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简介 这是一期时长最短的节目,但却是我花了最多时间录制和剪辑的节目。坦白说,我对本期节目的质量并不满意,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和自己对话的方式。但本着快速迭代的原则,过度追求完美只会让这期节目一拖再拖,所以在一个普通的晚上,一次临时起意之下,我开始了这期节目的录制。 本期节目中,我用几句话概括了自己过去十几年中的一些重要经历,也谈到了一些让我顿悟的话和瞬间。我一直认为我是个有趣的人,不过可惜的是,这期节目似乎并没有完全讲出我想要的样子。虽然自己并不满意,但不论如何,仍然希望听到这期节目的你,能够有所收获。 嘉宾:老梁,一个故事颇多的,刚刚度过自己前1/3人生的“老”人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一些我的个人经历 01:20 下沉市场成长的小镇做题人 03:01 被点做班长之后的性格巨变 05:25 学生时期的三起三落 12:32 求职路上的艰难转变 一些有关人生的顿悟瞬间 15:56 顿悟瞬间1:成为一个让自己佩服的人 18:59 顿悟瞬间2:用四种变量看待世界,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21:05 顿悟瞬间3:做现行条件下的最优解,动态看待选择,把每一次选择看做是优化自己选择模型的机会 24:39 顿悟瞬间4:做一个优秀的人,更要做一个卓越的人 27:34 顿悟瞬间5:时间是很重要的资源,但很多人会忽视 一些有关职业的顿悟瞬间 30:26 顿悟瞬间6:知识会过时,能力可培养,热爱可遇而不可求 33:02 顿悟瞬间7:entry level的菜鸟难有选择,最能做的是把手头事情做到极致,成为目力所及内最懂这件事的人 36:38 顿悟瞬间8:确定终点,再找起点,保留一定灰度 39:30 顿悟瞬间9:我是谁?我的用户是谁? 41:21 顿悟瞬间10:对于一个好的机会,除了加入ta,还可以投资ta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仍然欢迎朋友们联系我,加入听友群,与我进行更多交流;如果觉得本期节目不错,也可以小小打赏一下,让我更好地优化未来的内容
节目简介 大家好,我是老梁,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我的硕士同学Kris。在2023届秋招的战场上,她早早上岸,斩获了宝洁CBD的summer intern offer后,顺利转正,在秋招开始时就成功躺平。 和Chris的对话让我意识到,一些看似自由而无用的事,会在某个时刻发挥大用。我们总在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去做一些世俗意义上正确的事,但却忽略了那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快乐。 一段自己喜欢的经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一个专属自己的独特故事。沙滩拾贝,也许正在过程中的你,不会意识到,那些跟随自己热爱的故事,会在某时某刻发挥着极其特别的作用。 嘉宾:Kris学姐,宝洁CBD summer intern并转正,一个平平无奇的咖啡店打工人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2:32 Chris的summer和秋招选择 04:32 对于第一份工作,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行业、岗位、钱 10:07 为什么选择宝洁:有了宝洁还需要考虑其他快消吗?(反问句) 14:16 宝洁CBD都在做些什么?怎样进行考核? 23:15 关于宝洁的一些传言一:中英夹杂 26:08 关于宝洁的一些传言二:黄埔军校 28:56 关于宝洁的一些传言三:work-life balance 32:27 什么样的人适合进快消:会用人、能用人 34:37 梦幻的福利,20多天的带薪假期 38:21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好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快消不会亏待你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关注学姐的小红书,ID【Kris】
一些不得不说的事 这次写在前面,Q同学特别强调: 播客中出现的所有内容,均是她目前阶段积累的浅薄认识,如有错漏,欢迎各位大佬们礼貌指点~但不喜勿喷,杠就你对。 节目简介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我本科和硕士的校友Q同学,一起聊聊闪闪发光的投行工作。 Q同学硕士期间确定将投行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经历了14个月的实习后,在23届的秋招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上岸某沪上投行。众所周知,女性在投行中的生存环境艰难,Q同学在投行中打怪升级,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这也让这份坚持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对投行似乎总有着许多滤镜,一些求职机构更是肆意将投行渲染成一份轻轻松松年薪百万的工作,徒增求职者的焦虑。