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NFT大热背后的迷思与真实

2021年起,全球艺术领域就掀起一股NFT热。如今NFT的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260亿美元,NFT艺术家Beeple的作品则在当年拍出6930万美元的高价。而在国内,它正处于高速上升期:已经有不少角色试水入局,比如周杰伦在21年12月底合作发行的Phanta Bear(幻象熊)系列,连近日大热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出现在了NFT世界。但尽管我们或许都听过NFT,对它却还是一知半解——本期贝望录,我们就来聊聊NFT及NFT市场,破除对NFT的误解与迷思,并试着探讨NFT市场泡沫消除后的更多可能。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石岚 咖菲科技cocafe 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58]什么是NFT,以及它与加密货币的区别 [09:05]要如何把播客节目转化成NFT? [12:30]NFT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16:09]NFT并非与高价值和稀缺性完全绑定 [18:02]无法实体展示是NFT市场的最大痛点 [21:20]NFT交易为何能够消除中介? [28:02]那些在NFT浪潮里入局的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32:45]奢侈品品牌入局NFT的动机 [38:04]国内品牌要如何与NFT更好地结合? [44:14]小品牌发行NFT的优势与挑战 [48:50]NFT对音乐发行行业的影响 [49:54]NFT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以及NFT艺术品的定义 [54:57]泡沫消退后,NFT市场将走向何方?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66分钟
49k+
3年前

75. 这些年,我给小品牌们做幕僚

资本追捧和大趋势所向之外的小品牌主们到底活的好吗?没有大品牌优渥的资源和市场环境加持的小品牌们有自己成长特性和道路,规模化也未必是所有小品牌们能想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小品牌们在保持个性和追求规模的平衡道路上,挖掘和实践了很多大品牌们可能忽略或不可能作为的策略和玩法。这期我们请来节目的老朋友,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的塞米,来聊聊她和小品牌主们的那些有意思的经历和思考,也听听她这些年的观察和小小方法论。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43]娱记出身的我做了商业地产,也尝试了创业公司,经历了两轮城市更新 [07:13]有在大集团尝试引入小品牌和创意点子,但很艰难 [10:53]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和现有的模式 [14:36]想做一个能用调性去连接和打通不同品牌的平台 [17:08]做小品牌的一些方法论,做大还是做纵深 [20:27]品牌们的“起心”和“立意“ [24:40]大品牌vs.小品牌会继续往两头发展 [27:20]让品牌成为一个渠道,用品牌力做第二盈利曲线 [30:02]疫情以来的新入局的小品牌创业者 [32:37]小品牌的社交和社群,玩到一起再来合作 [38:11]大小品牌合谋的案例目前很难实现 [40:41]小品牌们自己的道路,规模和个性间找到平衡 [45:27]比工具更有价值的是你对产品的热爱和客人对品牌的热爱 [47:28]小品牌更有弹性和保持生命力的可能性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21k+
3年前

74. 这家公司把科学追星变成了门好生意

“饭圈”这个词如今在种种新闻的包裹下变成一个颇有神秘色彩的群体;实际上,这一群体对于品牌而言也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群体之一——流量经济下,良好的饭圈经营和粉丝营销,有可能为品牌带来卖货与品牌形象提升双丰收的局面。但粉丝营销并没那么容易——即使是同一个明星的粉丝也有不同的诉求,因而在庞大的饭圈体系下,诞生了一类以粉丝营销为细分专长的广告公司。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粉丝营销公司饭爱豆的合伙人,聊聊饭圈生态及粉丝营销。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James Zhou 饭爱豆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30]“饭圈”的进化史和组织架构 [09:10]饭圈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及经费来源 [11:42]粉丝的话语权是如何决定的? [15:42]流量明星和演员明星的品牌营销思路差异 [21:36]为什么有时粉丝营销公司会与明星经纪公司产生矛盾? [25:43]品牌与流量明星合作要如何最大化实际效果? [31:35]粉丝营销公司通常在什么阶段介入品牌与明星的合作? [35:07]品牌与艺人合作时,有可能实现带货与品牌形象兼得吗? [38:29]品牌选择合作明星时,如何规避可能的“翻车”风险? 如果你兴趣寻求和饭爱豆的合作,敬请联系: 微信:15618542798 Email:[email protected]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8分钟
14k+
3年前

73. 当艺术展变成社交媒体网红,策展人怎么看?

