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我们和午夜飞行的主播VC约了一场聊天。这次我们的切入点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老东西、老物件儿,或者说是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一定是年代非常久远的老东西吗?老东西就一定是百年不能变的吗?老城保护就得让它彻底被封存在时间里吗?欢迎你带着种种疑问甚至质疑,走进我们今天的节目。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0:34 我们说的老建筑、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概念有啥关系? 09:49 想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是得「会讲故事」! 25:49 申遗成功,最直接的好处是,那些大门紧闭的文化遗产开放了! 30:27 北京的大运河有望真的能让咱们坐船体验了?! 44:26 老城区的更新,对老城区是好事还是坏事?之前说的保留原住民,现在怎么不提了? 52:29 我们对「城市印象」或许可以有新的期待和想象,不必始终怀抱「刻板印象」和猎奇 55:49 古镇里要不要出现当麦当劳、星巴克?真相可能真不是你想到那样! 59:04 我们去看文化遗产的时候,不用单纯追求「老」!越新鲜的东西可能越有意思! 1:06:30 闽南游神进行了什么现代化的改编? 1:10:10 从长城、中轴线到大运河,帝都绘的创作有什么变化和心得? 本期主播和嘉宾 李明扬、VC(播客《午夜飞行》主播)
北京的古建筑太有名了,让人容易忽略掉不那么古但数量显然更多的其他建筑。因此,我们开启了这样一个漫长的系列——《北京“非古建筑”简史》,计划从19世纪一口气讲到2025年北京的建筑(如果今年能录完这个系列的话)! 系列的上半部分聚焦在1949年以前。第一期讲北京的教堂,主要是天主教教堂和新教教堂(因为东正教教堂没有留下来的)。建筑没图讲不了,所以我们附了一些照片在shownotes里。当然,更推荐你去现场看!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3:15 “非古建筑”一大特点——杂! 05:20 北京非古建筑简史的背景——5分钟回顾世界两千年建筑史 13:20 非古建筑简史应该按什么逻辑讲? 17:15 天主教堂在北京的大致风格演变:中 → 西 → 中+西 20:05 北京四大天主堂风格差异大的原因 22:25 南堂:巴洛克立面与中式大院 26:00 东堂:值得一看的木柱上的手绘大理石花纹 29:35 北堂:哥特风格与中法双方的讨价还价 35:17 西堂:一座没啥可说的教堂 35:53 圣弥厄尔教堂:最纯粹也是最后的一座 39:30 新教教堂与天主教教堂有哪些不同 40:42 中华圣公会教堂:英伦木桁架支撑着的中式建筑 46:30 亚斯立堂:席卷美国的理查森罗曼式风格落地北京 本期主播 宋壮壮、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 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参考图片 世界建筑历史时间线 by Marika Van de Kamp 北京南堂(珠市口堂)与罗马耶稣会教堂: 东堂(王府井堂)穹顶上的“肋”: 北堂(西什库堂)的附属建筑,现在是1901咖啡厅: 中华圣公会教堂,注意它平直的坡顶: 亚斯立堂(当代很难拍到全貌照片): 已消失的灯市口教堂与新建的清河教堂(燕京神学院):
这是北京自驾旅游指南的最终篇——京西的大西山里藏有哪些历史文化宝藏?京西古村落蕴含着多少文化底蕴?西北方向还有哪些值得一探的古迹遗存?本期节目将带你探寻北京正西方向和西北方向的小众历史文化景观,给你更多自驾旅行的目的地选择!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3:32 走京西古道,看青石板路,亲手触摸古代商帮马队踏出的蹄窝 17:18 不要错过京西第一古刹潭柘寺和它的古树 18:50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到马致远故居,将千古名句具象化 20:21 一个斋堂镇竟然有六座官方认证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到沿河城村、爨底下村探寻古老村落的前世今生 30:38 古崖居,一个北京地界上的历史未解之谜 39:00 充满苍凉之感的怀来鸡鸣驿古城,堪称活的古代驿站博物馆 48:58 下花园区名字的由来 51:10 在京津冀逛景点的门票省钱小妙招 本期主播 李明扬、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 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本期嘉宾 周学晨,历史重度爱好者,东城区高考文科第一 相关单集 17 · 北京自驾旅游指南(一) 19 · 北京自驾旅游指南(二):向东去!