事实上,正如Q同学所说,投行不过是众多职业选择的一种,没必要将其过度妖魔化,理性分析、看清本质,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不要等到进入之后,再白白作出围城的感叹。 嘉宾:Q同学,中游985本硕,14个月的投行实习经历,23届某沪上投行offer holder,热爱出差的投行潜力股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2:26 为什么选择投行:一个普通的职业选择,一份需要到处出差的工作,一件不要求太多观点输出的事 07:37 投行工作的基本分类:做股和做债、行业和区域、IPO和并购 13:23 投行到底在做啥?不用输出太多观点,重点要沟通多方 16:15 投行必备的基本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 23:28 招股书怎么写?怎么了解客户的业务? 26:57 投行的性别歧视:成因复杂,难以解决,有些难以言说的话…… 32:59 年入百万?少数头部公司能够做到,交付了一些超出平均水平的价值 44:44 投行对人有哪些方面的提升:最大提升是视野,基本功甚至不值一提 48:08 离开投行要去哪儿?董秘+投资,其他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50:45 对后浪们的建议(一):认清一些现实的问题 01:02:26 对后浪们的建议(二):早实习、要海投,不要相信任何人的画饼
节目简介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我在我第一份咨询实习中认识的朋友,也是我在ABC公益咨询项目组的PM,辛辛,一起来聊聊无数人关心的大厂战略人的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问题。 辛辛在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某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战略分析相关的工作。她从跨境电商的战略分析开始,后转向本地生活,一路上变化的是城市、赛道和工作内容,不变的是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热爱的行业,并向着自己的终极目标不断努力。 咨询/战略的朋友们往往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但有时却容易成为优秀的绵羊,在不断的内卷中失去工作的价值感。虽然很多时候,职业只是职业,但如果你也希望能够在职业中找到热爱,希望本期节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嘉宾:辛辛,毕业即加入大厂做战略,从跨境电商到本地生活,从深圳到北京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3:16 辛辛的个人经历:从金融到战略,追求项目制的工作和更简单的职场环境 11:29 初入职场时的行业偏好:互联网和消费,从那些听完的播客和看完的文章中找线索 15:03 从跨境电商到本地生活,什么因素驱动了选择 21:14 从集团到业务线战略,差异和不同 28:50 战略人的退出路径:公务员走到台前 31:45 战略人如何升级打怪:和咨询顾问类似,但可能更早被“推上去”,实现弯道超车 35:31 制造业战略VS互联网战略:想清楚再做VS边想边做 43:59 公司没有战略会怎么样?似乎也不会怎么样,但能有效延长老板的思考时间 50:08 关于market sizing不能说的秘密:那些我们都不信的测算 55:44 对实习生的期待:还是希望有经验,因为真的没时间带 01:00:09 未来的期待:创业公司的CEO助理or战略负责人,轰轰烈烈的失败或许也不错
节目简介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本科时期就认识的好朋友、好战友鑫姐,相较于我本科时的犹豫不决,她很早就确定了本科毕业就工作的目标,并在秋招时找到了自己非常心仪的工作。毕业2年半,她从电商管培生出道,后转向品牌管理,逐渐升级了一名半熟职场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我认识鑫姐时候起,她就是一个极nice的人,始终以一颗最善良的心对待周遭的人和事,这样的善良也让她在职场中得到回报,找到了一个自己喜欢和热爱的团队,找到了一群和她一样的人。 希望这期节目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不是每个职场人都全无少年感,不是每个职场环境都如此血雨腥风,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 嘉宾:Sandra,本科社会学,毕业及工作,某消费电子厂电商管培到品牌媒介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2:14 为什么选择本科毕业及工作:逃离校园? 07:50 对市场类岗位的选择 09:43 电商和品牌的异同:花钱的快感 23:43 电商和品牌在消费电子中的作用:品效合一,资源利用最大化 30:09 未来的职业路径: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公司和团队,下一步补齐缺失的能力 34:32 对后浪们的建议:想清自己要什么、持续努力学习、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48:16 老梁为什么三年前放弃工作,选择继续读书? 50:31 老梁对未来工作的期待:思考判断+真枪实弹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本期嘉宾无宣传推广需求,欢迎各位听友联系老梁,和老梁唠嗑~
