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特别的机会,可以和这位对中国有深厚情感的“外地”朋友一起聊天,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所以聊的并不是很深入,但我想,这是一个开始,也许以后可以和Bob,有更深入地交流。不过,就单单这几十分钟的内容,也让我产生了一些对当下生活的感受,毕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眼光放在一些很微小的事物上,或者常常被困在信息茧房之中,心境和眼界总是比较窄,除非我们能走出来,或者先把心打开。 【关键词】 #焦虑 #中西差异 #中西文化 #压力 #分享 #希望 【本期感受】 面对,这个词是我们常常会用到的。只不过是用在口头或者书面上。有多少的时候,我们会比较清晰且坚定地知道,我们本来就应该要面对每一个环境,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我们总是要面对的。毕竟,无论是沉迷还是逃避,都不能使我们的状态更好,也不能让我们前行的脚步更加轻快。老话说:长痛不如短痛。但往往我们最不容易讲道理的对象,就是自己。不管怎么说,无比认同Bob说的:你必须相信,未来有希望! 【时间轴】 02:00——刚来的时候觉得:这是另一个地球? 07:52——不同的文化,都有好与坏,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2:52——学习外语不只是学习语言,还有“文化” 18:18——学习而已,别给自己太多压力了 24:37——压力并不是绝对的糟糕,如果可以善用,这也是一种动力 32:36——尽管在全球范围内,这里的发展是飞速的,但也不能忽略那些发展带来的好处之下的问题 39:28——卷成这样的现实,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吗? 44:06——生活总有那些高山或低谷,最重要的就是“面对” 48:19——也许你正在那个谷底,但是你就慢慢向上爬,早晚你会出来!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是非有真理,慎言莫冒犯别人”,这句取自经典粤语歌曲《沉默是金》的歌词,有段时间时常浮现脑海。所谓的人生智慧,如何取舍,嘻笑有时,沉默有时,静下心来想想,这比读大学时拿下几个学业证书还要难!毕竟我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环境太复杂了,复杂的关系、复杂的人。更何况,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缺少良师益友的陪伴,就更难以认识自己,训练自己了,就连沉默,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不要,都是那么迷茫、无助。 【关键词】 #沉默 #成熟 #成长 #筛选 #城府 #修养 【本期感受】 沉默与否,当然取决于自己。而这又基于个人有独立且接近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各样的处境和关系里,清楚知道该说什么,或者是不该说。就像有句话说: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大概很少有什么事是完全与他人无关的,既然有关系,就需要有各样的考量,不过,这种考量也并非是要人随时都要审时度势,那样又会让自己常常陷入一种很疲累的状态里。还是那句老话:认识自己,从自己出发。 【时间轴】 00:42——原来成熟的标志,还有沉默 05:08——也许成熟后会变得圆滑、世故,但成长时却需要进行筛选 15:26——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任意加入社群,同时又难以融入及信任社群 24:58——人们总是要经历学会闭嘴的阶段 32:08——修养与城府,究竟有什么区别? 38:50——掌握了流量密码的辉哥说:…… 42:50——始终保持沉默,是否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呢? 50:02——其实有时候,一句话足以表明观点或立场了 57:07——真正让我们羡慕的,反倒是那些随心所欲不逾矩,活得通透的人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当我们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的时候,往往是对成长过程中那种被支配感的控诉,谁都不希望人生是在安排、规划中按步就班完成的,我们期盼可以度过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彩的一生。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代价,为自己的选择而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我们身处旷野,找不到方向时的那种迷茫,没有依靠时的那种匮乏感,都是实实在在需要面对的 【关键词】 #意外 #人生 #轨道 #旷野 #规划 #枯燥 【本期感受】 人生的确不是轨道,其实,也不是旷野,因为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不可逆的,而一生中所有决定集合在一起,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在乎我们过了一个怎样的人生,而是我们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是由环境加诸给我们标准、要求,而我们去迎合、去满足呢?