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林安。 2020年,我的生活中发生最大的变化是:我决定创业了。 创业这两个字,在5年前、3年前,甚至1年前,都听上去离我非常遥远。 我从来不想成为一个职场上的强者,也对管理别人没那么大兴趣。 之所以走上创业这条路,是因为自由职业第三年,我遇到了上升瓶颈。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创业是唯一的出口,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可以说,不是我选择了创业,而是创业选择了我。 2020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没有嘉宾,只有我一个人,跟你们聊聊我的2020年。 我在这一年中经历的1件大事,想明白的3个道理和5件生活中的小事。 主播介绍: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2020年转型自由职业社群服务轻创业。 主业「自由会客厅」主理人/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人,兼职视频博主/播客「逆行人生」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定期分享自由职业的成长探索,不定期挖掘有趣又有料的美好人类。 找到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认识丸子很久了,从她刚毕业时准备满世界穷游,在北京的一个琴行教尤克里里,到成为了一个可以靠旅行养活自己的旅行博主,再到她花3个月时间从土耳其睡到摩洛哥,拍出了一个沙发客旅行纪录片,上线旅游卫视的行者栏目。 今年再次见面,她的身份转变成了一个尤克里里品牌的电商创业者。 作为一个旁观者,一路上见证着她的成长,我也时常被激励着。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到了一定阶段,金钱自然来。 TODO尤克里里品牌创立以来,丸子经历过8个月没拿一分钱的焦虑,直到今年疫情后,一切才迎来了转机:TODO的月销一个月内翻了10倍,月销售额一度超过30万。 听上去别人的成功总是来得如此容易,这背后靠的真的是运气吗?和她深入聊过之后,我觉得不是...... 本期嘉宾: 丸子,一个带着尤克里里环游世界的斜杠青年,大学刚毕业就带着2万元开启了环球之旅。 在外国街头卖过唱、在清迈带过尤克里里游学团、在墨西哥学习过西班牙语、组织过亡灵节旅行团、拍过沙发客纪录片、当过海外买手、做过代购、写过文案。 现在是TODO尤克里里品牌的联合创始人,一名游走中的电商创业者/内容创作者/旅行博主。 时间线: 4:18 从旅行博主到电商创业者 11:01 创始团队如何分工 18:19 初创品牌的销量来自哪里 24:58 创业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 26:26 拓展客户的经验分享 30:48 创业后,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的变化 36:30 焦虑来自与身边人的被动比较 39:51 创业之外,在大理卖故事,在贵州拍秘境中国 43:56 月销量2000把尤克里里之后,下一个小目标是什么 47:30 创业成功的秘诀是做自己热爱且适合的事情 53:28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只是回报早晚问题 55:10 放弃对生命的掌控之后,我不再后悔人生中的任何决定 59:26 创业就是要坚信自己的方向+坚持不懈 1:03:00 自由职业者是一群在旷野上奔跑的人 1:05:00 每个人都有自由生长的选择权 1:11:00 上限月销5000把,只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品牌 1:17:00 从理想主义到“接地气” 主播介绍: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 主职采访/写作/自媒体,兼职视频博主/播客「逆行人生」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定期分享自由职业的成长探索,不定期挖掘有趣又有料的美好人类。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联系嘉宾丸子: 微博/公众号:丸子里里
本期内容: 最近几个月,我和牛天在全国各地组织自由职业者的线下沙龙——「自由会客厅」,聊了很多自由职业和斜杠青年的话题。 过去2年半,我接触了近100多个自由职业者,牛天则采访了近200名斜杠青年。 关于这两个群体,我们有很多有趣的观察和数据可以分享,因此录制了这一期播客。 想通过这期节目和大家分享: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成为了自由职业/斜杠青年?」 「他们都在做什么?有哪些分类?」 「什么样的人适合成为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 ...... 还有我们各自做自由职业和斜杠青年的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思考。 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现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是一名科研人员/健身教练。 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平台经济与青年职业。 2017年至今,调查研究约100余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 论文《嵌入、表达、认同:斜杠青年的自我实现研究》《在消解中反思:斜杠青年的自反性研究》《戴着镣铐跳舞:斜杠青年职业身份认同双重内卷化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 时间线: 1:52 为什么对斜杠青年这个群体感兴趣? 6:12 如何定义斜杠青年? 8:58 大众理解斜杠青年的2个误区 11:40 斜杠的背后是中年职场人的焦虑与心酸 21:32 自由职业和斜杠青年的区别 27:11 打零工算自由职业/斜杠青年吗? 