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能力越大,_________越大?

从蜘蛛侠经典台词到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人如何看待责任与能力的捆绑关系:当职场“能者多劳”变成道德绑架,当“达者”拒绝社会期待,我们是被责任压垮的“工具人”,还是主动剪断枷锁的自由人?或许答案不在宏大叙事,而在认清自己能力边界的瞬间——无论是帮父母算清一笔工分账,还是给邻居调好手机设置。 【时间轴】 00:12——蜘蛛侠台词遭质疑:能力越大,责任真越大吗? 02:33——职场“能者多劳”陷阱:是赞美还是PUA? 13:33——灵魂提问:月薪4000和月薪4万,责任天秤如何倾斜? 20:28——明星终止资助引争议:有钱就该当“救世主”? 27:45——志愿者救灾反堵路!好心办坏事背后的责任悖论 37:18——水泥地擦出反光的岳母VS降级版洁癖妻子:责任也有“代际折扣”? 49:16——贫困户拒摘帽真相:一纸证明=免费米面油的生存逻辑 52:19——有意义乡土实践:远程帮文盲父母记账,算不算“兼济全村”? 01:01:25——19岁豆腐西施的启示:五毛钱利润背后的责任温度 01:08:35——普通人日常中的“高光责任时刻”竟然只需要帮老人家调一 下手机设置 【本期感悟】 责任从不该是悬在头顶的秤砣,而是握在手中的工具。“工分账本”也可以是一种担当,重点是在于我们能否破除“能者多劳”的职场滤镜。当社会从“宏大叙事”退守“小时代”,责任正褪去悲情外衣,回归烟火本色——给父母核对猪价是责任,帮邻居开机顶盒是责任,甚至拒绝超出能力的“英雄剧本”更是责任。能力或许有边界,但责任的支点永远在:认清自己能举起什么,放下什么,然后像那个翻山卖豆腐的女孩一样,把五毛钱利润活成照亮山路的灯。

71分钟
68
6天前

197:撕不掉的影子-当标签长进血肉里,剪断还是重塑?

当我们在基因、家庭和网络时代的洪流中,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时,是无奈接受还是主动重塑?或许答案不在全盘否定影子,而在理解其根源后,既尊重传承又勇敢剪断那些窒息的丝线。 【时间轴】 00:07——你听过那首歌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07:21——辩论教育代际差异: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更好还是更糟? 16:24——紧紧跟随我们的影子,是性格遗传?还是行事方式模仿? 24:06——所谓叛逆,不过是自我在成长? 42:04——家庭管教案例反思:当“为你好”变成代际冲突的导火索 52:48——标签化时代的困境:i人、农村人……身份认同是借口还是枷锁? 01:00:04——当代人难题:如何跳出负面影子的束缚,活出自我? 01:18:02——躺平与内卷的博弈:在社会洪流中,我们真没得选吗? 【本期感悟】 父辈的影子如基因般深植血脉,但人绝非简单的复制品。成长是一场光与影的共舞——我们承袭父母的动手能力或洁癖执念,也被时代贴上“i人”或“躺平者”的标签,但真正的成熟,在于看清这些“复制粘贴”背后的动机与环境。当我们抱怨“都是原生家庭的错”时,或许该问:是影子困住了我们,还是我们甘愿躲在影子里?这一程,既要敬畏传承的重量,更要勇敢修剪那些勒入血肉的丝线,在混沌中雕琢属于自己的轮廓。毕竟,每个时代都在批量印刷人生模板,但落笔的终归是自己。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6分钟
87
2周前

196:谁才是一家之主?男性集体失语时代来了?