看展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标配,也让艺术展览不再拘泥于美术馆这一空间,走进了更多地方——购物中心、社区公共空间,甚至是我们日日行走的街头,都能看到不同策展风格、来自不同艺术家的展览。艺术展繁荣景象的背后,是谁在策划这些大小艺术展,他们的策展逻辑、试图表达的核心又是什么?本集贝望录,我们请来两位独立策展人,聊聊策展的学术逻辑线、策展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艺术展衍生品的策划逻辑,以及作为策展人,他们是如何看待拍照大过欣赏的网红展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Anouchka van Driel (妞妞) 独立策展人 刘钢 独立策展人 创意品项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25]艺术展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流行起来的 [05:50]策展的艺术性与商业性要如何平衡? [08:44]用策展语言体系来解读解读网红展览 [10:29]艺术展览的网红化和学术化是冲突吗? [13:17]策展的学术逻辑线是什么? [20:21]聊聊乌镇当代艺术展的策展故事 [26:47]策展流程中如何保护艺术家作品 [29:37]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 [34:01]“借作品”与“委托作品”的区别 [35:40]展览周边销售获得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 [39:48]怎么让艺术展的周边更好卖? [43:02]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如何把艺术衍生品做成品牌的? [45:07]想成为一名策展人,要从哪里开始起步?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8分钟
17k+
3年前

72. 居家照护将会成为你养老计划的Plan B吗?

2021年5月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4亿,占18.70%,全国有6省老年人口超1000万。在这一数字公布之前的今年年初,《贝望录》浅聊了一集典型老龄化社会日本的银发经济发展;在我国,目前除了近期《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鼓励以外,我们的养老产业发展进展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已经有一大群人已经开始身体力行为老人提供养老院以外的另一类专业养老服务——居家照护,并且已经有众多年轻人源源不断成为行业的生力军,也有越来越多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入局。 居家照护是希望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尊严、有品质地度过晚年时光,在这个目标背后需要哪些专业技能的支持?对机构而言如何建立入户服务的信任感并确保服务质量?本集《贝望录》,我们邀请到一位居家医疗照护机构的创始人,来一起聊聊行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日复一日的居家照护背后那些我们都并不知晓的挑战。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虞娟 Amy Yu 抚理健康创始人及CEO (欢迎关注公众号@抚理照护 了解更多)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3:40]居家照护服务是什么? [07:05]居家照护与养老院有何不同? [08:00]国家提倡”9073”和”9046”模式 [10:45]居家护理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 [14:55]客诉背后反映出当下老人在精神层面和文化社交等方面需要陪伴和交流的诉求 [18:10]全科医生、护士和护理员是居家养老的主要从业者 [19:00]如何处理并建立入户服务时的信任感? [22:00]从机构层面如何系统性的管理入户服务时的服务质量? [28:28]越来越多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入局 [33:00]居家护理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也很重要 [36:05]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居家养老护理行业 [40:10]智能药盒等仪器其实是给照顾老人的人来使用的 [41:50]监测仪器和设备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干预措施来配合 [45:45]聊聊安宁照护、安宁疗护的发展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9分钟
12k+
3年前