还是从自我出发,认真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呢? 【时间轴】 00:37——又是一年高考,人生未成定局 05:16——认识规则,看透规则,不要依赖规则 09:05——生活中有太多的规划:买房、买车……哪一样是我想要的?哪样与自我有关? 14:02——身处旷野或许是迷茫,但同样也是重新确定方向的机会 22:35——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这种种的title,是如何融与一身的? 24:51——几千年过去了,当初中榜的状元在京城游街的时候那种热闹和繁华,还有谁记得呢?唯一被人记得的是当年的落榜者张继和他那一场不朽的失眠 29:54——旷野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方向,没有资源 33:44——生活中总需要有plan B,但究竟是具体的举措,还是要有迎接意外的良好心态呢? 40:50——我们总是在寻找可以属于自己的逻辑自洽 47:07——也许我们在旷野中,也会一直打转,走不出来 56:31——社交那么累,干脆做个社恐吧 63:00——真正的强者,往往是在逆境中诞生的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当代人的主要情绪,也许很多人会用“emo”来总结。尤其是当我们认真仔细地和自己对话的时候,就会发现心灵深处那些失落、沮丧、迷茫、困惑,甚至是绝望。这些情绪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更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吸收的有害气体,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让我们快速进入一种很丧的状态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emo”了。可人不能总是“emo”,负面情绪总要面对,总要解决的。那该怎么办呢 【关键词】 #生活 #emo #热情 #失望 #心灵 #情绪 #抑郁 #压抑 #倾诉 【本期感受】 说到底,要对付自己,总是很难的。特别是当自己处在一种低落、负面的情绪中,似乎人性里有些东西会主动贴近这种负面的状态,甚至会慢慢放大,叫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过,一旦我们能将自己抽离,就会看见那样的自己和那样的生活是多么糟糕。因此,我们灰暗的生活需要被照亮,当那光照进生活,照进心灵,我们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面对自我,也可以去面对身边的人了。确实,人类本身没有希望,但人类需要希望,也可以有盼望。 【时间轴】 01:50——在那个《漫长的季节》,我们似乎找不到希望,只看到撕裂 06:03——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非黑即白的教育,因此凡事总要分一个是非对错 13:00——因为一部剧,引出了深埋内心的emo情绪 19:49——这个世界怎么了?这艘船究竟是零件坏了?还是即将要沉船了? 25:28——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 31:57——问题在我 37:25——大环境的问题,导致个体在主观选择的时候,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47:50——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51:11——他们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逆行者,是因为他们内心的信念! 59:34——我们并不需要歌颂苦难,但我们需要肯定那些经过水火的人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这是一个排斥说教的时代,但又到处充满了显性、隐性的说教。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教导: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时候,甚至我们都不清楚,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期待?又为什么会那么讨厌那种生活状态?明明自己都没有经历过啊。这问题似乎很难得到一个精准的答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能回归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中深入思考,那会否有所改善呢? 【关键词】 #生活 #模式 #角色 #遗憾 #慢下来 【本期感受】 慢生活本来也不是一个标准答案或者是每个人都应该的标准模板,但是当我们学会慢一点,那些有关生活的过程、画面就会更加清晰一点,而我们也不至于被快速闪过的经历闪昏了,甚至因此忽略了生活中更宝贵的那些人事物。那样的话,我们只能得到四个大字“得不偿失” 【时间轴】 01:05——谁在定义我们的生活? 