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5 专访张玮伦:“活人”演戏给活人看

阿韭在赶场

在同龄的音乐剧演员中,张玮伦似乎是比较特别的一个。 作为1997年生的年轻演员,他常常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老到,在舞台上他挑战了许多年龄与阶层跨度颇大的角色,在舞台下被观众们昵称为“好大哥”。他如变色龙般融入一个又一个故事,又维持着某种不变的底色。这一切很让人好奇:组成“张玮伦”的,到底是什么。 采访当天,张玮伦骑着小电驴从八公里外疾驰而来,坐在我们面前的他,确实像一个毫无距离感、敞亮的“好大哥”。「喜剧人」的标签之下,是他天然的随性坦率,与某种“维持氛围和谐愉快”的责任感。他不惧怕露怯,也不惮于展露自己不成熟、不“正确”的地方。 “跑火车”当然也在意料之内。张玮伦的表达欲极为旺盛,因为“脑海里的东西太多了,得输出一下”。采访最终输出了将近三个小时,我们聊了《人间失格》与《阿波罗尼亚》,聊了他天马行空的内心,除了放进采访稿里的,还有动漫、算命、很多奇奇怪怪左右互搏的想法。说到兴起他恨不得一个人变身一支乐队,连说带唱加表演口技,而面前的阿韭只恨文字传递不出这些快乐的十分之一。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他表演的养分。他热衷于观察、对事物抱有强烈好奇,在大而化之的外表下,他非常敏锐地关注并珍视着每一点属于“人”的细微情感。而对所有的夸赞——关于作品或关于自己的,他都表现出一种谨慎,似乎生怕别人带着期待来看他。 我们试图拆解张玮伦,但发现他远远无法被几个标签概括。组成“张玮伦”的关键词,太多了。 也许最后可以用他在采访里反复说起的一句话作为注脚,这句话也让采访阿韭们心有戚戚——「活人演戏给活人看」。 在这个越来越孤岛化、程式化的赛博世界里,张玮伦是一个会带给你源源不断惊喜的、难得的“活人”。 【时间轴】 1:03 《人间失格》是一部什么样的音乐剧 9:30 《人间失格》原著看完很“释放” 15:10 关于“正能量”争议:每个人都有书写自己人生的权利 20:44 我们剧组特别像艺考集中营 22:33 刘令飞&白举纲:两位“叶藏”完全不一样 30:10 张玮伦“Beatbox个人技展示” 34:03 《人间失格》算不算“中文原创音乐剧” 36:45 《阿波罗尼亚》演得越多,越是剧中人 47:50 如何看待“清醒”这个评价 56:37 未来想演什么样的角色 【主播】 阿九 【封面设计】 小清、彬彬 【剪辑】 过过 【图片拍摄】 Chichi 【文案编辑】 过过、阿九、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公众号: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62分钟
99+
2年前

Vol.14 专访导演王婷婷:推倒墙壁,让阳光照进来

阿韭在赶场

在不同的戏剧主创见面会上,我们和王婷婷导演打过几次照面,舞台上安静的她看起来“不太好惹”,但每每拿起话筒回答问题又十分热忱。 和王婷婷的采访约在她的工作室,就在《裁·缝》排练场地的旁边。她像一阵风刮进来,素面朝天扎着马尾,依旧是冷冷的样子。可一旦聊起戏来,她蓬勃的生命力和能量就会感染到身边的每个人。 我们的采访从《皮囊》开始,继而聊了《摇滚浮士德》《蝶》和《钢的琴》,王婷婷会连比带划、眉飞色舞地讲故事,讲创作过程,讲脑海中冒出来的点子,讲她如何把晚会的冰屏搬上音乐剧的舞台,创造力取之不竭,眼睛里的光从未熄灭。她说对自己的要求是 “一戏一格”,不设栅栏,没有界限。 「创造」与「打破」,是贯穿采访的关键词。在她看来,戏剧就是要做给所有人看的,所有观众都应该被剧场欢迎,一切能让戏剧拓圈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她说,戏剧圈太小了,“要把家门打开,把墙壁推倒,让阳光照进来”。 【时间轴】 01:38 话剧皮囊:“他在女人的关怀下成长,骄纵而不自知” 12:30 为什么选择崔健的《出走》 16:29 多媒体的使用并不会喧宾夺主,《皮囊》仍需调整比重 19:42 张铭恩:生活里“疲疲沓沓”的,一上台“全对” 21:22 回应男主争议:偶像爱豆并不会拉低戏剧的品质 24:52 焉栩嘉:这孩子身上有种“文秀气” 28:18 对待剧评:会看,也会吸纳 31:58 《摇滚浮士德》:市场和成本决定了很多事 36:58 叶麒圣:很敏感,但打开时非常有能量 39:31 《摇滚浮士德》聚集了一波好演员 42:14 两位X-White:贾凡和王敏辉 42:53 《钢的琴》:有的戏是做给未来的 56:27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戏一格” 01:02:55 新戏《亦梦亦真》 【主播】 玥玥、来福 【封面设计】 yiran 【剪辑】 阿夏 【文案】 玥玥 、阿九、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公众号: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67分钟
99+
2年前