京郊知名景区都去过了?2-3天的自驾游不知道去哪儿?本期主播继续带你探寻北京周边的小众历史文化景观,详细讲述每处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发展故事,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旅游体验。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5:38 通州燃灯塔既是北大博雅塔的原型,也是通州的城市地标 14:05 西海子公园延伸出的古运河是通州城的母亲河 19:04 通州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形成过程,通州三大建筑、城市绿心公园规划设计的来龙去脉 30:51 蜿蜒而小众的北运河,保留了未经人工雕琢的“野性” 37:51 到大沽口炮台温习中国近代史,看海河入海口的沧海桑田 47:00 深入天津才能探寻到晚清和北洋历史的另一面 50:26 一座小站练兵园,半部风云民国史 57:42 集休闲娱乐、矿井体验、煤炭科普、历史教育为一体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让你置身于洋务运动的激荡岁月 69:55 号称“京津冀马尔代夫”的月坨岛,帮你实现到唐山玩水的愿望 77:25 八大辽构,独乐寺独占其二 本期主播 李明扬、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 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本期嘉宾 周学晨,历史重度爱好者,东城区高考文科第一 相关单集 17 · 北京自驾旅游指南(一)
北京的生活成本不低,但想省钱总是可以省的!本期播客主要从出行和购物两个方面,分享了一些我们在北京省钱的小妙招。十分欢迎你在留言区把自己的省钱经验也告诉我们~ 收听目录 07:00 我们几位不一样的“省钱观” 17:44 在北京生活有天然省钱优势? 20:12 北京公交车太省了! 24:55 地铁大家都会坐,但还是有一些小技巧 27:20 共享单车不算贵,但还能更便宜! 32:22 出一件再进一件,省钱秘笈跟我念 37:50 再省不能不旅行!这里是几条旅行省钱攻略 46:50 不只是省钱,做这些小事还能凑点零花钱 58:05 按摩、配镜、理发……对于各种生活服务的省钱经验 本期主播 宋壮壮、李明扬 本期嘉宾 李思扬,李明扬双胞胎姐姐,金融法律从业者
北京的冬天太枯燥了?京津冀的春节活动太千篇一律?本期主播将带你探寻北京周边自驾游有哪些小众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及每一处古迹背后的故事和知识,开启北京周边的穿越之旅!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5:39 如何设计一条小众的历史旅游路线?如何判断文物古迹的价值和等级? 11:50 北京周边自驾游的四个主要方向 13:40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震惊世界的发现,了解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下落之谜 21:50 房山金代帝陵的建设与毁灭,体会北京城870年建都史的起点 26:34 北京最早的基督教遗存十字寺遗址,了解基督教在中国的三起三落 30:38 云居寺的石经、唐塔、雷音洞,感受穿越千年的佛教遗存 38:10 涞水县怡贤亲王墓,探寻十三阿哥胤祥的最终归宿 42:27 定兴县义慈惠石柱,见证北魏六镇起义,绝对小众的“国一文保单位” 47:50 十三陵的小众玩法,已开放六座帝陵 55:37 崇祯帝思陵原是一座贵妃墓? 63:42 隆庆帝昭陵是二手的? 67:05 正德帝康陵,明史被黑最惨的明武宗 75:00 金山岭长城及周边的遥桥古堡、吉家营古堡构成一整套长城防御体系 本期主播 李明扬、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本期嘉宾 周学晨,历史重度爱好者,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文科第一
不久前,一篇叫做《北京,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趣》的文章频繁地出现在我的朋友圈和各种群聊中,文章作者提到北京多地的元旦跨年活动都尴尬且无聊。而春节马上又要到了,在北京过节、过年真的很无聊吗?如何可以让北京变得更有趣? 本期节目,我们与【一晚读要】串台,聊了聊这个话题。也希望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度过一个有趣的春节假期!! 收听目录 02:50 两位主播都是怎么跨的年? 08:15 两件让过去的北京很有年味儿但现在已经消失的事情 13:26 庙会还能变得像小时候那样有趣吗? 17:20 一个提案 19:50 三里屯的变化 22:34 大城市和小城市,谁会更有趣? 26:25 正方观点:我对大城市永远保持乐观的原因是…… 28:19 反方观点:在小城市中,人与人的联结更加紧密 39:48 在让城市变得有趣的过程中,会不会必然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何调和它们的矛盾? 43:10 城市的趣味可能来源于哪些方面?人?活动?艺术?还有什么? 45:39 回想一下过去,北京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有趣”的城市事件? 48:38 国内外其他城市,有没有什么让城市变得更“有趣”的案例? 53:00 推荐一点儿春节在北京的小众体验 58:25 今年的过年计划以及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主播 宋壮壮 爱馥芮,【一晚读要】栏目主播,北京大学法律博士,法律民工。【一晚读要】是一档泛文化播客,每周更新,分享好书好戏好电影,欢迎收听、订阅、评论或者收藏。 扩展阅读 北京,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趣