节目简介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与我相识18年的好友,王律,与我们一起分享在二线城市的律师生活。 王律和我是小学同学,大学毕业后,王律选择了回到家乡从事律师工作。律师生活,很多时候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光鲜亮丽,反而时刻在与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打交道,也因此能够见到很多人性中的阴暗面,看到生活中的苦难。 与我印象中的初年级律师处理基础工作不同,或许是因为在二线城市,王律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丰富的开庭经验,也积累了很多的实务案例,我们一起聊到了她经手的印象深刻的案例、聊到了她选择回到家乡、选择从事法律工作的原因、聊到了那些电视剧中骗人的开庭场景。 第一次尝试线下录音,希望收音效果有所改善~ 嘉宾:王律,在太原从事律师工作,从业时长两年半的半熟律师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1:30 律师工作的基本分类 05:52 为什么选择回到二线城市从事法律工作:家庭起到的重要影响 10:50 神秘的司法考试:从事法律工作的通行证 16:53 与理想中的律师工作的区别:其实没什么区别,唯一预期之外的是实际的工作就像万花筒 20:24 案源问题:青年律师也需要为案源烦恼吗? 25:21 以律师视角看到的生活中的苦难:企业和个人之间的两难选择 34:07 开庭是辩论吗?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 44:34 展望未来:如果你能做好一个律师,你一定可以做好任何工作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如果各位听众朋友们有法律咨询业务的相关需要,可以先联系老梁,vx:lwh13994590648-xy
节目简介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我的本科好友,一位学生时代就有成功创业经历,但却在秋招时加入大厂做产品经历的朋友,Andy,与我一起聊聊有关创业和大厂工作的故事。 Andy是我本科时期学生会的外联副部长,也是一位让我非常佩服的学生创业者,他在大二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创立了厦门地区最大的蹦迪平台,几乎吸引了当时厦门所有的大型夜店与热爱电音的年轻人。 本期节目,我第一次系统地与他回顾了他的创业经历和最终的求职选择,期间我们深入探讨了他当时的蹦迪创业模式,了解了在创业和大厂之间他的选择逻辑,以及作为一个不安分、爱折腾的人对未来的思考。 嘉宾:Andy,某海淀区大厂产品经理,【小岛蹦迪】创始人(现已转手)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2:42 为什么放弃创业,加入大厂:职业发展+钱 05:32 蹦迪创业模式一:活动运营,利润太低 12:44 蹦迪创业模式二:匹配平台,匹配效率低,性别比例严重不均 15:30 蹦迪创业模式三:会员增值服务,短期变现,可持续性差 25:34 创业的核心驱动力:想赚钱、爱折腾,让大学生活有一段值得回忆的牛逼经历 26:56 创业为进入大厂的助力:做成一件事情的决心 39:03 在大厂工作和创业的异同:稳定性、学习曲线、做事方式 48:21 未来还会想要创业吗:五年内不会,长期可能想要自由职业,成为数字游民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关注嘉宾的博客,了解嘉宾最新的心路历程
节目简介 大家好,本期节目是海外求职系列节目的第一期,这期节目中,我专注美国地区求职,邀请了DA、PM、consultant三个职业方向的嘉宾与我们分享美国求职的选择和思考。 我在求职的不同阶段认识了这三位嘉宾,他们虽然年龄各异,但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并都成功获得了美国地区的全职或summer intern的offer,已经迈出了在美工作的第一步。