29:46 斜杠青年的分类:水平迁移型VS垂直复利型 35:15 自由职业者的技能平移与跨界转型 39:36 刚毕业就自由职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46:14 平台经济下,自由职业有哪些常见分类 53:12 自由职业如何利用线上平台生存下去 1:01:00 自由职业者的灵活性带去更多商业机会 1:04:00 自由职业以后,我自学了哪些变现技能 1:10:00 哪些人适合做自由职业 1:13:00 从轻创业到创业,自由职业的必经之路 1:18 斜杠身份的主次之分与流动 1:23:00 让人印象深刻的斜杠青年们 1:28:00 业余的斜杠青年无法在职业上专精? 1:31:00 斜杠的主动与被动 1:33:00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到了一定阶段,金钱自然来 1:40:00 斜杠一定要有主次之分 1:41:49 我们从斜杠青年和自由职业者身上学到的 1:45:00 「自由会客厅」的坚持与激励 主播介绍: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 主职采访/写作/自媒体,兼职视频博主/播客「逆行人生」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定期分享自由职业的成长探索,不定期挖掘有趣又有料的美好人类。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内容: 这是一个全球流动性的时代,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捷,人们不再局限于在一两座城市永久生活。越来越多人每隔几年换一座自己喜欢的城市定居,逐渐进入了一种“迁徙”状态。 一个人会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一座城市,城市又会对人产生哪些影响?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理想城市?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启了一个专栏叫「人的迁徙」,希望能和那些在多座城市有过居住体验的朋友们聊天,从他们的经历中找寻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城市」。 本期嘉宾: Maxwell,出生在上海,求学工作在香港,晃荡在大理,移居在京都。曾经的广告策划职场人,在27岁那年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踏入大理这个“乌托邦”,在那里开过民宿,办过有机农场和餐厅。 去年他移居京都,买了一栋房子改装成民宿,今年因疫情原因暂时回到上海, 等待疫情结束后重回京都,继续改造自己的民宿。 时间线: 6:45 香港为什么对我来说是最像“家”的地方 10:36 香港求学时的消费水平 11:55 从学生到香港上班族的变化 16:34 业余时间做TEDx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生活可以有其他选择 20:05 身边那些港漂一族的共同之处 26:16 香港让我成为了一个不那么“主流”的人 27:12 从香港到大理,从上班族到民宿主 38:09 初到大理,如何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43:34 从大城市移居大理的三类人 48:42 在大理开民宿的真实状况 1:02:00 离开大理后为什么去京都 1:08:00 从买房到设计,在京都改造自己喜欢的民宿 1:14:00 在京都无目的漫游的日子 1:18:00 在京都最喜欢的几处地方 1:25:00 京都人的“高傲”与“礼节” 1:30:00 在京都生活的物价比上海低 1:32:00 重回上海,用新的视角审视家乡的变化 1:41:53 人生的不同阶段想居住的理想城市 主播介绍: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 主职采访/写作/自媒体,兼职视频博主/播客「逆行人生」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定期分享自由职业的成长探索,不定期挖掘有趣又有料的美好人类。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播客是上一期播客的衍生篇,这一期主要聊一聊嘉宾小S在美国从0开始做自由职业者的整个过程。 除此之外,我们还聊到了各自在自由职业之路上的各种思考见闻,以及我们对创业的思考。 本期嘉宾: Susan(小S),15岁随父母搬去美国生活,在美国读完高中后去加拿大边打工边读完了夜校本科,之后在美国的Uc Davis 攻克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Susan分别在美国的地产开发公司、硅谷四大和科技公司做过审计、投资、运营等工作。现在是一名独立咨询师,为硅谷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商业咨询。 时间线: 2:15 从斜杠青年到自由职业 10:55 如何找到第一个咨询客户 14:00 为什么选择自由职业? 18:48 在美国做自由职业是一个聪明的决策 29:13 如何开拓更多客户资源 31:44 选择至少两个方向的自由职业对冲风险 35:46 自由职业的收入构成 43:19 在豆瓣更新文章对业务有帮助吗? 55:11 如何靠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超额完成任务? 1:08:45 不在公司打卡上班,就会面对更多质疑? 1:20:13 强迫自己成长更容易半路挂掉 1:29:00 创业是一条充满风险的荆棘之路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FIRE运动起源于美国,它的实践者推崇“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这群人的年龄通常在35-40岁之间,在年轻的时候个人资产实现年支出的25倍以后,他们才开始开启自己的退休生活。 近几年,中国也开始涌现出一波“FIRE热”,部分人开始以“财务自由”为目标向FIRE靠近,部分人已经实现了个人资产的积累,开启了退休计划...... 作为一个人在美国的FIREer,她如何看待国内的这一波FIRE热呢?在中国实现提前退休,究竟可行吗? 我邀请人在美国的独立咨询师Susan(小S),和我聊了聊她的FIRE实践,以及她对国内FIRE运动的一些看法与担忧。 本期嘉宾: Susan(小S),15岁随父母搬去美国生活,在美国读完高中后去加拿大边打工边读完了夜校本科,之后在美国的Uc Davis 攻克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Susan分别在美国的地产开发公司、硅谷四大和科技公司做过审计、投资、运营等工作。