04:39——真正意义上的Local的生活状态,全靠个人的主观判断 09:51——当车速快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轰鸣声,会剥夺我们的听觉,生活也是如此 14:26——“瞧你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就是坐个地铁嘛?有什么好兴奋的?” 22:38——坐飞机原来这么麻烦? 28:18——当你经历过快的麻木,才能感受到慢的温度 35:48——超前消费他人的“习以为常”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偶像崇拜” 40:20——“丧”从一个很被动的选项,成为更多年轻一代主动的抉择,是有原因的 48:56——放弃思考,任由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是生而为人最大的不幸 54:22——996?007?这么忙,究竟为了什么? 59:30——环境已经如此艰难,你还让我从自身找原因? 66:09——是否以端正的态度思考过自己的每一个身份、角色,是必要的,别让被忽视的,变成遗憾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生不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适龄人士来说,似乎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必选。结婚、生子,常常被冠以“天经地义”的名义。也因此,给很多人带来很大压力。而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结婚、生孩子的难度也开始逐步增加,以至于许多抱持传统思想的家庭,特别是父母长辈,不得不面对现实,渐渐放下对适龄子女的逼迫,但“生不生”这个问题,依然是个挂在人生道路上的大问号。 【关键词】 #生育 #孩子 #亲子 #父亲 #传统 【本期感受】 对于每个个体的人来说,“生不生”应该是从自我处境出发,深思熟虑的结果,不应该被环境裹挟,更不应该只是迫于压力就做了爸爸、妈妈。这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不好。当婚姻回归到爱情的使然,生育依然是爱情的结晶,那么这些看似压力巨大的问题,反而会成为我们人生成长路上的一种助力和幸福了! 【时间轴】 00:36——片面地男性视角,聊聊“生孩子” 06:09——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好像很难去判断事物的对错了 11:04——父辈祖辈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看似劣于当下,但真实的处境是? 17:01——农耕社会需要劳动力,所以更依赖生育,而在当今社会中,脑力劳动迭代了体力劳动,AI科技替代了人力劳动。 24:01——有了退休金,父母们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带孩子反而成了遭罪? 28:34——社会的包容度在增加,从前不能容忍的,现在都能接受了,但,这是好还是坏呢? 36:53——什么才叫好时代?人口稳定增长,人民安居乐业! 42:15——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46:00——爱,应该不是冲动的,也不是模糊的,爱也是可以清醒和理智的。 52:05——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接受多姿多彩,多元化的社会发展 61:03——当许多附加条件成为了结婚、生育的理由甚至是必要条件,原本美好的事物,就被破坏了 65:05——人在婚姻里面,在跟孩子的共处里面,会得到一些操练和成长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周老师作为三们主播共同的长辈,一起录播客应该是一次很新鲜的体验。以退休的年龄,尝试播客这种新的形式,来分享自己过去的经历、见闻。而三位主播。也是抓紧时间请教、学习,毕竟男性这个形象也有很丰富的视角,不只有年龄的差距,还有地域的区分。不过,我们总要带着发展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进程,包括男性的成长。 【关键词】 #男性 #地域 #风俗 #压力 #成长 【本期感受】 对于一位退休了的长辈来说,这个社会许多的事物或许不再有吸引力。而且也很容易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姿态,跟我们分享人生的经验。当然,许多经验,我们也乐于接受,只是,我们需要很坦诚地表达当下社会中的真实处境,我们所面对的压力、挣扎、摩擦、困惑等等,也正因为如此,周老师反而有种被提醒的感觉,或许一味地指引、建议并不能更好地帮助到面对困境的人,倾听、理解和体谅的价值,在当下这个环境中,开始变得越发明显。 【时间轴】 00:34——单一的“男性”群体,也会因地域区别,形象、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02:20——韩国男性与香港男性,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06:32——能不能吃苦,是判断男性特质的指标吗? 