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对中美求职的异同、不同工种在中美发展的差异、美国的networking文化、各位嘉宾未来的长期选择进行了探讨,解答了许多我个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收获良多,欢迎各位有意未来在海外/美国求职的同学收听,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未来的方向是什么,都欢迎与我们联系,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嘉宾 Angel,UCL本哥大硕,summer intern上岸DA,同时提前上岸全职DE,可能是哥大本届最早上岸选手 Chloe,陆本UCB硕,全职上岸美国PM,实力与颜值并存的成熟PM选手 Eric,陆本哥大硕,summer intern上岸美国consulting firm,VC/PE转向咨询却成功上岸的“程咬金”选手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4:14 为什么选择在美国求职:不同的教育模式、更长的就业准备时间、更高的ROI和实现American dream的可能 11:21 在美国,所学专业和求职方向重要吗:DA有关,consultling依然可以作为遇事不决时候的选择 17:81 中美求职的优劣势:对技术的重视、work-life balance、更好的职场文化、更加重视networking 24:20 中美求职的差异:咨询求职基本流程大致相似,越technical的工作可能越容易留下;PM求职语言是基本观,同时有着更好的培训制度 34:04 在美国,networking真的那么重要吗?工作习惯、文化差异,refer并非形同虚设,LinkedIn真的很重要!!! 53:09 后浪们如果想在美国求职,有什么建议?确定大方向后海投;需要靠soft skill的工作有一定难度;美国求职的就近原则 01:04:10 未来想要长期留美吗?有关职业发展、文化差异、家庭因素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本期嘉宾暂无广告,如果有任何建议意见,欢迎联系老梁~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秋招战友Billy,一起聊聊一级市场和甲方战略的那些事儿。 一级市场和甲方战略都是校招求职过程中的卷王赛道,不少同学希望能够将二者同时准备,以扩大拿到offer的可能性。两个工种之间有何异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又有怎样的转化机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找来了Billy,与我一起探讨。 Billy是我在秋招过程中认识的战友,过去主要关注一级市场的求职机会,我们相识于脉脉,秋招期间进行了多次交流,也都最终收获了自己满意的offer。我们一起探讨了一级市场和甲方战略的异同、未来的职业转化的机会、我们对于这两类工种的看法,内容略多,时长又没忍住达到了1.5h,但实在不忍剪成两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嘉宾:Billy,23届秋招offer holder,斩获甲方战略、人民币基金、颈部券商投行、银行总行管培等多个offer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2:41 为什么选择转向甲方战略:海投+想要 04:52 一级市场和甲方战略有何异同:skillset、交付物深度和我的角色 20:49 甲方战略转向一级市场:逐渐变难,要把自己看成产业内的人而非单纯战略人 30:11 VC热点和个人选择:抓住变和不变,关注长期价值,莫要盲追热点 39:15 对后浪们的建议一:看清岗位本质、想清适不适合、你要带走什么 51:51 对后浪们的建议二:求职方法论,两个方法和三点思路 01:00:05 对后浪们的建议三:求职是玄学,好饭不怕晚,找到合适的最重要 01:06:12 战略分析VS战略运营:系统思考战略工作,从制定到达成 01:15:37 如何做好战略:找到和合作对象的能力差、资源差、信息差,深入理解流程、组织和IT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关注Billy的小红书:不想透露姓名的Billy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了两位即将入职咨询公司的同学,和一位即将入职甲方战略部的同学,一起聊聊咨询求职过程中的甲乙方选择问题。 咨询是求职过程中的卷王赛道,很多同学纠结要如何在甲乙方之间进行选择,困惑甲乙方未来的发展路径和职业前景会怎样,好奇什么样的人适合甲方或乙方? 本期节目,我与三位嘉宾一起,探讨了咨询求职甲乙方选择的那些事,我们聊到了自己的选择、对甲乙方的看法以及对后来者的建议,希望每位收听的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嘉宾:小D同学、小Z同学、老鹰 主持人:老梁 Timeline 03:34 为什么选择的甲方/乙方:热爱与成长、理想与现实 10:52 什么样的人应该选择甲方/乙方:people skills?办公室政治? 19:47 乙方真能懂行业吗:视角不同,甲方也未必懂 28:17 专家访谈是拿来主义吗:一些不能说的秘密 40:05 甲乙方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发展:体系化成长VS野蛮生长,up or not? 52:49 怎样进入甲方/乙方:面试/聊天/考试?甲乙方的大不同 01:06:08 对后来者有什么建议:多尝试,想想长期要做什么,未来一两年要做什么 01:12:22 怎样获得秋招胜利:做好自身准备、了解企业需求、拓展投递渠道、保持良好心态 其他不得不说的事 欢迎各位关注老鹰的公众号【鹰和们】 如需嘉宾联系方式进行进一步交流,请私信老梁微信lwh13994590648-xy,征得嘉宾同意后提供~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