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放假了三周的很日常回来啦,朋友们还好吗~ 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期节目,白眼与苹果畅谈了漂在海外这些年的经历与感受。在“逆全球化”的大潮下与看起来日趋封闭的环境里,离开故土似乎成为了一个风险更高的选择。但我们依然相信,漂在海外的经历给自己的滋养丰富了我们自我,也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无论世界变得怎样,我们永远对开放、自由与对话抱有美好的寄望。 本期提要: 2:30:出国留学的契机 6:00:出国前对英国的想象与真实生活有落差吗? 9:30:校园内外的体验与碰撞/我们都经历了哪些不愉快? 10:00:外国朋友问了哪些问题让苹果直呼傻X?! 12:30:忍不住开麦吐槽中上层阶级的白人男性 15:00:英国社会含蓄的阶级傲慢 16:40:身为国际学生的脆弱感 18:10:苹果被偷包的经历 23:30:吐槽归吐槽,英国有哪些我们喜欢的地方?漂在海外的这些年,我们有哪些收获? 24:00:异乡生活让我们学会反思与自省 26:00:逃离内卷:人是可以有不止一种活法的 28:30:终身学习的文化让人生充满可能 32:30:“有钱”并不是自由生活的必要前提 35:00:选择了在异乡的生活,我们后悔吗? 36:00:回国时感受到的陌生与距离感 38:00:在看起来日趋封闭的世界里,我们如何自处? 38:30:环境越封闭,我们越需要开展对话与坚守生活的边界 话题成员: 苹果,纪录片发行人 白眼,比较文学在读博士,译者。 个人微信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tagram(插画号):Toominpumpkin 本期音乐: 片头:Far Away From Home by Groove Coverage 片尾:Don't Look Back In Anger by Oasis
这是一期杂糅了忆苦思甜的感动以及脚趾扣地之尴尬的倾心之作。青春疼痛文学,发端自新概念作文大赛与《萌芽》书系,兴起于千禧年初,是不少八零后九零后的重要成长记忆。虽然随着我们渐渐长大,“青春疼痛”逐渐成为一个集抓马、狗血、无病呻吟与脱离实际为一体,遭到无数群嘲的文化体裁,但年少时我们从中收获的感动也是真真切切。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回顾了自己的青春阅读与观影史,回(吐)忆(槽)了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青春疼痛文学,并探讨了“青春”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与流变。 人不中二枉少年,此时不二等何年。用无病呻吟去概括少年人的所有痛楚未免有些傲慢,那些成长的烦恼,都是我们青葱岁月里真实、纯粹而令人感怀的印记。 PS:片头呕心沥血,请大家起码听完片头再撤…… 节目概要: #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青春疼痛”文学的? # 《悲伤逆流成河》真的是郭敬明最“疼痛”的作品? # “青春疼痛”文学的内部分化与复杂性 # “青春疼痛”与“残酷青春”,为何一个被嘲一个被捧? # 写作者的身份与视角如何影响他们对青春的描摹 # 正统文坛对“什么值得书写”有固定的想象 # 八零后九零后,到底有什么成长的烦恼? # 青少年与公民身份的脱节 # “五四青年”这一概念暗含的青春想象 # 真实的高三没有“青春疼痛”,只有“青春胃痛”? 主播: 神烦,人文地理在读博士。 白眼,比较文学在读博士,译者。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与影视片段: 《悲伤逆流成河》电影版 《左耳》电影版 《原来你还在这里》电影版 《匆匆那年》- 王菲 《那些花儿》- 朴树
一个非常龟毛的文字工作者的内心小剧场。 00:26:“的、地、得”警察就是我 01:27:朱军微博里的“的、地、得”用法科考 02:12:白眼老师现场教学 02:24:“的”的用法 02:52:“地”的用法 03:21:“得”的用法 03:58:语言学家们对“的、地、得”的讨论 05:10: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本期很日常的嘉宾是美国佐治亚大学数学教育的PhD碧瑶。碧瑶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认知,她关注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与表达,以及我们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可以如何影响课堂教学与知识传播。 