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串台-中年男性绕不开的痛?【痛风病友交流现场】

嘉宾:【元味电波】主播(大川、老徐、阿懒) 节目剪辑制作:元味电波 【引言】 痛风不仅是病,而且疼起来真要命!每一次的发作,击倒的不只是人的身体,有时候连意志力也抗不住。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发作次数多了,能有什么收获呢?今天【太男了】和【元味电波】两档节目,凑齐三位病友和一位非病友,一起聊聊这个当下似乎人尽皆知,但又似乎很迷惑的病:痛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时间轴】 01:00——大家都是怎么疼起来的,你怎么知道得痛风了? 14:50——痛风有偏方?我咋不信呢?! 21:57——发作了?忍忍就行了?疼的时候该咋办? 27:04——痛风的痛点之一:你该运动,但又不能过度运动 35:42——忌口重要吗?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生活状态 47:17——水土、气候、饮食类别都组成了我们的“亚健康”躯体 64:17——细节(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运动)决定成败 71:54——现代人必得痛风?其实可以提供预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期感受】 整期节目中,不断重复的一个概念:健康生活。的确,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在自己可控范围里(饮食、作息),试图找到安慰,尽可能满足自己,哪怕有些事物明知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变化、环境压力增大,我们身体上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直到有一天爆发,或许已经是我们承受不起的代价。所以说,健康不只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选择,从现在开始,健康起来吧! 图片来自丁香医生(侵删)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图片来自《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侵删)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6分钟
99+
1年前

127:谁不想要一对嘘寒问暖、无限包容、柔声细语的“电子父母”呢?

【引言】 一时之间,电子父母成了热闹直播,评论区里的年轻人,似乎瞬间回到了儿时,回转到了小孩子的样子,真切地述说着自己的心情,似乎屏幕那边的父母真的在回应自己,也真的成了自己的满足。当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很主观的感受而对父母感到失望,总觉得父母不够称职,没有给自己有好的成长体验。也由于我们对父母的“权威”的不满,导致了儿女们不愿跟父母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因为我们会预设父母的反应和回答,既然会失望,何必再期待?但电子父母就不同了,他们毕竟能满足我们对父母大部分的想象,你说对吧? 【时间轴】 00:00——新潮来袭:电子父母 07:07——没有责备和审判,只有温柔、关怀、接纳和包容的电子父母 11:49——原生家庭的失望,在这里都能得到弥补? 19:51——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底气,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 28:52——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用来消磨自己家孩子的工具人? 45:25——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解压的需要迫在眉睫 56:49——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 69:02——放弃助人情节?不!应该是:放弃改人欲望,放低自我层次,学习倾听和沟通 【本期感受】 表面上看,似乎电子父母的出现填补了儿女们成长过程的缺憾,甚至还满足了当下的一些情绪需求。但,这终究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回归到现实中,我们仍然要面对真父母的脸色和压力。有时候真的无关对错,核心的问题往往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或者期待关系的优化。而不是单纯地简化关系,为了不受伤,选择少沟通,甚至不沟通,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如果有机会,不妨先放下那些偏见和预设,真诚地倾听父母,也真诚地向父母表达。虽然未必马上有好转,但总算是一个好转的机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76分钟
99+
1年前

126:突然,一个男人开始抬头、挺胸、收腹,折腾发型和搭配衣服……

【引言】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趣,大众审美也在进一步被训练,姑且不提这种训练的目的或者好坏,起码是提升了大家在形象上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形象。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面对潮流、风气的时候,是否有自我的审视和选择?或者说,只需要跟上大部队,就万事无忧? 【时间轴】 00:00——什么时候开始,看见自己的“邋遢”? 09:36——腹有诗书气自华,若有芬芳蝴蝶自来 19:12——在环境中被迫贴上标签时,是否无力改变? 26:45——认识自己可以由内及外(要撇开身外物) 33:33——置身网络时代,无法回避更广泛以及更精准的点评(有好就有坏) 38:57——无奈之下听劝了,还是自我觉醒要更新了! 48:19——中年人的优化,也许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52:55——最好的状态是:或卑贱或丰富,都有秘诀,在什么人中间,是什么人。 【本期感受】 如果人不需要社交,那么在衣着打扮方面,似乎就很容易更随意。就像我们宅在家里不出门的时候,通常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而这个舒服,多久都会有点放纵。当然,我们有群居的需要,有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外在形象也很容易成为个人是否尊重他人的判断依据。自洽的确是很棒的能力,但出于尊重的目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呈现自己的不同形象,也是一种不错的能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8分钟
99+
1年前

