):我想带自己的家人都来一趟凤羽 1:01:25白日梦想家计划团队成员:凤羽奶奶让我想念自己的奶奶 1:03:14小璐:“在场感”让我觉得真实踏实 1:06:30梁亮:从走近到走进再到走浸,做个体的感受故事收集者,特别好 1:09:14曾曾:我们和奶奶们共同度过的这每时每刻已然足够 🎵本集BGM: Anthony Lazaro - Moody Wind 📷封面图片:白日梦想家计划

72分钟
99+
1个月前

Vol.72 从特种兵到松弛派,书店义工七七三年三次的大理之旅与真心话。

偶尔在书店交接完,还没客人来的时候,我会和义工聊聊天。好奇他们为什么会来小路书屋,好奇他们为什么会来大理。 七七是很特别的一个姑娘,她连续三年来了三次大理,从特种兵打卡到彻底变松弛。我们交流了“每年来大理一次”vs“连续在大理生活三年”的感受,相同与不同。 而且她也是一位播客主播,开始了新的尝试:收放自如。我们也分享了做播客的初衷和收获。 这期节目算是一次串台,也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对谈。 我好像很久没有享受这种:书店打烊之后,关上门,在里面和朋友静悄悄地聊天了。一起进入这个美妙的夏日夜晚吧~ Timeline: 00:20 和七七的缘分 02:15 七七的三年三次大理之旅 14:35 为什么每年都有机会出来玩,而且还有经济支持? 15:27 小璐开书店的初衷 20:00 怎么样可以让这种独立书店更好地生存:不断试错 26:23 七七在书店期间看的三本书 29:49 小璐在大理生活三年的原因 35:39 小路书屋和义工们的故事 40:16 对于七七来说,人情味是云南的独特魅力 41:43 播客创作初衷和感受 53:32 七七的大理好吃推荐: * 向月球飞去 * 方舟胖子菌菇火锅 * 茉莉酒吧 七七的大理好玩推荐: * 喜洲暖暖房车营地 * 寂照庵 * 富美邑 🎵本集BGM:自然卷 - How much 📷封面图片来自七七的朋友圈

56分钟
99+
1个月前

Vol.71小红书慢人节是“放慢”的慢还是“傲慢”的慢?第二届repo来啦!

第二届小红书慢人节前几天在大理落下帷幕。我和人类学博士在读的朋友小兔子,如去年一样,再次从个人感受出发,发表了一大堆“主观偏见”。 依然,不喜勿喷,欢迎友善讨论👏🏻 前半部分重点是夸夸: * 今年的慢人节有哪些亮点? * 相对于去年第一届慢人节,有哪些优化? 当然也少不了吐槽: * 去年哪些槽点,今年依然值得吐槽? * 增加了哪些新槽点? 随着我们两人今年参与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也有一些新的观察和思考。但如同节目中所说,我们困惑的问题似乎更困惑了,矛盾的情绪也似乎更矛盾了: * 小红书做慢人节到底咋赚钱啊? * 如果这场流量狂欢是资本/政府/新大理人的“合谋”,个人应当如何自处? 节目的最后,欢迎听众朋友来共同参与讨论: * 生活有必要分快慢吗? * 你为“慢生活”花过钱吗? Timeline: 00:19 去年的慢人节repo被小红书限流了 02:00 今年最大的感受是:花样更多了 05:06 我们今年的角色和参与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15:37 亮点1:满满当当 18:29 亮点2:应急方案及时有效 19:06 亮点3:各种需求都被照顾的很好,氛围感拉满 21:10 亮点4:音乐节体验感飙升 22:24 相对去年的优化1:票务不再混乱了 24:14 相对去年的优化2:市集搬到音乐节场内了 26:18 槽点1:潮人密度过高让本地人显得更加格格不入 27:44 槽点2:依然硌脚的小石子 28:45 槽点3:网络信号太差了 30:12 槽点4:分工精细化导致的“人”被工具化 36:15 槽点5:宣传力度巨大导致的抵触感 41:36 身边朋友的普遍反馈:凑个热闹 45:54 困惑:小红书到底如何赚钱? 50:20 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日本消费时代的转变和四个阶段 1:03:20 拍照打卡:是在拍什么 1:07:31 景观政治:谁在定义大理的慢 1:13:29 情绪消费:“用心”地刺激消费 1:18:30 “慢”只能通过消费来实现吗? 1:24:02 作为一个“新大理人”,如果看待“慢”的“共谋” 1:32:58 小兔子想和大家讨论:生活有必要区分快慢吗? 1:33:48 小璐好奇:你有为“慢”消费过吗? 📷 本集封面:慢人音乐节第一天的晚霞 🎵 本集BGM:张震岳 - 走慢一点点