Vol.13 对话陈楷:演员与咖啡师的双面人生

阿韭在赶场

作为音乐剧演员,陈楷的下半年有点忙。《阿波罗尼亚》与《桑塔露琪亚》两部镜框版音乐剧在北京接连上演并开启巡演,凭借这两部人气作品自带的关注度,饰演Stevie的陈楷进一步走进了观众视野里。“扎双马尾的Botti”“唱演俱佳”“反差萌”,都是观众repo里形容他的关键词。 除此以外,陈楷还有另一个身份被北京的音乐剧观众所熟悉:「吉屋咖啡」的all work老板。 他和同为演员的严中杰(现用名严小北)是一对音乐剧情侣档,也是吉屋咖啡里的“杰哥与凯姨”。这间开在胡同深处的咖啡店,常年放着音乐剧歌曲作BGM,店里随处可见场刊、海报、演员照片、主题摆件,门口还放着观众不久前在剧场赠送的花束。常客说,这里像一个关于音乐剧的“乌托邦”。 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打烊的乌托邦里与陈楷聊了很久,包括开咖啡店的趣事、被隔离在上海酒店的艰难、出演Mia与Mio的压力,还有不时撒向我们的狗粮。 店里挂着一面观众送来的锦旗:「吉屋好厨子,酒馆俏阿姨」,有些调侃,陈楷很受用。他喜欢听顾客问他“凯姨今天有饭吗”,觉得特别亲切。 面对我们的固定结尾问题“用三个词形容自己”,陈楷思考了很久,说:我不懂我自己。 人生遍布迷雾与十字路口,音乐剧演员陈楷也许正朝着新的未知探索。但有一件事是他确定的:穿着围裙做咖啡,换上戏服演戏,两个热爱的舞台,组成了他自洽而享受的“双面生活”。 【时间轴】 00:37 “A面”咖啡店老板 07:23 两种身份的平衡:“白天洗碗,晚上演戏” 12:36 “B面”音乐剧演员的开始:从台下志愿者到台上表演者 17:42 隔离在上海酒店的经历:一份早饭是分三顿吃,还得掰点给流浪猫 25:30 《阿波罗尼亚》和《桑塔露琪亚》:首演前连做5天噩梦 39:03 从咖啡店到舞台的转换,“就是擦擦手,解下围裙。” 【采访】 yiran、阿九 【封面设计】 yiran 【剪辑】 💎 【文案】 玥玥、阿九、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微信: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42分钟
99+
2年前

Vol.12 从首都剧场到亚洲大厦:京沪阿韭对谈录

阿韭在赶场

上海剧院因为疫情影响,停摆了2个月,但解封以后迅速恢复了繁荣,甚至新开了不少小剧场。 如上一期结尾所说,8月中旬北京阿韭们再一次踏上了赴沪之行。在各自看完晚场剧的深夜,京沪阿韭坐而论道了一番。 大家聊起剧院因疫情关门甚至被封控在家,各自苦中作乐的方式,有人养起了蜗牛,做了“楼长夫人”,有人沉迷演员直播,说起梗来没完没了……那些被退掉的票根,播放列表里的剧目名单,都成为那两个多月里观剧人的缩影。 希望疫情的阴霾早日离开剧场,我们,剧场见。 对谈阿韭: 豆芽、阿宁、阿夏、阿九 【时间轴】 00:54 豆芽从广寒宫搬到上海:上海的剧太多了! 06:31 22年上海的春夏:疯狂退票 10:42 豆芽的居家生活:养了一只蜗牛,被蜗牛追杀 18:32 那段时间的放映:烽火家书、如果、我的遗愿清单 21:49 那段时间的演员直播 25:56 疫情之后看过的第一部剧 31:15 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应看尽看 【封面设计】 小清 【剪辑】 Diamond 【文案】 玥玥 、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公众号: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40分钟
99+
3年前