从‘建设银行儿子’的彩礼压力,到被施工队当场羞辱的‘传话筒丈夫’;从女性收入反超引发的权力倒挂,到圣经里‘才德妇人’的现代隐喻。当大男子主义退化成求生欲表演,或许真正的答案藏在一种觉悟里:所谓当家,不是掌权也不是躺平,而是敢把‘我决定’换成‘共承担’。 【时间轴】 00:00——权力还是责任?张凡VS辉哥的”一家之主”定义战 05:25——彩礼真相:生儿子=建设银行,生女儿=招商银行? 12:10——财政权=话事权?管钱袋子的才是真家主 18:55——社死现场:装修工怒斥”传话筒丈夫”:做不了主别浪费我时间! 25:40——健康家庭=责任担当×有效沟通×权力让渡 33:28——和平年代危机:男性体力优势消亡,女性正接管家庭决策权 40:15——才德妇人现代版:丈夫在城门口聊时事,妻子在家运筹帷幄 47:10——丈夫就该负责提供情绪价值,钱?不感兴趣” 52:28——当孩子伸手要糖先看妈妈眼色,爸爸去哪了? 57:02——终极结论:夫妻本是一体,争”主”不如练”合” 【本期感悟】 张凡说”责任在我”时眼里的光,辉哥谈”钱权绑定”时的冷笑,李诺自嘲”情绪价值供应商”时的坦然————恰是当代男性在家庭权力结构中的三重镜像。传统大家长早已退场,但”求生欲表演”绝非解药。健康的关系需要齿轮咬合:女性细致规划运转日常,男性在重大抉择时扛起终极担当。就像箴言中那位才德妇人,她的伟大不在掌控而在被信赖——当丈夫安心坐于城门口,是因深知后院永不失火。真正的当家之道,或许是学那风筝:线在谁手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御风雨时,总有双眼睛盯着云层变化,有双手攥紧绳结伤痕。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58分钟
99+
3周前

195:40岁还在啃老?责任觉醒的年龄到底有没有 Deadline?

40岁的亲戚还在啃老摔父母手机,他父亲却辩护‘能借到钱是他的本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当‘责任’成了代际博弈的筹码,究竟谁在逃避?这期节目,我们尝试拆解那些卡在成年门槛的‘巨婴’案例:父母攥着无人机遥控器不撒手,子女用摆烂反抗控制欲,最终两败俱伤。或许真正的责任觉醒,始于认清——人生没有托管服务,有些角色非你不可。” 【时间轴】 00:00——爆雷案例:40岁哥哥啃老摔手机,父亲竟说“能欠钱是本事” 05:22——喂饭奶奶 vs 游戏瘾爸爸,责任教育缺失的恶性循环 12:10——被父亲遥控30年的他,如何靠“断联”重生 18:55——责任觉醒的密码=角色认知×有效沟通 25:40——蜘蛛侠哲学破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没人教我们能力从哪来 33:28——血泪教训:父母不放手,孩子永远学不会“摔跤后自己爬起” 40:15——直到太太面临职业危机,我才懂什么叫“非你不可” 52:28——乞丐哲学实验:给钱后他拿去赌博,这责任算谁的? 59:36——终极结论:责任不是KPI考核,是“这事必须由我交代”的觉悟 【本期感悟】 当父母抱怨子女“长不大”时,或许该看看自己是否还攥着无人机的遥控器;当子女控诉“不被信任”时,也许该直面那份逃避的怯懦。责任从来不是年龄的馈赠,而是摔碎保护壳的痛觉苏醒——就像辉哥童年踮脚洗碗打碎碟子,父母却说“下次就知道怎么捧稳了”。真正的担当,始于承认没有谁能为人生兜底:父母要敢让风筝断线,子女要愿从高空俯冲。毕竟最重的责任,是把“我替你”换成“交给我”。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0分钟
99+
4周前

194:“孝”字怎么写?老子在上,压着儿子!