95分钟
99+
1个月前

Vol.70 不是所有的告别都期待一场久别重逢(和我的大理1.0时代说拜拜👋🏻)

前阵子迎来了我在大理生活以来最大密度的告别,这一连串的告别让我觉得要和大理生活1.0时代说再见,开始大理生活的2.0时代了。 似乎每年的6月份伴随着毕业季,总是和“再见”“告别”这类词联系在一起。但我逐渐觉得:不是所有的告别都期待一场久别重逢。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久别重逢都那么令人愉悦,所以也就不用为当下告别而感到遗憾。这世界上并不只有久别重逢值得期待,不期而遇也同样值得期待。告别不一定是为了更好的相逢,但只有当下先挥手告别,才会有某天重逢的喜悦。 再见吧,我的朋友们👋🏻 保持期待 :) Timeline: 00:52 前阵子的各种告别 03:01 我也告别了生活两年多的老院子 05:28 四开出版《123个人的家》 07:13 重新熟悉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08:06 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 10:12 绘本《我渴望亲近,但也需要距离》 10:40 电影《机器人之梦》 13:07 告别中收到的鼓励和启发 16:24 惘闻乐队《看不见的城市》 24:55 日常生活中的觉察 33:47 话题讨论:播客有必要建听友群吗? 34:20 ⚠️ 重要信息(也是本集播客提前上线的原因,千万不要错过!) 37:35 当接受雨季成为生活日常时便不再被其困扰了 🎵本集音乐: 00:00 张震岳 - 再见 06:12 Leon Bridges - Coming Home 11:49 与非门 - 改变 16:43 惘闻 - 破晓 31:29 张震岳 - 跟着感觉走 36:21 The Chordettes - Never on a Sunday 38:18 Supertramp - Goodbye Stranger

43分钟
99+
1个月前

Vol.69 把扎染坊开进伦敦街头的白族姑娘,用手工链接人与人,推广中国民艺

「凤·羽 眼睛」是「凤·羽 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参与式策展计划这个历时一年项目的衍生播客,从志愿者的角度体验观察这次活动。我是这档播客的制作人。 正片上线后会把相关内容同步至『去大理走小路』这档播客中, 欢迎收听和评论互动。 想象一下:在你收听这集播客的同时,可能有位英国朋友正在大理跟着白族奶奶学扎染;而伦敦的工作坊里,白族纹样也正被好奇的手指触摸着。 再想象一下:一位英国老奶奶,将珍藏了二十年、从大理带回的蓝飘带,轻轻递到展览现场的怡然手中;那一刻,凤羽奶奶们腰间的蓝飘带,也正在故乡的风里轻轻晃动。 这集播客的嘉宾,就是用手工艺串联起大理和英国的白族姑娘:段怡然。她在伦敦创办的怡手作,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民艺文化,如今已经历了六个年头。 小红书🍠:YICRAFTSLONDON怡手作 微信公众号🌏:Yi Crafts 怡手作 把故乡的手艺、民俗、文化,带到伦敦做展览、开工作坊;又把被惊艳的英国朋友,带回大理深度体验。我们聊她创业路上的趣事和经验,也聊她在凤羽项目中收获的灵感和惊喜。 文化流动起来,链接的终归是人心。 Timeline: 01:07 十年前赴英国学习,毕业后创办怡手作 07:16 创业初期的工作坊很受欢迎,逐渐在社交媒体积累了知名度 11:28 故乡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在英国推广白族文化,本质是链接人与人 22:33 从小在扎染坊长大,没想到在英国因一块染布开始了创业 24:54 家人的支持让怡然萌生了带英国朋友回家乡看看的想法 29:26 怡手作目前的主营业务 31:02 创业路上有风险也有机会 33:29 接下来的计划是:走出去之后再走回来 35:02 参与「凤羽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的志愿者项目,留意到了“蓝飘带” 37:16 回到英国后,关于“蓝飘带”的奇妙巧合和灵感来了 41:40 和凤羽奶奶唠家常,关注年轻一代对传统手艺的看法 48:45 英国朋友来大理最喜欢的美食:豌豆粉、喜洲粑粑、饵丝 53:02 期待怡然的“蓝飘带”在凤羽展览上的呈现 ---------------- 📷 封面图片:怡然在凤羽拜访奶奶 🎵 BGM:David Bowie - China Girl