Vol.11 再见了妈妈今夜我就要去上海

阿韭在赶场

聊了这么多期,话题终于来到了"阿韭在赶场"这个名字本身。对于我们这些北京的剧场人来说,北京音乐剧市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了,所以就在开启了京津京沪甚至中日往返的赶场,当然上海还是为主了。 这期主要是聊赶场的进阶版——极限看剧。 何为极限看剧,是指以看剧为唯一目的,在有限时间里极限往返两地的行为,比如昨天22点我在北京,今天22点我也在北京,但其实我已经完成了京沪两地往返,就为了看部期待已久的舞台剧。 在赶场过程中,我们有了很多奇遇,也遇到很多好人,也结识了现在这些好朋友们。 本期本来应该有7位阿韭参与,但是有两位最极限的在录制当天出发去了外地赶场,不过她们的传说依然留在了播客中。 【聊天阿韭】 阿夏 Yiran 阿宁 阿九 玥玥 【时间轴】 02:53 极限赶场是冲动还是深思熟虑? 05:37 去上海不是为了吃饭和睡觉的 11:53 北方人低估台风后的“报应” (勘误:剧名应为《白兔子,红兔子》) 16:10 极限但完美的安排:啊,桑塔露琪亚 19:18 引发众人惋惜的赶场:你错过的可是叶麒圣啊 21:48 行李箱奇遇记1:感谢好人替我们收留行李箱 24:15 行李箱奇遇记2:被遗弃的行李箱 27:55 跨国赶场:疫情前最后一次出国 29:14 京沪当天往返:一天两场戏,虽累但值 33:11 北京-天津:一定要在十点前离开天津大剧院 35:19 北京-廊坊:一边开车一边哭 37:27 魅鲸给观众寄刀片? 39:06 我在上海追狗 49:07 极限看剧的经历带给我的改变 57:12 当酒店里都是剧场人 62:03 剧场赶场人的仪式感 附:Zoro, wait! 健步如飞的Zoro 手机店三人跺脚尖叫可参见↓ 【封面设计】 小清、Yiran 【剪辑】 阿夏 【文案】 玥玥、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公众号: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小宇宙:阿韭在赶场

67分钟
99+
3年前

剧组来访|Vol.10 《一只猿的报告》之两个剧场人的谈天

阿韭在赶场

鼓楼西因为疫情关闭七十多天之后,6月30日,《一只猿的报告》作为再次开张的第一部戏与观众见面,这也是鼓楼西八周年"独角SHOW"演出季的开幕作品。从首演开始,这部李腾飞独自1人表演的1小时独角戏就好评如潮,引发戏剧观众的广泛关注。 这次我们邀请了导演郗望和演员李腾飞,从这部戏的诞生,聊到两个人的结缘。 李腾飞笑称自己和郗望之间,像是猩猩和驯兽师的关系。两个大老爷们在排练室早九晚五满打满算磨了60天才创造出来这部惊艳的小剧场作品,互相刺激、共同创作。 第二轮演出即将来了,大家平常心,看好戏。 2:07 创作和排练:一个猩猩有一个猩猩的遛法 11:26 李腾飞独特的互动魅力 14:05 演猩猩的准备:动物园和动物园里的人 19:10 空的空间:对演员的绝对信任 27:09 面对观众的repo:导演的“凡尔赛”和演员的抽离 31:59 八月二轮改动 36:33 李腾飞是怎么走上演员道路的:一件社死过往 42:17 导演的短期规划:小剧场和大剧场有什么区别 44:13 Listen to your inner ape:妙手偶得之的好名字 【封面设计】 彬彬、小清 【剪辑】 Diamond 【采访/文案】 玥玥 、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公众号: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53分钟
99+
3年前

