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notes 就在 11 月 16 号,主播老梁家中暖气水管炸裂,首次在北方体验了一把大水淹庙的感觉。俗话说,遇水发财,滚烫的暖气水涌入家中时,让我想起这期早该发出的,和「摇摆时间」的串台节目 播客录制于 10 月 A 股大涨后,本意是想蹭蹭热度,但意外近两周十分忙碌,无暇顾及。好在,我们聊到了很多相对通用的投资逻辑,对我自己也非常受用,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对大家做个体投资有一定帮助 Timeline 03:00 2024 年行情回顾 09:15 政策对于 A 股行情有多重要? 13:47 自上而下未必都是政策驱动,本质可能是不同市场的资金属性不同 19:29 市场在分歧中上涨,在一致中见顶 21:27 情绪能成为在市场中获利的工具吗? 25:27 影响涨跌的本质因素-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27:42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们怎么看? 35:38 个体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39:18 大 A 散户的生存法则?围绕一条胜率>50%的策略反复交易 45:26 北京炒家,一个值得关注的个体户 53:38 如何向亏损的人学习? 58:20 专业化分工下,个人炒股的胜率是很低的:一位投资经理的日常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大家关注播客摇摆时间!
节目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是一期串台节目。继上期节目我邀请了《栩栩入声》的主播筱羽后,本期我们角色反转,聊聊我对我所经历的几个行业、对战略职能、以及对女性话题的看法 timeline 00:41 嘉宾老梁的自我介绍:白羊座+ENTJ+互联网战略分析师,科技数码产品发烧友 04:30 如何更好的权衡爱好和工作,环境仅是调节变量;如何找到热爱的或擅长的工作,考虑选择工种或行业 10:53 聊聊传统制造和互联网的工作环境差异,互联网支持更高“自由度” 12:25 从咨询到in-house strategy,关注消费品、智能硬件和内容产业 14:17 战略分析师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是想清楚、讲清楚、做清楚;做事全面或抓住关键;在此之上提供增值 17:55 资源禀赋及擅长处理关系的能力与说服成本直接相关 21:23 把事情“想清楚”是在工作持续地挑战自己,把事情“做成”是爱折腾的反映:分享老梁早期做BD的aha moment 28:37 近期热门的短剧和网文是如何分类的?短剧、网文和AIGC的底层是贯通的,免费和付费结合逐渐打开行业空间,短剧近一年或许是新型盈利模式 38:00 快速学习某个产业需要首先对行业有敬畏之心,附上具体tips:了解商业模式、知道行业黑话 41:51 欣赏的朋友的特质是乐观、认清长板短板、做事到极致 45:18 还在发展的工作方向:有套利空间〉竞争激烈的〉竞争不激烈的,同时大产业+热点行业+考虑热爱 54:35 内容产业有趣且有影响力 56:51 尊重女性和换位思考是逐步积累,不要对抗和学会发声 62:50 兴趣爱好是有价值的,带来生活能量同时在某个时刻为主业赋能的迁移成本低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也欢迎各位听友朋友在播客栩栩入声收听本期节目
节目介绍 大家好,我是老梁,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是一期串台节目 我邀请到了一位多年网友,前不久刚刚面基,目前在金融行业从事销售工作的朋友筱羽。她也是播客《栩栩入声》的主播,我们会一起聊聊在金融行业工作的见闻所想,以及过程中个人对人生的探索,一些关于成长、女性、恋爱等方面的思考 如果你对金融行业感兴趣,或也在关注女性、成长等话题,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希望能够对你们有帮助 嘉宾:筱羽,目前在金融圈,多行业多赛道有涉足,也逐渐探索出自己合适与不合适的领域。对主业有期待的同时,也在拓展自媒体和“有效副业”。关注女性,关注世界的小角落,最后希望回归产业回归消费本质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1:22 从 ENFP 聊起,关于筱羽自己和她获得快乐的能力 09:45 金融销售科普,把 xx 产品通过 xx 渠道,以 xx 的价格,卖给 xx 样子的人 21:01 破圈起源,金融之外,还在关注什么 31:16 老生常谈,金融行业的女性歧视以及男性能做些什么 42:58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是同一件事吗? 53:36 如何成为一名“高知美女”的自媒体博主 01:01:18 采访反转,再谈新能源汽车 01:14:18 美女的自我修养,dating 中的一些雷点和避坑指南 01:26:01 恋爱脑到人间清醒,找到情绪的稳态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关注筱羽的社交媒体账号: 小红书:Viola筱筱 播客:栩栩入声 公众号:布鲁斯歌者