57分钟
99+
1个月前

歌不鸽 | 拜拜特辑:云峰离开大理了,“歌不鸽”要重启了 :)

「歌不鸽」是我很早之前和朋友云峰一起尝试的一档「音乐播客」。出于各种原因,去年9月按下了暂停键。最近云峰离开大理,我们又聊了聊关于暂停和重启:接下来「歌不鸽」由云峰在新疆定期更新,我在大理不定期参与,偶尔我们俩会连个麦。 所以:这是一期“拜拜特辑”,也是一次新开始!同步更新在「去大理走小路」中,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收听👏🏻 -------- 这是我和云峰在大理面对面录的最后一集播客。 他和敏君离开了大理,决定回新疆老家生活(本集封面就是他回家后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告别的过程冗长又仓促,没搞那些煽情的套路,我也没有泪洒播客录制现场。 开开心心挥别老朋友,迎接新开始,这其中也包括:歌不鸽这档节目要重新恢复更新啦!🎉 欢迎各位听众朋友积极监督云峰自称的“定时更新”(狗头表情)。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聊云峰在大理三年的生活感受,互相向对方提了几个问题。也分享了好听的和“再见”有关的歌~ Timeline: 00:15 关于播客重启的打算 02:23 云峰的大理生活:平静、焦灼、解脱 04:29 告别的仪式感 06:18 对新生活的期待就是期待本身 08:49 本期播客共三轮:互问对方一个问题 → 听歌 → 回答 * 09:30 小璐问云峰:最终如何下定决心要离开? 🎵 说再见 - 本能實業 * 16:50 云峰问小璐:最近工作生活顺利吗? 🎵 再·见 - 达达乐队 * 24:33 小璐问云峰:在大理有发生过什么“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吗? 🎵 再度重相逢 - 伍佰 * 24:33 云峰问小璐:那你呢? 🎵 再见,再见 - 逃跑计划 * 40:12 小璐问云峰:作为我从成都来到大理生活的完整见证人,你怎么看待我这几年的生活? 🎵 再会吧!素兰 - OK男女合唱团 * 52:20 云峰问小璐:现在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 Den sista sången - Kent 1:00:52 我们什么时候会再见面呢?🎵 啊朋友再见! ------------ 🎧 网易云歌单直达:拜拜咯 ----------- 主播:小璐、云峰 策划:小璐 后期:云峰 编辑:小璐

67分钟
99+
1个月前

Vol.68 那个最爱逛菜市场的设计师回来了!和饺子聊生活和创作。

*听前必读🙏🏻:抱歉本集节目🚫不适合戴耳机收听🚫不适合睡前收听,因为不可预期的声音太多了……比如酱油的叫声、隔壁的装修声、各种鸟叫……(吃一堑长一智:再也不在户外录节目了😭) ----------------- 饺子,是一位常年旅居各地的文创设计师。曾经是书店的义工,我的室友、是寄售产品的合作伙伴,也是我的好朋友。 非常羡慕她在全球各地的游荡生活、羡慕她敏锐的观察和感知,也羡慕她的好胃口(虽然今年在这方面比较受限 :( 去年饺子来大理时,我们一起录了一集关于“吃”的节目,欢迎收听: 今年她回来时,100个甲马的创作已经完成产品化,而且新系列也已经稳步开始。所以我们约了时间来重点聊聊她今年在大理的生活、感受和创作计划。 Timeline: 01:50 饺子提前回大理啦! 04:25 这次大理的生活感受:春天是粉色的 06:12 上次离开之后都去了哪 08:18 平静地接受情绪起落,用创作来表达 13:21 在大理的这2个月,饺子每天都去看日出 14:23 100个原创甲马系列 17:50 “保护好你的心”和与之有关的故事 21:35 小璐喜欢的“颈椎安康神”和“酒神经神” 22:52 文创收入超预期 23:53 创作让人生活的有底气 24:35 新系列:情绪咬了爱的苹果 28:32 售卖渠道: * 线上:🍠饺子的文房具 * 线下: * 大理小路书屋 * 沙溪茶马物集 * 芒市阿喝咖啡 * 威海好运小店 29:38 接下来的旅程:日本濑户内海&韩国济州岛 30:22 NEW!大理好吃推荐: * 上关海东味道 * 叶榆路路可叔叔披萨 33:30 彩蛋:一说到重要的部分……隔壁装修声就此起彼伏…… 🎵本集BGM:包美圣 - 小茉莉 📷封面图:饺子某一天看到的日出

