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大校友小庆的女儿一朵这个月刚刚参加完高考,考前我问小庆,一朵想考哪里,小庆说一朵的成绩还不太稳定,要看发挥,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不管考去哪里,都不影响她继续学习哲学”。她说,她和一朵都把高考当成人生的体验,而不是决定命运的转折点。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非常感慨,在全社会都在为高考让路,妈妈甚至爸爸都要穿着旗袍举着小红旗送考,马路上的车都不许鸣笛的时候,她们说,“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场体验。” 我很好奇她们是如何做到如此松弛不焦虑?我把小庆邀请来直播间,聊聊她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如此自信不焦虑? 【本期对谈人】 刘小庆,深圳「小螺旋教育」联合创始人,两个孩子都在公立学校的妈妈 ------------------------------- 群岛教育谈 | 普通人的100种选择系列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做老师多好啊,每年夏天都有两个月的假”,但近几年我们看到的却是教育者越来越忙碌的身影——忙着给孩子们办夏令营,参加各种师培项目,准备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留守暑托班值班……何时教育者能跳出日常,留出一段独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与自己相处,与一群活泼泼的人在一起,探讨一些重要但平时没空思考的话题? 这就是群岛发起“群岛夏校”的初衷——每个夏天,一场给教育者自己的夏校,一段身心完整的时光。 * 为什么是“给教育者的夏校”而不是“夏令营”?夏校和夏令营有什么不同? * 留给自己的“闲暇时光”就是无所事事吗?我们将如何共度这段夏校时光? * 今年的「群岛夏校」我们将探讨什么主题?为什么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主题”恰恰是每位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 本期「群岛群聊」,主播周贤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什么是真正的夏校?为什么教育者需要自己的夏校?」 Enjoy listening~
把动漫游戏里的虚拟人物当成偶像,花大量零花钱购买“谷子”(二次元周边),穿着cos服去逛漫展……如果问青少年有什么爱好,10个里至少有四五个会说“二次元”。 其实孩子喜欢“二次元”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武侠的内核是大众朴素的善恶观的延伸,而“二次元”的内核则是现代人(绝不仅是青少年)丰富的内心情感需求的练习场。 本期主播Sherry邀请了长期支持青少年成长的教育者若珊,一起来聊聊: * 究竟什么是“二次元”?为什么虚拟的世界让青少年们如此迷恋? * 长期喜欢这些虚拟人物,会不会让他们越来越脱离世界,越来越“中二”? * 很多女性角色穿着暴露,会不会带给青少年不好的影响? * 作为教育者和父母,我们该如何和孩子聊聊“二次元”? Enjoy listening~ 【对谈人】 长期支持青少年成长de若珊 厦门「山海自主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有事不愿意再跟父母讲,问了也不开口,时不时还会因为一言不合而大吵一架。为什么会这样?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Sophie和Joseph这对母子却很特别,即便一个在香港工作一个在苏州读书,他们依然会时不时在线上聊天。Sophie会向儿子分享生活中的趣事,Joseph也会在遇到困惑时向老妈寻求意见和支持。这样的亲子沟通是如何做到的? 这期跟大家一起聊聊Joseph作为青少年的心声,以及Sophie作为母亲&教育者的经验与智慧。 【对谈人】 车智慧 Sophie,有15年中学教育经验的妈妈 邹乐言 Joseph,即将高中毕业的18岁儿子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这几年愿意读长文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更习惯从短视频、AI总结的金句和图片中去获取信息和“干货”。但也有人坚持写作,用几千字的长文分享自己的深度思考,顾远就是其中之一。 * 在这个AI已经可以生成文章的时代,为什么还要坚持写作? * 写作于我们这些教育者有哪些意义? * 在把“网状的思考变成线性的文字”的过程中,藏着怎样的乐趣和机会? 本期“群岛群聊”,主播顾远将和大家一起聊聊“写作的意义和乐趣”。 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版,欢迎阅读:如何写出好文章?全靠观世音菩萨
在教育3.0中,“关系优先、敏捷向前、理解复杂”是教学设计思想里重要的三根支柱。在「群岛教育谈」第70期里,我们聊过三根支柱中的“关系优先”,这一期就来聊聊“理解复杂”。 * “理解复杂”中的“复杂”指的是什么? * 为什么要帮助孩子理解复杂? * 看起来很抽象的“复杂”该如何变成教学中的设计目标? * 如此复杂的世界、如此复杂的思考,孩子们能接得住吗? 本期“群岛群聊”,主播周贤将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一起探讨何谓教育3.0里的“理解复杂”。 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版,欢迎点击阅读:世界如此复杂,孩子需要具备「理解复杂」的能力