这次聊天让数学学渣白眼得到了极大的抚慰——学不好数学不代表你笨,而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可能性。如果说现在的教育无法回避内卷,可以说数学算是卷得最厉害的学科之一。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沟通打开自己的认知,不必非得爱上数学,但起码能减少数学焦虑与恐惧。 【本期提要】 # 数学认知研究具体是在研究什么? #好的数学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目前国内外的数学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看待现在数学或“奥数”被看作检验智商的硬标准? #激进建构主义哲学与数学教育的联系 #数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有何联系? #数学一定是客观的吗? 【本期嘉宾】 碧瑶,佐治亚大学数学教育PhD 公众号:碧瑶聊数学教育 【主播】 白眼,比较文学在读博士,译者 -Instagram(插画号)@Toominpumpkin 本期音乐 片头-Genius- Gifted OST. 片尾-Youth by Daughter
三位不做年终总结的躺平派主播,在本期认真探讨了为何人类需要年终总结。忙碌的一年过去后,年终总结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是一份辞旧迎新的仪式感,也是静下心来回顾自我成长的契机。你给自己的2020做了年终总结吗?2021又有什么愿景和flag呢?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哦~ 本期提要: # 2020年12月31日,朋友圈里的年终总结盛况 # 凡尔赛式的年终总结让人头秃 # 为什么总有人要把年终总结写成述职报告? # 三位主播诚实剖析自己为啥不做年终总结 # 做总结的意义在哪里? # 用一个词总结我们的2020 # 新的一年大家要立什么flag? 「主播」 小费,外企社畜 神烦,人文地理在读博士 白眼,比较文学在读博士,译者 主播个人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插画号):Toominpumpkin 片尾音乐:新年快乐-忧欢派对&小虎队
岁末年关,咱来聊点轻松的。在本期节目中,金融打工人小费与学术打工人神烦和白眼共同畅想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以及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故事。延续本栏目一贯的治愈风格,我们聊着聊着又走到了心灵鸡汤的路子上……打工人们,困了累了别喝红牛,来喝一盅两件鸡汤! 本期提要: #童年时期都有过啥伟大梦想 #小费曾经梦想成为联合国秘书长? #白眼一度沉迷海岩小说,想当女警花 #神烦做初中实习老师时如何智斗中二少年 #关于裸辞的十万个为什么 #国内与国外对工作意义看法的差异 #就业选择会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学术打工人的心酸 #选择工作要考虑的因素都有哪些? #为恰饭和不为恰饭的理想职业都有啥? #一盅两件决定进军相亲市场创业 #在内卷的职场环境下如何自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愿我们对其他职场与学术打工人都多些理解与善意 「主播」 小费,外企社畜 神烦,人文地理在读博士 白眼,比较文学在读博士,译者 主播个人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插画号):Toominpumpkin 片尾音乐:边一个发明了返工-My Little Airport
一期女博士们的大型吐槽节目。我们从身为高学历女性所受到的婚恋歧视聊到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了解自我、实践女权主义。无论是女权主义还是亲密关系都没有既定的模板,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多维的个体,并且经历着具体、千差万别的生活境遇,实践女权主义与寻找亲密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没有能够完全重合的捷径。我们有独属于自己、无法被概括的征途、挣扎与收获。 尽管现在女性受到的歧视依然严峻,许多女性也因此对婚姻和生育失去了信心,但愿我们都依然有勇气去寻找并拥抱爱,让爱成为我们了解自我与通向自由的力量。 你将听到: # 女博士们在婚恋场里都受到过什么样歧视? # 到底是谁在定义女博士的情爱和事业? # 家人的态度如何?我们身边的盟友都有谁? # 让我们动心的都是什么样的男性?