12:42——韩国(北方)男性的阳刚是外功,而香港(南方)男性的坚强是内功 18:12——过去传统的男性教育的确有迂腐过时之处,我们的眼光也应当发展、进步 24:02——太过柔性的男性形象的风气,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进程之中的遗憾 29:30——守纪律、讲文明,其实也是一种男性气概的表现 34:47——生活中当然应该具备吃苦的能力,不过,当下的苦和过去的苦,已经不同了 40:35——当一个社会越发展就越文明,越文明就越细化,结果就越复杂。 45:35——个人的幸福感,究竟是由物质决定,还是由亲密关系带来? 50:30——假如发生紧急情况需要逃难、避祸,孩子跟爸爸,还是跟妈妈?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录制本期节目时,武汉那位孩子的妈妈还尚在人世,谁料想,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离开。我们不清楚网络风评对这整个事件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但在过去诸多网络暴力的恶性事件中,不难看出在网络中跟帖、评论,发表一些伤害性字眼的行为不单单只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究竟中,同样会蔓延到现实世界中,甚至因为网络群体的叠加,会导致其危害成倍增加。而我们,在感到痛心的同时,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关键词】 #网暴 #网络暴力 #吃瓜 #转赞评 #谈资 【本期感受】 在当下的时代里,以“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为处事格言,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当我们的社会逐渐转向娱乐化时,我们是否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整体人类群体因互联网的存在,毕竟之前的距离正无限接近,同时,我们在网络上的种种表达也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也许本期节目提出“吃瓜”行为是一种“恶”的表达,可能过于严重了。但事实 上,我们应该很清楚各类网上事件,若果没有了中间的传播与发酵过程,可能很多糟糕的结果都能避免了。也许我们常觉得自己泯然众人,在庞大的环境中,可能是一个特别透明、渺小的存在,可事实往往告诉我们,那简短的只字片语,常常会成为刺痛事件当事人的极大伤害。 【时间轴】 02:07——网暴离我们有多远?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危害吗? 10:49——她只是给自己的头发染上了粉红色…… 14:49——吃个瓜而已嘛?有必要嘛? 18:40——在这个互联网娱乐时代,真相重要吗?人们的肆意指点无非只是表现了内心的阴暗 22:40——从前我们逃离村镇,现在也能逃离网络吗? 29:23——每一个“无辜”的吃瓜者,都在无意识下成为了事件恶化的“酵” 32:37——大多数的网络热点或网暴,连你自证清白的资格都要剥夺 38:15——当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已经不关心事件本事了,只关心所谓“好人”或“坏人”的下场 42:11——人们也许不需要真相,因为:作为一个女人,当有人说你是小姐的时候,不管你是不是,你就已经是了 52:20——造谣与辟谣的代价,竟那么悬殊 56:05——做个好人,太难了! 64:54——只因不法的事情增多,所以人的爱心就渐渐冷淡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前段时间《灌篮高手2023》着实引发了激动的情绪,许多朋友开始追忆自己的年少时光,当然像其它的动漫作品在过去几年也陆续发行电影,推出剧场版,也是有很多怀旧的元素在其中,对于灌篮迷来说,大家一直等待的,正是那场期待已久的全国大赛,某种程度上,好像也是为自己的童年记忆画上一个句号。而这一波回忆杀同样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没看过《灌篮高手》或其他同时期动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吗? 【关键词】 #动漫 #童年 #灌篮高手 #成长 #记忆 【本期感受】 其实看没看过动漫,去没去过游乐场,都无法给个人下一个不完整的定义。所谓的完整是基于自我对于生活的经历和对成长的感知。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去探索这个世界,拓展自己的边界,对于成长是相对有好处的。只不过这个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毕竟不是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是对生命有益的,尤其是当下这个过度娱乐化的社会,许多事物都在纵容人的私欲,以至于我们不知不觉地深陷其中,且深受影响,甚至人格、三观都会受到不良侵蚀。正如我们很容易被批判:没有XXX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时间轴】 00:26——《灌篮高手》电影引发的童年记忆 02:27——我们习惯会说:没有XXX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究竟是什么在定义我们的童年? 