现在是一名独立咨询师,为硅谷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商业咨询。 时间线: 3:40 嘉宾的个人背景介绍 6:32 一张中美教科书上的历史版画带来的文化冲击 10:45 去加拿大夜校读本科的原因 15:08 欧美人大学毕业后人均负债10万美金 16:06 初到美国,领取特贫生补助金的日子 21:49 不是名校毕业,也可以在硅谷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26:27 财务自由不是FIRE的最终目的,FIRE运动在美国并非主流 32:39 FIRE的门槛在哪里?拥有多少个人资产才能FIRE? 38:00 人一定会在某个阶段从追求财富增长转变为追求个人价值 40:08 实现FIRE的第一个阶段后,我还想做些什么 43:00 家庭资产不在top20%就开始FIRE,是十分危险的 52:19 极简主义,FIRE运动的内核支柱 56:39 自由职业和FIRE只是为了做有价值的事 1:03:00 在美华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身份认同困境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嘉宾:林安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2018年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开始自由职业轻创业,主职自由撰稿/自媒体运营,兼职b站up主/播客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文章和视频同步在公众号「土土土槽」上,目前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她希望通过分享“自由职业者”们的生活方式,帮助每一个有热爱之事的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模式。 主播:Yeye Yeye, 「不上班公社」发起人,致力于创造一个远程办公/自由职业/数字游民/环球旅者们的成长平台。 曾经是一个朝九晚五的海外项目经理与英文口语教练,现在是一个旅居世界的数字游民,内容创业者/写作者/宝石买手/海外远程求职顾问。 相信理性与感性同在是最美妙的结合,正在实践「高效率,慢生活」。 本期时间线: 2:40-10:00 成为自由职业/数字游民前的职场体验 10:00-13:30 数字游民和自由职业者的三点共性 13:30 毕业就做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还是去传统职场打滚? 14:47 在职场中,学到的最有用的几点经验: 17:05:做感兴趣还是擅长的工作? 该不该找“完美的工作?”/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工作吗 20:00 该不该在职场的低谷期跳槽? 23:00 薪资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27:13 在职场中你会踩到哪些坑? 31:00 在工作面试中应该有所隐瞒还是率性全盘托出? 35:00 什么是学生思维: 如何应对? 54:50 对于职场新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1:12:00 如何做未来的职业规划?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 小达,广告公关业市场营销人。28岁那年,她申请了去法国南特留学,从职场人变成了一名大学生,和来自20多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成为了同学,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 而那时,他在国内还有一个刚刚确定关系没多久的男朋友。在接近30岁的年纪辞职出国去留学,为了追求什么? 本期播客,我们聊了聊大龄职场人赴法留学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是一个正在纠结是否要出国留学的上班族,本期播客非常适合你收听。 时间线: 4:30 工作以后出国留学是对职场的逃避吗? 6:56 留学是为了弥补大学浪费掉的时光 9:50 留学生活,理想与现实中的落差 12:35 为什么选择去法国留学 14:40 法国留学的花销和补贴 19:00 法国南特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21:08 申请留学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3:28 同学来自30多个国家,年龄大的多为女性 28:19 刚恋爱就出国,如何维系异地恋? 35:02 职场人重返校园,面临哪些压力? 38:50 中国留学生在法国的社交圈 44:00 留学生的学业安排和娱乐生活 48:00 法国的阶级固化非常严重 49:10 中国留学生的攀比现象 55:00 在法留学的花销和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 58:07留学这么孤独的事,是谁发明的? 60:00 法国留学的经历对回国求职的帮助 69:00 给想出国留学的职场人一些建议 75:00 30岁女性找工作的职场困境 80:00 留学这件事,你能从自己身上看到决心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 翟峰,35岁辞职卖房,买了一搜帆船,带着全家去航海。 2年后登陆澳洲,花3年时间完成了环澳飞行,完成纪录片登陆旅游卫视的《行者》栏目。 2017年在巴厘岛做了2年国际青少年冲浪营地后,现在和全家人一起在国内创建飞艇学校,他的目标是在3年时间内打造一艘飞艇,带着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一起,住在天上,看遍世界。 时间线: 2:22 飞艇学校是什么 5:00 为什么卖房辞职去航海 14:05 航海之前被整个环境孤立了 16:17看世界前先搞清楚这个世界是什么 21:00 普通人正式航海前要做哪些准备 31:32 第一次航海是什么感觉 32:00 在海上如何生存?女儿的教育如何解决? 36:00 航海过程中的收入来源 44:00 为什么航海2年后又去澳洲环飞? 