节目介绍 大家好,我是老梁,这是第二期与自己对话,也是又一次的自我反思。本期节目想和大家聊聊,过去一年中我产生了哪些对我很重要的新思考。 大约是 2 个月前,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离开前公司。这个决定很艰难,但思考的进步往往发生在艰难的决策时。在提出离职前的日子里,我听到了无数有关魔鬼离职过程的传说,最终被证明这些都只是我内心的恐惧。 提出离职的那一刻,我是不犹豫的,是不冲动的,也是不后悔的。离开了一个我富有 passion 的行业,的确意味着会失去些东西,但正如歌曲中所唱,“挥别了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在新的起点上,我也找到了我 enjoy 的事情,踏上了重新出发的旅程。 本期节目中,我希望能讲述一些我经由过去这段日子所产生的新思考, 尽量找到一些能够为日后复用的 takeaways,而非吐槽向的职场见闻。选择离开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言以蔽之却也不难,如果你希望听到更多关于我对上段工作的思考,和具体的离开原因,欢迎添加微信交流(13994590648)。 更要说声抱歉的是,过去半年中,我仿佛从播客圈消失了,对支持我节目的听友们实在是万分抱歉,以至于每每和朋友提到我下周打算录期节目的时候,他们都会说“你终于要回归播客圈了”。幸运的是,播客这个原本看似不沾边的副业,似乎会和我新的主业共振,也给了我更加充足的动力,每个月更新一期节目。 选题已经储备 3 期,未来 3 个月必不咕咕,还望各位听友们保持关注! Timeline 02:28 第一句话:职业选择是做战略投资,不是财务投资。个性越鲜明,fit 越重要,不要因为“高情商行为”失去一些值得坚持的宝贵品质。 11:03 切勿贪欲过过剩,如果一份工作只能要一个东西,你要什么?既要又要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无法聚焦出一个东西可能存在隐忧。 13:49 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先学会游戏规则,再谈继续还是放弃。掌握规则,如果愿意继续,那你就是上帝玩家;如果决定放弃,也可当机立断。 18:55 抓住确定性,围绕确定性做选择。找到十年维度上稳定的东西,组织和人。 27:26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决定了要做一件事情,自己 ready 的时间点就是最好的时间点。
节目介绍 大家好,欢迎回到隔壁老梁的故事。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奋斗的六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台湾的奥莉,一起探讨两岸的高考与学测。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了解大陆的高考和台湾的学测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我们会讨论: - 两岸考试制度的不同及其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 学生如何面对重大考试的压力和挑战。 - 教育改革如何影响学生的选择和未来。 - 两岸教育制度的趋同趋势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这期节目,我们不仅会分享奥莉在台湾的教育经历和她对大陆教育的看法,还将探讨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长远影响。 如果你对两岸教育制度感兴趣,或者有任何想法和问题,欢迎在节目结束后留言,我们期待你的反馈。 奥莉:从府城到紫禁城,一名互联网分析师。 老梁:一名分析师。 Timeline 01:57 探讨两岸高考差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路径 07:30 两岸高考及大学入学制度对比 12:48 台湾地区高中教育选课与考试系统 20:28 高中考试制度与专业选择影响 25:20 高考经历与人生反思 33:59 高考对人生的影响 40:25 探讨台湾生赴大陆求学途径与挑战 一些不得不说的事 终于,这期节目除了剪辑外,其余部分均由 AI 完成,希望它的能力越来越强,越用越懂我。