71. 被“消失”的女性私处护理

多年来,“月经羞耻”始终是在全球困扰不少女性的问题。女性私处护理更是一些人避而不谈的话题——在过去多年的传统意识中,它意味着细菌、疾病与不卫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电商平台、跨国公司、社会公共教育等力量的推动下,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了解并购买私处护理产品,也不再羞于谈论自己的身体部位。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代表跨境电商平台和品牌两方的专家,聊聊女性私处护理的赛道趋势与消费者画像,以及多年来关于女性卫生产品的营销历史。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王琴 Ann Wang 上海家化CHD品牌市场总监 罗雯(阿里花名溪萝) Sylvia Luo 阿里巴巴天猫国际个护家清行业总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52]全球女性私处护理的趋势及其发展 [10:24]在中国市场,女性私处护理的三大主流赛道 [14:40]女性私处护理产品的消费者画像 [19:11]中国市场消费者对私处护理产品的核心诉求 [19:57]如何在有所限制的前提下,做好私处护理相关的品类教育? [22:40]私处护理产品的广告怎么做? [26:44]从大品牌动作聊聊过去十年中女性用品创意形式的变化 [29:10]Feminine Hygiene(女性卫生)定义的诞生,和之后的“反女性卫生”现象 [32:45]品牌营销与女性的“月经羞耻”心态 [35:58]男性私处护理意识的崛起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 “天猫国际个护家清行业女性护理品类日活动”为听众们准备了五份私处护理大礼包,每份大礼包价值300元以上! 赢取方式: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下你的收听感想,12月17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五位小伙伴送出听众福利。 【知识点】 问:外阴和阴道护理产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它的使用场景分别是什么样的? 答:外阴产品仅针对外阴肌肤,可以应用于日常的清洁和护理中;而阴道产品属于内阴产品,由于内阴环境相较于外阴环境更加脆弱和特殊,所以在产品选择和使用上更需要谨慎。 问:女性私处护理产品是属于药字号、消字号还是妆字号? 答:女性私处护理类似于像女性清洗液这类产品是不属于以上三种品类的,这类产品是属于日常清洁洗护产品,就像日常用的沐浴露等洗护产品。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0分钟
12k+
3年前

70. 从嗅觉哲学到调香师,气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香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而在中国,与香品的渊源更是从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香味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食物的美味离不开嗅觉,成功的商业空间和品牌门店往往有其精心设计的好气味,而香水已经愈发成了个人外在形象的代表因素之一。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首位中国调香师傅杰妮,聊聊嗅觉哲学、香水的历史、常见的香水知识,以及她是如何走上调香师这条道路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傅杰妮 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十九年来首位中国大陆调香师 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学院中国区官方代表和指定讲师 O D' HORA时光馥 品牌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29]从全球香水业中心格拉斯聊起 [10:11]人类的嗅觉敏锐度是否可以被后天训练? [12:35]用哲学思想实验“玛丽的房间”聊聊物质与感知的关系 [14:50]气味无法通过媒介二次传达,要如何让受众感知到它? [17:19]属于中国自己的气味是什么? [21:00]调香师的职业范畴和工作内容 [22:36]商业空间想提高品牌识别度,空间内的气味也是关键 [28:22]并非所有品牌定制香味的诉求都是“好闻” [33:10]调香师的写实派和写意派 [35:20]并非所有品牌定制香味的诉求都是“好闻” [36:16]留香时间与香水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39:10]品牌描述的香气金字塔不等于真实添加的成分 [40:20]消费者试香时间有限,香水前调显得更重要了 [42:06]中西方对于香水气味的偏好 [44:10]聊聊商业香、沙龙香,和知名品牌香水的历史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 由中国首个专业调香师品牌O D'HORA时光馥提供的50ml正装香水 (晨湖或紫时),一共四瓶。 赢取方式: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你喜欢的香水和你自己有关记忆中香气的故事,12月10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四名小伙伴送出。 【延伸阅读】 “有关perfume这个词,其实也是来自拉丁词根,per通过的意思,fume 来自fumum,了解法语的朋友应该也能联系到fumée,烟雾的意思,连起来是「通过烟雾」。做什么呢?古文明时候人们便通过燃烧带着香气的植物,通过有香气的烟雾来和神灵进行沟通。可见,用香进行宗教祭祀融贯东西。而从这个词的拆解来看,很清晰地看到perfume并非一样东西,而是一种行为方式。只是说香的使用形式不同、载体不同便导致人们的关注度不同。世界范围内,香水这个载体的商品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获得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包括至今,用香的载体很形式是非常丰富的,甚至渗透性的,所以我们可能未必高注意力地「意识」到。《香乘》与《香谱》的合集《香典》里就可看出,我国历史上用香的形式相当丰富,比如香粉、香膏、焚香、香珠、香囊等等,包括香水。而在西方范围内,将香水工业化发展,那其工业化的源头就是我的母校所在地法国格拉斯,工业化与商业化的发展使它在某种程度与人们的日常建立更深入频繁的关系,获取相对集中的关注度。比方我带来的这本香水年鉴从中世纪开始到当代,整本书都是不同香型香水的罗列呈现,相当垂直和细分化。” ———傅杰妮 《香典》 作者: 周嘉胄 / 洪刍 / 陈敬 译者: 陈云轶 ISBN: 9787229123987 Classification des Parfums et Terminologie” 作者: Société Française des Parfumeurs 出版社: Comité Français du Parfum ISBN: 9782905348111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29k+
3年前

