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最近鱼丸和我都是如此懈怠,现实生活中都不停有朋友问我,「咖啡搭子」还做吗。五一前录了一期跟周末相关的,愣是等到母亲节的热点都错过了,就这样我们还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互联网mkt的! 前几天晚上鱼丸喝多了给我打电话,复盘起了最近生活中核心的一些人和事,他的关键词是「遗憾」,遗憾没能跟一些人产生对的connection,遗憾没能彼此欣赏。而我的关键词是「焦虑」,仿佛一觉醒来周围的人都在结婚生子沿着自己对的career path高歌猛进,而我还在生活的泥沼里疲惫打怪。 看,泛30的人生就是这么无趣。 所以这段时间的消失,我们正在努力消化掉这些遗憾和焦虑,在大小周的工作中寻找喘息,在与爱人的相处中获得乐趣,在通过运动、食物和酒精找到真正的自己。 快乐的周末总会结束,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以及,「咖啡搭子」还在做的。
很久没有做节目了。 打开录音键后,我们各自沉吟了下,梦时说,就聊中年危机吧。 这其实是个我们俩都不太配聊的话题。我时年31,梦时28,距离西方标准中年危机的年纪,还有十年有余。 即便中国的中年危机提前到35岁。各行各业都无视人口红利消耗殆尽,仍用35岁划分一条劳动力的分界线。我们也仍然够不着中年危机。 但我们实实在在在面对生活的问题。 梦时在面临自己的经济危机,像是《破产姐妹》里富贵了几十年,一夕之间要为五斗米做小蛋糕的Caroline。我在面对我的情绪问题。我时常陷入自己无能的情绪焦虑里,一再的苛责自己。 所以梦时分享了一些借钱指南。 我则一直在抱怨。 某种层面上,这也是生活的真相。 我们需要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像是必须打败恶龙的锡兵,像只能在二维空间里一直向前的超级玛丽。 但一切总会过去。 梦时总会凑齐七位数的借款,并且在这个过程里感受到友情的意义。我也会在力气耗尽后明白,慕强和恐弱,对我的当下毫无意义。 我们终究要走向各自的自洽,解决或者接受,都能够让我们放松下来,过得更自在一点。
人们说一个习惯的养成,会有很长的延续性。 从每个月都要去电影院到一整年不登影院的门,我花了三年。 但是当一禾说,电影院没什么了不起,它就像ktv一样,可以就被停留在我们这一代时,我仍然感到乍舌。 那个黑暗的大房间,那个发着光的银幕,那些讲不完的故事。从我高中时订阅的《看电影》杂志,到如数家珍的电影史。我从来没有想象过电影院会消失。 直到录制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聊起曾改变过我们的电影时,当我说起《蝴蝶效应》是如何让我全身战栗,当一禾聊起《我爱你莫里斯》是如何塑造他的爱情观,当梦时说到《巴别塔》怎么样定义了她对隔阂的理解时,我才再一次感受到电影直击人心的魅力。 电影和电影院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好比音乐和KTV,KTV会消失,但音乐不会。中国的电影院,因为贫乏和枯燥的内容可能会走向消亡,但电影不会。 从第一个原始人,开始对着石壁作画,围着篝火说故事开始。 文化和艺术(包括电影),就会顺着人类这个种族的血脉,一直存续。
跟梦时做这期的策划时,本来是想聊两代人的消费观的。我们和我们的父母,选择不同的消费方式,由于消费方式的迥异,我们也自然地生长出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但重听的时候,我发现我一直在节目里大喊大叫。这期不是一个成年的鱼丸在录节目,而是一个叫鱼丸的小朋友在录节目。 为我的不成熟给听众们道歉。 然后我也发现。原来我和梦时真正介意的不是父母省不省钱,而是父母爱不爱我们。 梦时说她要的支持是你们说出来你们支持我。而不是说,“你想去可以去啊”,我说我想要过的是我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留在故乡,舒舒服服顺着父母安排的道路长成一个巨婴。 我们在乎的根本不是什么改变父母或者各自的消费方式。 我突然有点能理解,为什么我五十多岁的亲戚们至今还会在乎他们过世的长辈们,更爱哪一个,相对不爱哪一个。 原来父母子女之间,在那双凝视的眼睛和远去的背影之间,真正重要的东西,只是爱而已。
