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胶囊」是一个关于疫情的小系列,这里封存了疫情刚开始那段时间我和朋友关心的话题、发生和在做的事情以及彼此的情绪。哪怕两年后我们依旧受限于疫情,但这些胶囊里的东西也无法复制。 > > 时间胶囊SP2,是我与当时深处封城中武汉的3位朋友的对话。原标题为《酒鬼电台武汉特别节目:医院内外,冰火日常》。 —————— 时间胶囊分割线 —————— 王粒丁,投资人,自称「全球流浪汉」,没有任何一个固定住所,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武汉封城前一晚还还在武汉的18号酒馆喝酒,「也许是酒精给了我一些莫名的勇气」,他没离开,留在了武汉。「来都来了」,那就记录些什么吧。 他和18号酒馆老板「光头」一起,两个人,一台小牛电动车,一部手机。在疫情刚刚爆发且最严重的武汉城里,四处游荡。拍下了这个城市从来没有过的样子。在他们名为《武汉守城人》的短片中,出现更多的是外卖小哥和环卫工人。 (光头 & 王粒丁在拍摄途中) 这个片子发出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通过他们的民间视角,看到了武汉的「日常」。也让不少人意识到,哪怕自己不在医务一线,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行动、贡献和记录。 (短片《武汉守城人》画面) 尹夕远,《人物》杂志摄影师。主动申请来武汉拍摄。「我真正最紧张的时候不是抵达武汉后,而是确定要来、但还没到武汉时」,连续失眠,甚至还想提前写好遗书。 (夕远出发前的朋友圈) 正如王粒丁在节目中所说,现在的武汉,医院内外,是两个世界。夕远在节目中讲述了一些他在医院、在ICU中看到的画面,「每一个数字都是我眼前一个个的人,我很难把他们当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他在医院里,真正感受到了那句话:这不是多少人死亡,而是死亡的悲剧在这这里发生了太多遍。 (夕远拍于武汉医院) 而医院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呢?粒丁觉得,没有人的武汉,更漂亮了——医院外的武汉就像龙卷风的暴风眼,周遭瞬息万变,但暴风眼处,却显得有些平静。光头和粒丁除了拍摄第二个短片外,想喝酒就喝酒,想吃肉就吃肉,甚至两个人还曾包下一个无人的影厅,看了一整天电影——在他俩身上,你看不到太多负面的情绪。他们在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尽量如常」。 但让他们「唯一」遗憾的是,一家20多年全年无休的热干面店,被迫关门了。「生活选择又进一步被压缩了」。 (王粒丁拍摄的武汉街头) 这期节目我们依然是通过线上连线录制(在节目中也能听到一点瑕疵,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录制当天,三位嘉宾在光头的18号酒馆里,一人一听啤酒,充满「优越感」地说自己起码是「酒精消费自由」。大家都喝了不少酒,也许在现在的武汉,酒才能带给他们一些慰藉。 节目最后,光头说,这期节目之后,他们还会继续生活、继续拍东西记录这个城市。也许再过一个月,或是疫情完全结束,可以再聚在一起录一期。看看有什么变化。另外,作为一个酒馆、酒厂老板,他还有个非常朴素的愿望:希望疫情之后,大家不要对武汉的酒厂、生产的酒有任何歧视或芥蒂。仅此而已。 这期节目,我们并不想做的过于沉重,而是像把更多「日常」带给你,让你通过3位嘉宾的视角和观察、感受,看到武汉现在(当时)的样子。 主持人:随易 嘉宾: 尹夕远,《人物》杂志摄影师,疫情刚爆发时曾赴武汉一线拍摄 光头(左),武汉「18号酒馆」老板,《武汉守城人》制片人 王粒丁(右),「全球流浪汉」,投资人,独立摄影师,《武汉守城人》导演 歌单: > 1.《ブリキ》 by RADWIMPS > 2.《From Comas》 by Ours to Alibi > 3.《The last medal》 by 重返袖珍时光 > 4.《Texas》 by Lights & Motion > 5.《Book》 by CHON > 6.《阴转晴》 by 琥珀 > 7.《夏末》 by 琥珀 > 8.《Taijin Kyofusho》 by The Evpatoria Report > 9.《From Comas》 by Ours to Alibi > 10.《Valleyland (part 2)》 by Empire Express > 11.《1900》 by 常诚 > 12.《Lonely God》 by 惘闻 > 13.《游戏结束(Outro)》 by Chinese Football * 特别备注:第一首歌《ブリキ》是野田洋次郎为纪念东日本大震灾做的第二曲。曲名ブリキ(BURIKI)可以拆解成I3UR1K1,纪念地震发生日期311,也暗含「走下去」的意思。在MV中全程只有一直不断行走的脚,一共迈了431步,4(しん)3(さ)1(い)=震災;进行2分46秒时在红线处停留了一会,是为了纪念震灾是在当日下午这个时间点发生的。以这时候歌开头,希望大家也能以自己的方式,记住这次疫情,记住武汉,记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