节目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是一期串台节目,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海浪下的名单》的主播maple,和我一起聊聊市场人的故事。作为一个练习时长接近7年的市场营销学生,虽然我最终没有从事marketing相关的工作,但多年的市场营销学习还是给我印上了深深的烙印,今天我将和maple一起探讨,研究型市场人和业务型市场人有哪些不同?市场营销人不同的出路都有哪些? 嘉宾:MapleShop_,ENFJ,一个活跃在创投圈的00后卷王,在教育、音乐、影视、VC、互联网行业打工后,现互联网大厂MKT搬砖人,独立品牌|艺人|音乐经纪,全网ID同名,欢迎来和我一起创业和贴贴! 主持人:老梁。 PS:如果各位听友们收听过程中发现有一段电音,请不要怀疑,这不是你耳机的问题,而是腾讯会议的问题。 Timeline 01:32 互相介绍:其实老梁和maple只见过两面,没说过几句话。 04:42 聊聊课程中的市场营销:我们都学了个啥? 08:31 聊聊工作中的市场营销:我们都干了个啥? 24:11 聊聊市场的另一面:一些不那么creative的市场工作。 27:52 聊聊maple所在的出行行业:不要老投诉司机,他们真的很辛苦。 37:33 聊聊老梁所在的智能硬件行业:看看即将到来的空间计算和AI时代。 43:17 聊聊出海和下沉:说说近几年越发被大家关注的市场。 47:52 聊聊永远在出差的市场人:maple这一年都去了哪些城市。 59:38 聊聊热爱折腾的市场人:我们曾折腾过的一些创业项目。 01:08:55 聊聊市场的职业前景:想搞大钱别来做市场? 01:18:21 聊聊2024年的市场前景:哪些市场还值得关注?保持乐观,直面市场。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关于「海浪下的名单」】 海浪下的名单是一档关于创业和泛心理成长类的对话节目,这里充满诗意和神秘感,我们旨在分享那些有关学习、成长、求职、创业、生活、艺术等等方面的点滴与信息差,邀请各行各业的朋友聊聊自己创业or成长经历里的故事与感悟,不排除聊嗨了什么都聊的情况...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MapleShop_ BGM:《Touch!》— LUCKY TAPES 本期节目本想将剪辑之外的工作都交给AI,无奈AI的timeline的生成、节目介绍的生成能力还有较大欠缺,AI 味儿很浓,因此除节目封面外,其他部分还是我人工撰写,希望AI能早日替代掉我这部分的工作。
节目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时隔三月,我终于又把自己拖到了iPhone前,完成了一期节目的录制。拖更这件事果然是有一些恶性循环,不录只会越来越不想录,希望以此为界,2024年能够保持一月一期的频率完成更新。 本期节目是一期老梁观点,想要和大家聊聊我关于offer选择的一些思考。在12月的节点,相信对于多数朋友来说,都已经来到了offer终决选的阶段,或已经进行完了offer选择。回顾去年今日,我的观点也发生了一些迭代变化,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Timeline 3:04 讲在前面:以下观点仅适用于认同目前的职场游戏规则,且在职场上有所追求 5:25 原则一:选择确定性:在十年周期上看选择,在一年周期上看努力 7:50 个人的不确定性小于外部的不确定性,行业的不确定性小于公司和岗位 14:35 回顾我的选择:以终为始,选择热爱 17:53 原则二:明确个人风格:喜欢做语文题还是数学题 26:33 原则三:避免恐惧,错就错了,不断优化选择模型F(x) 32:33 判断选择好坏:根据客观的facts做判断 34:00 QA1:真的有那么多选择吗?——让选择不断变少是我们优化选择模型的最终追求 42:59 QA2:选择offer要征求很多人意见吗?——别问general的问题,多问facts相关的问题 45:15 QA3:怎么看待“跟对人”? ——看选择更看运气,试着偷师,从他身上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本期节目封面来自DALL.E生成;欢迎各位朋友添加微信13994590648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进行更深入交流。