亲密关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 # 东西方约会和恋爱文化以及传统和现代的不同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 我们对于亲密关系都有什么样的期待? # 我们是怎么理解大众传媒建构的浪漫爱和爱情成功学? # 如何去动态地理解亲密关系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 为什么优秀女孩还会不自信?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 现代女性为什么会恐婚恐育?理想的性又是怎么样的?又折射出了怎样的性别脚本? 【本期嘉宾】 陈小熊,教育学在读博士,民谣歌手 YY,社会学在读博士 【主播】 神烦,人文地理在读博士 白眼,比较文学在读博士,中英同传 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tagram(插画专用):Toominpumpkin 【本期音乐】 片头:预谋邂逅-阿肆 片尾:子期-阿肆
欢迎来到很日常【午夜档】,这将会是一个关于女孩、性情与愉悦的新栏目。在酝酿了很久(主要是因为白眼懒癌发作)才剪辑完成的第一期【午夜档】,我们聊了聊女性如何与自己的身体愉快相处,以及自娱自乐的一些心得体会XD 想知道我们分享了什么juicy的内容,就点击播放键收听吧~ 你将听到: # 我们的自娱自乐小故事 # 如何面对性的羞耻感 # 为什么只有男生知道哪里有小片片看? # 女生喜欢的小片片是怎样的 # sexy and free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 我们都经历过什么样的性教育? # 那些年我们接受过的错误性教育 本期音乐 片头: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 - Cyndi Lauper 片尾:Girl on Fire - Alicia Keys
当当当!一次突如其来的播客更新,很日常聊天室上线了一档新栏目——一盅两件!在这档节目中,三位好朋友白眼、神烦和小费将会一起唠唠家常,聊些很日常且很重要的话题~ 一盅两件第一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反消费主义心得和体会。在接踵而至的消费节和无处不在的消费刺激中,我们如何把持住自己但同时又能享受拥有一件物品的乐趣?其实理智消费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也并不一定非得是苦哈哈的零物欲状态。只要我们足够了解自己,就可以在消费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祝我们找到与荷包的良性相处之道,早日实现共同富裕XD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你消费了吗? # 我们的年度best buy都有啥? # 怎么看大家在一个时间(例如国内的双十一或国外的黑五)集中进行疯狂采购的现象?对此我们有什么感受或体验? # 不购物清单:有哪些东西很久没有购买,并且相当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购买? # 有哪些东西是会努力减少购买的? # 怎么看待自己的物欲?我们如何与自己的物欲相处? # 怎么看待所谓的“种草”和“拔草”? # 受到市面上各种社交和内容平台这些种草信息的影响大吗? # 分享“安利”或“被安利”的经历。 【本期话题成员】 神烦,人文地理在读博士 小费,外企社畜 白眼,学术民工,搬砖同传 - Instagram(放插画的) @Toominpumpkin 白眼个人微信公众号:白眼阿姨 【本期音乐】 片头- 梦幻丽莎发廊 by 五条人 片尾- Thrift Shop by Macklemore, Ryan Lewis (feat.Wanz)
我们对社交平台的感觉好像越来越复杂。被碎片化的信息以及阅读习惯,每时每刻向我们辐射的爆炸性情绪,以及如影随形的空虚和无力引起我们的反思和挣扎。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的段子常有,但简单的日常分享以及真情实感的流露反而被逐渐收起。我们好像慢慢成为了把自己的起伏藏进屏幕时间里的成年人。 这是一期三位网瘾少女的自白。不论是在努力自洽的白眼和苹果,还是佛系冲浪的神烦,都承认自己无法脱离社交平台生活。或许与需要社交网络的自己和解是这届年轻人无法避免的命题。 01:50-05: 24 逃离社交网络:不是不行咯,但也没必要呀:D 05: 24-08:55 网瘾少女的屏幕时间都去哪儿了:请拜登和特朗普出来背锅! 08:55-16:08 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焦虑和信息安全 16:08-24:35 我们在刷社交平台的时候,到底在刷些什么?