125:串台-时隔两年再聚首,再谈播客录制设备体验

嘉宾:《露天广播》主播-Coin 【录音方案】 线上录制:通过网络会议软件连线通话,各自使用录音设备录单独声轨后合成制作 【录音硬件】 Coin-福克斯特Solo 3gen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李诺-福克斯特Scarlett 8i6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引言】 2022年3月,本台李诺和友台Coin一起录了期有关播客录制软硬件的节目。也分享了各自的体验、收获和遇到的坑。两年过去了,Coin更新换代了许多设备,有了不同的体验,而随着节目制作数量的增加,《太男了》在思路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就促成了本期节目的录制,在今天的节目中,大家会听到许多疑似干货的内容。欢迎收听并互动! 【时间轴】 00:00——分别聊聊各自播客录制的经验 04:48——录音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与解决方法 12:37——录音设备升级与分轨录制 15:39——录音设备选择与测试 23:47——声卡选择与麦克风推荐 36:54——录音设备的选择与参数设置 42:12——设备参数和便携性的重要性 47:11——录音设备的选择与优化 56:01——说到底,“播客”是一种表达诚意的形式! 【本期感受】 如果说节目制作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李诺和Coin都想说:诚意最重要。播客在近几年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更多人开始成为主播,开始通过播客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感受等各种精彩的信息。或许也正因为播客被更多人了解,所以大家更关注的是:做播客能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状态,也许是一种即时的反馈,也许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哪种,我们都觉得,不该失去真诚的心!而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节目内容的构思、制作上,也包括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优化节目音质,强化表达的能力。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播客当成热爱!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1分钟
99+
1年前

124:当代年轻人断亲究竟是主动筛选?还是被动选择?

【引言】 当有人开始与亲人交往持有排斥态度,造成断亲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注重个人感受和独立性,而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此外,经济利益和自我保护也是导致断亲现象的原因之一。然而,并非所有00后都选择断亲,生活条件和经历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交流的模式,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也基于各种复杂的问题,加剧了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致使许多人选择:断亲! 【时间轴】 00:00——00后的断亲现象:对亲人的排斥与断绝来往 12:21——网络发展促进了交流效率,但也带来了关系危机 18:46——农村有的是质朴和算计 26:51——当人们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旧有习俗和家庭逻辑也水土不服了 40:41——传统不需要被认可,总有人在坚守,那是根 48:00——信仰的力量和困境中的自我保护 53:24——父母确实没有持证上岗,而子女也很少会学习怎么跟父母沟通 58:09——社会在发展,怎样的问题都会出现,关键点还是在于如何认清自己的路 【本期感受】 当环境相对纯粹的情况下,我们享受于关系带来的安全感。可一旦出现了利益纠葛,越深的关系就越容易造成伤痕。所以,开始有人觉得,与其最终会走向这样的地步,不如一早及时止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日常那些亲友的走动就更没必要了。况且,为什么要允许那些一年才见一次面的“亲友”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呢?但,这真是一条妙计吗?或者说主动中止一些关系,对我们真的只有利而没有害么?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71分钟
99+
1年前

123:自由职业到底有多自由?自己当老板,自己管自己?

【嘉宾】 自由工作者——Jason 【引言】 曾经那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网络上爆火,也勾起多少人对诗和远方、田园牧歌的向往。有人果断裸辞,有人转行做了自由职业者。那自由职业究竟是怎么定义呢?早上不用起床打卡,晚上不怕晚睡起不来?又或者就此可以摆脱充斥着各种明暗规则的职场,可以做一个独立自主有尊严的人?当成为自我管理者时,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时间轴】 00:00——如何定义自由职业 08:13——当你自由,就意味着自律的开始 13:25——创业是长期主义,人生既是旷野,也需要轨道 22:32——身在职场,确实有诸多限制,但同时也规避了些许风险,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26:48——工作看似是个人的选择和发展,但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是真实且重要的 39:51——如果选定一个方向,那就要沉下心去了解,去请教 52:38——你的另一半需要你给予的安全感,也体现在职业选择 60:43——所谓内耗大概率是因为我们总往外看,多从自己出发,把自己当作方法 【本期感受】 如果说初入社会的工作是基于我们的兴趣或者是收入需求,那么一旦有了充足的职场经验,我们就该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了,而这时候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基于自我了解,包括我们对自己优势、劣势的了解。当然,这也包括我们个人的成长收获,以及为家人伴侣的考量。总得来说,自由职业也许从字面上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身在其中,对自我管理的挑战也是相当大,许多有过在家办公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5分钟
99+
1年前