时间回到两年前,疫情刚开始的时候... 「酒鬼电台」的存货播客里,有几期都是在疫情期间录制的,在两年后的今天,把它们当成一个特别系列:「时间胶囊」,胶囊里封存了那段时间我和朋友关心的话题、在做的事情与彼此的情绪,哪怕两年后我们依旧受困于疫情,但有些东西也无法复制。 这期播客录制于2022年2月,这个日期应该会让你回想到很多情绪和经历吧。我翻看了下那个时间段我的一个朋友圈—— 这期播客我叫上了三个好朋友,三个女酒鬼。我们聊了聊因为疫情被迫在家喝酒时的状态,和平日里在胡同、鼓楼地区喝酒有什么不同。也聊了聊那时还很有新鲜感的线上办公,聊了疫情下的感情生活,也玩了个在疫情期间我发明的云喝酒小游戏。 节目中,我们还聊到,如果疫情结束,我们第一件事儿会去做什么。答案都不一样。当时大家都比较乐观,觉得无论如何生活还会继续,疫情也总会结束,结束时一起做一些「春天该做的事情」。 两年后的今天,希望你重听这些「时间胶囊」时,能帮你多个时间维度的视角,看待当下生活。 主持:随易 嘉宾: 春牲,aka陈建国,互联网从业者 Lyn,NGO从业者,「三里屯一姐」 大豆,不自由撰稿人,「鼓楼一姐」 话题速览: > 10'00 女生出门喝酒的仪式感:「化更好的妆,才能喝下更多的酒」? > 11'51 鼓楼 VS 三里屯:喝酒的正确姿势 > 16'40 疫情下,酒精消费降级? > 23'00 线上复工感受 > 28'50 疫情下的爱情 > 29'50 独居青年的孤独感 > 39'50 疫情结束,第一件事儿要去做什么? > 51'10 人为什么要喝酒? > 56'20 A or B 游戏环节
「我想开家店」——这个想法,可能在很多年轻人心里都不时冒出。 女生,想开花店或者咖啡店;男生,想开酒吧。亦或是围绕自己的兴趣,开一家小店。希望能够脱离原来996的打工生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过上自己觉得美好的生活方式。 但「开一家店」这个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也没那么简单。 自从做了「二手酒馆」,身边有朋友想开店,都会过来找我聊聊,咨询意见。但整体看下来,绝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想清楚,或者过于想当然了。觉得开一家店,稍微赚点钱,可能没有那么难;觉得店只要开起来,靠朋友们呼朋引伴、靠自然人流、靠做活动、靠大众点评,就能让这家店顺利运转下去。但可能这些坑,只有当你亲自趟过之后,才能深切感受。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3位在开店领域非常有话语权和方法论的朋友,一起来聊聊这个事儿。我们不是盲目鼓励年轻人开店,但也绝非泼冷水。而是希望让想开店的年轻人,能够对「开店」这个事儿多一些认知,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这期节目录了一个半小时。比较有趣的是,后面20多分钟,其实已经算是「结束」了,但我只是把音乐声调大,聊天继续。这种状态更像是朋友之间坐在一起聊天,话题更加肆无禁忌,看法也更加一针见血。没了录节目过程中难免的谨慎。推荐大家听到最后。 本期电台,我们主要聊了以下话题 > · 什么样的人,完全不适合开店? > · 文艺青年适合开店么?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 · 开店有方法论和规律么? > · 有人说这是开店最好的时代,但也有人说这个时代不适合开店。到底发生了什么? > · 在这样一个产品区分度越来越小、透明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开店,新的分水岭可能是什么? > · 开店一定会遇到的坑有哪些? > · 给年轻人开店的建议