「西南联岛」湘黔滇骑行团由一群教育者组成。4月7日他们从长沙出发,重走八十七年前「西南联大」南迁之旅,一路骑行1000+公里,历时17天抵达贵阳。 当年的联大师生将这次行走作为一次教育之旅,300多位师生中有人一路采集民风民谣,有人一路勘察地形地貌,更多人则在这一路上触摸到了课堂和书本之外真正的中国,看见了宏大叙事之下普通百姓的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用行走、用一路上的交谈、用对真实的人和事件的感知和回应来守护精神的自由。 今天,这群教育者同样将这次“重走”当做一次自我教育之旅,在路上寻找被淹没的历史,在与前人的神交中重新理解当下混乱的时代,思考何为“人文”、何为“田野”,也在每天的复盘中反思何为“学习”,何为“教育”。 当他们骑行1000+多公里终于抵达贵阳,他们与『西南联大』有哪些新的联结?这一路他们对教育有哪些新的思考?对自我又有哪些新的看见? 【对谈人】 高歆,影像教育探索者,西南联岛骑行团 骑行伙伴 小朱,独立数学教师,西南联岛骑行团 随行支援伙伴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 主播:周贤,「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西南偏南 SXSW」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创意和科技”大会,每年一度在奥斯丁举行,如今火遍全球的Twitter、Airbnb、Open AI早年都曾在「西南偏南」上发布。2025年3月7-15日,「西南偏南」如期而至,群大的校友余炳廷和尹姝亚也在现场参与了这一场盛会。 * 在这次大会上,他们看见了哪些最新的趋势? * 站在创新前沿的人们在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时,有哪些洞见和反思? * 这些将对我们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以及,如何帮助我们和孩子都做好准备,更好地应对越来越自动化的世界? 主播顾远邀请两位来聊聊他们在「西南偏南」的看见、洞见和远见。 【对谈人】 余炳廷,广州「益迪教育科技」创始人 尹姝亚,正在美国读博的儿童研究者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4月7日,由一群教育者组成的「西南联岛」湘黔滇骑行团出发了,他们在接下来的17天里从长沙骑行到贵阳,下半年再从贵阳出发骑行到昆明,重走1938年「西南联大」西迁之路。(更多了解这次骑行,欢迎阅读:从「西南联大」到「西南联岛」:这个时代还有一群人在做这样的事) 从长沙经益阳过常德,他们在前三天里骑行近400公里,到达桃源县(是的,就是《桃花源记》里的那个)。这一路上他们重访了哪些当年联大学生留下的回忆?从城市进入田野,他们有哪些有意思的发现?对于这段骑行之旅,发生过好玩的花絮吗?有没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这期对谈与大家分享他们在骑行路上的故事和发现。 (「西南联岛」骑行团&支援团,拍摄者:董楠楠)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这些教育创新的理念都很好,我也很认同,但你们大城市里教育创新资源多,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机构和学校”——这句话往往还有后半句,“所以我们没得选。” 但身在新疆阿克苏的袁慧并不这么想。从主动寻找自己认同的教育理念,到主动联络自己认同的教育机构,再到送五年级的儿子去千里之外的「溪源共学村」独自上学,她希望为孩子提供更多教育的可能。 很多人都说她很勇敢,但其实她也有很多的担心。那是什么让她放下重重担心,选择把孩子送去千里之外独自上学?这个过程中,她和孩子有过哪些探讨?「溪源共学村」的伙伴们又提供了哪些支持? 【本期对谈人】 袁慧,身在新疆阿克苏的两娃妈,跨界教育探索者 邱淼淼,福州「溪源共学村」发起人
很多成年女性都曾受到容貌和身材的困扰,经历过”不化妆不敢出门”或者“关注外表就等于无脑”的两极化状态,随着如今对“多元审美”的倡议和对“消费主义”的反思,我们慢慢开始跳出这样的叙事,变得更为自由。 但最近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青春期孩子也开始陷入容貌和身材的焦虑——她们习惯了打开快手一键变美,关上滤镜就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不好看”;她们开始不P图就不敢发照片,生怕有“丑照”流出而“社死”;她们开始控制饮食,生怕自己发胖;而且不止女生如此,男孩子也开始担心自己的身材不符合“要求”…… * 为什么会这样? * 作为过来人和教育者,我们可以如何帮助他们跳出被定义的“美”? * 又该如何与自己的容貌和身材好好相处? 【对谈人】 Trady,“曾经被漂亮绑架,如今驾驭漂亮”的教育者/主播/创业者 姝亚,不被外貌定义的在读博士/儿童研究者,《明明是他打的我,明明我很美》作者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这几年大家开始慢慢意识到“游戏”的重要,但常常是将孩子置于有设计有规划、带着某种教育目标的玩耍场景中。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进行自由游戏,更难得在游戏中进行冒险和挑战。但这些本该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体验。 * 为什么自由游戏和冒险游戏如此重要?这些游戏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 从社会学视角来观察儿童会带来哪些独特的视角? * 在国内推动“自由游戏”这个全新的理念又意味着什么? 【对谈人】 钱铮 「PARS自由游戏」创始人,从全职公益人、自由游戏师到儿童社会学研究者&推动者,两个孩子的妈妈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 主播:周贤,「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创始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