122:春运路上,堵的不只是归家的人,还有那些难以过一个完整春节的人们

【嘉宾】 铁路工作者——阿伟 【引言】 本期节目录制于2月7号,那时许多北方高铁线路受到雨雪天气的严重影响,阿伟所在的襄阳东站有20队往返高铁停运,许多人因为列车晚点而放弃了轨道出行。与此同时,在湖北部分高速公路上,许多自驾返乡的人,被结冰路面困住,一时之间,归家心切的人们不仅路被堵住,心里也堵了。于是,想请阿伟来聊聊,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的工作和他的心态。 【时间轴】 00:00——利所能及的时候,给朋友一点点帮助,也可以温暖彼此 05:25——当出现极端天气,停运与降速是对乘客最大的保护 14:25——雨雪天气下,接触网表面结冰,会导致高铁无法获得足够能源,所以就无法正常运行 19:07——不只是因为家传,更是因为在部队中得到的锻炼,看到家人的心,也看到公共服务的意义 28:52——铁路系统升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3:32——衷心祝愿,我们出行平安,也更愿大众对于公共服务人员,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支持! 【本期感受】 出门在外,我们在意的无非是平安、舒适。但由于各种出人意外的问题,会导致我们的行程受阻,甚至有很大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造成人心中负面情绪的滋生。所以会发怒、有抱怨……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也难免在发泄的过程中找错对象,当我们面对公路、铁路、飞机等系统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的“无动于衷”,似乎正是他们千方百计阻拦我们继续我们的行程,但有多少时候我们会想想,他们也想我们一切顺顺利利,这样,他们也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正如阿伟所说:其实还有许多大家未曾看到的幕后的工作人员,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一直在努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39分钟
87
1年前

121:串台-也许并不是年味越来越淡,只是我们活得越来越扁平

【嘉宾】 《脑力有限》主播——小脑 【引言】 小时候最喜欢过春节了,好吃的、好玩的、新衣服、压岁钱……所有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物都在短短的时间里集中式的出现。让过去一年的学业压力迅速释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感受也逐渐变了味道,形式变了吗?角色变了吗?环境变了吗?都有吧?但总觉得有地方出了问题,明明是我们那么熟络的节目,我们的参与度却越来越低,从中收获的幸福与快乐也越来越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轴】 00:00——当我们说年味淡了,也许是因为闻到的烟花味越来越淡了 07:06——记忆里的味道重塑我们小时候过年的场景 22:29——家庭主体的迭代也影响着家族观念的意识:从大家到小家,从小家到个体 31:38——通讯手段越发达,人际交往越懒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碰撞越频发 42:00——压岁钱?只不过是一种家族之间财产转移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纽带 45:20——也许我们将来面对的是赛博式节日与传承 【本期感受】 记忆是立体的,有声音、有画面、有味道。鞭炮的声音、烟花的绚丽、年夜饭的香气!而如今的我们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疲于奔命,早已放弃了感知的功能。自嘲为社畜的我们,怀揣着对朝九晚五生活的期待,又时常劝说自己抓紧一切机会浪费时间,其实只是想放纵一下自己,毕竟,我们早就把自己出卖了,出卖给了别人描绘给我们,而我们又总是看不清楚的未来。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49分钟
99+
1年前

120:“不听老人言,开心好几年”——颓废发疯文学家

【引言】 发疯?现实生活不行,网络上还不行吗?我不过就是发发牢骚,说点俏皮话。但是又有谁能看到小丑面具后面苦涩的嘴角呢?人生不易,这是个早就知道定义,但谁能想到这么不易?为什么都在教导我?都在指点我?都在要求我?都在苛责我? 【时间轴】 00:00——我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可是我的领导还没接受 07:10——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但困境是相同的 20:08——职场=训练场,一个好的老板=一个好的教练 31:58——社会断层如此明显,多数县乡的孩子主动放弃了更多的可能性 37:53——想做的事、能做的事和该做的事 42:04——发疯文学其实也是当代人的清醒认识 56:31——读书苦吗?生活苦吗?还是自问,自答吧! 【本期感受】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风潮,对于如今以互联网为生活主体的人来说,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输出自己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而当人们带着一种近似癫狂的状态来表达自己情绪时,也体现出当下环境中的艰难与挣扎,生活总需要去面对,但以怎样的心态,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6分钟
99+
1年前