08:58——也许学习成绩一般般,但通晓漫画、小说中的故事与人物的那些同学 13:31——人到中年,需要有一些怀旧的机会,重拾年少的青春和热情 16:34——不同的成年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认知,成年之后又一同身处于一个便于交流的网络环境,认知上的参差很容易显明 20:19——小时候没能看完或者听过没看过的剧,即使现在可以完整地看,可以反复地看,也再也没有那时的乐趣和热情了 26:07——不跟随潮流的人,要么很强大,要么很弱小 33:33——总有人拥有自己所热爱的,真好! 40:26——替张凡立个FLAG,期待以后请他钟爱的主持人“小马哥”来做期节目 49:07——这个世界值得学习的事物有很多,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同样也很多 56:39——所谓热爱并非一定要专注于某一样事物,热爱的反义词,反而是麻木 66:34——尽量避免自己沉迷在虚无的迷茫之中,过去也许是无法弥补,但今天也不该被轻易地荒废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本期节目录制场地:【DISC JOKER】唱片店 特别感谢《小房间》主播Zenbi & Trace 的热情接待! 本期嘉宾:《在场证明》主播yuhao 抽烟作为一种个人行为,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需要对个人负责就行了。不过,由于抽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且会四处弥散,很容易会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所以关于二手烟、公众场合抽烟行为等类似的话题,都会引起许多人参与讨论和关注。在本期节目,一位自称老烟民的主播与一位没有抽烟习惯的主播,两人展开一场真诚且对立地探讨,深入对话中,试图发掘香烟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抽烟 #压力 #抽离 #释放 【本期感受】 其实我们总是说:人要为自己负责。但如果从来没有这样的练习,我们很难清楚明白“为自己负责”这几个字的份量究竟有多重。清楚自己所做,明白所做的后果,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当然,抽烟这种行为一旦出现在公共场合、群体之中,那就需要对他人负责了。关于二手烟、三手烟这样的宣传也不在少数,用自己的爱好给他人带去困扰本身已经不道德,甚至还会因此影响他人的身体健康,那就更不可取了。不过是抽的人,还是闻的人,都要以正面、清晰的态度表达自己的问题,良好的沟通才会带来良好的相处。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在人生道路上,能做一些想做的事并没有什么,能把握自己不去做不想做的事,那会更酷! 【时间轴】 00:32——从线上到线下,我们一同在DISC JOKER的“小房间”里录播客 04:17——因为一些关于抽烟的见闻,想聊聊“抽烟”这回事儿! 07:52——大多数人的抽烟初体验是在学生时代,原因只是因为很酷? 13:43——有些东西并不是接触的越多就越适应越喜欢的,就比如抽烟 21:00——当你能拒绝那些只能给你带来短暂愉悦感的事物时,那就更酷了! 22:01——在某些状况下,点烟的动作不过是给自己一个“中断”的机会,在当下的处境中短暂抽离一下 32:02——不抽烟的我,在肆意指责点评抽烟者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啥? 34:53——当我们长期浸染在某个处境里,是很难想象你的习惯、喜好会对他人造成多大的影响 40:01——指出问题的同时带着尊重,要比简单粗暴的指责更有意义! 45:01——人的内心深处似乎就潜藏着一种叛逆心理,你越让我做,我就越要试试看 48:01——爱好是有技术门槛的,单纯喜欢可能称不上是爱好 52:10——生活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一些冗余的空间,关键是别活得太拧巴 56:36——当你意识到一件趣味性的事物成为了你的生活常态,就是需要反思的时候了:为什么而做? 60:22——生命的本质未必是锦上添花地寻找各样的增益和刺激,或者只是为了不完整的生命添砖加瓦,不断成就自我的过程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这是一段关于《心灵奇旅》这部电影的介绍:究竟是什么塑造了真正的你?电影将聚焦乔伊·高纳(杰米·福克斯配音)。这位中学音乐老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在纽约最好的爵士俱乐部演奏。但一个小失误把他从纽约的街道带到了一个奇幻的地方“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在那里,灵魂们获得培训,在前往地球之前将获得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决心要回到地球生活的乔伊认识了一个早熟的灵魂“二十二”(蒂娜·菲 配音),二十二一直找不到自己对于人类生活的兴趣。随着乔伊不断试图向二十二展示生命的精彩之处,他也将领悟一些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生命意义 #火花 #心灵奇旅 # #困境 【本期感受】 为自己负责,向来是一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口号。