节目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小恐龙基金的投资人Vincent,一起聊聊从去年底到现在,火热的AI行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个热词,AI到底是一个工业革命级别的变革,还是一个科技从业者的自嗨,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能够给听众朋友一些启发。 我和Vincent因为曾都在大厂做分析工作,在酒吧相识,彻夜长谈中聊到了很多对于职业、工作、前沿趋势的看法,今年Vincent来到小恐龙基金履职,踏上了AI浪潮;我也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智能硬件行业,期待下一个革命性智能硬件的机会。 本期节目中,我们围绕AI,既聊到了AI的前世今生;也聊到了作为个体,Vincent为什么选择来做AI投资,以及他认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加入AI行业。对话过程分享了很多我们的真知灼见,但若有偏误,也欢迎各位听友朋友们多多指正。 Vincent:小恐龙基金投资人,主要关注AI、出海相关的投资机会,美国文理学院心理学专业毕业,前大厂商业分析师。 老梁:某智能硬件公司市场洞察,关注战略、产品、创业、投资等话题,消费电子重度爱好者。 Timeline 01:41 北京海淀的“卷王”,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职业道路? 05:04 工作和生活中的两个“我” 06:49 关于intrinsic和extrinsic motivation的心理学理论 09:38 从去年底到现在,一个AI的mini周期 14:34 怎样分析AI行业:基础设施层+模型层+中间件+应用层 18:20 历史上的大事件和AI的benchmark:短期 VS Google,长期 VS工业革命 20:40 大厂分析师的生存危机:复杂推理的固定成本转换 28:40 怎样思考AI未来的落地应用:通过高纬度抽象进行推演——第一性原理 33:55 VC资本过去这些年:从TMT到新消费到Metaverse到web3,阶段不同但长期有价值 40:22 AI的过去这些年:从1.0到2.0,生成和涌现能力的大跃进 48:43 AI何时能再次破圈,走进大众市场:偶尔也会自我怀疑,期待killer APP的出现 53:47 什么样的人适合加入AI行业:强大的自我实现动机、匹配要求的技能点、大胆拥抱不确定性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小恐龙基金是由红杉资本和VIPKID共同发起的早期基金,我们主要关注AIGC/大消费/出海相关的投资机会。 本期节目的封面由AI生成,但因为没续费,之前生成的图片中没有两位男生的图了,敬请谅解。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好久不见。 前两天,看到节目的订阅量突破了1000,才发现因为毕业和入职挤占了太多时间,已经两个月没有更新了,但仔细想想还是觉得,不管多忙,也要保持定期更新、定期输入输出、定期成长。 进入到7月后,各个公司陆续开启了秋招的提前批,这把我的思绪又拉回到了一年前秋招开始的时候,我想是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或许没有太多操作层面的借鉴意义,但如果能给正在秋招中的你们一点宽慰,我想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期节目中,我邀请奥莉作提问者,围绕秋招从投递到面试到offer的全流程,提出了一些她好奇已久的问题,我作为一位过来人,分享一些我的观点,这其中有一些面试前的准备、一些自我介绍的小技巧、一些面试时的心态、一些offer选择的办法,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如果你也已经是秋招的过来人,也可以来追忆一下青春,或许未来跳槽能够用到。 Timeline 02:28 讲在前面:校招的标准化流程 05:30 笔试的tips:海投海笔前,你要做些什么? 10:20 这是可以说的吗?面试官为什么经常迟到! 12:27 面试时的最好状态:real & honest,比平时的你收着点 14:18 自我介绍那些事:贴标签+挖“坑”,听听老梁面试观 19:24 要装吗?不了解、没兴趣的公司要怎样应对:避重就轻、快速准备,搞清商业模式和公司地位即可 26:14 什么是简历深挖:两个why,一个so what 29:20 优点和缺点?先问问自己你真的知道吗 34:08 反问环节问什么?把握三原则,别问能搜到的、多问内部的、多问观点类的。 36:26 面试结果怎么猜?面试完应该能80-90%猜到自己能否通过,时长超出预期大概率是好事 41:33 不同面试轮次的套路:从业务到风格到价值观 44:22 薪资的敏感话题:放弃应届谈薪的幻想,拉长战线看待薪资问题 47:37 大小公司怎么选:拿得准1号位,再考虑去小公司 51:00 offer选择过程中的心态拉扯:把握选择原则,动态看待选择,简化选择模型 53:02 时代变了,第一份工作真的还像过去那样重要吗?