119:我休假了,报了一个【品质豪华旅游团】

【引言】 旅游,可以说的上是在最近几年互联网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关键词,伴随这个词语出现的,还有许多画面。整体上给人一种旅游行业回血复活的状态。再加上互联网上的种种安利,以及困顿许久的生活现实,促使许多朋友都纷纷加入了旅行大军,李诺也趁机休个假,和太太进行了一场久违的旅行。 【时间轴】 00:00——时代不同了,传统模式已被取代,旅游业已成新逻辑 08:06——不是独立旅游团带不起,而是散客拼团更有性价比 18:42——除了便宜、累和不自由,跟团游还有什么优劣势? 23:47——旅游团有购物点,其实很正常,那不正常的是什么? 34:13——当你开始跟团游,就已经开始了和导游、承办方心理博弈的过程 46:53——互联网时代,也是人被数据化的时代 50:52——多数主打“精品”“品质”“优质”的旅行团,无消费陷进,但有购物套路 【本期感受】 旅游业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诸如xx书、x音、x手等热门社交、媒体平台也都成了旅游行业的客服窗口,甚至随着运营成本及风险的降低,直接带来旅行费用越来越实惠,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旅行成了一种更容易消费的快消品。而在这价廉的基础之上,优质的服务、诚信地交流、透明的制度又成了另一种的稀缺品。说到底,消费的主动权还是在消费者手上,只要我们保持清醒,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通常更容易享受自己的旅程。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79分钟
99+
1年前

118:快过年了,于是我们看了《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引言】 说到春晚,过去是很多人的春节标记,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那个场景想想都很幸福了!但随着时代进程发展,环境的变化,人们看春晚的心思也不一样了,现如今,提及春晚更多是网络上的热议、吐槽,也少有人再维持一种看春晚守岁的习惯了。是我们都变了吗?还是说春晚变味了?所以,春晚还有必要办吗? 【时间轴】 00:00——又到了一年一度春晚节目预测的时间啦! 12:08——我们长大了,春晚也变化了,期待与现实距离越来越远了 21:42——人们对春晚的“执念”或者是一种归属感的寻求 25:33——其实春晚不是春节的必备节目,陪伴家人,共享团圆才是! 35:59——荒诞是生活的本质,我们忧虑未知的明天,又感动于收获的当下 47:43——我们仍期待春晚,是因为它在回忆里的份量,更期待这仪式感可以见证我们的生活和存在 【本期感受】 今天主要谈论的内容是《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这部在网络上热映,也引发网友关注的影片,其无厘头的风格,荒诞的表达不仅引人发笑,更叫人思考关于生活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其实充满了黑色幽默,往往会有一些看似不可能却现实的事情发生,我们一方面感到意外,一方面又默认地接受!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日子,春晚也因此显得有意义,但当我们不再期待春节的团圆、美满、丰盛的饭食、幸福的笑脸,那么春晚的意义又能有多大呢?有人说,变化才是世界的常态。那是往好处变?还是往坏处变呢?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2分钟
99+
1年前

117:读书不是在建立自我的优越感,读书是在拓宽自我的境界(下)

【本期嘉宾】 帕比老师(返场) 【引言】 每至年末,各种报告纷至沓来,而一些阅读app也会整理出我们过去一年的成果。而当我们借着报告中的数字回顾过去的一年时,内心会有怎样的思考呢?所读过的书是具体地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还是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虽然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效果,但却持续地滋养着自己的灵魂呢?又或者,它只是一串数字、一行字符,只是证明过去的一年自己花了一些时间在这些文字间呢? 【时间轴】 00:00——书接上回,接着来聊聊阅读与其他获取信息的方式之间的区别 13:14——听书、高度总结速读在这个短平快时代有其价值,但也剥夺了阅读的体验 25:52——当你遇见一段文字,让你沉浸其中,你也会读到一本书,不舍得读完 34:18——哪些书让你感兴趣?哪些书你读不下去? 46:47——存在就有其道理:成功学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的发令枪 55:14——开卷有益?书也得挑着读 65:11——当你遇到交流对象有特定的话语体系,是否会有压迫感? 80:49——带着善意,拓宽自我的境界,接纳不同,建立友好 【本期感受】 时下的流行语有很多:搞钱、变现、爱自己、升值、斜杠……而少被提及的却是:胸怀、境界、接纳、包容。当然不是说这些词与词之间有什么是非对错,但毕竟我们常常处在群体活动中,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有许多挑战,一方面我们需要实践的体验,另一方面,那些优秀的书籍作品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多认识自己,也更多了解人生百态,知道人情冷暖。当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也会成就我们进入更好的生活。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98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