33分钟
99+
2个月前

Vol.67 听奶奶的故事,追问生命的意义。

「凤·羽 眼睛」是「凤·羽 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参与式策展计划这个历时一年项目的衍生播客,从志愿者的角度体验观察这次活动。我是这档播客的制作人。 正片上线后会把相关内容同步至『去大理走小路』这档播客中, 欢迎收听和评论互动。 凤·羽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第九次采风参与的志愿者是一群十几岁的青少年。作为最年轻的志愿者团体,生活经验尚浅的他们对奶奶们的人生选择有诸多不理解。 我很喜欢敏姐和曾曾和老师对年轻志愿者们的包容和引导,也很喜欢年轻朋友们勇敢坦诚的发言,他们耐心真诚的沟通氛围,虽然偶尔有些认知上的错位,但让人觉得真挚可爱。 💓 感谢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 宋承罡、胡又中、宋在之、夏可、宋安原 图片拍摄:郝京强、昕冉 第一天也就是记录下这段复盘音频的当天,志愿者们先后采访了两位奶奶:82岁的李增寿是一位远征军遗属。参与采访的孩子们都去过腾冲国殇墓园,当他们看到那些逝去的名字和数字背后,是眼前这样鲜活的生命和故事,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 另一位李媛芝奶奶以刺绣为生,补贴家用。如今75岁的她,白天刺绣,晚上和好姐妹一起跳舞,唱歌,日子过得很充实。 时代沉浮,人生如梦。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活出自己。一起来收听这期节目吧! Timeline: 03:12 在腾冲国殇墓园感受到强烈情感冲击,奶奶在面前讲述鲜活的故事更是让人动容 06:26 不理解奶奶为什么倒贴30万去盖房 10:38 能在七八十岁还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件幸福的事情 11:35 奶奶们活出来的就是自己的样子 14:58 曾曾:了解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帮助年轻人理解奶奶们生活的多样性 23:31 老师提问:凤羽这个项目的意义是什么?/活着是为了啥? 35:50 老师:讨论或提问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激发年轻人进行复盘

39分钟
99+
2个月前

Vol.66 谁还不是个窝囊废呢!(4月生活碎片)

结束游荡回到大理生活的4月,从刚开始的“没劲”到关注日常生活,逐渐接受自己时不时冒出“窝囊废”的那一面。 一年一度又迎来了世界读书日,分享我在这一天反复被提及的负面情绪,也分享即将面临的财务困境。 同样,依然提及这个月看的书/影/音,以及和AI的互动感受。 生活在继续,重要的是行动。 Timeline: 00:52 再看《还珠格格》时的五味杂陈 07:43 朋友们和我的“窝囊废”表现 17:35 男性在漆黑的夜晚有必要和独自步行的女性打招呼吗? 19:45 大理生活带给我的改变竟然是:不喜欢聚会了 23:21 我开始逐渐学着适应日常生活、和重复相处 24:36 小红书🍠:落日是一件什么事 24:59 嗑瓜子就是我的烟和酒 26:19 偶然的早醒和“有选择”的日出 29:25 电影《完美的日子》 29:25 MV《Love》 32:14 电影《猜谜女士》 33:24 美剧《死前欲望清单》 34:46 B站频道:陈鲁豫的电影沙发 35:17 周星驰《百变星君》《国产凌凌漆》 39:37 尝试网店和直播,怀念买卖双方平等的旧时光 43:50 之前被有关部门搬空书架的风波: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我都是“默哀”的心情 52:10 开书店两年半,我的积蓄终于见底了 1:02:27 最近听后有启发的播客(链接🔗见评论区) 1:04:37 小红书博主未经考证直接搬运AI的文案是不值得鼓励的 1:08:45 AI拉高了我对文字内容安慰感的阈值 🎵本集音乐: 00:00 Tommy Flanagan - Raincheck 06:38 Jimmy Cliff - You Can Get It If You Really Want 13:30 马雨阳 - 雨中骄阳(序曲) 30:44 Ivan Kupala - Перепёлка 29:25 OK GO - Love 37:59 Iris DeMent - Calling for You 49:54 The Fleetwoods - Mr. Blue 1:01:29 Blur - The Swan 1:04:17 Hi-Posi - 僕でありたい 1:10:52 张艾嘉 - 春望

76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