上期节目录制后,三位主播分道扬镳,没想到,其中两位转身儿就在团结湖的城市更新项目“团结新里”撞见了!这样的缘分让我们想聊聊大家心中的“理想社区”。 本期播客你将会听到: 00:30 从团结湖说起 03:20 社区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10:00 “小区”与“大院”有什么区别? 19:00 中国式小区的形成 23:50 在北京“夭折”的开放街区 36:00 如何规划一个社区:“XX分钟生活圈”与“千人指标” 44:25 一些对于法国、荷兰、日本社区的观察 50:25 未来的社区会是什么样? 54:00 提几个在北京喜欢的社区吧! 本期主播 李明扬、宋壮壮、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寒假将至,北京的热门景点又要约不上票啦!但北京这么大,一定有很多平替选择。 除了这期节目里的内容,你还有哪些想去但去不了的地方?留言写下来,也许未来我们能再录期攻略~ 04:10 故宫的平替 17:35 国博的平替 28:34 清华北大的平替 41:50 八达岭长城的平替 54:50 全聚德和四季民福的平替 62:00 涮羊肉和豆汁推荐 本期主播 宋壮壮、李明扬、孙涛(孙涛 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又到了年末——北京一年一度的“地铁新线开通节”!这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地铁圈大咖,曾经的地铁族超级版主下一站永丰,和他聊聊几天前新开通的地铁3号线的故事。非常适合一边坐地铁一边享用~ 本期播客你将会听到: * 北京地铁3号线,真的是等了60年的线路吗? * 为什么说这次的新线开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东四十条站为什么会有地下五层? * 工人体育场站为了比赛期间不封站,都做了哪些努力? * 北京地铁3号线最冷清的车站是哪一座?为什么会这样? * 北京朝阳站的交通接驳有什么别出心裁的考虑? * 东坝曾经是什么产业的聚集地?与其他边缘集团相比,东坝值得期待吗? * 北京地铁3号线未来还有什么延长计划?能实现吗? * 那些“忽悠”未来有地铁的楼盘,什么时机入手最合适? * …… 本期主播 李明扬 孙涛 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本期嘉宾 下一站永丰 曾经的地铁族超级版主,北京地铁圈“大佬”
耗时两年半,我们的新书《大运河》终于出版啦!它也是继《长城绘》《中轴线》后,“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三部曲”的最后一册~ 不过,和长城、中轴线相比,同为世界遗产的大运河,在北京好像很容易被忽略,这是为什么呢?未来运河还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的功能吗? 本期主播 宋壮壮、李明扬、孙涛 收听目录 01:30 为什么大运河在北京存在感这么低? 06:00 南方的鸭子是顺着大运河一路自己游到北京成为烤鸭的? 07:20 北二环的宝藏——郭守敬纪念馆 13:00 让北京的大运河恢复交通运输功能可能吗? 15:00 北京历史水系恢复的进展和未来(前三门护城河恢复还有戏吗) 29:00 北京从“围河成湖”到“水系连通”的时代转变 31:10 乘船游北京的项目一直不温不火,为啥呢? 37:28 城市河道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功能——防洪 45:38 什么是好的河岸?不同视角下还真不一样 46:55 为了让运河通航,桥也得改造! 50:00 运人费劲,运货呢? 55:00 推荐几个在北京游览大运河的地方吧! 这就是我们的新书——《大运河 · 发现、传承流动的文化》!👇 欲知有关书的详情,请点击这里。 本书已开放预售,如果你想激情下单,就点——> 这里 !!
在去年一项整理北京文物的活动中,我认识了志海。后来听说他离开北京了,再后来又听说他回到家乡参与“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了,还看到了他工作的场景(下图,猜猜图中的文物是什么),就感觉:太酷了! 于是,我们马上连线,聊了聊他找文物过程中的神奇见闻、基层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对文物工作未来的期待。志海讲述的远至边境地带的罕为人知的文物让我大开眼界,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本期主播 宋壮壮 本期嘉宾 赵志海,内蒙古某市文管所科员 收听目录 01:52 文物是什么?文物普查是干啥的? 10:04 从文物爱好者到专业文保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17:30 被砌进民房的文物——界墙 23:55 在牧区的茫茫草原上找文物有多难 30:40 草原上有哪些神奇的文物 45:25 自然灾害、基建、盗掘……历历在目的文物破坏 57:40 文物普查中用到的科技 64:15 文物工作好辛苦,但还是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 68:01 对于四普……甚至五普的期待! ⬆石圈墓 ⬆岩画 ⬆石碌碡 ⬆被炸毁前的拜寺沟方塔 ⬆收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