69. 走撒,去成都看一哈!

俗话说少不入川、乐不思蜀,“天府之国“四川似乎自古以来已经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以至于近年成都在海外也有“中国的南美洲“之称。2019年至今,越来越多国际品牌首店在成都开业,这里随之成为新一线城市国际品牌最集中的城市;成都也是除了北上广以外同样拥有太古里的城市。孕育着独特文化的土壤在这些年对本地商业、大小品牌、创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成都大大小小的本土设计师品牌的集合店比中国其他任何城市都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集贝望录,我们邀请到两位成都本地人,一起来聊聊这座快乐之城和它活跃的商业实力。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Zoff 商业地产研策人,公众号“感性城市SenseCity“作者 Jony CLAP Chengdu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10]成都适合创业和独立品牌发展的原因? [13:40]多年前没有明确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向而孕育了与京沪不同的商业状态 [15:00]每千人平均的咖啡馆数量成都竟然高于上海(计算不包括星巴克) [20:05]成都传统的“龙门阵“茶摊文化vs.咖啡文化 [22:10]众多国际品牌把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店开在成都 [25:00]为什么成都年轻人的消费力很活跃? [28:30]多业态集合店形成的商业空间的创造性应用 [33:00]如何让客流愿意从线上空间来到线下实体空间? [38:30]尊重但不拘泥于在地文化的商业地产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18k+
3年前

68. 独立咖啡馆“你都独立了还不精品”?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是全球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共有6913家;截止至去年年底全国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10万家,这个数字还在逐日增加中。不同于传统的咖啡连锁店的独立咖啡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并受到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咖啡豆品种筛选、烘焙、冲泡方面有细分需求的消费者而言,独立咖啡馆似乎可以作为“一起变老”的有温度的伙伴,而这与日俱增的细分需求对独立咖啡馆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本期贝望录,我们跟独立咖啡馆的老板们一起展开聊聊有什么新玩法。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张一芃 大小咖啡创始人 Leo CafeONAIR, slowww melt原豆巧克力主理人 Sammy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45]创办独立咖啡馆的原因和动机 [06:17]独立咖啡馆和星巴克的客群有什么区别? [08:05]什么是独立咖啡馆? [17:25]独立咖啡馆的菜单命名逻辑 [20:43]独立咖啡馆可以跟精品咖啡划等号吗? [22:00]精品咖啡的评价标准 [26:30]独立咖啡馆需要文化元素的加持以区别于传统的咖啡连锁 [34:00]独立咖啡馆的成本和收入结构与传统咖啡连锁有何不同? [41:30]对投资人的看法如何? [46:50]超过一定门店数量的独立咖啡不再独立? [49:15]独立咖啡馆未来的新玩法 [52:10]下沉市场的独立咖啡馆现状 [55:15]独立咖啡馆的未来在哪里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9分钟
25k+
3年前

67. 对话吴晓波:为什么2021年我们还在聊小企业数字化?