节目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是一期串台节目,我邀请到了播客【参与式观察|一个有关同侪群体的社会学实验】的主播林澜,一起聊聊那些年我们曾经历过的mentor们。 linlan与我都有大约10段左右的实习经历,漫长的实习生涯中,我们都经历了很多mentor,与mentor们产生了或好或坏的故事。本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那些职场天使们对我们的帮助,也聊到了职场恶魔们带来的噩梦,在这个人人都是老师的时代,希望本期节目能够给各位曾经、正在或未来将要是mentor的听友们一些启发。 林澜 (微博/小红书:@木木木柬):纽约大学媒体文化传播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既相信新闻理想又想发财”。 老梁:厦门大学MKT本硕,关注战略、产品、投资、创业等话题,甲方战略offer holder,半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消费电子产品重度爱好者。 本节目于【参与式观察|一个有关同侪群体的社会学实验】同步更新。 Timeline 06:23 春秋招后惊呼, 「从前实习的公司都太好了吧」 07:04 mentor偏爱男生是由于场外因素? 11:16 startup一号位晨会期间无差别情绪扫射 14:09 和mentor约meeting有多难😮 21:03 二老板不给实习生买咖啡谁之过🤔 24:35 被mentor当作竞争对手是什么体验 26:14 mentor布「道」:e.g. 积累credits、与高段位者共处 31:59 职场天使特质:扛事儿、分享信息/机会、边界感 40:37 性别与mentorship:男老板VS女老板 47:51 mentor泛化:花名消弭阶级感、职场好人不在意称呼 54:09 行业决定mentor属性:地产VS互联网 56:34 长择事业要求价值观契合,为此不妨反向背调 59:25 面试Q&A环节问观点,不问信息 63:32 相似背景的mentor作为伯乐认可你,就是认可ta自己 66:23 工作=谋生工具or自我实现载体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参与式观察 Peers' Views Podcast】是一档同龄人访谈类音频节目。主播林澜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纽约大学媒体文化研究在读。节目通过了解同龄人的人生际遇,窥见精彩辽阔的时代。 如果想要加入【隔壁老梁的故事】听友群,欢迎添加老梁微信13994590648,加入群聊。 本期节目封面由midjourney生成,图片质量相较于文心一言有显著提高。
节目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的嘉宾Mandy是小宇宙平台上的听友,在看到她的人生经历后,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她本科毕业于名校、第一份工作出道在投行,几年后投身公益咨询和影响力投资,重回校园完成MBA后,又在gap year时,成为了一名全职人生教练和冥想内容的创作者。 本期节目中,我们围绕Mandy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入交流,聊到了她从表面光鲜,内心痛苦的优秀的绵羊,到非主流职业道路的心路历程,聊到了公益咨询和影响力投资中那些有趣的事情,以及人生教练和冥想内容创作到底是在做些什么。 虽然与Mandy是刚刚认识,但我却感觉是在与相识多年的好友交流,她光鲜的履历固然让人艳羡,但经过探索后的那个真诚的自我却更加动人,也欢迎更多像Mandy一样的听友朋友们与我联系,分享你们的故事。 