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播客将记录我27岁博士最后一年如何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播客介绍见第0期。 第一期节目,坦诚地聊聊我的各种明知不成熟还要提出来的小妄念。 我请来了我的朋友晓宁一起聊聊,她是viva la vida创作与分享平台的创始人,也曾经是著名教育创新大学minerva的首届学生。是一个我相信不会轻易叫我别多想的人。 0:30 现状:不想这,也不想那,这是咋回事儿?我请来了我的朋友晓宁一起聊聊。她是viva la vida创作与分享平台的创始人,也曾经是著名教育创新大学minerva的首届学生。 2:20 如果不是逻辑性地思考,只是感受一下,我现在是怎么样一个状态?为什么特别急迫地想规划未来,害怕什么呢?晓宁说:让生命自然流淌不好吗? 9:24 我不感相信我的生命,所以紧抓着头脑的计划不放? 11:40 找到一个燃烧自我的事业从此再也不会纠结和懒惰……我说:这个故事模版我觉得还是放弃比较好。 16:10 也许不把我当做故事的主角,会更少纠结。也许讲不出来的故事更好。 18:30 我想过的生活:为什么那么想要接触不一样的人,我对学术象牙塔的不满。 20:53 规划一下,我喜欢干什么,这些事情的共同点是什么。觉察,创造。晓宁:哎呀妈呀,我也喜欢这样的状态。 24:44 我想去过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晓宁说:你过去所有的经历都非要抛弃吗?去草原呆着不会太单调吗? 29:20 但也许我作为体验者对世界不会有什么最大化的贡献。晓宁的支持与爱。 33:50 并不是仅仅置身异域就能满足我。 37:30 如何获得一个更能激励我去成长的环境。当个晓宁一样繁忙的创业者怎么样? 41:04 虽然我号称想接触更加不同的人,可社恐自闭的我能做到吗?“接触”,该是怎样的接触法?晓宁:我必须要了解这个人背后的故事,光跳舞可不够。 50:20 当你说你想给世界贡献价值,世界是谁?我必须要选择某一个群体去关心吗?晓宁:找一个你有情感联结的群体,你可以自己去定义。 55:52 总结,我的行动目标。三大块:第一如何让我的精力更集中,更敏锐不懒遁(这也是我谈论佛教的原因);第二,想感受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到底如何达到?第三,想探索如何用我喜欢的事情与别人连接。
This episode I am going to chat with a profession life coach, who is also my new housemate, Jeremy. Find Jeremy at thepacerco.com/strugglz. 0:30 Intro of this podcast: a live documentary with no script and no conclusion. No story or sucess advice promised. 3:30 First episode! Before, I didn’t quite trust life coaching… 4:40 Session starts: how do we do a coaching session;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therapy; Jeremy’s focus (Mind-Body) 6:00 what are my current issues 7:30 let my body decide what is the problem in priority? Or rather, my legs helps me refocus. 10:40 I’ve thought enough about my problems I feel it’s time to do things rather than talking about it — for example, my complaints about my phd research field (cognitive science) 12:33 What stops me to write the review article aka complaint letter to my field? Reading articles make me fall asleep. 14:20 how to find good structures to complete my own project 15:00 My own knowledge organizing tool ("Question network") — And what stops my from using it? 16:43 re-viewing my waning enthusiasm — via my body cue. 18:38 My constant struggle: my new ideas not understood by others? 20:30 my question network can be anything thus I don’t have a clear end-goal for it. 21:38 re-directing the topic of this session. 23:21 Jeremy picked up my key word: multi-tasking. What to do with a person who wanna "experience everything in life"? 25:17 Come back to my body. How to respond to the fact "I am not able to do everything in life" — not just by choosing one. 27:23 Battle: scientific rigor versus positive message to the mind! 32:00 "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 anything I choose, opens my world 34:38 Final reflection: for someone always skeptical and want to be not wrong, where to ground the heart.
27岁开始第五年的博士生涯,身处美国东海岸。 我处在迷茫中,不知道未来干什么,该做什么职业,该在哪里生活,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开场劝退:什么人不适合这个节目? - 想听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不好意思,如果你只想听故事的结尾欢迎一年后再来关注。想听标准行为指南:推荐另一档英文播客节目,worklife。如果更想知道如何向生活提问,如何面对不确定的答案,那么你更适合这个节目。 - 想知道怎么找工作: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会间接看到留洋基础科学博士的生存状态与可能的出路,但这只会是一条线索而已。 你会在这个节目里听到什么?这其实也是我现在觉得对于走出迷惘,我的基本处理方案有如下三步。 - 如何探索世界。比如我会和同样身处象牙塔里的同学一起去采访不同行业的前辈,学术界、科技行业(比如ai、大数据、用户研究)、创业者,看看各个工作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什么样的偏见需要被打破。 - 如何自我分析。我到底要什么,我又适合什么?这么多年了仍然没找到唯一的热爱、人生的指南针,但我仍然奇怪地对自己抱有信心。不可否认我的个人价值观也许比较非主流,我也想在做这个播客的过程中跟别人狠狠碰撞一下。 - 如何保持信心与动力,有足够能量化迷惘为行动。这点其实也是我私心想做播客的主要原因。我一直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但是大多数时候仍然非常懒散地不去探索。对懒的本质常常是注意力问题,沉浸于当下的生活,忘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做个规律更新的播客,让我要负责任啦,时不时的有一些探索的进展才好交差。当然播客,或者说一个输出平台,只是保持动力的方式之一,还有更多更现实更微小的阻碍,我希望也能触及然后讨论,比如,每天睡不好起不来床,当然也没空去探索人生了。 以上是对这个播客整体的框架介绍。进入今天的话题,我迷惘但是并不焦虑。也是间接解释一下这个播客的开端。 发现我最近迷茫了,但这不是一件坏事。 之前大学时迷惘,又觉得压力很大。但当时缺乏能量,更多是躺着不愿醒来,醒来只想吃东西,开启了暴饮暴食的习惯(到现在也不能与食物完全和平相处)。之后找到专业方向,觉得清楚了,对迷惘有优越感,恨不得在dating app上面写“我知道我未来想干什么”,觉得自己胜人一筹。然后现在打脸了。 但也不完全是。现在觉得迷惘但并不背负什么,这个迷惘本身不再是特别糟糕的压力了。客观上说我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年纪大了些对自己在社会上能够生存这件事还是有一点自信。主观上说我也不是完全陷入身份危机,之前的迷惘和确定都让我更了解自己。 我想把焦虑转化为兴奋,其实更需要的就是好奇,因此更看重这个探索的过程。 根本上,我的私心是记录下这个变化的过程。我最喜欢和正在发生变化的人做朋友,所以也对这个自己很感兴趣。大人总是忘记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的样子。 迷惘也是我和身边人常见的状态。博士后期,我身边有同学准备赶快努力毕业之后再去读两个本科的,还有重新思考人生决定为了爱情离开学校回国远程读博。我看到很多既定轨道之外的选择,生活突然多元有趣了许多。谈论迷惘本身就成了连结的一座桥,拯救了我这个自闭患者。我想借此和你们有更深入的交流。所以欢迎互动留言或者成为嘉宾。 留学纽约的27岁博士生迷失和找寻的旅程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