面对爆炸性的信息,你是佛系还是焦虑? 27:00-30:00 从三次元到二次元:赛博喊冤和民间法庭从何而来? 30:08-41:40 以文字或者视觉呈现为主的社交平台都有什么特点?我们是如何使用这些平台的? 41:40-46:00 不同社交平台见证的人格分裂以及自我成长 46:00-48:10 不再对社交平台动真情的成年人,你的故事和情绪都去了哪里? 48:10-51:30 播客是否可能成为一个轻社交平台? 53:00- 53:55 所以说小宇宙准备啥时候开通私信功能呢?(此处为彩蛋,请热心听众查收) 53:55-59:35 当科技和资本联手,网瘾少女选择原地躺平(所以大家有刷到吐的时候吗?) 【本期嘉宾】 苹果,纪录片发行人 【主播】 神烦,人文地理在读博士 白眼,学术民工,搬砖同传 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tagram(放插画的):Toominpumpkin 【本期音乐】 片头:Painted Sun In Abstract - Trent Reznor/Atticus Ross, from The Social Network soundtrack 片尾:全世界都在滑手机 - 林正/刘佳铭
这期节目的缘起,是我和本期嘉宾Raina都在最近经历了友情里的暴击。我们都向往高山流水的友谊,也总相信友情比爱情更加稳定,比亲情更能反映我们的个体意志。但也不得不承认,友情与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一样,会让我们快乐,也会让我们受伤。在其他情感当中存在的暴力,在友情中也同样存在。 这是一期专用于疗愈的节目,我和Raina倾诉了自己的友情心碎时刻,也分享了经营一段友情的心得和体会。我很喜欢Raina说到的一段话:要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更多的爱,我们都必须勇敢地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虽然所有人都无法避免敞开心扉却备受打击的情况,但希望我们依旧勇敢,依旧相信友谊。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我们如何权衡亲情、爱情与友情之间的关系? # 我们在友情里的心碎时刻 # 如何维系不再同一座城市/同个时区的远距离友谊? # 如何应对与朋友渐行渐远的情况? # 受了伤之后该怎么办?是自己默默消化,还是尝试跟朋友沟通? # 我们还应该在友情里敞开心扉吗? # 如何与朋友进行非暴力沟通? 【本期嘉宾】 Raina,中英同传,公众号:RainaLi 【主播】 白眼,学术民工,搬砖同传 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tagram(插画为主) @Toominpumpkin 【本期音乐】 片头: Don't Speak - No Doubt 片尾: Hollaback Girl - Gwen Stefani
这是一期跟好朋友鲜鲜,也是一位微博上网红大粉的漫谈。从年初到现在,相信关于饭圈与追星的事件和报道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在许多人眼里,饭圈girl和饭圈文化似乎仍旧是陌生且被妖魔化的存在。诚然,饭圈文化当中有许多问题重重的行为模式与情绪架构,但在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饭圈事件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在长时间参与饭圈和跟饭圈girl的互动当中,鲜鲜对饭圈的许多做法保留意见,但也反对用过于苛责的目光来审视这帮追星女孩。本期节目中,鲜鲜将从网红大粉与研究者的角度分享她的饭圈观察,希望我们能够用更多维的视角来了解饭圈生态与其中的个体。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是在怎样的机缘之下成为网红大粉的? # 网红大粉都需要做些什么? # 网红饭圈跟知名韩流明星的饭圈有不一样的地方吗?网红饭圈内部的权力结构是怎样的? # 饭圈girl的日常是怎样的?“饭圈化”指的是怎样的语言架构与表达特点? # 鄙视饭圈或追星行为暗含的厌女思维 # 为什么饭圈这么爱用缩写? # 如果把饭圈当作一个观察青少年思想动态与个体诉求的场域,现在的孩子们的诉求是什么、他们在关注讨论一些怎样的问题? 【本期嘉宾】 鲜鲜,非洲文学博士在读,微博@吉士代代子 【主播】 白眼,学术民工,搬砖同传 公众号:白眼阿姨 Instagram(插画为主) @Toominpumpkin 【本期音乐】 片头: Idol - BTS 片尾:Wanna Say - 蔡徐坤粉丝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