我们把酒馆、酒吧老板、调酒师的忘掉,这期邀请了3位风格迥异的广告人,聊聊广告人与酒。 这期电台的内容,可能没有那么直接与酒本身相关,聊得更多的则是「广告」这个行业与酒精的关系,以及这个行业本身。这其实更符合「酒鬼电台」的初衷: 希望以酒精为媒介,能够聊更多有趣的话题。而非每期都是围绕酒精本身。我并不想把它做成一个专业、晦涩、只做给业内人的电台。它就是应该像这期一样,包罗万象,但都由酒引发。 这期的3位嘉宾非常有意思。一位曾在环时工作,并痴迷于自己的「提案成功率」,在自由职业阶段,还曾因「背着莱卡送外卖」登上热搜;另一位是在北京生活了15年的台湾广告人,兼具感性洞察与理性思考;第三位则是二手酒馆的常客,一位长发的美术,曾参与「黄色酒馆 Sour Pub」的暴露展览。 本期节目总时长为173分钟,但后半段因话题敏感性和劲爆程度,没有公开上传。如果想听后半段,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邮箱,我们逐一发送。但请勿外传,仅供个人收听。 (特别说明:节目录制与2019年底,那时二手酒馆还在不停滴游击和游牧,于是开始做了这一系列播客节目。最近准备把「酒鬼电台」重新做起来,在小宇宙这边先把之前的播客重发一遍。新朋友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单集听。希望能在这边认识更多喜欢喝酒的新朋友。) 主持人:随易 嘉宾:张弛(曾在环时互动任职,现自主创业,自由创意人)、守志(台湾广告人在北京,前奥美、电通等创意人)、张引(广告行业从业6年,某韩系广告公司美术) 话题速览: 9'50 广告人与酒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么? 11’48 张弛现场脱衣,展示与广告、与酒有关的文身 16'49 创意有方法论么? 17’50 张弛的「遗忘招式」的创意理论 18’16 广泛阅读与只读一本书,广告人与酒精的关系 24’00 如何看待「其实没有傻X的客户」这个说法 25’46 所有的文案都是三流作家、所有的创意都是三流艺术家? 27’30 新老广告人的分水岭是什么? 28’25 创意人的自我表达与商业逻辑之间,是无法平衡的么? 29’40 广告人与客户之间对「钱」不同的认知 32’50 广告人「服务意识」极致的小故事 38’06 广告人里有「圈子」么? 39’20 北京、上海两地广告人的区别 45’20 广告公司,白天在办公室能喝酒么? 49’55 广告人,日常生活的「输入」来自于哪里? 58’10 创意与Account之间的关系 59’15 为什么说,广告人应该是一个好的「医生」? 62’20 广告行业的「职场霸凌」? 66’45 广告人的「骑士精神」 70’08 广告这个行业的本质,是欺骗、翻译还是信息传递? 73’00 广告行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是什么?选择权、自我认知,还有什么? 77’20 广告业与消费主义 86’15 人为什么需要喝酒?(保留问题)
三位酒吧老板,坐在一个前一晚才刚刚关门结业的酒吧里,录完了这期:我是怎么把酒馆开黄的。酒鬼电台第三期,话题比较有意思,但也比较心酸。 「跳海酒馆」的老板梁优,因为扰民问题,被迫关闭老跳海,但现在已经让跳海复活了;暂停酒馆的老板尹引,在同一个地方接连开了「气象酒馆」、「暂停酒馆」后,也决定不做酒馆了,专心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音乐上,算是主动告别;「黄色酒馆 Sour Pub」的老板,也就是随易我,在黄色酒馆于9月中卖完2019杯酒后,也选择如约主动关门,至今已过近三个月,但依然没有找到下一个概念酒馆合适的地方。 三个人和自己曾经的三个酒吧,原因、情况、情绪各不相同。而这期节目中我们三人对话,有趣的地方也在于此。 这期电台节目,并不像话题看上去那样,充满着悲观和沮丧,反而非常轻松。三个人都聊了不少开酒吧、以及酒吧关门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也许是都已经成为过去时,所以聊的内容甚至充满了一丝洒脱。更多的内容还是希望大家能听电台,三个人更像是朋友般聊天,信息量也会更大。 录完这期播客,我们三个人都分别写了段关于自己那个已经关门的酒吧的文字,详情可以戳这里查看。 (特别说明:节目录制与2019年底,那时二手酒馆还在不停滴游击和游牧,于是开始做了这一系列播客节目。最近准备把「酒鬼电台」重新做起来,在小宇宙这边先把之前的播客重发一遍。新朋友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单集听。希望能在这边认识更多喜欢喝酒的新朋友。) 主持人:随易 嘉宾:尹引(暂停酒馆老板,Handpan独立音乐人)、梁优(跳海酒馆老板,互联网从业者) 话题速览: 6'00 三位老板,一句话概括自己酒馆关门的原因 14'20 黄色酒馆为什么每周二店休? 21'45 三个老板为你描述那些已经关门的酒馆样貌 34'10 苦笑聊「站着把钱挣了」 36'40 跳海酒馆对梁优来说最自豪和骄傲的是什么? 44'00 一伙50+岁大佬客人在跳海喝酒的小故事 56'37 暂停酒馆最后几天是什么场景? 59'10 你觉得人为什么要喝酒?(保留问题) 67'30 尹引现场表演Handpan