2022年就要过去了,12月我和鱼丸开启了日更计划。五期后又因为我们各自高烧停摆了三周。这一年,「疫情」或成全民关键词,上半年不能出门,下半年不敢出门。加之俄乌战争,全球通货膨胀,寒潮,和更封闭的全球市场,这个世界的暗面,远超电影「2012」描绘的末日图景。 当我们复盘2022的时候,难免一声叹息。就像呼兰说的那样,回头看发生了很多事儿,又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 当然不可能无事发生过,至少这个节目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上海封城前我们的过度自信”,“被关在家里的苦闷和希望”,节目甚至完整记录了鱼丸的三次分手和他妈妈的催婚实录。所以这期我和鱼丸一起聊了聊这一年在工作上的收获、在感情上的失去,在友情中的相聚和分离。这一切都在「咖啡搭子」里被好好留存,这三十多期节目,是我们生活的月光宝盒。 2022,我从工作中习得的本领是一个人要像一个组织那样思考,做自己的人工智能,对事更加理性。同时对感情却更加笃定,在经历一切不确定性之后,我更加相信,“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上痛哭一晚”。 2022,鱼丸分了三次手,起初爱上的是需要被爱的对方,后来发现需要被爱的是自己。他相信的何止是爱情,是内容,是精致,是所有假象之外的真实生活。在这种相信里,或许才能生长出对抗一切的力量。 这一年就要过去了,我一点都不怀念他。有专家说明年将会是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开始(当然过去一个月告诉我们专家说的随便听一听)。 希望明年我们都能更快乐,更自由。希望明年《咖啡搭子》所记录的,是一个更明亮的生活和更辽阔的世界。 2023年就要来了,祝鱼丸,也祝所有收听过咖啡搭子的朋友们,新年快乐。
明天我要出发回杭州了。 这一年我回了好多好多好多次杭州。 在无法去远方的这三年里,我的目的地变成了我最熟悉的地方。 杭州,武汉,上海。 上海,杭州,武汉。 都是我某种意义上的故乡。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屡次被餐厅和商场拒之门外,在高铁站门口气到跳脚,在高铁上为即将到来的核酸和长队感觉到恐慌。 但现在,异地游一下子打开了,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再回杭州看看。 回去之前我和JJ,梦时聊了聊外宿的体验。 酒店是我们偶尔的家。 但愿那些利兹卡尔顿温柔的绒毛拖鞋,JW万豪舒适的浴袍,瑞吉单膝跪地收拾行李的管家。都能早点回到我们的生活里来。 等到酒店们回来了,那些酒店外无尽的辽阔的世界,就也在回来的路上了吧。
这个星期天我忙得脚不沾地。 我终于去比斯特购物村拿了我两个月前遗失的米奇包,顺带买了marni的卫衣,北面的裤子以及两双鞋。晚上我打车急匆匆地赶到徐家汇吃火锅,一桌子七八个朋友围坐,我们觥筹交错的吃饱后,嘴上说着消食,结果下楼就遛弯到哈根达斯里,点了另外一个由冰淇淋和巧克力组成的火锅。 在这些事的间隙里,我和梦时录了这期节目。 录的时候我刚刚逛完街回来,趴在床上蔫蔫的抱怨日更好累。 然后我们开始聊给朋友的建议,和那些向其他人寻求帮助的时刻。 我突然意识到朋友,那些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你支持的人,这些支持可以是高屋建瓴的价值观,可以是人的细胞每七年会完全替换,可以是你知道吗,人类包括我们只是历史里的一粒灰尘。可以是脚踏实地的方法论,可以是教你不知道如何回答时只要深深的叹息就好,也可以是精确到分步骤可操作的恋爱SOP。甚至可以只是支持,是赞美,是毫无逻辑的你真好看,真聪明,真可爱。 我们就是这么需要朋友,他们是可以一起涮火锅的人,也是在我们人生经历重大变故时,可以坐在一起为你大呼小叫,为你扼腕叹息的人。 所以当ken和sun红码被关在的家里的时候,我才会跟他们有那么多对话。 所以在吃冰淇淋火锅的时候,我们才能那么深切感受到Warren故事中的苦涩和绚烂。 所以我才像个疯子一样在深夜为我和梦时的节目写shownotes。 有朋友真好,我们的生命和心胸里都有烟花般的灿烂, 朋友们会懂得欣赏,他们会为我们鼓掌。
今天这期选题,是梦时定的。这不是一个拍脑门想的选题,是对我恋爱的精准打击(她故意的)。毕竟我上次分手,就是因为处理不了恋爱里的物质关系。 让我把话说得再白一点,我上一段关系分手的原因,是因为那一任对象希望我多多买单,以至于最终超过了我的承受力。 仔细想想,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因为这件事分手了。 在我内心深处,我追求的是平等的关系。 坦诚来说,我就是希望我和我喜欢的人,能够有对等的付出,我不想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也不想被占便宜。但好像这么赤裸的表达,不应该出现在亲密关系里。 这种对等交换的逻辑,太像一笔生意。 但我相信长久的关系,都是对等交换的。我们先是用一些基础的交换做试探,比如早安晚安,亲亲抱抱,这次你陪我去看话剧,下次我陪你去游泳。然后是物质,更深的更多的物质,最终是时间,我们彼此交换也分享生命中,唯一真正珍贵的东西——我们彼此有且仅有一次的生命。 我当然要确认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去交换了,拿安全感,拿兴趣,拿丰富的生命经验,拿小脾气,拿房子车子,拿不洗碗的权力。 但不管我们付出或者得到了什么?让我们先从钱谈起。
