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电波 | 社会文化话题漫谈
两位热爱思考和表达的女大学生

Album
主播:
霹雳娇野、古今音
出版方:
无限电波
订阅数:
1800
集数:
42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无限电波」由两位热爱思考和表达的女大学生联合出品,我们奉行畅所欲言、野蛮生长。
无限电波 | 社会文化话题漫谈的创作者...
霹雳娇野
古今音
无限电波 | 社会文化话题漫谈的音频...

40. 聊聊哪吒:当千年反叛者撞上父权围城,我们该如何重写神话?

今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期节目我们从印度神话的跨文化迁徙聊起,剖开上美版《哪吒闹海》的阶级隐喻与魔童哪吒的消费主义滤镜,直面神话改编中的厌女陷阱:石矶娘娘为何总被妖魔化?殷夫人之死为何比李靖牺牲更刺痛观众?当“完美家庭”成为新神话,我们是否正在用糖衣包裹父权制的旧伤? [01:04]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印度佛教神话的本土化过程;《封神演义》中体现的儒家忠孝观念 [06:03] 哪吒与父亲的关系、作为反抗者符号在文化作品中的体现:从上美版《哪吒闹海》到动画片《哪吒传奇》 [10:47] 剔骨割肉情节蕴含的集体性创伤,孝道文化的压迫 [15:13] 魔童哪吒对哪吒原生家庭的处理:“完美”的家庭作为对抗社会不公的动力和后盾 [18:13] 哪吒可以是女孩吗?莲花塑身的酷儿内涵;反抗叙事与女性困境的共鸣 [23:06] 魔童哪吒的双生子设定,对龙族三太子形象的改编是否成立 [27:42] 魔童版哪吒反抗的对象,结构性不公在电影中的呈现 [33:44] 上美版《哪吒闹海》与魔童哪吒对陈塘关百姓的不同表现,从阶级叙事到个人英雄主义叙事 [42:58]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性别设置上的偏见,对鹿童和鹤童的区别对待 [44:56] 电影对敖闰和石矶娘娘的刻画,是先锋的女性角色还是保守的刻板印象? [54:07] 引起争议的哪吒母亲死亡情节:殷夫人作为“花木兰”式角色的困境;英雄之旅叙事中父亲死亡与母亲死亡的不同意义 [62:40] 我们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改编的新故事,民族主义营销掩盖下泛滥的厌女情绪 片尾曲:青少年哪吒 – 八仙 8Immortals

67分钟
56
1个月前

39. 在纽约画油画 | 当我拿起画笔时,我在与世界对话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在纽约工作生活的油画家Jess一起聊聊她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感受。Jess的职业生涯始于用彩色铅笔、记号笔和水彩创作肖像,后来她在艺术学院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转向抽象画。从中国搬到美国,Jess的作品表达了她人生的不同阶段。受到康定斯基和唐吉的启发,她认为抽象风格最能表达她的个人经历,让她自由地创作出既平静又混乱的作品。 Jess的个人作品主页:jessxiaoyihan.com Jess目前正在纽约Ross +Kramer举办主题为Mimesis的个人展,展览地点为515West 27th Street, New York, NY(Oct 10th - Nov 16th 2024)。展览详情:www.rkgallery.com/exhibitions/mimesis Jess Xiaoyi Han [01:26] Jess从服装设计、陶艺、插画到油画的艺术探索之路 [07:13] 选择油画以后对就业是否有焦虑? [09:05] 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肖像油画到抽象风格,更专注于个人表达 [14:45] Jess的创作灵感来源,对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兴趣;色彩的运用与情感流动的关系 Falling into a manifold (2023) by Jess Xiaoyi Han [20:25] 抽象艺术通常都不太容易被解读,作为创作者会期待观众与作品产生什么样的联结? [25:48] Jess最喜欢的女性抽象艺术家Hilma af Klint [29:56] Jess对油画《皮格马利翁和伽拉忒亚》(让-莱昂·热罗姆)的感受 Pygmalion et Galatée (1890) by Jean-Léon Gérôme [34:29] 艺术家与缪斯: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 [42:13] Jess的小红书账号@英语口语Jess:开设自媒体账号的初衷、对媒介与时代变迁的感受 [50:52] Jess的个展Mimesis:展览主题的含义、对作品的布置与排序 [55:33] AI对艺术创作的影响,uncanny与恐怖谷效应 [59:48] Jess对于办展览、作品在世界各地被收藏的感受 节目封面:La Nuit (2024)- Jess Xiaoyi Han 片尾曲:End of beginning- Djo

68分钟
88
5个月前

38. 从体育粉丝到饭圈文化,聊聊粉丝们的爱恨情仇

从奥运会到流量明星,对粉丝文化的讨论似乎总在舆论中心。本期我们邀请到了Yumi跟我们一起聊聊关于粉丝研究的那些话题。 [01:10] 奥运会期间被媒体批判的“饭圈文化”:粉丝作为替罪羊,被官方话语规训 [08:50] 其他国籍运动员的中国粉丝如何塑造自身认同,羽生结弦和张本智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受到的不同评价 [14:22] 谷爱凌风评的转变: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斡旋、中产精英神话的破灭;新自由主义治理模式的“自我赋权”话语掩盖了结构性矛盾 [22:14] 运动员的个人成就与政治立场、地区叙事的复杂关系;举国体制下资源的争斗,运动员被视作梯队建设的一部分 [31:52] 中文语境里“饭圈”的定义与污名化,如何理解“粉丝研究” [35:41] 体育粉丝研究与性别,打破体育产业的男性主导叙事 [38:58] “疯狂女粉丝”的刻板印象,女性粉丝需要不断重申粉丝身份的合法性;女性不被认为是表达欲望的主体 [44:01] 粉丝文化与消费主义:粉圈的三六九等,重视物质付出;东亚流量经济让粉丝对资本抱有某种想象,认为粉丝的物质性劳动可以为偶像带来更多资源 [50:57] 粉丝对偶像的掌控欲,女艺人的“事业粉”对恋爱脑的抨击;CP粉和唯粉的不同想法 [57:22] 女粉丝对女明星的投射与共情;社交平台构筑的偶像与粉丝之间亲密关系的幻觉 [60:22] 明星与政治集团的博弈,泰勒斯威夫特公开支持哈里斯;娱乐圈与大众文化的左派传统 [67:08] 塌房明星/运动员的粉丝研究:粉丝与国家权力的博弈、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厌女;粉丝无法跟政治权力沟通,转而将期望投射于资本 [79:12] 同人文化对塌房明星/运动员的赋魅,女性身份与粉丝身份之间的冲突与调解;男明星粉丝的妈粉心态 [83:17] 如何理解明星-粉丝关系中女性粉丝的欲望与想象:粉丝文化是一种对父权制来说相对安全的文化,只是一种想象的漫游,并没有挑战异性恋霸权与性别不平等 片尾曲:王菲 – 开到荼蘼

88分钟
99+
6个月前
喜欢听无限电波 | 社会文化话题漫谈的人也喜欢的播客...
无限电波 | 社会文化话题漫谈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