前段时间帮父母搬家,本来是打算找专业公司,父亲却执意自己找车省钱。争吵时跟他说了句‘您年纪大了别逞强’,瞬间点燃矛盾。他反问道:‘孝字怎么写?老子在上压着儿子!’这句话像盆冷水当头浇下。父亲节将至,不如我们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口口声声的‘为父母好’,是否成了居高临下的伤害?我们试图撕开‘孝顺’的包装:当传统孝道撞上现代困境,当爱变成控制,我们该如何真正理解父母?或许答案不在顺从或对抗,而在走近那个被‘父亲’角色掩盖的、有血有肉的人。” 【时间轴】 00:00——不可忽视的代际差异,距离越远,可能差异越大 07:40——原来子女也会打着关心父母的旗号,绑架他们? 16:32——辉哥:我家的传统是成年之后就要反哺! 23:40——当子女过早负债,孝道就成了纸上谈兵? 33:28——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架构中,跟随传统是最好的选择! 39:02——谁能给“孝顺”一个定义? 49:47——关系中究竟是人重要,还是角色重要? 60:52——要孝顺,先靠近,先了解 68:43——亲子关系中的裂缝,不是一天形成的 75:26——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孝道,但人对感情的需求和转化是不会改变的! 【本期感悟】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是渐渐长大、渐渐远去的鸟,而对我们来说,父母究竟是离得越远越思念的巢?还是背负在背上巴不得早点摆脱的重担呢?这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回归到人伦的思考中,无论是从传统教导的层面,还是就现代的情感需求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对待。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关系不仅是结果,更是见证的机会。无论是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或任何在形式和意义上引导我们向父母表达敬爱之意的日子,最终还是要将我们引向他们身边,靠近他们,理解他们,也托住他们!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0分钟
99+
1个月前

193:【串台】用“幼稚”兑换了“成熟”的我们,还想过儿童节

【本期嘉宾】 《野蛮声长》主播:景玉 每当我们谈起童年,嘴角会不自觉扬起——那些偷吃辣条被爸妈抓包的狼狈,攒五毛钱买流口水棒棒糖的窃喜,甚至因为狂啃雪糕把自己送进医院的‘没出息’…… 当我们趴在水泥地上弹玻璃珠时,不会想到今天的孩子指尖划过的是屏幕;当我们为翻盖手机注册QQ号骄傲时,更不会预见‘网络’成了空气般的存在…… 【时间轴】 01:20——记忆总是和感观绑定在一起: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还有味觉! 17:29——信息的匮乏和限制,反而激发了我们无限的创意 24:15——当我们以为自己有快乐的权力时,我们却失去的快乐的能力?! 27:09——长大成人:从懂得父母开始 31:33——那时候的我们与互联网一同成长 40:51——当用幼稚跟成熟做了交易,我们就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妥协? 60:52——成年后的生活充满意外,可能是失望,也可能是惊喜! 67:10——如果可以,你想要的超能力是…… 【本期感悟】 这期节目,是我们对‘内在小孩’的一次温柔呼唤。从父母未说出口的抱歉,到自我和解的顿悟;从物质匮乏中野蛮生长的游戏智慧,到信息爆炸里消散的灵气……或许真正的儿童节礼物,是允许自己偶尔扔掉成年人的尺子,对心里那个小孩说:你未被满足的渴望,我看见了。长大是真实且客观的,但幼稚也是可贵和难舍的!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4分钟
70
1个月前

192:差评按钮背后的权力幻觉-谁在”管控”我们的信任?

当你给外卖小哥打差评时,真的只想维权吗?还是享受了‘动动手指定生死’的快感?货拉拉完成服务后,弹出的点评界面中写着:“匿名反馈将帮助我们更好管控司机。”不禁叫人发问:平台凭什么‘管控’非员工?司机怕差评飙车赶时间,餐厅刷好评返现五块钱,我们靠水分评分选择服务,又用差评威胁他人…这循环里谁赢了? 【时间轴】 00:00——日常消费中,习惯点评、打分吗? 06:52——那天我完成货拉拉订单后,本来想点好评的,却看到这样一句话:匿名反馈将帮助我们更好管控司机。 12:20——当平台“讨好”消费者,那谁来尊重服务者? 20:22——商家为啥需要我的好评? 30:23——“性价比”是真实存在的吗? 39:52——因为“顾客是上帝”,所以一切要求都要被满足吗? 48:05——在商业服务中,关系对等才是最重要的! 57:39——从前人们以信任建立和维持供需关系 66:31——当人有恶的可能性,作恶的几率就很高了 76:44——当平台只是平台,服务者只是服务者,消费者只是消费者 【本期感悟】 评分系统最荒诞的不是虚假五星,而是它给了普通人‘上帝幻觉’。平台用‘管控’推卸责任,消费者用差评发泄情绪,外卖员为消差评下跪——我们都在帮资本驯化自己。当我们炫耀‘免押金信用分’时,是否想过服务者连‘差评申诉’的信用通道都没有?菜市场老摊主从不需要‘管控’我,信任是三十年老样子的默契。而现在,平台把人心博弈变成算法游戏:一边鼓励仅退款薅羊毛,一边用扣款驯化服务者。当信任能标价一元,我们都输得精光。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79分钟
85
1个月前