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轻易地放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毕竟人生在世,若是少了意义的支撑,每走一步可能都是一种痛苦。当然,所说的意义并不一定是那些高言大志,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可以因为我们个体意义的存在而被赋予意义,而无数有意义的瞬间,就会组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每当我们回头观望时,或许有遗憾,或许有伤感,或许是满足,或许是平静,总归,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带着我们自己生命的“火花” 【时间轴】 0:48——在“收藏”里挖出来了宝藏 3:12——今天,我们从《心灵奇旅》的槽点聊起 7:29——那些优质的动画作品,大多都具备去除油腻的功效 14:44——活在当下仅仅是一个概念吗?还是在每个个体的实际生命中,亲自践行出来的 17:27——目标究竟应该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还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22:24——人生是旷野还是轨道?生活轨迹真的能够一眼看到头吗? 26:47——生命的火花掌握在谁的手中 30:06——通过一部电影,也能测试出自己的生命温度 39:57——我们努力生活,尽力拼搏,过好自己的一生,应该也无关职业、地位和头衔 44:04——肚子不饿的时候,才有机会感受生活的细节和美好? 49:43——所以当我们开始思考生活是什么时,就是感知、感受的开始 57:04——躺平话题为什么转瞬即逝?可能这并不符合当下社会运作的规则? 62:13——当代痛苦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活在一个什么都知道的时代,自己的生活却总也活不明白 68:40——快节奏时代的思想就像是闻着香,吃多厌的泡面 73:40——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内在价值,明确自己的主体本份,总归是对的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谁都知道穿上长衫的体面,但却少有人了解脱下长衫的挣扎与困顿,况且对于当下环境的许多人来说,学历、证书早已不再成为一种傲视社会的资本,如何正视所处的困境,并且找到真正踏实的出路才是最重要的点。偏偏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里,曾经在课本中以严肃的社会问题刻画的孔乙己和他的长衫又被大众所津津乐道,尽管这当中有不少一些所谓“专家”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论调,但回归到个体本身,这样的现象、这问题我们又是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的呢? 【关键词】 #孔乙己 #长衫 #放下 #身段 #困境 【本期感受】 就生活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而选择之后,我们也需要坦然地面对选择的后果。只不过,当我们从相对纯净的校园环境中进入社会环境后,所面对的压力会倍增,说到底还是要锻炼、塑造个人的承受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个体的无力是错,这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各种压力、焦虑涌来的时候,是软弱被动地接受?还是坦然、端正积极地面对,这又是个人的选择了。总得来说:穿上长衫不是罪,脱下长衫也不卑微。 【时间轴】 00:58——记忆中孔乙己的长衫,如今穿在了你我的身上? 7:57——自卑也可以孕育出骄傲的心 11:38——年少不知学习好,空长年龄眼界少 17:39——为什么非得穿这长衫呢?还不是因为环境的引导和影响? 23:57——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可偏偏我读过 29:18——读书≠上学≠学习≠成长 34:12——真正的危机是什么?个人抉择失误造成的经济崩盘?还是消费陷阱造成的信用危机? 37:50——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娱乐和调侃的,哪怕是普罗大众面对的集体困境 42:15——生存并不是苟活,温饱并不是奢侈,发展并不是放纵 45:24——山顶有壮阔的风景,谷底也有踏实的生命 51:32——坐而抱怨,不如起而前行,哪怕一步呢 56:47——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和要做什么,比听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更重要! 62:57——他们只是开口说了一句话,这些话不能定义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乃至你的整个生命!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