50:00 一波三折的纪录片拉赞之行 58:53 飞行过程中的意外事故 1:02:00 可以盈利的巴厘岛青少年冲浪营地 1:08:00 新式飞艇的设计与规划 1:13:00 没有人相信我能成功,所有人拿我当神经病 1:17:00 远离人类养殖场,与城市生活保持距离 1:20:00 世界对我来说是一个玩具 1:27:00 飞艇学校未来三年的规划 文字版整理会放在「土土土槽」(公众号) 主播: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 2018年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开始自由职业轻创业,主职撰稿/自媒体运营,兼职b站up主/播客主播/人像摄影师。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 兔草,小说作者,已出版短篇小说集《研究怪兽的人》、《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 作品散见于“ONE”/豆瓣阅读/《野草》/《特区文学》/《城市画报》/《江南时报》等 她目前在上海当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近几年几乎尝试过各种靠写作赚钱养活自己的方法,从短篇小说到非虚构写作、文案策划再到剧本创作,目前她正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影视编导专业。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写作赚钱的N种方式,以及写作在未来社会可能的存在形式。 时间线: 2:22 从法学专业到4A广告公司 7:07 不想上班的各种尝试 13:00 这些年的写作经历:从广告文案、网文到短篇小说 25:00 奇幻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 32:24 纯文学创作的生存环境 45:27 非虚构写作市场“僧多粥少”? 55:40 编剧是写作领域薪水最高的职业 1:07:00 写作是一个正在衰落的行业 1:15:00 写作者自我表达与外界认同之间的矛盾 1:25:00 新媒体时代,写作要搭配市场营销技能 1:33:00 未来社会,副业和内容创作的发展预想 文字版整理会放在「土土土槽」(公众号) 主播: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2018年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开始自由职业轻创业,主职撰稿/自媒体运营,兼职b站up主/播客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文章和视频同步在公众号「林安的会客厅」上,目前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 立子在北京当导演时,每每跟身边人说起“我要搞艺术”,得来的总是他人的不解:“你有病吧?搞什么艺术?” 她理解在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活下来,就得接商业项目。没有金钱,谈何艺术创作? 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逃离大环境。于是她从北京“逃”到了曼谷,一住就是5年。在泰国,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我搞创作怎么了?我开心。” 立子的摄影作品 在立子看来,艺术家拥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活就好。与其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赚更多钱,不如沉下心来专心创作。 消费低、艺术环境相对包容的曼谷,终于让立子在“艺术创作”和“维持收入”中找到了平衡。 外国人在曼谷开公司会遇到哪些困难? 泰国的影视行业发展如何? 本期播客,我们聊了聊“泰国生活的所见所闻”与“在泰国开公司是怎样一种体验” 时间线: 2:41 为什么离开北京去曼谷工作? 13:47 刚去泰国时怎么找工作? 16:16 工作上的文化冲击 22:16 泰国影视行业的薪资标准 25:30 泰国男生被女生追上天? 34:16 泰国教我重新做人 39:47 如何融入泰国文化 49:12 不思进取的泰国人 52:40 在泰国生活5年的变化 1:00:00为什么在曼谷开影视公司 1:08:00 在泰国开公司的流程手续 1:12:00 泰国的影视行业发展如何 1:19:00在泰国生活的现状 1:21:00 未来的发展规划 文字版采访在「土土土槽」(公众号) 主播: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2018年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开始自由职业轻创业,主职撰稿/自媒体运营,兼职b站up主/播客主播/人像摄影师。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今年的5月8日是我自由职业2周年的日子。 和去年一样,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分享第二年的收获与成长。 关于自律、关于收入、关于自我提升、关于情绪管理…… 这期节目是6000字文章的音频版。 希望以后每年的5月8日,我都能写这样一篇文章,录这样一支音频,记录自己的成长。 本期主播: 林安,一名靠内容创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2018年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开始自由职业轻创业,主职撰稿/自媒体运营,兼职b站up主/播客主播/人像摄影师。 目前正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文章和视频同步在公众号「土土土槽」上,目前已出版第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 时间线: 3:02 自由职业第二年的收入来源 7:28 如何保持自由时的“情绪稳定” 11:46 如何做到“稳中有升” 13:23 自我管理与自控 15:14 自我探索中的几点收获 19:50 自由职业第二年做得不够好的3点 联系我: 微博/即刻/公众号/小红书:林安的会客厅 b站/油管:林安的会客厅 E-mial:[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