191:当古诗输给‘绝绝子’,我们还能好好说话吗?

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聊天不带几个“热梗”,连话都不会说了?上一秒还在“CPU我”,下一秒又成了“外星人UFO”,好好的“卧龙凤雏”愣是变成了阴阳怪气……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到底是让我们的沟通更潮了,还是悄悄给语言套上了枷锁?为什么爸妈听到“凡尔赛”一脸懵?为什么李白突然成了“刺客”?古诗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怎么就输给了“绝绝子”和“YYDS”? 【时间轴】 00:00——你知道“PUA”“CPU”“UFO”之间的区别吗? 09:55——曾经“卧龙凤雏”的褒义词,直到那部电影出现…… 21:35——在什么环境中说什么话,网络热梗也有舒适圈 27:25——青少年正在形成自我意识及个人三观的重要时期里,什么样的文化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2:28——好好说话包括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1:19——其实就算是同龄人,照样被热梗分裂! 51:26——极尽缩减的词句,究竟是提高了沟通效率?还是掏空了文字的内含? 【本期感悟】 网络热梗是年轻人的“摩斯密码”,还是文化表达的“懒人包”?当“自由职业”被调侃成“无业游民”,当“主理人”成了高级版“打工人”,语言背后的价值观究竟在玩什么套路?又或者说,今天的我们正在塑造怎样的未来?更扎心的是——满嘴热梗的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连“好好说话”都忘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5分钟
99+
1个月前

190:不订酒店睡M记,重新定义旅游的年轻人

当“穷”和“游”这两个字被强行绑定,有人质疑:没钱还旅什么游?可偏偏今年五一,香港街头挤满了不订酒店的年轻人,他们大包小包睡在麦当劳、肯德基,甚至高铁站的地毯上。这到底是消费降级的无奈,还是新一代旅行观的觉醒? 没钱就不花,有钱也可以省着花,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是什么在重塑我们的消费观、价值观? 【时间轴】 00:00——五一假期的旅行的年轻人,靠“抠门”火了 07:08——穷游真的是委屈自己了吗? 13:50——低成本出行一直都有,但旅游不就是得花钱吗? 25:02——当我们不断强调高效时,是否意味着节省出来的时间真的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35:12——不是经济下行吗?怎么到处都是人? 42:45——其实酒店也只不过是个落脚地 52:10——我们在城市生活久了,心被“污染”了吗? 59:14——除了风景和气候,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旅游最重要部分! 66:44——当旅游不再是在朋友圈里打卡,而是自己在当地留下了印记! 【本期感悟】 从绿皮火车里脱鞋换一次性拖鞋的松弛青年,到贵州山区主动收留游客的村民,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落差,更是隐藏在简单粗暴的经济逻辑之下的真实。而淄博和哈尔滨一夜爆火背后的“人情经济学”,更是让我们反思: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的意义。当旅行从“朋友圈精修”变成“毛坯体验”,当我们撕开穷游的标签,或许才能看见旅行的本质——不是打卡景点,而是看见真实的人与生活。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71分钟
99+
2个月前

189: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城中村”呢?