(特别说明:节目录制与2019年底,那时二手酒馆还在不停滴游击和游牧,于是开始做了这一系列播客节目。最近准备把「酒鬼电台」重新做起来,在小宇宙这边先把之前的播客重发一遍。新朋友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单集听。希望能在这边认识更多喜欢喝酒的新朋友。) 这期节目的嘉宾,是3位风格迥异但都很有趣的调酒师,一起聊聊「调酒师」这个职业。三个调酒师凑在一起的这台戏,你可以随意听听。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喜欢酒吧的朋友,应该都能在边笑边听的同时,收获不少信息量。 很多朋友经常去酒吧,一定有几个相熟的调酒师。但对于调酒师来说,每天从吧台的内侧观察客人,阅人无数,这个视角下的酒吧,你可能从来没听他们说起过: > · 调酒师的白天都是如何度过的?除了睡觉还是睡觉? > · 调酒师居然想去开一家按摩馆?这是什么鬼? > · 调酒师的圈子里,存在「鄙视链」么? > 酒精过敏也可以做调酒师么? > 「今夜不回家」鸡尾酒?调酒师在酒吧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儿? > 什么样的客人,调酒师会非常不喜欢? > Yuki推荐的一款专治「失恋」的鸡尾酒到底是什么? 主持 :随易 嘉宾 : Yuki(前柏悦酒店China Bar主理调酒师、19g拾酒客主理人) 郭超Charlie(Mona Bar老板) 小明同学(前二手酒馆合伙人、主理调酒师、独立空间设计师) ## 背景音乐 : 由二手酒馆、Her Bar、Mona Bar3个酒吧的店内歌单组合而成 ## 话题速览 2’30 三位调酒师是如何开始从事调酒的?Yuki讲述自己18年的调酒师的开始。 5’30 二手酒馆最最开始的试营业,小明「第四杯」的故事 6’40 调酒师的一天是什么样的?调酒师的白天只是睡觉睡觉睡觉么? 13’00 调酒师想开烧烤摊、按摩店、粥铺,这是什么鬼? 15’33 调酒师这个职业,有门槛么?门槛在哪? 27’00 调酒师这个行业里面,存在「鄙视链」么? 34’20 曾经担心客人「喝不懂鸡尾酒」么? 36’45 Bar和吧台的来历 40’50 调酒师怎么看待「经典鸡尾酒」? 43’20 Yuki讲述客人点「今夜不回家」鸡尾酒的搞笑经历 44’20 如果不常去酒吧,该怎么跟调酒师沟通?三个调酒师给了各自的建议。 48’00 客人跟调酒师说「给我做一杯像我气质的酒」,调酒师怎么回应? 49’07 什么样的客人,调酒师会非常不喜欢? 55’00 Yuki作为调酒师的18年里,有一件非常后悔的事儿? 56’43 Yuki推荐的一款专治「失恋」的鸡尾酒 59’45 据说调酒师艳遇很多、很少有单身的? 61’55 调酒师吐露自己喜欢开店、做酒吧的原因 67’35 保留天问:你觉得人为什么要喝酒?
(特别说明:节目录制与2019年底,那时二手酒馆还在不停滴游击和游牧,于是开始做了这一系列播客节目。最近准备把「酒鬼电台」重新做起来,在小宇宙这边先把之前的播客重发一遍。新朋友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单集听。希望能在这边认识更多喜欢喝酒的新朋友。) 酒鬼电台第一期,三位没有酒吧的酒吧老板到底是什么情况?三个惨兮兮的老板深夜围炉,跟你聊聊「做一个酒吧老板是种怎样的体验」,并且跟你讲讲自己现在为什么处于一个没店的窘状。 话题概览: • 开酒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 开酒馆,对你来说的痛苦之处在哪?但又有哪些瞬间让你觉得「一切都值了」? • 如果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你想开一家什么样的酒吧? • 白天上班、晚上开酒馆,真的可行么? • 如果你这辈子,只能就是一个酒吧老板了,你甘心么? 主持:随易(二手酒馆主理人) 嘉宾:梁优(跳海酒馆老板)、William(原 The Tiki Bungalow主理调酒师) 时长:53min 音乐:由二手酒馆、黄色酒馆 Sour Pub、跳海酒馆、The Tiki Bungalow四个酒吧的店内歌单组合而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