Vol.9 漫谈《弗兰肯斯坦》:7人31场,边骂边加场

阿韭在赶场

因为疫情而一波三折的《弗兰肯斯坦》终于结束了在北京的首轮演出,我们也久违地聚在一起,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么多场下来的“尝鲜”体验。 我们7位主播加在一起一共看了31场,人均4.4场,这个数据说是自己都要吓一跳的地步。欢迎一块来体验《弗兰肯斯坦》的魔鬼魅力,如何让我们这群人边吐槽边加场。 预警:我们把弗兰肯斯坦颠过来倒过去咂么了一遍,中间数度场面过于激烈难以控场,观点交锋刀光剑影。还是那句老话,这次我们聊得尽兴,也希望你听得开心。如有不同意的地方,嘿嘿,我们也不改。 唠嗑阿韭: 阿夏 玥玥 彬彬 Yiran 阿宁 阿九 小茹 【时间轴】 03:23 命途多舛的弗兰肯斯坦 08:37 所有人的梦卡,双男主的魅力 11:04 吐槽模式开启:舞美,配角,加戏 21:26 夸夸双人舞和音乐 24:10 群演是不是救不了了 28:34 王茂蕾:面目模糊、懦弱的弗兰肯斯坦 39:00 怪物们: 袁弘:笔挺的裤子和突然短路的大脑 郑云龙:特别怪,对自己非常狠 闫楠:欲望感非常强,拿捏细节 53:44 闫楠科学家:层次感,科学狂人 56:16 郑云龙科学家:等他十年也可以! 1:01:40 王亚彬:让人害怕的美丽造物 1:04:22 如果复排,观众想看到什么改变 1:12:27 其他版本的弗兰肯斯坦: 中间剧场版《弗兰肯斯坦》 亚洲大厦小剧场《弗兰肯斯坦计划》 易立明新戏《弗兰肯斯坦》 附:中间剧场版本剧照 片尾曲出自《弗兰肯斯坦》话剧:《CreatureCrazyDance》-魏濛 【封面设计】 彬彬 Yiran 【剪辑】 阿夏 【文案】 玥玥 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公众号: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88分钟
99+
3年前

Vol.8 对话演员张加怀 :“面具”之下,更显自在

阿韭在赶场

作为一名低调的青年话剧演员,张加怀的舞台之路好像“随遇而安”又有些幸运:刚毕业就在李建军导演话剧《狂人日记》中饰演男主,一路经过《酗酒者莫非》《我是月亮》的沉淀,又在《枕头人》中大放异彩,成为许多观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卡图兰”。 7月22日-23日,由张加怀主演的《世界旦夕之间》即将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演。这部话剧由1973年法斯宾德导演的同名科幻悬疑电影改编而来,电影作为虚拟现实类科幻题材的先驱,其“层层嵌套、虚实难辨”的设计成为日后许多科幻作品的灵感来源。如何把这样复杂的概念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张加怀觉得导演的想法简直“太酷了”。 在话剧即将上演之际,我们和张加怀聊了聊,关于这部剧,关于和李建军导演的再度合作,关于“戴着面具演戏”的独特体验,关于《枕头人》《狂人日记》给他带来的改变,当然也关于他自己——一个“非科班”演员的的舞台日常。 【时间轴】 00:54 关于“演员张加怀” 05:06 《世界旦夕之间》:戴上面具演戏 24:48 最近在看什么戏:独角戏是演员的成人礼 【封面设计】 yiran、彬彬 【剪辑】 阿夏、过过 【采访/文案】 阿夏、阿九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微信: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30分钟
99+
3年前

Vol.7 “这戏太孟京辉了” ——当我们聊孟京辉,我们在聊什么?

阿韭在赶场

聊戏剧,自然绕不开孟京辉和蜂巢剧场。 作为“非专业”的戏剧观众,我们挑了孟京辉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剧来聊一下,包括但不限于编剧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恋爱的犀牛》《琥珀》和《柔软》,“相声式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观众大喊退票的《茶馆》,还有最近的一部大戏《红与黑》。顺带手,我们还聊到了一些与孟京辉合作过的演员。 不妄图专业,但求聊得尽兴,您也能听得开心。 希望听完,您会对孟京辉多产生些兴趣,多走进剧场去看看他的作品。 唠嗑阿韭: 玥玥 杰尼 阿宁 来福 阿夏 彬彬 小茹 【时间轴】 1:10 简单介绍孟京辉 2:22 《恋爱的犀牛》:细数十几版 15:56 悲观主义三部曲:廖一梅的变化 24:08 《艳遇》:孟京辉很会“用”演员 25:43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原来话剧还能这么演 28:46 《茶馆》:观众为什么大喊“退票” 35:06 《红与黑》:必须是孟京辉 37:48 孟京辉哪部作品最先锋? 41:50 孟京辉的舞美风格:几个破电视和破酒瓶子? 43:43 从访谈中认识的孟京辉另一面 【封面设计】 yiran、彬彬 【剪辑】 阿夏 【文案】 玥玥、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微信: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48分钟
99+
3年前