城市化进程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徙,以前的城市以百万人口作为自己是大城市的标准,而如今,千万人口的城市到处都是。而这么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并不是没有一个过渡地带。“城中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它在城市当中,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为千万的人在城市当中扎根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城中村,在“握手楼”和“一线天”中探索它的美和它的真。 【时间轴】 00:00——我到底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03:12——城中村的居住体验与优缺点 16:45——不得不说城中村的便利以及它的烟火气 22:43——归属感与居住环境有关系吗? 36:53——我们竟然围绕着垃圾处理谈了这么多? 46:29——究竟是“个体素质”还是“归属感”在塑造城中村的居住文化 56:30——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要面临的问题 70:40——家庭生活与居住环境变迁的回忆 【本期感悟】 谈论城中村,会绕不开阴暗、潮湿、拥挤……曾经一度人们听到城中村,浮现在脑海的就是“脏乱差”,但这始终局限在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探讨,并以此衍生出它的社会印象。我们还应该留意到历史变迁,人口迁徙的进程中,城中村所承担的角色和演变。当我们在憧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候,城中村的生活也值得,并且是应该努力去经营的。相信城中村的未来会更好,也愿你在他乡安稳居住。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83分钟
99+
2个月前

188:就算是老了,生活仍可充满指望!

你以为养老只是“晒太阳、带孙子”?银发经济早把退休生活卷成了高端局:6070后忙着组队旅行、打卡米其林,甚至研究“晚年电竞”!但现实总爱泼冷水——父母的“老家执念”像极了游戏里的终极BOSS,养老院的“监狱风云”传闻比剧本杀还刺激,而退休金缩水到五分之一时,辉哥直接放话:“我干到80岁,谁怕谁?”甚至畅想了50年后这档节目变成“老年脱口秀”的奇幻场景。 【时间轴】 00:00——银发经济可不只是养老院、老年医疗保健 08:31——活得开心,最重要! 16:26——农村、城市,哪里养老容易?都难! 25:18——究竟是按我以为好的方式爱,还是按对方能接受的方式爱? 32:00——很多老人,宁愿独居,也不愿去养老院,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没有了自主权 39:18——他们习惯有事就扛着,我们习惯了这事谁来帮帮我? 45:49——既然是“追求美好生活”,那就去“追求”呗! 53:40——对于当代人来说,有退路很难得! 【本期感悟】 农村人也好,城市人也罢,对衰老这件事的想象与忧虑大都是一样的。与其说在尚未变老之前就思绪万千,倒不如认真对待当下,让遗憾少一点、活得更充实一点、更有意义有价值一点,这样,也许当自己真正老了的时候,回头看向来时路,也会欣慰地点点头吧!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7分钟
99+
2个月前

187:【串台】桌游复兴-我们是在玩游戏,还是在找回消失的社交?

还记得你的桌游初体验吗?还记得那些忘我投入的时刻吗?桌游仅仅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游戏?当身边有人呼朋唤友地组织起一场场桌游时,我们体验或需要的究竟是短暂抽离生活后的放松?还是以投资的心态通过桌游试图建立起持续生动的人际关系?本期节目中,作为桌游小白的李诺,邀请《元味电波》的大川和老徐,一起聊聊桌游。 【时间轴】 00:00——我不懂桌游,老徐你说说 07:09——给桌游一个定义吧! 13:50——社交活动那么多,为啥非要玩桌游? 22:25——桌游门槛很高吗?为啥我都看不懂? 30:14——有人在独处中积存能量,有人在社交中汲取能量 37:43——放下生活、放下工作,在桌游中,不只是从生活中抽离,更是对新生活、新角色的体验 45:31——玩不好桌游,是不是不配玩? 52:07——有啥好玩的桌游可以推荐? 【本期感悟】 桌游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更是一种社交方式,能够帮助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甚至是一种汲取能量的过程。桌游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让人们面对面交流,感受真实的互动,与电子游戏相比,桌游更强调社交性和参与感。也许,生活也是一场大型的剧本杀,每个人既是自己剧本中的主角,也是他人剧本中的NPC。说不定以游戏视角打开生活,别有一番感受,那些困难和纠结,成长和喜悦,就当成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挑战和奖励吧!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63分钟
99+
2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