梦时开启了日更马拉松的第二期。 不像昨天她还会客气地提出今晚我们不如聊聊的冬天吧,今天她就是直接说,“想个主题”! 今天是周五,每周五小红书都会有很多猫猫狗狗一起来上班。 我看看她看看自己,我们都是那种生活在都市里孤独的男男女女,所谓“有些人看起来光鲜亮丽,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上海是全中国最孤独的城市,《新周刊》在衡量城市孤独指数的时候,用的唯一标准就是城市养宠人数,他们认为被宠物补足的需求,就是孤独。 我没有猫猫狗狗,我对宠物是叶公好龙式的喜爱,梦时是对自己无法负责的清醒认知。或者在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有其它的伙伴和方式得以抗拒小毛球儿们的可爱。 但我们都感受过动物的温柔。 那些与我相同,又那么不同的生命。 用他们的凝视和热情,或多或少的,都点缀过我们的生活。 有很多个孤独入睡的夜,我还是会怀念起焦焦,她在我的被子上跳来跳去,或者趴在我耳朵旁边轻轻睡去。 比起已经过去的爱情,最后到底是这只猫的温柔,更让我惦记。
朋友们,梦时疯了。 她说我们整个12月要做成一个日更节目。这个冬天我本来应该煮着热红酒,偎在沙发上,一点点看完我双11买的那一大堆书。而此刻,我却要在冰冷的书桌前写shownotes。 今天的话题是冬天。 冬天应该是厚厚的围巾和羊毛袜子,应该在被子里赖床,应该和朋友在无数个火锅前大呼小叫,应该在路上张开嘴,接住天空中飘落的雪。 你的冬天记忆是什么样的呢? 今年我分了三次手,在这个冬天,还是要常常一个人揣着兜走上街头。 还是要火急火燎的赶回家和我的朋友录一期冬天的故事。 但无论如何,在这些瞬间里,四季像火车一样,轰隆隆的开走,提醒我们珍惜这些时间。 12月是一个有太多节日的日子,提醒我们珍惜时间的时候它也在提醒我们珍惜朋友。 所以,我就只能陪她一起疯了。 感谢你们收听了我们变成日更节目的第一期,冬天可以很冷,但如果有朋友陪伴的话,再冷的冬天也会变得温柔。 希望在电台另外一边的你,能真实的感受到,所有寒冷的背景,那些肃穆的风,铅灰的云,都是为了把你得到的温暖,衬托得更盛大庄重。
好久没有和梦时这么酣畅淋漓的聊(dou)天(zui)了。 这次我们聊的话题是双十一。 很多年前我是阿里巴巴名不见经传的市场部小透明。 梦时是联想digital marketing一周熬夜四次的打工人。 那时候,我们就在经历双11了。我因为业务和电商没有那么近,得以作为集团生态的一部分仅仅为双十一贡献过两条文案。而梦时则经历过消费品极度内卷的双十一现场。因为无数电商人,无数消费者的参与。天猫双十一或者说“双十一”这个概念,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符号。 哪怕今天,梦时成为抖音电商非大促组的营销人员,而我在一家强调调性和质感的内容平台上班(梦时侧评:对此处的拉踩持保留意见),我们仍然是这个巨大符号的组成部分。作为参与者,也作为消费者。 而我们这两个咖啡搭子,在这期节目里立场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消费主义的观点。 作为电商的从业者,作为慢慢走向三十岁或者走过三十岁的人。我们发现,在这个被消费主义裹挟的世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那么的不容易。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每一次的双十一里,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即使每次我们都买错了也没关系。我们每个人,终究都能在一次次的试错里,邂逅真正的自己。
因为9月底去惠州出差,10月第一周又连续去了武汉杭州,完全错过了今年的上海时装周。即便不找小马要秀场的票,没有在新天地走在那些穿着裙子的男生和光着头一身硃红的女孩子之间,也不失为一种遗憾。 迷恋上海的多元,就一定要在时装周期间,走过街头的绚烂。 所以特别邀请了小马来上节目,时尚从业者小马。在这个行业已经很多年了。 他经历过被奢侈品左右,把自己成为爱马仕铂金包的置物架,也在这个行业里深耕,在时尚和风格之间找到了自己的表达。 小马说时尚是属于每个人的。他欣赏的是那些穿着自己衣服,用时装悦己的人。 跟他聊完后,我放松了很多。 时尚是所有人想成为的样子,风格是你喜欢的你自己。 愿我们都能挣脱时尚的窠臼,找到自己的风格。 毕竟祖师奶奶香奈儿早就说过——“时尚易消逝,风格永流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