嘉宾:Mandy,康奈尔大学本科,哈佛商学院MBA,从投行到公益咨询和影响力投资,裸辞后成为一名全职的人生教练和哈梨冥想内容创作者,现居瑞士苏黎世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4:46 人生中最重大的变化:投行时期的心态转变 07:53 恐惧驱动的成长:来自奥数分班时候的阴影 15:22 来自父母的反对:对孩子天然的保护,互相都要成长的课题 20:58 成为一只优秀绵羊的代价:自我反思的缺失、不断比较的焦虑、逐渐丧失的自由 28:49 做黑羊的底气:更强大的内心、更多的抗风险手段 32:58 发生转变的契机:日积月累的变化,触发开关的时刻 44:45 全新的人生:公益咨询和影响力投资在做什么,和投行的工作有哪些不同 01:00:00 当工作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快乐成了最自然的事 01:01:58 重回校园,坚持所爱,种下人生教练的种子 01:06:38 人生教练是在做什么:通过对谈倾听客户,通过灵魂问题让用户挖掘自身可能 01:11:36 冥想内容的创作是什么:冥想引导语、场景性的内容 01:20:45 聊聊老梁的徒手盖房:一次跳出盒子思考的经历、一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实体验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好奇通过教练对话探索真心向往的职业方向欢迎添加Mandy微信【微信号:zz68zhen】,免费约一次教练对话。 Mandy的公众号【萍言曼语教练】 Mandy的小红书ID【萍言曼语教练】 关于冥想原理的一些文章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老梁盖的房子,与Team JIA+一起 P.S. 本期节目封面由【文心一言】生成,特别鸣谢prompt engineer 奥莉。
节目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隔壁老梁的故事,本期节目取自我之前作为面试官,参加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面试。在我的求职过程中,候选人对无领导小组讨论褒贬不一,十分两极分化。一些人可以做到闭眼过,甚至面试的时候还可以在微信上聊聊天;一些人却苦其久矣,不知道应该在群面中如何表现,才能够顺利通过群面。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群面中最常见的形式,往往在面试的前两轮中出现,筛选效率较高,也因此会导致一些业务能力不错、但不善于有限时长的团队工作的同学意外淘汰。在本期节目中,我结合我自己作为面试官和面试者参加的上百场无领导小组讨论,总结了一些我的经验和方法,这其中包括一些我认为的我领导小组讨论的基本原则、各种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当时参与面试同学的一些问题。 本期节目的制作已获得面试组织方的同意,由于没有参与者的联系方式,我对参与者的音频做了变声处理,希望不会影响到大家的收听体验。 嘉宾:老梁、王卷卷 群面组织方:王卷卷,一位人淡如菊的高雅女性 Timeline 01:26 群面核心原则一:评分表有,但整体印象更重要 02:28 群面核心原则二:群面是一项团队工作,勿因个人表现耽误团队交付 03:20 群面核心原则三:表达要高效,金字塔原则+其他原则 04:29 群面核心原则四:随心所欲不逾矩 06:03 “矩”是什么?群面中不同角色要怎样表现:leader,timer,recorder,presentation,idea maker 10:04 群面中的自我介绍:让其他人记住你,并且暗示你可能会承担的工作 13:53 选择题类case解题基本方法:答案无绝对,标准最重要,拆解issue tree,找到最小子问题 18:35 卷卷观点之群面中的理想状态:相敬如宾和过度熟悉的平衡 20:44 卷卷观点之群面不露怯:不要被面试官的问题问住,尽量讲出一两点 23:27 卷卷观点之如何让一个新产品在一个新市场成功:用户定位、品牌忠诚度、用户满意度 27:39 再谈自我介绍:自由发言时怎样决定第几个介绍? 30:37 常用的case基本思路:大小、内外、上下 40:00 Q1:群面协同性问题,和大家意见不同怎么办? 42:11 Q2:大家都抢着发言怎么办? 43:51 Q3:先想再说还是全程交互? 45:53 Q4:开场出现错误,如何自我纠偏? 48:11 Q5:题目之外的场外信息是否需要参考?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关注王卷卷的小红书账号【Elaine_王卷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