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建筑太有名了,让人容易忽略掉不那么古但数量显然更多的其他建筑。因此,我们开启了这样一个漫长的系列——《北京“非古建筑”简史》,计划从19世纪一口气讲到2025年北京的建筑(如果今年能录完这个系列的话)!
系列的上半部分聚焦在1949年以前。第一期讲北京的教堂,主要是天主教教堂和新教教堂(因为东正教教堂没有留下来的)。建筑没图讲不了,所以我们附了一些照片在shownotes里。当然,更推荐你去现场看!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3:15 “非古建筑”一大特点——杂!
05:20 北京非古建筑简史的背景——5分钟回顾世界两千年建筑史
13:20 非古建筑简史应该按什么逻辑讲?
17:15 天主教堂在北京的大致风格演变:中 → 西 → 中+西
20:05 北京四大天主堂风格差异大的原因
22:25 南堂:巴洛克立面与中式大院
26:00 东堂:值得一看的木柱上的手绘大理石花纹
29:35 北堂:哥特风格与中法双方的讨价还价
35:17 西堂:一座没啥可说的教堂
35:53 圣弥厄尔教堂:最纯粹也是最后的一座
39:30 新教教堂与天主教教堂有哪些不同
40:42 中华圣公会教堂:英伦木桁架支撑着的中式建筑
46:30 亚斯立堂:席卷美国的理查森罗曼式风格落地北京
本期主播
宋壮壮、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 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参考图片
世界建筑历史时间线 by Marika Van de Kamp

北京南堂(珠市口堂)与罗马耶稣会教堂:

东堂(王府井堂)穹顶上的“肋”:

北堂(西什库堂)的附属建筑,现在是1901咖啡厅:

中华圣公会教堂,注意它平直的坡顶:

亚斯立堂(当代很难拍到全貌照片):

已消失的灯市口教堂与新建的清河教堂(燕京神学院):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