Vol.6 阿那亚戏剧节剧目完全不专业指北

阿韭在赶场

阿那亚2022年戏剧节剧单终于出来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线上聚会,盘了盘今年我们感兴趣的剧目单。 今年新剧很多,“试毒”还需谨慎。我们从去年的体验出发,聊了聊对导演、剧场还有票价的一些看法。 我们的推荐/拔草均非常主观,请大家大胆倾听,小心采纳。 我们,阿那亚见! 唠嗑阿韭: 过过 彬彬 Yiran 玥玥 来福 Jennie 【时间轴】 00:42 去年的阿那亚之行 A剧场:避雷 04:43 《等待戈多》【孟京辉】 05:44 《寄生虫》【杨婷】 07:16 阿那亚版本的“北京青戏节”? 蜂巢剧场 08:10 《河图》【史彦彦】 08:34 《假如,晚安》【曾莹】 09:03 《伊娥》【邵斯凡】 孤独外剧场 09:44 《弗兰肯斯坦》【李任】 11:22 《哈姆雷特》【费波】 马场 11:50 《iloveyou》【周小倩】 12:50 《谎言高跟鞋》【杨婷】 13:16 《孤立主义游乐园》【李鲁卡】 *剧名勘误:口误说成「孤独主义游乐园」,特此说明,以表歉意 15:23 马场座位避雷 白色剧场 16:06 《红色》【陈明昊】 17:40 《行走的云》【高艳津子】 安澜剧场 18:14 《象人》【张南】 19:50 《动物之名》【肖竞】 *语音勘误:「荒诞派」,而非「荒谬派」 20:42 《Bonjour 小怪物》【李霄云 张笑晨】 21:18 《荒原狗》【陈老巨】 艺术中心圆形剧场 21:46 《爱情偶遇游戏》【孙雨澄】 排练场 23:46 《理解媒介》【王光皓】 24:45 《你想吃雪糕吗》【林溪儿】 酒神剧场 25:09 《狂人日记》【李建军】 26:52 《寻找弗兰克》【余尔格】 27:33 《俄狄浦斯王》【苏小刚】 海边剧场 29:24 海边剧场适合看日落 30:14 《发呆》【丁一滕】 游轮剧场 31:43 《樱桃园》【孟京辉、王颖、詹骊】 33:32 最后一点经验:不要着急把时间塞满 【封面设计】 彬彬 【剪辑】 过过 【文案】 玥玥、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微信: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34分钟
99+
3年前

Vol.5 聊聊鼓楼西剧场这八年 ——樱桃好吃树难栽(下)

阿韭在赶场

继续上期的鼓楼西话题,我们聊了6部剧,以及在这个胡同深处“樱桃园”里,观剧以外的特别体验。 可能痛心疾首,可能鲜少赞赏,但归根到底,我们是爱这所剧院的。 樱桃好吃树难栽,衷心希望枝繁叶茂。 唠嗑阿韭: 阿宁、yiran、来福、阿夏 【时间轴】 00:00 《审查者》:难逃被审查的命运 05:06 《奥莉安娜》:圆形斗兽场舞台的“环境式”话剧 07:48 《非常悬疑》:王子川带来的纯粹快乐 12:28 《无舟》:青戏出品,快逃 13:25 《婚姻情境》:何雨繁,救救这部剧 17:15 《无舟》返场:选剧目还需再上上心 20:17 我们为何又爱又恨 24:25 特别体验:猫猫、“艳遇”和演员 35:26 《一句顶一万句》:首部大剧场作品 36:56 多说几句 【下期预告】 好消息好消息! 阿那亚终于官宣剧目啦! 我们第一时间完成了节目录制,等待辛勤的剪刀手过过的成品。 大家翘首以待吧! 【封面设计】 yiran、彬彬 【剪辑】 阿夏 【文案】 阿夏 【订阅节目】 这里是一群,一部分常驻北京,一部分常驻上海,两地经常为了看剧往返的韭菜们。 看剧和叭叭是我们的日常,为了记录和分享,诞生了这个号,也希望我们留下的痕迹可以给大家种草好剧,避雷雷剧,不定期更新。 期待与大家,剧场相见~ 小红书/微信:京沪剧场韭菜培育基地

38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