本期节目是『戴尔小企业官网 X 小宇宙:小企业商业创新研讨会』的系列节目之一。关注“戴尔小企业官网”公众号,回复“白皮书”即可下载完整版《2021中国小企业数字初始化指数2.0》白皮书,更有机会获至高500元数字化装备券福利。 中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有6000多万家,这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而社科院的调查显示,每1万个新创企业当中约有97%的企业会在18个月内“关门大吉“。如此大体量的小企业们和创业者们在失败率极高的路上如何实现企业的存续经营?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财经作家、商业观察者吴晓波,跟主播Bessie一起探讨实现小企业商业创新的秘诀——数字化。数字化这个词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然而在中国这个最适合创业的土壤上,小企业应该如何正确解读并因地制宜地运用数字化思维实现适应性创新,是每一位创业者的必修课。与大企业相比,在经济遇冷的后疫情时代,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弱,无论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成长中的已经度过最初生存期的小企业还是设计密集型或计算密集型小企业,都有风险之下各自适应的商业创新策略和方向可寻,本集对谈可以找到答案。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吴晓波 财经作家、商业观察者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09]解决了就业人数达到4.2亿人的我国小企业其社会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03:17]如何来定义我国的大企业、中企业、小微企业? [06:30]人口基数对于盈亏平衡点的决定性等等原因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适合创业的国家 [12:45]数字化工具的迭代对于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16:10]小企业需要同时具备传播的能力和工匠的生产能力 [19:30]没有规模化效应的小企业在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差别? [23:40]年轻人偏好兴趣创业而忽略商业模型的结果是容易失败 [29:43]在经济趋冷的当下,哪两方面对于小企业而言是发展的关注点? [33:11]数字化思维下的商业创新如何帮助小企业做好生意? [36:30]产业互联网甚至扩展到了挖掘机行业,未来纺织机、集装箱等等各行各业都将形成自己的“网络” [39:15]小企业着手数字化可以从如何省钱开始思考,轻量起步,从核心环节开始IT投入 [41:10]科技大品牌在全国各地创办小企业服务中心背后的逻辑是? [44:15]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的必修课 [48:30]市场理性,创业还有出路吗? 【延伸阅读】 戴尔作为专注服务小企业的国际品牌,凭借“定制一台起”、“全线工厂价”、“服务秒响应”及“工程师级客服专人对接”四大核心服务,实现“为小企业,拼大事业”的使命。更有超600位专业顾问,提供7×24小时在线一对一服务,一解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后顾之忧。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3分钟
47k+
3年前

66. 从薯片、泡面到健康食物……食品工业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

--感谢Athletic Greens对本集节目的支持-- 食品加工业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也在过去百年造就了当今世界一大批食品饮料巨头。但如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崛起和食品工业技术的更迭,“加工食品”似乎离“天然健康”这个概念越来越远了?事实并非简单的一分为二。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Athletic Greens的中国区品牌市场经理和一位营养师,一起聊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盐糖脂是如何逐步渗入我们日常的、膳食补充剂的概念和发展,以及回到最基本的问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生活的现代人,要如何吃得更健康一点?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贾亚琦 Jess Athletic Greens中国区品牌市场经理 RYT500 瑜伽老师 徐敏洁 Maggie 注册营养师 SUNY at Buffalo 营养学硕士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2:38] 加工食品、精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 [09:01] Athletic Greens是如何靠一款核心产品打开市场的 [14:22] 对糖和脂肪的渴望刻在人类的DNA中 [16:06] 为什么喜欢吃甜的人越来越爱吃甜? [18:27] 聊聊精制糖和代糖,以及当下食品饮料行业的代糖趋势 [26:31] 人造的、加工过的食品就不健康吗? [29:08] 超级食物(Super food)是什么? [35:50] 粉状、液体、胶囊,不同形态食品的商业逻辑 [43:21] 维生素补充剂并不是越多越好 [54:39] Athletic Greens的媒介投放策略和主流客群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双重礼-- 薄礼1:由Athletic Greens提供的5天旅行装,每份价值158元,一共3份。赢取方式: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你的健康饮食小心得,10月29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3名小伙伴送出。 薄礼2: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1日推广期间,贝望录的听众在Athletic Greens微信小程序“AG服务”订购12个月的产品时使用节目专属折扣码:【BWL】(即「贝望录」拼音首字母缩写),将免费获得AG1小绿粉5天旅行装2盒(价值316元)。 广告时间:Athletic Greens双十一优惠——微信小程序搜索“AG服务”,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1日推广期间,购买12个月的订购计划,可享受全网最低价528元/月(原价698元/月),再免费赠送一个月(相当于买12赠1)。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60分钟
27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